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父母的唠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直面论文,父母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李健每次放月假都把一些脏衣服“打包”回家,这次也不例外,可谓“满载而归”。一到家他就被“勒令”洗澡,妈妈一边洗他换下来的衣服,一边教育他说:“父母不在身边,你要学会照顾自己,要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在学校要勤洗澡,勤换衣服,不要怕麻烦,当天换的衣服当天就要洗完……”
李健回家最怕的就是母亲一说起来就没个完。于是,他选择逃避,刚想“躲”进自己的卧室又被叫住:“这水脏得都快成墨汁了,都跟你说多少回了,衣服要勤洗勤换,卫生习惯不好会影响健康的……”
李健不耐烦地说:“哪有那么严重,要放假了,怕洗了不会干,就多穿了两天,再说学习不是忙吗。”
一旁的父亲发话了:“放假和学习忙都不是生活拖拉的借口。你知道吗,这不光是个人卫生问题,也是生活作风问题,生活作风不严谨,学习肯定也懒散。我不是常跟你说,会生活的人也会学习吗。缺乏独立精神,学习怎么吃得了苦啊?”这时母亲也在旁边帮腔: “就是嘛,都这么大人了,连自己的生活都料理不好。”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
李健没好气地说:“你们还有完没完!不就是洗衣服吗,用得着这么唠叨吗?”说完跑进卧室关上房门。接下来,一连几天家里的气氛都不愉快。
此后,每逢放假,李健一想起父母的唠叨心里就感到恐慌,有好几次假期都是在学校度过的。
专家点评
在家庭生活中,父母的唠叨其实是出于对子女的爱。但由于唠叨的“琐碎重复”、“没完没了”等特征,往往让人难以接受。李健因此患上“回家恐惧症”,跟父母的关系变得“僵化”,那么, 面对父母的唠叨,你该怎么办呢?
一、摆正心态,对唠叨不必苛责
面对父母的唠叨,有的同学常常表现出“反感” “厌烦”等情绪,有的同学则“消极抵抗”,选择“自闭”“逃避”。结果这两种“极端行为”使得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关系蒙上一层“冰霜”。面对父母的唠叨我们应该摆正心态,对父母一些无关紧要的“絮叨”,不要苛责,否则只能是“累”了自己,“伤”了父母。
李健因为生活习惯“不健康”受到父母的唠叨数落,他没能摆正心态,一回到家就想着“逃避”,在这种情况下,父母自然“将唠叨进行到底”,最后出现“越唠叨越反感”的恶性循环也就在意料之中了。
二、虚心接受,使自身逐步完善
父母之所以唠叨,常常是因为你在某些方面做得不够好或是犯了错。这个时候就要求你虚心接受他们正确的意见,完善自我。如果不找主观原因而一味嫌父母唠叨,那么就只能出现“你唠叨我反叛”的不良局面。
李健懒于洗澡换衣,父母的唠叨是合情合理的。而他对父母的指导性意见充耳不闻,所以母亲才“没完没了”,父亲才把“卫生习惯”提升到“生活作风”和“独立精神”的层面给其扣了个“大帽子”。李健还公然和父母赌气“对抗”,这样怎能摆脱父母的唠叨、融洽亲子关系呢?
三、学会沟通,请父母适可而止
父母对子女不厌其烦的唠叨,那是出于 “望子成龙”的心理。但由于方式不够科学,有时难免对子女产生一些负面影响,要想请求父母不再唠叨,适可而止,那么和父母沟通就显得尤为重要:最好先对父母表示理解,充分肯定父母的“舐犊之情”,然后用委婉的方式和父母“探讨”唠叨的消极影响,最后需要向父母表达改正缺点的诚心和决心,给父母一个不需要唠叨的理由。
李健父母的唠叨是出于“爱子之心”“怜子之情”,而李健只看到唠叨的聒噪,没有体察到父母的苦心,他想摆脱唠叨,让父母适可而止,却从来没有就这个问题和父母沟通过。如果李健对父母的意见表示接受,充分理解和尊重父母,并向父母许下承诺让其“以观后效”,相信他父母的唠叨会慢慢减少,自然就不会出现“害怕回家”的境况了。
标签:李健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