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混凝土施工是我国现代房屋建筑过程中常用的一项建筑施工技术,对于房屋的可靠性、安全性以及耐久性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经济发展的带动下,建筑工程得到了迅速发展,提升了建筑施工质量。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重要的材料,对施工质量具有很大影响。相关报道显示,我国建筑混凝土年使用量具世界首列。
1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的施工方法
1.1基础施工
地基施工是土木工程施工的基础,也是保证施工进展的核心环节,对整体施工质量具有很大影响,严重时还会产生很多建筑质量通病。因此进行地基挖掘的时候,必须遵循“由深入浅”的原则,首先进行深基坑施工,然后再进行浅基础施工,此种施工方式可以保证建筑周围建筑安全和整体建筑工程质量,给后续施工奠定了基础。开展地基基础施工的时候,还要加强低级基坑排水和降水处理,避免积水长时间停留在基坑内部产生的不安全隐患,保证基坑安全,促进施工各项工作的进展。
1.2承台施工
进行承台之前,首先要采取正确的施工丈量方法对建筑物自身高度进行测量,根据建筑自身高度进行承台施工。一般建筑承台都是以间隔水平分隔为主,主楼基础为两层楼,这两层楼都必须进行混凝土浇筑,而且要对浇筑厚度要求较严格,必须控制在1.5米以上,浇灌时间控制在一个星期左右。同时,各层之间要使用间隔工具隔开,可以将抗拉钢筋作为间隔工具,提高整体施工质量。在施工条件允许的条件下,此种施工方式不仅可以降低施工难度和混凝土内部温度,还可以降低施工成本,节约了能源,对建筑工程的长期发展具有很大意义。
1.3严格按照混凝土施工程序进行施工
按照建筑工程施工顺序进行施工是提升整体建筑质量的主要措施。经过对建筑工程施工特点分析分析发现,在施工中可以按照从远到近的顺序施工,由于混凝土施工中容易出现很多不平坦的坡度,所以在此种状况下施工时,必须保证首次混凝土浇筑成功,然后再将混凝土推向另一边继续施工,直到顶端。在混凝土施工全过程中,必须将混凝土输送放置在施工场地中央位置,保证混凝土输送工作顺利进展,避免施工问题出现。除此之外,还要认真组织和施工设备和施工人员,合理分配人员责任,保证混凝土施工合理进展,给施工企业创造最大化效益。
2.施工过程中所出现的混凝土裂缝问题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在进行混凝土施工时,受到环境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会出现一定的温度裂缝。之所以产生这样的温度裂缝,一般是由于其结构内外出现温差而产生的应变以及应力,或者是当混凝土结构的外约束作用以及各个质点之间所出现的内约束作用阻止其产生应变,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温度应力超过其实际所能承受的结构抗拉强度,就会导致其工程出现裂缝。所谓的温度裂缝究其主要影响因素就是温度,由于现阶段的建筑施工工程都属于体积较大的混凝土,而且受到混凝土内部水泥水化热的影响,混凝土内部结构物中聚集了较多的水化热而不能散发出去,这必然导致混凝土结构内外出现较大的温差,从而导致工程的内外部出现程度不同的热胀冷缩现象,这样的现象会在混凝土表面形成实际的拉应力,当其超过极限值时,便会在表面出现裂缝。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会出现两种不同的收缩现象,一种为塑性收缩,一种为表面干缩,出现塑性收缩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混凝土在浇筑之后的初期整个强度比较低,工程表面在环境因素的作用之下会散失大量的水分,这就让其体积出现不断收缩的现象,同时,混凝土因为自身强度的不足无法抵抗收缩的作用,所以,产生了裂缝。施工设计人员比较看重混凝土的强度,一般不会考虑到温差、徐变以及收缩等一系列的因素。混凝土的实际受力情况与假设受力情况出现偏差时,也会让混凝土构件产生沉降,从而引发裂缝的出现。
3.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的要点分析
3.1混凝土施工的工作要点
在建筑工程的混凝土施工中,在原材料质量优良的情况下,要依据施工要求与施工环境来设定混凝土的配置比例。搅拌机在运行时对原材料要进行严谨、严密和严格的计算,以保证混凝土的良好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还应该对混凝土质量进行分层次的检验,对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全过程进行严密监控,对混凝土的取材、运送、施工以及后期养护等工作都要进行严密控制,防止任何施工环节的偷工减料,以确保混凝土施工过程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3.2钢纤维混凝土的施工要点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应该严密监管钢纤维混凝土的施工,尤其是要对其搅拌过程进行监督。在搅拌中,混凝土中钢纤维的分布必须要均匀,应该使用强制搅拌机,使搅拌的均匀程度达到相关要求。于此同时,应该不定时的进行施工抽查,以保证施工质量。在搅拌方式上也有严格的要求,主要包括干拌和湿拌两种方式。搅拌时间以及投放原材料的顺序也十分严格,要确保钢纤维没有在混凝土中结成团状。在具体搅拌中,应先放入砂石,再放入钢纤维、水泥以及外加剂等,确保混凝土的质量达标。
3.3混凝土的运输与泵送要点
在土木工程的实际施工过程中,通常都是使用搅拌运输机来运输混凝土。在运输的时候,混凝土的强度会受到运输时间长短的影响。因此,施工企业在混凝土的运输距离和时间上面都必须有全盘的计划,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不受运输过程的影响。假如混凝土的运输时间比较长,就会凝固,在卸料的时候就会比较困难,减缓施工速度。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施工队应该在运输中实行桶内搅拌或者在现场实行二次搅拌,以保证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的均匀。
3.4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应该注意的要点
在实际施工的混凝土浇灌过程中,应该十分重视冷缝的问题。由于在建筑施工中冷缝的问题是很难避免的,假如混凝土浇筑的时候不实,那么施工中的冷缝现象可能会存在一定的缝隙。施工企业一般会采用振捣的方法处理冷缝问题,振捣过程通常是使用机械来完成,因为人工的振捣方式会导致混凝土的分布不均。在具体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振捣应该以施工要求的时间为准,要以混凝土不下沉以及其表面产生浮浆为准,促进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浇筑过程质量的优化。
4.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强化措施
4.1强化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创新与研究
目前,国内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中沿袭或借鉴的部分较多,主创新与研究程度远远低于实际要求。国内建筑行管理部门,建筑技术研究机构,以及相关高等院校都要顺应时代发展需求,组织专人进行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深入创新与研究,力争实现混凝施上技术的适用性、科学性都由大幅度的提升。同时,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人员也注意对于工作经验的积累与总结,通过长期施工技术应用的实践,针对性的提出自己的观点与合理化建议,并目不断地在工作寻求技术问题与解决方案。
4.2强化混凝土施工技术交流环节的作用
在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全面开展之前,技术管理人员定要对复杂环节的施工节点进行必要的技术交流,技术交流的对象要为设计单位和监理单位。混凝土施工技术管理人员要完全掌握建筑施工的技术要求与质量检验标准,并且结合施工位现场施工技术、施工人员素质、原材料、机械设备等实际条件,进而制定利学、合理的混凝体施工技术方案。同时,强化混凝土施工技术交流环节的作用还表现对于工程整体进度和质量的促进,也是工程建设方济收益社会效实现的先决条件。
结束语:总而言之,混凝土施工技术是当代土木工程施工中所必须高度重视的一项技术,也是我国土木工程行业健康快速发展的技术保障。事实上,建筑项目混凝土施工技术有着很丰富的内涵,包含技术施工以及养护管理等多项施工技术。建筑施工企业只有做好混凝土施工技术中的每一项,才能够逐步实现这项技术的科学化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各相关主体应该共同努力,不断提高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以及相关管理水平,促进混凝土施工的科学化和现代化发展。
参考文献:
1.葛妍---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分析---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
2.李金---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分析---科技创新---2015
3.刘晓英---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及养护管理---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
论文作者:林立奇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7
标签:混凝土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建筑论文; 过程中论文; 裂缝论文; 要点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