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 四川成都 610017
痤疮是一种累及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以好发于面部的粉刺、丘疹、脓疱、结节等多形性皮损为特 点,各年龄段人群均可患病n 。聚合性痤疮属较严重类型,表现为严重结节 、囊肿 、窦道及瘢痕,具有一定的损容性 。临床治疗以抗生素为主,病程较长,顽固不愈 。笔者采用中药汤剂,以清热解毒、凉血活血为治疗原则,联合抗生素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均为本院皮肤科门诊患者,诊断依据《临床皮肤病学》,临床诊断为聚合性痤疮,中医辨证属湿热内蕴,气滞血瘀证型,临床表现为:皮损红肿,皮温高,疼痛,伴有发热,烦躁易怒,大便干燥,小便赤黄,舌红苔黄,脉弦滑。聚合性痤疮患者66例,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 33 例 。其中治疗组男2O 例,女13例,年龄 13~ 55岁,平均 29.18岁,病程 5 个月~7 年,平均4.53年;对照组男 22 例,女 11例,年龄 14~60 岁,平均 27.06 岁,病程 3 个月~10 年,平均 5.26年 。两组患者性别 、年龄、病程、病情等一般 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口服中药汤剂,方剂组成:野菊花 20 g,蒲公英15g,紫花地丁15g,皂角刺10g,黄芩15g,黄柏10g,白花蛇舌草20g,龙胆草6g,夏枯草10g,枳壳10g,当归10g,赤芍10g,丹皮10g,红花10g。每日1剂,连服14d。同时口服克拉霉素0.5g,每日1次,连续服用14d。
2.2 对照组 每日口服克拉霉素 0.5 g,每日1次,连服 14 d。
3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 14 d 后观察疗效,皮损消退 7O% 以上为显效;皮损 消退 3O% 以上为有效;皮损消退 3O %以下为无效 。
3.2 治疗结果治疗组痊愈6 例,显效15例,有效7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4.84%;对照组痊愈3例,显效8例,有效13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72.7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高于对照组。见表 1。
4 讨论
中医理论认为 聚合 性痤 疮 的形 成多 由湿热 内蕴 、气滞血瘀而致。治疗以清热解毒、行气化瘀为原则。方中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皂角刺,清热解毒;黄芩、黄柏、白花蛇舌草、龙胆草清热燥湿;枳壳 、夏枯草行气解郁;当归、赤芍、丹皮、红花活血清热凉血。全方使湿热得解,瘀肿消退。现代 医学认为痤疮 的发 生是 多因素综 合作用 的结 果,主要与下列 4 种因素有关:皮脂分泌过多,毛囊 口的角化过度,痤疮丙酸杆菌的定植与侵袭,炎症反应。新的研究表明,炎症是痤疮损害发生的最早事件之一,炎症反应是贯穿其始终的重要因素。痤疮丙酸杆菌的定植与侵袭在痤疮炎症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痤疮患者外周血 IgO,可溶性白介素2 受体(sIL 22R)水平 比正常人显著增高。Ⅲ度患者组 比 I度、Ⅱ度患者组外周血 IgG 和补体 C 3水平显著增高。Ⅲ度组比 I 度、Ⅱ度组外周血 IL 22 水平明显升高;病情越重,外周血IgG,C3、IL 22 的水平越高。说明寻常性痤疮患者存在着特异性免疫反应,增强的免疫反应参与了痤疮的致病过程。现代药理证实野菊花、蒲公英、地丁、黄芩、黄柏、夏枯草、龙胆草、白花蛇舌草有抑制多种病原微生物作用,起到抗炎作用。当归免疫抑制抗炎作用,抑制抗体的产生,赤芍对体液免疫和细胞 免疫 均 有较 强 的抑 制作 用,丹 皮 抗组 胺 引起 的过 敏反应口]。中药药理说明其作用机理是抑制病原微生物抗炎,并抑制免疫反应而起到治疗作用。配合抗生素加强抗菌作用,克拉霉素有效抑制痤疮致病菌:痤疮丙酸杆菌。中西医结合治疗相得益彰,取得很好疗效。
5 护理
5.1预防
1、要注意不能经常被阳光直晒不仅有紫外线的,因为这会令汗腺及皮脂腺的分泌活跃,阻塞毛孔,加速痤疮炎症的发炎。所以一定要作好防晒工作。痤疮的预防还需要注意含碘量重的食物(如紫菜),在痤疮爆发期应避少食。
2、要适当进行面部按摩,这虽然能促进血液循环,但脸上有发炎的痤疮时就会因按摩恶化甚至感染更多的细菌,所以满脸痤疮的时候就还是尽量避免。
3、要注意饮食,酒令血液转为弱酸性,间接造成痤疮问题,饮酒会加速血液循环,痤疮。
4、要以充足的睡眠为保障。痤疮的发生与内分泌功能失调有关,雄性激素分泌增多或相对增高,容易刺激皮脂腺肥大增生,从而导致痤疮的发生。因此痤疮患者必需充足的睡眠,因为肌肤生长所需要的荷尔蒙,是在熟睡的状态下才会分泌。在睡眠过程中,血管中会有大量的血液集中,营养素与氧气也会在此时大量进入到肌肤中,促进老化的废物会排出。睡眠不足的话就会打乱肌肤的机制,让皮肤状态变差,痤疮就会趁机长出来了。
5、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要早睡早起,足够的睡眠时间,晚上要在11点前睡觉,不要熬夜,避免影响皮肤的新陈代谢。注意饮食问题。青春痘患者不宜吃过于辛辣与刺激性的食物,不宜吃油炸、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不宜吃性温热肉类食物,饮食要以清淡、易消化为主。
6、晚上不宜吃夜宵。晚上吃夜宵容易出现便秘,要注意每天都要大便,及时排出体内废物,可以多吃一些利于消化的食物。做好皮肤清洁工作。要使用温水洗脸,不要用过冷或是热水,不要使用刺激性洗护产品。保持良好的心情状态,不要有过激的情绪,如紧张、焦虑、生气等。
5.2护理
1、保持精神愉快、减轻精神和工作压力。
2、注意少食辛辣、油腻及高糖、高淀粉类的食物,以免加重痤疮,甚至引起痤疮感染。
3、多饮水,多食蔬菜和水果等富含维生素和纤维素的食物。
4、保持充足睡眠,大便通畅。
5、治疗期间还不能喝酒、吸烟和少喝咖啡、浓茶等,多吃大白菜,大白菜有清热、解毒的作用,还能排出身体的毒素。
总之,预防聚合性痤疮要少食糖果甜食、多脂及辛辣刺激食物,避免饮酒,宜多饮水,避免大便秘结,多吃新鲜蔬菜与水果,不吃引起痤疮的药物;减少接触诱发痤疮的因素(例如矿物油)。青春发育期青年情绪较不稳定,敏感,易受刺激,且此时尤其注意容貌,因此对痤疮极为苦闷,求治心切,常胡乱用药或采取不适当措施,故必须解除其顾虑、正确对待,并指导日常生活中须注意的事项,不用手挤压损害处以及正确使用药物等。
参考文献:
[1]张学军.皮肤性病学【M 】.第7 版.北京:人 民卫生出版社,2010:175-177.
[2]赵辨.I}盘床皮肤病学【M 】.第3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3]郑莜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98 .
[4]贺冬云,王素芳 阿奇霉素治疗痤疮45例【J】.实用全科医学,2006,4(6):626.
[5]何卫国,朱圆圆-3种治疗痤疮方法的疗效比较【J】_中国医药指南,2010,8(36):101·102
[6]吴小红,刘瓦利 .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在寻常性痤疮 发病 中的作用【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6,22(11):915~ 917.
[7]董 昆山,王秀琴,董一凡 .现代临床中药学【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8:10.
[8]穆怀萍,中西医结合治疗聚合性痤疮44例疗效观察【J】云 南 中 医 中 药 杂 志 2012:9
论文作者:廖建芬,张大维,周晓群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3/14
标签:痤疮论文; 患者论文; 免疫论文; 疗效论文; 炎症论文; 黄柏论文; 食物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