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城乡开展家庭体育的观念、参与动机、行为方式、消费状况以及影响城乡居民参与家庭体育的因素等方面进行调查与分析,旨在推动家庭体育的普及与发展,为全面提高城乡居民体质健康水平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建议。
关键词:城乡居民;家庭体育;现状;对策建议
1.前言:
从近年来全民体质测控结果可知,广州市城乡居民的体质健康水平有所下降趋势,这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从《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到《全面健身计划》是提高全民体质健康水平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目标工程,单凭一天半载是无法实现这个目标的。而家庭体育具有基础性、连续性、效应性的特点,能让人们从小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培养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更好地提高全民体质健康水平。
2.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我校周边城乡居民为研究对象。
2.2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查阅了体育社会学、群众体育学、家庭社会学、体育经济学、消费社会学、消费心理学等方面的书籍,详细阅览了有关家庭体育的相关论文,并辅以网上查询,以全面掌握本研究领域的知识。
(2)问卷调查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城乡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200份。回收问卷200份,问卷回收率为100%,有效问卷190份,有效回收率为95%。
(3)数理统计分析法:调查所得到的数据,运用SPSS13.0数据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
(4)逻辑分析法:针对调查问卷分析的结果,运用逻辑判断、分析、综合方法总结出发展现状和对策。
3.结果与分析:
家庭体育是一人或多人在家庭生活中安排的或自愿以家庭名义参与的,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获得运动知识技能、满足兴趣爱好、丰富家庭生活、达到休闲娱乐、实现强身健体和促进家庭稳定为主要目的教育过程和文化活动[1]。因此,人们的运动动机、活动内容、时间与频率、体育消费、运动场所设施等等都对家庭体育的开展产生了重要的作用。
3.1运动的动机
从表2中数据可以这反映了城乡把健康放在首位,已经认识到体育活动对青少年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3.2主要活动项目
从表2可知,城乡参加家庭体育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由于性别的不同,所参加的项目也不一样,男性更喜欢一些对抗性的运动或休闲项目,这与广州市海珠区那丰富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分不开的,尤其是我校周围城乡有“龙舟之乡”的称号。
3.3运动的时间与频率
从表3数据可知,城乡居民参加家庭体育锻炼的持续时间有不同的层次,说明了城乡每周参加体育锻炼的次数偏低。原因是城乡这个群体中大部分是学生和上班一族的人员,而中小学生是每周2-3次体育课,其他上班人员一般是利用周末2天休息时间参加家庭体育运动,甚至有些人因工作太累而很少进行锻炼。因此,要加快城乡参加家庭体育运动的步伐,才能促进城乡身心健康。
3.4活动场所
从表4可知,海珠区有66.83%的城镇居民在公园、广场、绿道和住宅区附近的空地进行家庭体育运动。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区政府把民生工程放在重要的位置,增建了广场、公园、海珠湖,扩建了绿道,让居民拥有更多的健身休闲场所。因此,公园、广场和绿道成为城乡家庭体育活动的主要场所;其次是住宅区附近,因为国家对家庭的住宅条件有严格的标准,使得居住小区的绿化面积较大,增加了健身空间,为开展家庭体育运动提供了重要的条件;在公共体育场馆的运动的占11.57%,这是因为我校周围城乡公共体育健身场馆数量不足所至;而去收费性健身场所的仅占7.89%,这与人们的经济状况有关,说明城乡的经济状况不太理想。
从表5中可知,实物型体育消费是人们参与最多的,其次是非实物型体育消费,这跟我国的体育消费方式大致一样。从每年体育消费金额来看,消费额在600元以下的有58.42%。根据我校周围城乡2012年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7059元来算,年体育消费按600元来算,则占可支配额的3.42%,这充分说明城乡的体育消费处于较低的水平。经济收入是提高居民体育消费水平的物质基础,城镇居民的年体育消费情况作为一个参照物,可反映城镇居民参加家庭体育运动的状况。
结论:
(1)广州市城中村经济发展欠发达,居民的体育消费意识薄弱。
(2)广州市海珠区政府部门没有因地制宜发展体育旅游项目供居民消费。
(3)广州市海珠区城中村居民参与体育锻炼意识不强,缺乏体育指导员的指导。
建议:(1)加大经济发展,增强居民体育消费意识。政府部门应大力发展我校周围城乡城乡经济,提高居民经济收入,为我校周围城乡城镇开展家庭体育奠定经济基础。
(2)加快体育旅游项目建设,为居民提供更多消费项目。将湿地公园、海珠湖、还有许多公园、乡村等旅游景区打造更多的体育旅游产品,因地制宜地利用丰富的地理环境、资源,建设品牌的漂流基地,让居民有更多更好的体育旅游服务选择。
(3)加大培养体育指导员的力度,从体育教师、退役运动员、大专院校体育专业学生中输送出更多的体育指导员,以之满足我校周围城乡居参加家庭体育运动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张永保,田雨普.“家庭体育”新释义[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33(6):9-12.
[2]季浏,殷恒婵,颜军.《体育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62
论文作者:卢超珊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7月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2
标签:体育论文; 家庭论文; 城乡论文; 我校论文; 居民论文; 城乡居民论文; 体育运动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7月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