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LA年”的希望与期待——1996年中国图书馆学情报学学科发展综述(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情报学论文,年中论文,学科论文,书馆论文,期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96年对于中国图书馆学情报学界来说,是值得大书一笔的一年。经过5年艰苦而细致的准备,第62届国际图联(IFLA)大会在北京揭开了帷幕,国务院总理亲临现场为大会致词,《人民日报》为这个大会发表社论,与会的国内外图书情报界专家、学者享受了一次国宾级的待遇。这无疑是对中国图书情报界的最大褒奖。在国外,一些杂志时兴以一年中的热点或重大事件为该年起个别号,顺此思路,1996年无疑是中国图书情报界的“IFLA”年。在IFLA的浓浓氛围中,中国图书情报事业看到了新的希望。
还记得今夏的一个清晨,在交大校园静静的草坪上,作者之一翻看着某西方学者的一篇涉及中国目前建立“无形图书馆”的可行性的论文。通过一番论证,他得出了否定的结论。这位学者引用古时一外国传教士的话:“水不往山坡上流”,以此来说明中国图书馆事业与世界先进国家的差异。若见过了1996年中国图书馆事业的进步,这位学者会改变一下他的想法吗?
1 ’96IFLA大会在北京
早在1991年8月,中国政府提出承办第62届国际图联大会的申请得到批准后,在文化部领导下,中国图书情报界就开始了筹备工作。1996年8月25~31日,此次大会如期在北京顺利召开。据称,这是“国际图联大会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也是“历届大会我国与会代表最多、提交论文最多的一次”[(1)]。李鹏总理的致词、人民日报的社论《迎接图书馆事业的新时代》,明确地表明了中国政府对图书情报事业的高度重视。为迎接这次大会,除了各种筹备活动、宣传活动以外,去年还专门进行了一次“’96北京国际图联大会学术论文征文”活动,1996年6月初在北京开展了“全国图书馆服务周”活动,8月22日~23日在天津召开了会前会,9月1~4日在上海交通大学召开的“21世纪的大学图书馆国际学术研讨会”[(2)]以及9月3~6日在武汉大学召开的“信息资源与社会发展国际研讨会”[(3)]都被作为IFLA大会的会后会。《中国图书馆学报》继1995年以来,连续开设“迎接国际图联大会”专栏,《图书情报工作》、《图书馆工作与研究》等国内著名的专业学术刊物亦皆纷设专栏以示迎接、庆祝之意,《图书馆杂志》还编发了由IFLA秘书长伏赫特先生撰写的名为《国际图联与变革挑战》的特稿[(4)]。
此次大会的主题为“图书馆与经济发展”,围绕主题,还有9个副主题。大会的主题和副主题反映了世界走向21世纪时信息领域中各个不同的侧面和信息在当今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价值。大会虽于盛夏既已结束,但它带给中国图书馆界的影响却持续着。它引发了刘喜申先生一连串的思考:“1.图书馆在为持续发展服务中应有所作为并由此得以发展;2.新技术给图书馆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机遇;3.理论研究应走在实践的前面。”[(5)]片玉君则由’96IFLA大会更深切地感受到了信息技术对思想观念、价值观念以及道德观念的冲击[(6)]。
值得注意的是,多数学者研究这一主题的立足点基本是图书馆事业应该促进经济发展,这也是过去关于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关系的一般认识。但10月的中央六中全会决议则将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到了奋斗目标的高度。从这个高度看,有一篇文章的观点就显得极为重要了:北京大学的关懿娴教授指出大会主题“是切合我国国情的主题”的同时,也指出“在当前我们非常强调两个文明一起抓,而图书馆的功能不但要为科教兴国服务,也应该而且必须为提高社会的精神文明、全民族的文化素质以及公民个体的思想道德之际,这个主题是不够全面的。”[(7)]
2 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
在’96IFLA大会前后热烈的气氛中,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未显现出多少喜庆的色彩来。理论中更多的是反思。在1996第一期《图书馆》上,韩继章即发表了一番“关于我国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的对话”,剖析了80年代以来我国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中的一些重要问题,指出了研究中的不足,强调了正确的价值观对于科学研究的重要意义。[(8)]文丰认为当前中国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中,有3个问题影响其进一步的发展:“缺少和谐的理论氛围”、“缺少优秀的理论大家”、“缺少科学的理论成果”。[(9)]
综观1996年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的文章,主要述及以下几个方面:
2.1 图书馆学理论研究的发展
一年来,除了上述韩继章的反思、回顾文章以外,还出现了数篇回顾、总结数年来中国图书馆学理论研究发展的文章,这是1996年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中较为集中的一个议题。戴煜滨从头说起,阐述了中国图书馆学自本世纪20年代形成直至现今的发展历程[(10)]。吴慰慈前后分别与罗志勇、张广钦合作而成的两篇文章可说是权威之说。《中国图书馆学理论研究现状》概述了中国图书馆学理论研究的特点,归纳了图书馆学理论研究8个方面的主要内容、观点和进展情况[(11)]。《不断求实与发展的当代中国图书馆学研究》以历史发展为主线,勾画了中国80年代以来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的进展轮廓与分期,并各有侧重地论述了每一个时期的发展重点、主要特征、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对学科的贡献[(12)]。对80年代以来中国图书馆学的研究与发展同样颇有兴趣的裴成发亦撰长文,对此间中国图书馆学研究的内容进行了分析[(13)]。吕斌的《中国图书馆学正向信息规范转移》则是对1995年图书馆学研究进展的评说。[(14)]
2.2 比较图书馆学
彭俊玲显然对比较图书馆学情有独钟。她在一篇文章中,以“全球意识”和“比较思维”,阐发了对新时期比较图书馆学的一系列思考[(15)];在另一篇文中,她又通过考察信息时代的文化特征,进一步分析了比较图书馆学在信息时代所具有的发展契机和面临的新课题[(16)]。诚如彭文所言,在本年度的各项图书馆学方面的研究中比较研究方法的应用比比皆是,应证了比较图书馆学发展前景远大的预言。
2.3 宏观图书馆学
袁昱明认为“为了找到振兴图书馆事业的济世良方,宏观图书馆学研究起步于80年代,但其后天发育不足;作为方法论,没能为全部图书馆理论和实践所借鉴”,要廓清宏观观念的偏见,找准宏观视角进行图书馆学研究[(17)]。
此外,吕斌、李国秋指出在大力提倡图书馆现代化之时,亦要使“图书馆学现代化”。他们提出了图书馆学的系统观,深入阐述了研究主体、手段和方法、客体开拓与课题选择、理论体系、评价与管理等几个方面的现代化问题[(18)]。
1996年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方面还值得一提的是一部学术专著的出版,即中山大学的谭祥金教授编著的《文献信息学导论》。该书1996年9月由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被誉为是“图书馆学、情报学和档案学基础理论的综合与升华,是适应时代发展和教学改革需要的产物”。[(19)]
3 图书情报教育
图书情报教育方面的显著变革,大抵始于1992年。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渗透,变革的速度愈来愈快。数年实践过后,图书情报界驻步回望,颇多感慨和思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一次会议更为本年度的国情教育改革加重了一笔色彩。在1996年1月7~9日的国务院学术委员会学科评议组第六次会议上,对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以及如何改进博士生的培养工作等进行了专门的探讨,图书馆学与情报学学科中的相应之处亦将做出调整[(20)]。为此,彭裴章、严怡民分别撰文发表对中国图书情报学位教育的看法[(21)]~[(22)]。
年内有关图情教育的理论研究主要涉及以下4个方面:
3.1 社会各因素的影响
党跃武认为在中国图书馆学信息学教育发展的7年(1988~1994)中,社会政治和经济因素、社会科技和教育因素、图书馆业和信息业以及国外图书馆学信息学教育都对其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23)]。董小英的观点是,90年代影响中国图书馆学情报学教育的社会经济因素具体体现在与80年代相比,图书馆学情报学人才需求出现的4个明显的变化:“①图书馆和信息机构的就业市场趋向稳定;②社会价值取向于商业化;③面临着经济压力和市场选择,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大学的教育结构出现了新的调整;④新型信息服务业在发展,信息化程度在提高。”[(24)]
3.2 存在的问题
马费成分析了当前中国图书馆学情报学教育中所存在的“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问题”、“课程的适用性和应用性问题”和“专业名称变动的影响问题”。[(25)]董小英提出纷纷改就而成的信息管理系目前迫切需要解决两方面的问题:①信息管理与图书馆学情报学的关系;②信息管理如何为自己定位。”[(26)]
3.3 需进行的变革
许诤在对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近年来毕业生就业去向发生显著变化的主要原因进行剖析后,切合实际地指出要加快图情专业教育改变的步伐:“首先,学校必须充分利用毕业生分配就业环节所反馈的社会人才需求信息,进行正确分析和研究;第二,宽口径培养模式能更好地满足处于灵活多变的人才市场下学生广泛就业和迁移专业的需要,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第三,教学活动必须紧跟科技发展步伐;第四,必须在人才培养单位和使用单位之间建立畅通渠道,密切协作关系。”[(27)]董小英则认为:“在新旧交替和转型时期,图书馆学情报学系在改名为信息管理系之后,其教育需要从6个方面着手:①对人才市场需求和知识结构应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②知识与课程结构应更新和拓展;③应设置全方位的培养目标;④应形成系列化和一体化课程体系;⑤应形成并促进研究、教学和实践的相互衔接、相互影响的良性循环;⑥对专业教育进行宏观管理”。[(28)]
3.4 发展趋势
周宁认为21世纪的图情教育,在课目、传统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教学方法与实现手段、专业名称与系名以及学科含义方面都将发生不小的变化。[(29)]马费成从现状分析出发,指出中国图书馆学情报学教育呈现出下列趋势:“①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现代化;②面向经济和企业培养人才。”[(30)]项清焕、李锋将21世纪中国图书馆学教育的新态势归纳为4点:“①图书馆学教育观念:从传统到现代;②图书馆学教育内容:现代化、地方化、综合化、活动化;③教学方法:合作化、多元化、艺术化;④教育时限:从职前到终身。”[(31)]
4 图书馆事业
或许是受了第62届国际图联大会在中国召开的感召,1996年与往年相比,图书馆界中的危机感已减弱许多。怀着对图书馆未来的满腔热望,杭州图书馆李明华先生甚至认为图书馆是“走向辉煌而不是消亡”,并从多方面加以论证:“‘无纸社会’何时实现”、“读者还需要图书馆吗”、“图书馆能否跟上时代并适应新技术的发展”。[(32)]
以下就本年度有关图书馆事业方面的理论研究成果分而述之:
4.1 图书馆事业与精神文明建设
1996年12月20日,图书情报合一的上海图书馆新馆落成。该馆领导陈燮君称,“上海图情新馆在‘九五’期间到2010年把目标定为‘国内一流、世界先进’”,并对这一目标的内涵及指标体系进行了说明。[(33)]上海图书馆新馆建成引人瞩目,而上海图书情报界在推动精神文明建设,推动图书馆走向社会方面同样独树一帜。自1996年5月中旬起,上海图书馆专门成立了“精神文明专题调研课题组”,《图书馆杂志》全文登载了该课题组题为“进一步发挥精神文明建设基地的作用”的课题报告。报告“探讨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发展的方法与手段,并注意创造上海图书馆精神文明建设的新特色”[(34)]。陈燮君也强调要把上海图情新馆建成为“上海精神文明建设的基地”[(35)]。
此外,何鼎富、唐永堂在阐述关于“我国图书馆事业走向新世纪的思考”观点时,也重申图书馆要为满足“提高和普及全民科学文化水平和两个文明建设需要”服务。[(36)]刘全根也发表了“图书馆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媒介,在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社会职能”的看法。[(37)]
4.2 图书馆事业发展战略
十年前,图书馆事业发展战略研究开始成为中国图书馆界的热门话题。作为纪念,《图书馆》在1996年第4期上特开设专栏“笔会:图书馆事业发展战略研究10周年纪念”。韩继章阐述了80年代中期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战略研究热潮的成因,分析了战略研究对于中国图书馆现代化的思想启蒙意义[(38)];白国应在同样回顾了我国10年图书馆事业发展战略研究的情况后,对《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工作发展战略研究》课题进行了特别的分析,总结经验和教训,并指出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战略研究的今后努力方向[(39)];程亚男、王秀芬分别对城市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战略进行了探讨[(40)]~[(41)]。1995年文化部图书馆司和中国图书馆学会于常州联合召开的“中国图书馆发展战略研讨会”之论文集也已于年内面世[(42)]。在其他专业刊物上,论及此的文章亦是层出不穷。黄俊贵先生分3个方面阐发了对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战略的见解:“①关于图书馆管理体制;②关于图书馆发展政策;③关于图书馆转型”[(43)]。刘经宇指出,在研究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战略过程中,要着重考虑4个方面的问题:“战略目标的确定”,“制定发展战略的思考”,“发展道路和战略重点”,以及“保障措施”[(44)]。
4.3 图书馆事业与经济发展
这是’96IFLA大会的主题,也是延续多年的热门话题。郭毅在论述了“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图书馆事业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之后,逐一介绍了中国图书馆界在直接为经济发展服务上所进行的10个方面的探索[(45)]。董光荣直陈图书馆事业对市场经济起到了支撑、推进与牵引作用[(47)]。曲静涛和陈家欣不仅指出了与经济发展尚不适应的图书馆现状,而且就图书馆在建馆思想、服务对象、管理手段等方面如何与市场经济接轨等问题发表了看法[(47)]。刘全根也表示“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对图书馆的职能提出了更高要求”[(48)]。谢阳春则别具一格地提醒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注意图书馆保护问题[(49)]。1996年由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图书馆·信息与社会》一书中,除选入了一些关于图书馆管理、图书情报与信息方面的论文外,还收集了大量以市场经济与图书馆为主题的论文[(50)]。
4.4 图书馆事业与科教兴国
1995年5月26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发表了议及科教兴国的讲话。图书馆学家们认为科教兴国是“中国图书馆发展的新契机”[(51)],“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给了我们一次实现大发展的历史性机遇”[(52)],并认为在科教兴国的大环境中,图书馆要制定出与之相适应的发展对策[(53)]。
4.5 图书馆信息化
1996年,关于图书馆信息化的研究仍在增多。顾兆麟肯定地说21世纪图书馆的发展方向就是“信息化与智能化”[(54)],徐国定指认图书馆未来的发展模式即为“信息馆”[(55)]。吴建中、凯尼格在其关于图书馆未来的对话中,亦阐明了图书馆信息服务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和影响[(56)]。宋余庆、倪波从图书、情报自身的优势出发,深入探讨了图书馆以主人翁姿态加入信息化社会的途径和方法[(57)]。
5 图书馆管理
1996年中述及图书馆管理的论著不多。一些研究者纷纷采用对比研究的方法,将中国图书馆管理与美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先进国家的图书馆管理相对照,力图寻求出中国管理图书馆的最佳方案[(58)]~[(60)]。此外,万庐山在分析了新时期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机遇与困境后,提出了“一三一”宏观管理思路,即:“增强法制观念,强化服务意识、市场意识、公关意识,正确处理有偿服务与无偿服务的关系”[(61)];邢志强、李保林重议图书馆的目标管理[(62)];胡越谈到了在图书馆管理中应推行GB/T19000—IS09000系列标准的看法[(63)]。
图书馆管理无外乎对图书馆人力、财力和物力的管理,邹勤南就图书馆人才结构的合理性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并提出了优化图书馆人才结构的着眼点[(64)];而关于财力管理,则有周小平比较了中外图书馆的经费来源[(65)]。
6 文献资源建设
80年代以来,文献资源建设的理论研究一直繁荣不衰,1996年亦不例外。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
6.1 文献资源建设理论研究
代根兴先生始终热切关注着中国文献资源建设理论研究的进展,今年又撰文概述了80年代以来这方面的成就、主题分布与研究核心,指出了15年来该领域理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作了预测和展望[(66)]。张玉礼首次设计了文献资源建设的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包括总论、微观文献资源建设和宏观文献资源建设[(67)]。
6.2 文献资源布局
陈光楹在分析研究国内外文献资源布局模式的基础上,探讨了文献资源整体布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符合事业发展实情及现实可行的文献资源整体布局模式和建立多级文献资源保障体制等问题[(68)]。另有李曙东剖析了我国文献资源面临的问题,同时提出当前完善和开发文献资源布局的对策和设想[(69)]。
6.3 文献信息资源网
文献信息资源网乃是指利用自动化网络进行文献资源建设,实现文献资源共享。董成泰著文介绍了“211工程”文献信息资源网建设的方针、目标和意义,提出了文献信息资源网的功能、模式、系统集成和数据库建设等方面的基本构想[(70)]。李淑敏的观点也是要重视文献信息资源网的建设,并加强全国的宏观调控和统一管理[(71)]。
6.4 文献资源建设的发展
杨沛超就文献资源建设发展战略的依据、发展道路的选择、文献资源建设原则等问题发表见解,对21世纪我国文献资源建设发展战略作了初步阐述[(72)]。刘磊、戴廷辉则提出了1996~2050年中国文献资源整体化建设战略构想[(73)]。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