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教学模式在规范化培训心电图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论文_徐海,姜宜成,史亚非,张喜文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 心内科 210000

【摘要】目的 比较微课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在规范化培训心电图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选取 64名规范化培训学员,随机分为对照组32名,观察组32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培训,观察组采用微课教学模式培训。比较两组学员的出科成绩、课后学习时间、学习满意度。结果 对照组学员出科成绩、及格率、优秀率均高于对照组;对照组学员的课后学习时间长于对照组(2=84.57,P=0.023),对照组学员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2=86.39,P=0.021)。结论 在规范化培训心电图教学过程中,微课教学模式优于传统教学模式。

【关键词】微课 传统教学 心电图

心电图是诊断学中的重要内容,临床医生在本科教学中的应该掌握的内容。由于心电图具有抽象、内容庞杂、理解困难、需要反复实践应用等特点,大部分学生在本科学习过程中只是通过对一些考点死记硬背,因而遗忘较快,在实践中对心电图读图能力较差。规范化培训阶段重在对临床医生所学知识的实践运用能力的培养,心电图是心内科的重要内容,规培医生在心内科轮转期间要求对常见心电图掌握。如何培养规培医生对心电图理论知识以及实践能力,除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之外,随着信息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许多新的教学方式运用于实践,微课教学模式就是其中的一种[1-2]。本研究主要通过比较微课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比较,探讨微课教学方法在心电图中的应用及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选取2016.01~2016.12于我科行规范化培训的学员,对学员按照学号大小进行排序,单号入组对照组,双号入观察组。

1.1.1对照组:以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培训,培训人员为我科副主任及以上职称医师,培训方式为课堂传授心电图相关理论知识,主要通过PPT、心电图识别、课堂问答等形式,课后布置要求掌握内容、需要完成作业。

1.1.2观察组:以微课教学模式进行培训,培训人员也为我科副主任及以上职称医师,课堂教学时将心电图相关知识点分别成各个知识小点,每个知识小点通过视频、动画、小课件向学生传授。课后以微信、QQ的进行交流教学。微信:建立心电图相关交流群,老师向学生推荐相关的心电图学习的链接、公众号,并集中于某一定时间与学生进行交流及答疑。QQ:建议相关心电图学习群,老师在群里向学生发布消息、布置作业,同时也集中于某一定时间与学生进行交流及答疑。

1.2考核及调查:所有学生在出科时进行心电图理论知识考试以及20份心电图阅读诊断。并且在出科时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学生对心电图学习的满意程度,分为四个等级: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学生在课后针对心电图的学习时间,包括看书、视频、通过微信、QQ等各种形式。课后学习时间分为四个等级:≤30min、30min~60min,60~120min、≥120min。

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之间学生的学习成绩的差异:理论知识40分、心电图识图能力60分,总成绩为理论知识成绩+心电图识图成绩,及格为总成绩≥60分,优秀为总成绩≥80分,并比较两组学员对教学方法的满意程度以及课后学习的时间。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两组学生之间比较通过t 检

---------------------------------------------------

作者简介:徐海,男,硕士研究生,主治医师,主要从事冠心病研究工作。

Email:3163733532@qq.com

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2),P < 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学员一般情况及出科成绩比较 共入组64名学员,其中观察组32名,对照组32名,两组学员在性别、年龄方面无显著差异,但在出科考核时的总成绩、及格率、优秀率方面,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一)。

3.讨论

随着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微课教学模式是近年来逐步兴起,微课的教学形式也多种多样,使得原先许多枯燥、晦涩的教学内容形象化、通俗化,受到了教师、学员的好评[1]。微课的教学特点呈现“短、小、精、悍”。“短”是指微课将主要知识点分解,每个内容时间段较短;“小”是指微课容量小,易于手机电脑下载,方便随时查看;“精”指微课内容针对知识重点精髓,易于理解掌握;“悍”指效果明确,抓住重点、难点[1-3]。

心电图包含内容繁多,且较抽象,但在本科教学过程中所给予时间较少,因而许多学员在本科毕业甚至研究生毕业时,对心电图的相关知识掌握甚少,对心电图的识图能力也较差[4-5]。微课教学模式将心电图知识通俗化、形象化、针对性强,并调动了学员学习兴趣,使得学员对心电图的理论知识、识图能力都有较大程度的提高。本研究发现微课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比较,学员的总成绩、及格率、优秀率均有很大程度的提高,显示了微课教学模式在心电图教学中有重要作用。

微课教学模式将相关知识点分解进行传授,与传统教学模式比较,微课教学模式不能将心电图相关知识点系统阐述,但参加规范化培训学员在本科学习阶段已进行心电图相关知识系统学习,且在规范化培训阶段重点在于对心电图的理解及运用,也就是对心电图识别及解读。 微课教学模式采用多途径的方式传授心电图知识,并增加与老师之间的互动,调动学员学习的兴趣,可以发现,通过微课教学,学员在课后的学习时间长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学员在课后学习时间,并且增加的时间主要集中于30~60min、60~120min这两个时间段,而在≥120min时间段与传统教学模式比较无差别。说明微课教学模式只是轻度增加学员课后学习时间。但学员的学习成绩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说明微课教学模式下学员的学习效率有了很大程度提高。

微课教学模式形式新颖,方法多种,且增加了学员的学习互动性,使得学员在适度增加学习时间下学习程度有了很大程度提高,因而学员的满意度也得到了很大程度提高。

综上所述,对于在教学过程中的复杂、抽象的知识点,微课教学模式可以较传统教学模式更容易调动学员的学习兴趣,提高学员满意度,也更容易取得较好成绩。

参考文献

[1] 杜晨阳,李雄,王丽君.在放射科住院医师培训中开展微课结合思维导图的研究[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 3(3) :250-251.

[2] 杨美霞,宋芳,程云.组织学与胚胎学微课教学资源开发与应用[J].基础医学教育,2018,20(12): 1123-1124.

[3] 朱余友,王娟,王黎.基于BOPPPS教学模型的微课体系在神经病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9, 39(1):47-51.

[4] 李璐,王志荣,浅议如何提高心电图教学积极性[J].继续医学教育,2018,32(9) :76-77.

[5] 邓建英,徐泽宇.中医大专院校《诊断学基础》中心电图教学探讨[J].科技视界,2018, (26):223-224.

论文作者:徐海,姜宜成,史亚非,张喜文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学术版)》2019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3

标签:;  ;  ;  ;  ;  ;  ;  ;  

微课教学模式在规范化培训心电图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论文_徐海,姜宜成,史亚非,张喜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