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理念与方法分析论文_钱忠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理念与方法分析论文_钱忠

宁波华讯通信服务有限公司 315000

摘要:地震是破坏性较强的自然灾害,不仅对社会基础设施、建筑工程有着很大的破坏性,还给受众日常工作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近年来,我国地震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给我国受众人身财产安全以及国家公共财产安全带来了很大的威胁。因此,现代化城市发展建设进程中,为了更好地防治地震灾害,实际建筑工程结构设计工作中,务必要全面加强抗震设计工作,只有从根本上保证了工程结构设计的稳定性和稳固性,才能够在遇到地震灾害时对国家社会财产以及受众人身财产安全进行保护。由此可见,加强现代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工作至关重要。

关键词: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方法

1建筑设计在建筑抗震设计中的重要作用

1.1让建筑抗震设计的内部性能得到大大提高

在建筑设计中加强建筑的抗震设计,能够更好的从理论上为建筑的合理布局和建筑结构的质量安全提供指导,从而让建筑内部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都大大提高。建筑抗震设计也因为预留的逃生空间变得更加科学合理。总的来说,在完善建筑抗震设计方案时,设计师应该严格的遵守建筑设计的相关规范。同时,建筑抗震设计也为建筑结构中剪力墙的布置提供了参考,让剪力墙的分布更加均匀合理,让建筑结构中心位置断裂问题发生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1.2让建筑抗震设计的实际效果和作用得到了加强

经过多年的发展,建筑设计的理论基础已经逐渐发展完善,积累了非常多的实践经验。所以,对建筑设计中的先进理念进行合理的运用能够增强抗震设计的实际效果。同时,部分建筑物出现平面凹凸不规则、竖向收进出现竖向不规则和超出屋顶高塔的问题,这导致出现较严重的扭转效应问题。而在建筑抗震设计中运用建筑设计的知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上述问题。因为建筑设计能够让建筑物的刚性增加,对建筑物的体积和高度进行合理的控制。最后,如果建筑设计把电梯安装在建筑物的中心位置,能够让建筑抗震设计的效果得到加强。

2建筑工程结构抗震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施工场地选择问题

施工场地选择是建筑工程结构抗震设计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实际建筑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要想保证建筑工程结构设计的有效性,施工企业务必要选取对工程结构稳定性有利的位置,地震灾害对建筑工程的破坏,除了地震灾害所带来的能量冲击之外,还会给建筑工程结构带来破坏,而引起建筑工程结构破坏的重要影响因素就是施工场地地选取。因此,建筑工程结构抗震设计工作中,要想从根本上提升工程架构的稳定性,建筑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一定要做好场地位置的选择。例如,土质较软的土质、容易液化的土质以及状态不匀称的位置等均不适合选做建筑用地。

2.2工程结构体系问题

就现代建筑工程结构体系问题而言,主要可以总结归纳为以下几点:第一,建筑工结构体系一定要从根本上规避制约工程整体稳定性的各类因素,这就要求工程设计师要全面考虑,着重考虑部分架构受损而影响到工程整体结构的抗震性能;第二,要想进一步提高建筑工程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工程设计师一定要和现场施工人员做好交接,这就要求工程设计师给出确定的计算简图和科学的地震能量传播渠道,只有这样才能够让现场施工人员理解设计师的设计意图,从而更好地保证工程架构的整体抗震性能;第三,架构体系一定要具有能够满足实际使用需求的承载能力、强大的变形能力以及消耗地震能量的能力。这就要求设计师在实际设计工作中务必要有效利用钢筋混凝土架构,积极利用钢筋混凝土强大的承载力、变形力以及能量传送能力,从而全面提升建筑工程整体结构的抗震性能;第四,工程结构体系一定要具备适宜的刚度和强度,只有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地集中应力和塑性能力,从而全面规避因工程结构局部稳定性受到损坏而影响工程整体。

2.3结构规则性问题

就建筑工程结构规则性问题而言,主要表现在工程主体的抗侧力结构方面,因此,实际建筑工程结构抗震性能设计工作中,工程设计师务必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工程主体抗侧力架构设计一定要重视,两个主轴方向刚度务必要最大限度地靠近,并且尽可能地也将主体抗侧力架构的变形特性设计最大限度地靠近,这样的结构规则性设计能够进一步保证工程结构抗震能力符合实际使用标准。第二,工程主体抗侧力架构变化情况一定要匀称,力求从根本上规避突发情况的发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第三,就工程主体抗侧力架构平面设计而言,主轴方向的每片抗侧力架构的刚度一定要最大限度地匀称,这有这样才能够充分发挥抗侧力架构的抗震能力,与此同时,中部核心位置和周边架构的刚韧度务必要确保匀称,只有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地规避工程架构发生变形。

3建筑抗震设计主要对策

3.1对地点、地基与基础的条件

选择建筑地点时,应依据工程需求,进行总结归纳评价。选取对抗震方便的地段,避开不方便的地段,当出现没有办法避开的情况时,就需要采用有效方法。同时为了造成建筑物发生“共振”破坏的情况,需要尽量让地震动突出周期和待建其建筑物的沉沦周期分开,减少地震其能量输入。从地震其调查结果表明,存有“共振”破坏,同一场所,地震存在“有选择”的损坏某一型号建筑物,然后“放过”其他建筑物。《抗震规范》中明确的说,建筑场所类别依据土层等效其剪切波速与场所覆盖层其厚度分成4类。地基与基础策划应符合下面的条件:①同一构造单元其基础不适合设置在本质不一样的地基上;②同一构造单元不适合部分运用天然其地基,部分运用桩基;③地基有液化土、软弱粘性土这两类。新近填土与严重不平均的情况下,应估算地震的情况下地基其不均匀下降或别的有害影响,并采取相应办法。

3.2重视抗震结构设计方式的选取,强化非结构位置构件抗震设计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我国各地区地质土质情况各不相同。建筑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因地质土质柔软、不稳定因素引发的工程结构不稳定问题频繁出现,因此,现代建筑工程结构抗震能力设计工作中,工程设计师一定要全面根据施工现场地质土质情况展开设计,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保证工程结构设计全面符合施工场地位置抗震能力的实际需求。实际工程结构设计工作中,建筑工程抗震结构设计方式的选取,直接决定建筑工程整体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利用选取强度较高、刚度较强的工程主体架构设计方式,可以从根本上降低工程结构弯曲变形的发生几率,有利于从根本上提高建筑工程抗震能力。这就要求工程结构设计师要仔细对抗震结构进行研究,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全面根据施工现场土质地质情况进行,只有这样才能够在从根本上确保抗震结构探究的全面性和非结构位置构件设计的有效性。这一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对于非结构位置构件设计,设计师务必要针对容易发生风险隐患的短柱进行有效的设计处理,全面遵循整体性原则,着重强化短柱位置的抗震性能,从而从根本上强化建筑工程整体结构的抗震能力。

3.3合理的结构布置和结构选型

合理的结构体系不但要经济实用,满足抗震的需求,还要同时考虑建筑的施工技术难度、功能价值、经济指标、地基基础等一系列问题。在进行结构选型的时候,要注意建筑物本身刚性可能造成的问题以及场地实际。总的来说,结构布置要严格控制结构平面的竖向和平面布置,保持结构布置的匀称和对称性。

3.4对建筑各层结构设计方案进行研究

在进行建筑设计的时候,结构设计需要结合各个方面的具体状况进行预处理。比如说可能会触及到质量检测、施工技术、材料选取、地质状况以及建设选址等方面。设计人员在开展相关工作前,首先需要具备足够的专业技能,之后再根据科学的设计理念,对建筑的基本框架进行设计,以保证建筑能够获得应有的抗震功能。需要注意的是,在设计过程中,为了能够让设计过程变得更加清晰和完善,对于那些核心和重点的内容必须要进行详细的标注。同时,设计人员之间要保持良好的沟通和交流,以便能够共同解决一些遇到的难题,让抗震结构设计更加完美。

4结论

总而言之,在实际生活中地震的发生不但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还会威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而就当前的科技而言,想要尽可能的减少地震造成的损失,就必须将科学合理的抗震设计融入到建筑设计中去。所以,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充分的分析与了解抗震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对抗震设计的作用进行明确,并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加强两者的联系,认清当前存在的问题并给予改进,以保证建筑业能够继续保持长期、繁荣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邓钧天.浅谈抗震设计在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8(14):49+51.

[2]任兵.建筑结构抗震设防设计中的相关问题探讨[J].绿色环保建材,2018(12):80+83.

[3]李火兵.建筑结构抗震设计问题与探讨[J].居业,2018(12):44+46.

[4]张利军.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要点解析[J].建材技术与应用,2018(06):12-14.

论文作者:钱忠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3

标签:;  ;  ;  ;  ;  ;  ;  ;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理念与方法分析论文_钱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