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高校企业培训基地的商业运作_大学论文

建立高校企业培训基地的商业运作_大学论文

高等院校设立企业实训基地的商业化运作,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高等院校论文,实训基地论文,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实践性教学作为中国高等教育中的重要环节,多年来一直多以实习的形式由社会对口的企业接纳完成,实施方式以行业行政手段或以高等院校自身的公共关系,指定或联系有关企业予以安排。这种形式的合作,与市场经济格格不入。近年来,部分高校尤其是职业技术院校为节省费用以派遣劳务的半商业化形式把学生安排到沿海发达地区的企业实习,其弊端饱受诟病。大学生的在校规模已今非昔比,且科技发展日新月异,高校实践性教学基地建设的矛盾将日益突出,本文拟对高等院校设立企业实训基地的商业化运作问题进行研究探讨。

一、高等院校设立商业化实训基地的目标价值

(一)商业化实训基地能够利用社会资源潜力

与社会企业合办实训基地是产、学、研技术联盟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高层次的高校实践基地必然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高等院校自建实践基地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购买与维护先进生产设备和技术支持等方面的费用都有可能造成重复投资。在办学资源相对有限的状况下,高等院校应当致力于寻求和企业进行合作,通过设立企业实践基地,运用企业所拥有的资金与技术等资源优势,建设商业化的实训基地,能够降低办学的成本,从而将原本就十分有限的资金应用于教师队伍建设、教育教学基础设施完善上,这显然也是一种低成本扩张的战略选择。

(二)商业化实训基地更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

高等院校内部实训基地和企业实训基地相比较,最大的差距就在于企业的产业化、专业化分工。企业实训基地的生产专业性是其最大优势。面对着愈来愈激烈的现代市场竞争,企业一定会想方设法去积极提升产品的生产率以及质量。为此,一方面需要不断提升企业职工的技能水平,另一方面则需要持续更新设备。专业化环境的实训,不但能够极快地提升大学生群体的职业技能水平,而且还能了解掌握当前最为先进的设施设备性能。工作于生产一线的企业员工具有十分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这一群体中的导师,应是具有良好的理论,又拥有充分的职业技能以及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因此,高校所建设的企业实训基地能够让大学生们直接地接受高起点的职业技术训练。

(三)商业化实训基地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

高等教育十分注重于大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职业能力不但包括了职业技能,而且还包括了职业精神。所谓职业精神,不仅涵盖了个人的敬业精神和模范地遵守本行业的各种职业道德与职业规范,同时也包含了个人对于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的领会与掌握。职业精神在现代企业以及人力资本开发之中所具有的作用愈来愈突出,企业员工的职业精神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对于员工所开展的培训已不再限于在职业技能中,还非常注重对于员工职业精神的培养。大学生们在企业实践基地中进行实训,能够融合到企业的文化氛围当中,可以学习优秀员工的职业精神,从而感受到独特的企业文化。但是,在高校校内的实训基地建设之中,教师们常常更加注重实训设备以及大学生掌握技能的情况,却忽视了大学生群体职业精神之形成,或者说,即使关注到职业精神,也难以营造出良好的企业环境。

(四)商业化实训基地更有助于拓展学生的就业渠道

高等院校对于大学生的培养,应当始终以其今后的职业发展为主要导向,学生的毕业和就业之间的时间距离是一项重要参考依据。很多高等院校尚未充分重视大学生们的实训操作环节,未能建设更为高效的实践基地,从而导致了高校毕业生的理论性过强,而实践动手能力偏低,职业素养无法达到企业需求。企业所接收的高校毕业生如果接受另外的培训,就增大了企业人力资源成本。高等学校通过设置企业实践基地,大学生们能够在一种最真实的情境之中进行实训,能够依据企业之要求,在最大限度上提升其职业素养,并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企业在用人上的各项要求。

(五)商业化实训基地更有助于高校自身发展

高校建设商业化实训基地,还能影响到高等院校自身的发展。社会的发展和市场的需求是高等院校实施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教学建设之基础。唯有和企业保持密切的合作与联系,高等院校才能形成更加规范、更为科学的高校人才培养机制。在高校企业实践基地之中,高校的专业人才和企业专家能够共同制定出培养的目标、专业与课程的实施和教学计划等等,从而提升高等院校教学改革所具有的针对性。

二、高等院校设立商业化实训基地的原则

(一)互利性原则

互利性原则也是商业化原则,高校设立企业实践基地并能收到预期的创新效果,首先应当对于双方均是有利的,从经济利益的角度应该是双赢的,也就是说,高校完全可以通过实践基地建设,以完成大学生群体的定期实习任务,让高等学校尤其是大学生群体能够受益,能够获取在社会其他企业难以得到的实践经验。对于企业而言,可通过建立实践基地,实现较为固定的合作渠道,让大学生们按计划替代部分工作岗位,并依托高等院校完成部分研发和技术改造项目,得到所需要的前沿技术以及经营与管理方面的服务。这就意味着,高校与学生应当在实习的过程中为企业提供对口的各类服务,并让企业通过实践基地的建设持续获得这一利益。

(二)互补性原则

互补性原则是指高校设立企业实践基地,应当努力实现相互间的优势互补,也就是对于高校来说,可通过实践基地建设来发挥出高校教师及大学生的热情,促进教科研及生产之间的相互结合,可以运用其所掌握的各项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经验来帮助企业切实提升技术和管理能力。对企业来说,可通过实践基地中大学生群体的定期实习,全力发挥出企业作为实体在现实中之优势,从而为大学生群体提供现实当中的先进技术以及经营环境,并进行更加积极的帮助与指导,为大学生群体在短期中得到在高等院校所难以得到的知识和经验。校企双方能够根据环境的不断变化而继续保持优势之互补。

(三)风险共担原则

风险共担原则是指高校在设立企业实践基地时要由双方共同承担投资、声誉、安全等全部风险。对于高校来说,在学生实训、实践的全部环节,不仅要圆满完成教学任务,还要根据劳动法的适用范围规范教学活动。而学生自身应当依据规定进行业务操作,承担违反规定而出现事故的风险,企业则必须在政策法规的约束范围提供必备的条件。这就要求高校、企业与大学生等三方在签订实践协议中明确各自的风险责任。

(四)共建共管原则

所谓共建共管原则,是指高等院校在设立企业实践基地时,必须由校企双方共同承担起建设与管理责任,做到双方共同投入,共同组织,完成共同的任务目标。高等院校承担实习方案制定,对学生进行动员、管理、考核、奖惩等工作。而企业为学生配备实习导师,做出实习鉴定,并对导师进行考核等,按企业的规章制度负责实习大学生的管理。同时,分别承担实践基地的硬、软件分工管理职责。

三、高等院校企业实训基地的教学内容

一是要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高等院校的商业化实训基地,是为学生提供实践的场地,能够实现大学生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的良好结合,从而不断缩短大学生学习专业和就业岗位要求之间的差距,把教学延伸至企业实践之中,让大学生们真正地贴近于企业生产一线。企业则应当为大学生们提供良好的实训条件,确保学生们能够真正地学到新技术与新工艺,进而培养大学生群体的团队意识与敬业爱岗意识。二是要全面发挥高等院校的优势,致力于为企业提供服务。高等院校应当全力发挥本校在教学上的优势,切实帮助企业实施岗前、转岗、心理、社会工作以及继续教育等方面的进修培训,从而不断提高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与能力,促进企业实施技术改造与更新,进而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三是要通过各种途径以提升大学生群体的素质。要运用校企合作平台,让大学生们能够更加广泛地参与到企业各类文体活动与社区文明建设之中。要积极聘请各类专家实施法制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以及心理健康知识讲座。运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以及自我服务等管理形式,让大学生的团队精神以及社会交往能力能够得到提升。四是强化大学生创新能力之培养。因为社会经济结构以及产业结构所产生的变革与调整,一部分新兴职业将会不断出现,且这一类新职业岗位将朝着综合化与智能化的方向积极发展。因此,培养具备了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将是今后一个时期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发展趋势。

四、加强高等院校企业实践基地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大学生以学徒工与研发者的双重身份在基地完成实习任务

一是高校在安排同一专业的学生实习时,可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课程(论文)要求,让学生们自愿报名,选择不同的工艺流程岗位。二是大学生在实践基地从事学徒工作的截止日期以学生们取得毕业证的时间为准,也可在学生、企业的共同需求前提下适当延长实习时间。三是企业对于做学徒的实习期大学生,应当确保其大的专业方向对口。四是专业课教师跟班下企业,指导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发现教学中的不足,发现基地企业中技术与管理的不足,推动基地企业的技术进步、帮助基地企业提高管理水平。

(二)基地企业要充分利用大学生的创新资源

一是企业实践基地对于实习期大学生的要求应当和其他正式员工有所区别。和企业正式员工相比,依据用工之标准,大学生们在技能上有些不足,企业实践基地应当予以接受。但是,在大学生们做学徒的过程中,企业对于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应当要更高。这是由于企业培养这些大学生的目标是要培养出具备较高素质与学历的一线生产骨干或者中层管理干部。目前,我国尚有大量企业还是家族式企业,企业之中的中层管理人员绝大部分也是企业管理层家族内部人员,这些人不仅缺乏技术和学历,而且也不具备管理能力。目前,已经有许多企业的负责人清醒地意识到以上情况对企业未来发展的影响。

二是企业实践基地可安排大学生们在企业内部的各个岗位上进行轮训。立足于轮训,就能够观察到大学生们各自不同的待人接物、专业技能、学习以及和企业内部一线操作工人之间沟通交流协调等能力,尤其是要观察大学生们是能能够做到敬业爱岗,是否能够做到吃苦耐劳,是否能做到工作作风踏实等。企业可安排大学生们在参加考试时,将试卷带至企业里来进行,这样一来,学生们就能够不离开实践岗位而进行考试,企业还希望高等院校能够派出专业教师到企业中为大学生们开展论文答辩,企业还可为大学生们的毕业论文答辩提供技术支持。如此一来,企业也能够在实习期大学生进行毕业答辩之时就对大学生们开展有计划、有针对性的的挑选。

三是各企业实践基地对于大学生群体的培养目标主要定位于技术主管人才、设计工程师人才、销售和售后服务人才、工艺和产品设计人才等。企业期望大学生们在校期间能够重点掌握本岗位所需要的专业理论知识,并且强化对基础专业理论的实训实践,理论课与实训课之间的分配能够达到最佳比例。

(三)探索商业化实训基地学生的管理新模式

新模式的核心是分层、分段管理。分层指理论与实践、书本与操作、学生与学徒、学徒与研发等层面的衔接管理;分段指从学校到企业、从企业到车间、从车间到班组、从上班到下班的交接管理。高校在带队教师的选择上,应当选派那些责任心比较强的专业教师。在大学生们投入实习,有学生与学徒及研发人员的身份转换,专业教师应当从本专业和本行业的角度上对大学生们进行积极引导。同时,一部分专业教师也应当利用这一契机,为自身在专业上开展一些实践性操作学习,从而实现从理论型教师往双师型教师的转变。每个环节都应当要求学生认真写好实习周志甚至日志。每一周,企业应根据规定,要求大学生们总结自身在企业工作期间的思想与专业技能学习状况,并将实习周志交由企业生产一线师傅或者班组长、车间主任等,由其对大学生们实施全方位评价,随后再交给企业高层管理人员。通过这种方式,能够让大学生们更加清楚地看到自身所具有的优势与存在的不足,从而能够有更加精确的定位。在完成实习任务的同时,切实提升生产效率。

五、结束语

国内外的大量事实证明,以“学以致用”为目的的实训实践是高校整个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而商业化的实践基地建设是充分体现社会分工、合理利用社会资源的必由之路。实施以就业为导向的实践性教学,也是遵循价值规律、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的必然要求。只有探索创新,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实现高等院校、实训基地企业的“双赢”,高等院校实训教学才能步入可持续发展的正常轨道。

资讯:

《财富》杂志发布了2012年“全球最具影响力的50位商界女性”排行榜。巴西石油公司历史上首位女性总裁玛丽亚·格拉卡斯·福斯特(Maria das Gra as Foster)登上榜首。第二名仍为西太平洋银行执行董事盖尔·凯利(Gail Kelly)。去年榜单的冠军——英美资源集团首席执行官辛西娅·卡罗尔(Cynthia Carroll),由第一名滑落至第三名。而培生公司首席执行官马乔莉·斯卡尔迪诺(Majorie Scardino),排名则由去年的第三跌落至今年的第十。

榜单上有不少来自中国公司的商界女性。华为董事长孙亚芳排名第18位,虽然排位比去年下滑了一位,但依然是中国排名最高的商界女性。

标签:;  ;  ;  ;  ;  ;  

建立高校企业培训基地的商业运作_大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