王宛瑛1 李倩倩2
1身份证号码:41130319890911XXXX 河南安阳 455000;
2身份证号码:41022319850914XXXX 河南安阳 455000
摘要:智慧城市就是利用现代先进的信息与通信技术对城市民生、环保、公共安全以及城市服务等方面的不同需求进行感测、分析与整合,并对此做出智能响应,从而实现城市管理运行的智慧化发展。智慧城市的建设是为城市居民营造出更适合生活的美好环境,促进城市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智慧城市的建设对城市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探究我国智慧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对促进我国智慧化城市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智慧城市;建设;问题;对策
1智慧城市建设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1.1切实提高城市管理的运作效率
智慧城市建设是通过技术创新,结合了先进的信息、通信技术对城市运行系统进行感测、分析与整合,创新城市管理模式,使公共管理机构之间的信息能够实现共享与协调合作,形成一个有效综合的服务、管理体系。该模式能够使得社会公众及时了解城市各项情况并能够有效表达自身需求及反馈信息,让市民能够切实参与到城市管理与建设当中,实现城市管理的科学性与民主性。
1.2优化升级城市的产业结构
在智慧城市的建设中,通过创新信息技术实现物联网与互联网的有效结合,能够进一步推动智慧城市的建设,利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高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效益。不仅如此,高新技术产业还可以促进衍生出其他智慧型产业,以知识与信息的技术创新进一步推动城市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由此可见,高新技术产业与技术创新的作用十分重要。
1.3推动城市经济的绿色发展
我国目前的重大战略部署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在我国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其中,努力推进城市经济的绿色发展,减少生产消耗与环境污染,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转变,实现集约化生产,增加产品附加值。所以,在智慧城市建设中,技术创新能够改变生产方式,减少消耗与污染,促进城市经济的绿色、健康的发展。
2智慧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
2.1把智慧城市建设与城市信息化相等同。百姓对智慧城市认识比较模糊,而且一些在政府、企业与研究机构中的专业人士也将智慧城市建设等同于城市信息化,这对进行智慧城市顶层设计十分不利。
2.2把硬件建设与应用软件开发相割裂。各地通常将智慧城市建设等同于建网络、装探头,或者热衷于建云存储和云计算中心,而对硬件支撑下的智慧产业、智慧民生和智慧治理等应用领域软件开发力度不够,导致大量硬件建设资金不能发挥应有的效益,这就直接威胁到智慧城市建设的可持续性。
2.3把数据采集与共享平台搭建相分离。在政府各部门积淀了大量统计数据与近些年来形成的大数据,可以支撑智慧城市数据平台建设,但由于利益掣肘,各部门都不愿意将各自的数据共享出来,导致城市统一数据平台难以搭建,直接制约着智慧城市建设。
2.4把技术研发与人文内涵建设相对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大多数地方与部门认为智慧城市建设是技术领域的事,忽视了人文社会科学的作用,而实际上城市的主体是人,智慧城市建设离开了艺术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内涵,势将弃本逐末。
2.5把政府调控与市场调节相背离。智慧城市建设初期政府政策引导及顶层设计、规则制定和非市场领域的项目建设十分必要,但后期一些盈利项目可由企业参与建设,采取社会投资等模式,确保智慧城市建设的可持续性。
3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应对对策
3.1加强智慧城市建设的规划
智慧城市规划中城市建设的基础,对智慧城市的长期发展起到关键作用。因此,在智慧城市建设中一定要制定长期的城市发展规划。智慧城市建设的顶层设计规划中,智慧城市建设要以节能减排以及优化环境为目标,这也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好的居住环境。城市规划要使各城市间在智慧技术的支持下,跨越时空进行网络数字信息的相互联系,促进各类资源效能的最大化与最优化,提升城市居民生活与工作的方便。另外,实现城市社会管理各要素的整合转型,促进城市各部门、组织间信息的共享以及网络的互通,促进城市管理的灵敏度。智慧城市规划要建立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要保证规划的权威性以及严谨性,不可随意改动。切实提升城市规划的科学以及前瞻性,使科学规划走在城市发展的前面。制定城市规划,还要多听取专家以及城市居民的意见,促进城市规划得到大部分群众的支持,避免城市规划的建设性浪费。此外,我国智慧城市规划要着重于结合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特色以及各城市群与城市发展的特点,因地制宜,实行区分化以及层次化的城市发展战略,积极推进我国智慧城市的发展。
3.2加强智慧产业发展
3.2.1以智慧城市建设为基础,积极发展先进的信息技术产业,推动自主创新以及工业的优化转型,不断推进先进信息技术的竞争力;
3.2.2以智慧产业以及商务配套等新兴产品作为目标,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加快构建现代智慧产业新体系,注重发展嵌入式软件以及集成电路设计等核心软件,广泛构建物联网、云计算等先进的网络与数字技术,积极开发相关产业的应用软件,促进企业的转型;
3.2.3推动组织与技术的创新,在智慧城市运营时,为满足城市的主体需要,智慧城市建设离不开数据创新和应用的增值性服务,其对产业价值链以及组织形态的改变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3.2.4颁布相关的智慧产业发展的政策法规,涉及到智慧产业的各个方面,不断优化智慧产业发展环境,加强对软件以及电子信息产业的支持,促进智慧产业的良性发展。
3.3加强城市创新能力
3.3.1提出对智慧的应用。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将技术创新以及产业化应用放在突出位置,在智慧城市的不断推进下实现技术的不断创新;
3.3.2突出平台融合。充分利用数字化城市管理与服务的基础设施,根据统一的规则,将电子政务资源与建设成果进行整合。集中简化繁琐的公共数字化资源、管理措施以及服务基础设施,消除数字化差异,实现城市数字化资源的有效整合。
3.3.3突出流程再造,依据城市的数字化建设程度以及城市发展需求,改革管理体制,创新管理方式。
3.4加强智慧城市建设机制
健全组织领导机制,成立专门的智慧城市专项协调小组工作机制,加强协调城市建设工作。建立政策扶持机制,制定实施智慧城市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创新政府扶持资金的有效支持,并从各角度保障扶持政策。建立咨询机制,建立完整的智慧城市建设工作的相关机制,加强资讯平台建设,深入开展智慧城市建设的研究。完善市场推进机制,注重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加强应用市场开发以及智慧产业发展的联动机制建设。
3.5加强智慧城市建设人才的培养
一方面要优化人才政策,对技术人才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另一方面,加强对创新型以及复合型人才的培训,创建满足智慧产业发展的人才集聚平台,开展各层次的智慧城市人才培训,还要加强智慧城市领导干部以及工作人员培训,使他们学到更加先进的智慧城市理念与经验,以满足智慧城市发展的需求。
结束语
目前,要想更好地建设好我国的智慧城市,首先要转变落后、错误的观念,加大对技术方面的研发力度,重视人才的培养。另外,各部门之间必须加强协作,建设整合系统的信息共享网络,只有这样才能最大发挥智慧城市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邹天宇.试论当前我国智慧城市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J].建筑知识,2017(11).
[2]陈松良.现阶段我国智慧城市建设中的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J].价值工程,2017,36(22):242-243.
[3]当前中国智慧城市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邱福军.人民论坛.2016(03)
论文作者:王宛瑛1,李倩倩2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6
标签:智慧论文; 城市论文; 城市建设论文; 城市规划论文; 产业论文; 作用论文; 产业发展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