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蒙书中儿童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以弟子桂为例_弟子规论文

启蒙书中儿童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以弟子桂为例_弟子规论文

古代启蒙读物对儿童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以《弟子规》为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人际交往论文,为例论文,读物论文,古代论文,能力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蒙学是我国传统的儿童启蒙教育手段,《弟子规》是其中的优秀代表,它将厚重的儒家传统文化内涵和教育精神,用韵律优美、通俗易懂的形式表达出来,非常符合儿童启蒙教育的特征和要求,被誉为“开蒙养正最上乘”的读物。其从人际交往的情感前提、行为准则、价值追求、礼仪规范四个方面培养儿童人际交往能力。

一、仁者爱人,入孝出悌:人际交往的情感前提

《弟子规》继承了传统儒家的情感观念,开宗明义说道:“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强调从“孝”和“悌”的角度培养儿童的感恩和尊重的情感意识,最终达到“泛爱众”的情感境界。

(一)感恩情感的养成

在儒家传统教育模式中,感恩意识的养成主要在家庭亲子关系中完成,而其主要手段即“孝道”的践行,“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经·开宗明义章第一》),认为孝道是道德养成的伦理基础,也是教育实践的情感前提。在这方面,《弟子规》提出了具体的观点和方法。

首先,要求儿童做到“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事虽小,勿擅为”。还应明确儿童应该遵从的行为规范,使其做到“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从而保证对儿童的感恩情感教育的有效性。其次,要求儿童在日常生活中亲身实践孝敬之道。“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以具体行为强化儿童的正面情感,保证感恩情感教育的具体性。再次,认为应将儿童习得的外部规范内化为内在道德。随着儿童对感恩情感的认知和认同的加深,要使其认识到“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甚至能做出主动的道德判断,如“亲有过,谏使更”,从而保证感恩情感教育的长效性。

最后,促使儿童将家庭教育中习得的感恩意识升华为对社会、他人的感恩。要认识到“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从而实现感恩情感教育的广泛性。

(二)尊重情感的养成

在《弟子规》中则首先强调了对家庭内成员的尊重意识的培养,进而推衍出对社会交往对象的整体尊重。首先要求儿童在与同辈群体的相处中尊重对方,认为“兄道友,弟道恭”,只有兄弟之间互相尊重,才能达到“兄弟睦”的和谐相处境界。其次,进一步强调了对长辈的尊重意识和行为规则,要求儿童遵循“长者先,幼者后”的原则,“事诸父,如事父”,对其他长辈应该像对自己父母一样尊重。最后,要求儿童将在与家庭内成员交往中养成的尊重意识,扩展到广泛的社会交往中去,做到“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以宽容和平等的心态,对所有的交往对象给予一视同仁的尊重。

二、律己宽人,诚实信用:人际交往的行为准则

《礼记》道:“君子有矩之道也”(《礼记·大学》),强调以外在的道德规范对行为进行规制。又说“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论语·卫灵公》),认为人对规则应当变被动遵守为主动践行。《弟子规》明确阐明了应当遵循的人际交往行为准则,在主观方面表现为自省意识,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在客观方面则表现为诚信原则,以诚待人,以信为先。

(一)自省与宽容原则

《弟子规》首先教育儿童在人际交往中应时刻审视自身的不足,“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不如人,当自砺”,努力学习,提升自身修养。其次,引导儿童在交往中“与宜多,取宜少”,宽容大度,不斤斤计较,才能广结善缘。再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与人相处中“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时刻对自己的行为加以反省,设身处地为对方设想,如有会引起对方不快的不适当行为应立刻停止。最后,所谓“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汉书》卷六十五),要求对交往对象的缺点不应苛责求全,应当顾及对方的自尊心,“人有短,切莫揭”“扬人恶,既是恶”,而给予宽容和善意的鼓励,“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

(二)诚实和信用原则

对于诚信原则,《弟子规》说道,“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这里的“信”指的是诚实,要求儿童在人际交流中应该不妄言,不奸诈,做到“惟其是,勿佞巧”,实事求是,不靠谎言投机取巧。又说道:“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对不确定的事不乱发意见,不随意传播谣言,以维护自己在人际交往中诚实信用的形象,这样才能获得交往对象的信赖。要求儿童“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就是要认识到“承诺”在人际关系中的重要性,对不合乎道德规范或自己不适合承担的事情,不要轻易承诺,否则会在人际关系中陷入或失信或逾矩的两难境地。

三、见贤思齐、唯德唯才:人际交往的价值追求

《弟子规》分别从人际交往的目的和对象两个角度对此进行了诠释。

(一)人际交往目的的升华

儒家将人际交往目的归结为“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论语·颜渊》),通过“君子以朋友讲习”(《周易·兑卦》)达到“其智交相明,其材交相成”(《礼记·学记》)的目的,重视通过人际间的道德和知识的互动提升自身价值。对于交友的目的,《弟子规》总结道,“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认为要通过与具备“仁”的道德品质的人的交往,提升自身道德修养,减少行为过失。因此首先要求儿童要善于学习,做到“见人善,即思齐”“见人恶,即自省”,以交往对象为道德对比的标准,学习其优点,避免其不足,提升自我道德修养。其次要以开放的心态,与朋友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已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轻訾”,自己的能力要乐于同朋友分享,对朋友的优点不要嫉妒而要欣赏和学习。最后,提出朋友交往的方法,“善相劝,德皆建”,朋友之间互相监督和鞭策,以促进共同的道德提升,避免“过不规,道两亏”的不良后果。

(二)人际交往对象的确定

儒家提出了对交往对象的判断标准,“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论语·季氏》),因此应该“远佞人”(《论语·卫灵公》),“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谨慎对待交往对象。

《弟子规》认为儿童人际交往对象的确定要以“亲仁”为原则,指出了区分人际交往对象的必要性,“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稀”,认为人的素质良莠不齐,应当谨慎辨别,确定交友对象。同时也指出了判断人际交往对象是否属于“仁”者的标准,“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讳,色不媚”,认为“仁”者言谈正直无私,态度不卑不亢,且得到公众的尊敬,这也教育儿童要参考群体评价来确定一个人的道德品质。

《弟子规》还指出了教育儿童要端正自己的交往态度,“闻誉恐,闻过欣”,这样才能“直谅士,渐相亲”。为什么要与朋友交往?选择什么样的朋友?这对于儿童的社会化具有重要影响。对此,《弟子规》所蕴含的人际交往价值观颇有教益。

四、温良谦恭、谨言慎行:人际交往的礼仪规范

《礼记》云:“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认为礼仪是人类文明性和社会性的体现。《左传》认为礼是人立身行事的根本,人若不守礼,就难以立足于社会。《弟子规》从衣着外貌、行为举止、言谈辞令三个方面对儿童应遵守的人际交往礼仪规范提出了具体要求。

(一)衣着外貌

“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要求儿童在人际交往中注重第一印象的重要性,服装仪容应当整齐清洁,戴帽子要端正,衣服扣子要扣好,袜子穿平整,鞋带应系紧,一切穿着以稳重端庄为宜。又说:“衣贵洁,不贵华,上循份,下称家”,认为穿衣以整洁朴素为重,不要讲究华丽、追求名牌,穿着应考量自己的身份及场合,也要衡量家中的经济状况才不会失礼。

(二)行为举止

《弟子规》教导儿童注意自己的举止仪态,“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走路时步伐应从容稳重,站立时要端正,问候他人时要真诚恭敬,身体不要歪歪斜斜,坐的时候不可以伸出两腿,更不可以抖动,避免轻浮、傲慢的失礼举动。又要求儿童在人际交往时要注重时机,“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不要在对方不方便的时候打扰对方,设身处地为其着想,避免引起其反感。

(三)言语辞令

《弟子规》首先强调儿童在交谈中应注意双方身份的差异,“称尊长,勿称名”“尊长前,声要低”;在尊长面前不能直呼其名,与长辈交谈语气要柔和,以示尊重之心。又强调了在交谈中,“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要求儿童在人际交流中说话要忠厚正直,不奸诈取巧,要文明礼貌,不讲脏话粗话,不用街头粗俗无赖的语言。

(原文标题:《弟子规》的儿童人际交往品质培养思想及其启示,有删减)

标签:;  ;  ;  ;  ;  

启蒙书中儿童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以弟子桂为例_弟子规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