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格化的配网管理体系优化探讨高逸论文_高逸

摘要:配网传统管理模式为职能驱动型,“条块化”组织架构和“分段式”管理,各环节目标不一致,策略不协调,流程不衔接,标准不统一,甚至出现重复管理或管理真空的情况;同时配网管理缺乏一套有效贯穿配网全业务的技术支撑体系,管控能力弱,体系化和标准化不足,配网全业务整合和效率提升仍有很大空间。近年来,网格化规划引起了国内电力企业的广泛关注,并在国网、南网多地区实现试点规划。本文以网格化为基础,从规划建设、运行维护等角度提出相应的措施,实现配网管理的优化和提升。

关键词:网格化;配网管理;体系

1 网格化的内涵

1.1 网格化供电

按照地理位置、网架现状、负荷分布和上级电源等实际情况,将复杂的配网划分成若干地理上和电气上均相对独立的供电网格,并以网格作为配网规划、项目管理和用户接入的最小单元。

1.2 网格化管理

网格化管理就是要“大而化小,小而治之”,将网格作为配电管理最小单元。通过网格化供电的形式,可清晰掌握网格内的设备、资源、投资等情况,使规划、建设、运维、营销等业务管理责任到人,从而实现准确定位,提升配网建设改造和运营管理的有效性,使各种资源被灵活、合理地配置在各个不同的格内并实现相互协作。

2 网格化管理体系优化

2.1 分好层级,映射配网不同电压等级

按照电网电压等级对配网进行分层,建立配网网格的分层模型,实现不同电压等级配网管理的统一协调;各层级网格地理边界和电气接线相互结合,且地理上层层包含,物理上形成标准接线,建成清晰统一的供电结构和管理主体。

2.2 划分网格,并对网格进行星级评价

网格划分基于“自下而上,上下结合”的思路。其中,L3网格划分的最小颗粒度是单一功能区块(地块);L1网格由若干个L2网格组成,即由3~5个源变电站形成;L2网格由若干个L3网格组成,总负荷不超过3组标准接线。网格划分要满足协调性、性价高一级技术水平高等要求。网格划分流程如图1所示。

图1%%网格划分流程图

对网格进行星级评价即以网格为单位对电网进行“体检”,以便针对网格内电网的具体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整改目标、整改重点及相应的整改措施。网格的评价主要从网格建设情况、电网指标等维度进行,分为形式审查和技术审查两个方面,再根据这两种审查的结论综合得出网格的星级评价等级。

2.3 优化网格立项原则,消除条块式管理

对配网项目管理体制运行流程进行优化,主要体现在:中压设备更换、新建类项目按照“中压网格”或“线路”进行立项;对于涉及低压台区改造的项目按照“一个台区”打包进行立项,如同时有台区改造及台区表计表箱改造等,也应将其合并至台区改造中立项。

2.4 建立“通用语言”,实现规划与运维的协同

传统运维方式是单纯以辖区为考核对象、线路为最小运维单元,与网格化规划的网格边界存在差异。为实现规划与运维的协同,需改变传统的运维方式,采用网格化运维,即以重要网格为设备运维单位,分段的电缆沟或架空线走廊为线路运维单位,强调在网格内部按最优路线,以网格内设备、设施风险等级为导向开展配网运行维护工作。

(1)运维网格采用规划网格的划分标准和设备台账。

(2)运维单元与规划网格采用同一套编码规则、同一套底图。

(3)设备从属关系唯一,严格按照“低压配变→中压馈线组→中压网格”配网拓扑关系。

(4)运维对象与网格内电网设备一致。对于形成标准接线的网格,运维对象即网格内所属馈线组内线路及设备问题;未形成标准接线的网格,运维对象为网格内所属馈线组或实际供电馈线组内线路及设备问题。

2.5 实行网格主人制,确保网格有人负责、有人跟踪、有人预警

为保障网格关键指标“有人负责、有人跟踪、有人预警”,确保网格规划建设项目可靠,可考虑实行网格主人制,明确网格主人的设立原则及网格主人的总体要求和职责。

(1)网格主人的设立原则。网格主人设立遵循“确定性、专业性及差异性”的原则,网格主人原则上应由区局具备业务统筹管理能力的人员担任。对于网格评价较差的网格应采用双网格主人制。

(2)网格主人的总体要求。网格主人有针对网格提出问题的权利、监督问题解决情况的义务,并对网格建设情况和关键指标承担连带责任。

(3)网格主人的主要职责。网格主人的主要职责是掌握网格、提升网格及监控网格。

2.6 建立一套信息化系统支撑网格化规划及管理

为规范配网网格化规划管理,将原有配网规划管理流程与网格管理有效融合,优化配网规划与建设、运维、营销等各业务之间的协同流程,形成配网网格化管理业务蓝图,以指导管理体系的固化落地,而这需要有一套信息化系统来支撑。信息化系统需具备网格化信息管理、网格全维度管理、项目全过程跟踪管理、配网资源和数据可视化管理等功能。

(1)网格信息化管理。可进行网格日常维护、划分、调整、数据统计,如L1、L2网格的绘制,L1、L2网格与L3(台区网格)的关联,网格校核和调整等功能。

(2)网格全维度管理。以网格为基本单位,从用户信息、配网问题等多个维度,积累形成网格全维度数据库,并在系统中进行全景展示。其中以L1、L2为地理边界,自动框选获取边界内设备基础台账信息,形成一网格一册的基础信息;通过优化现有业务工作组织形式,用网格编码关联网格和前期项目、在建项目、配网问题库、负荷预测等业务信息;通过与网格发展目标对比,自动分析现状差距。

(3)项目全过程跟踪。通过编码管理,实现项目和配网问题库关联;项目从前期可研到竣工评估整个活动过程中发生的相关批复、调整、投资变化等内容;直观掌握配网项目实施情况,提升配网项目管理的计划性和完整性。

(4)配网资源和数据可视化管理。实现对L1、L2网格内的设备负载率、10kV出线柜、配网基础数据等资源的可视化管理;设定网格内管控指标,分析网格内的指标变化情况,及时发现网格内存在的问题。

3 结语

本文在配网管理中引入网格化的概念,通过划分网格、星级评价(做好诊断)、立项原则优化(“抓好药方”)、网格规划与运维协同(“做好保养”)及设置网格主人制(“专人跟踪”),最后固化至系统等步骤实现电网“大而化小,小而治之”,使电网规划、建设、运维、营销等业务管理责任到人,从而实现准确定位配网问题,提升配网建设改造和运营管理的有效性,使各种资源被灵活、合理地配置在各个不同的格内并实现相互协作。

参考文献

[1]严玮琼.电力配网技术的问题及维护对策[J].山东工业技术, 2019 (18) :182.

[2]马伟兵, 卢广莉.配网运行维护管理关键问题和解决对策[J].南方农机, 2019, 50 (8) :137.

[3]武建忠.电力配网调度管理实践及其技术策略[J].集成电路应用, 2019, 36 (3) :62-63.

[4]陈平.电力配网自动化运行管理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J].自动化应用, 2019 (2) :110-111.

论文作者:高逸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电业》2019年 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24

标签:;  ;  ;  ;  ;  ;  ;  ;  

基于网格化的配网管理体系优化探讨高逸论文_高逸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