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生态修复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探究论文_刘阳

林业生态修复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探究论文_刘阳

河南省郸城县林业局园艺工作站 河南周口 477150

摘要:科技与经济的飞速发展,加快了自然资源的消耗,随着空气污染的加重,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发展林业生态修复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我国现在的林业发展,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林业部门加强林业生态的管理与建设,为修复林业生态和保护自然环境提供有力的保障。

关键词:林业生态修复;环境保护;关系

引言

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自然资源的支持,但从中的矛盾也凸显出来,过度的资源开发与利用造成了资源呈现日趋枯竭的现状,尤其是林业资源,由于恢复缓慢、生长周期长,资源的再生跟不上林业资源的消耗,因此出现了空气污染、气温变化、雾霾等恶劣天气,同样出现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等地质现象。为了降低、减缓人类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林业地区需要加强对林业生态的修复,重视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实现社会经济的长足、稳定发展。

一、林业生态环境的发展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

(一)林业生态环境的发展状况

林业资源是一种可再生的资源,具有比较强的自我修复能力,是我国经济发展中比较重要的基础性资源。目前,林业生态情况并不乐观,经济的高速发展导致林业生态环境破坏比较严重,沙尘暴、土地荒漠化、大气污染、水土流失等情况时有发生,对林业资源的整体使用缺乏合理的规划,资源掠夺的经济发展方式依然存在,这也造成了林业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如何改变目前的不利局面,促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这已经成为相关部门面临的主要课题【1】。

(二)林业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林业资源能够防风固沙,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具有较高的生态效益,也具有一定的社会效益,通过林业资源产出的各种产品还可以带来比较高的经济效益。国家对林业生态保护制定了相关的规定,但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林业生态环境水平还比较低,乱砍滥伐的现象大范围存在,这也影响了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在林业资源中,低效防护林的数量比较多,整体质量不高,加上不合理的林区管理制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林业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林业对新技术的使用比较少,科研成果的转化率低,先进设备的利用率比较低,专业人员的个人素质一般,多数不具备专业的林业知识技能。同时,未能够建立完善的林业系统信息化管理方式,林业的相关信息不能实现即时共享,基础设施建设严重不足,这也影响了林业的发展。还缺乏林业保护意识林业生态产业发展的持久性与林业保护意识有着紧密的关系,缺乏林业保护意识,则会严重阻碍林业生态产业的发展。现在很多林业部门的管理人员在林业生态产业建设中,过于重视经济效益,没有认识到生态效益的重要性。而在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中,防治水土流失、净化环境空气等都是产生的生态效益,在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中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然而,由于相关管理部门缺乏林业保护意识,没有重视林业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在保护工作中缺少监管力度,一些管理制度不能得到有效的落实与实施,经常出现滥砍滥伐的现象,阻碍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林业信息管理不足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国已经步入了信息时代,各个行业都已经把信息管理技术融入到行业管理中,以实现管理工作效率的提高。为了促进林业生态的发展,我国已经设立了林业信息管理平台,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有待完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林业信息管理系统中,管理体系不完整,不能把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收集、整合与利用,使信息管理只停留在对有关林业方面信息的保存上,没有充分发挥出信息管理平台的效能【2】。

二、林业生态修复与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

(一)采用先进的管理理念

任何行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先进的管理理念,同样也适用于林业产业的发展,为了给林业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有力的保障,林业部门必须先要改变落后的管理理念,采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大力发展林业资源可再生的优势,提高林业资源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在满足地区经济发展需求的同时,促进林业生态环境修复工作的开展。另外,还要根据地区经济发展方向来调整经济结构,尽量降低由于地区经济增长而对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产生的影响。

(二)改善林业生态的整体结构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林业工作也需要与时俱进,积极采用新的技术手段,发挥科技的特点,促进林业生态系统的高速发展,优化林业种植和产业结构,促进林业资源的利用合理,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一致。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相关人员首先需要进行林业产业结构的细致调查研究,详细了解不同产业之间的关系,利用收集到的具体数据进行准确的分析处理,提高林业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种植水平。

同时,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开展新型的林业产业,促进林业资源再生情况的发展,保证可持续的林业发展。林区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发挥产业和生态的双重优势,建立完善的林业产业链,提高整体的市场竞争力。另外,相关工作人员的素质和专业技能水平也需要不断提高,培训工作必须落实到位,吸纳更多高素质人才加入林业部门,实现林业生态水平的全面发展。

(三)优化林业生态系统,促进经济与社会效益的全面发展

通过对林业生态系统的修复可以有效防止洪涝灾害的发生,保持水土,改善整体的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林业的发展过程中,需要把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进行有效的融合,科学合理的进行林业资源开发使用,加强再生修复,充分挖掘林业生态系统的优势和潜力,保障林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让林业资源为经济的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通过经济以及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来实现林业生态的修复,使人与生态和谐共生,相互促进,彻底转变资源掠夺的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转型,改善人居环境。

(四)发挥技术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

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主要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挥林业资源的经济优势。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提高林业资源的利用率,促进其再生以及自我修复,落实科技护林等相关政策,减少资源浪费,完善林业的开发方式,最大程度上促进生态的修复。改变落后的资源利用模式,综合考虑各个产业的具体关系,促进资源与经济协调发展。在第一产业的发展中要深入进行市场调研,按需开发,加大经济林以及次生林的建设,缩短林业资源的生产周期。在第二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大力引进新技术,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逐渐向高效利用的方面进行转变。在第三产业的发展过程中,要大力发展绿色旅游和生态农业,把花卉栽培以及林区的旅游作为重点,这也是与时俱进的发展方式。依托新技术来促进产业的转型,形成比较完整的产业链,促进资源的循环可持续发展【3】。

结语

林业资源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源,相关部门需要结合自身实际,采用新技术,合理制定资源开发利用的计划,改善林业种植的结构,全面地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虎,刘丹.解析林业生态修复与环境保护的关系[J].吉林农业,2018(12):88.

[2]麦海森.林业生态修复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探讨[J].绿色科技,2017(04):29-30.

[3]卢彩训,宋秋平.林业生态修复与环境保护的关系[J].科技视界,2013(27):341+331.

论文作者:刘阳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7

标签:;  ;  ;  ;  ;  ;  ;  ;  

林业生态修复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探究论文_刘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