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183;深#183;透”教小说,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小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现行初中语文教材中,小说所占的比重不大。以人教版为例,小说篇数不足全部教材的十分之一。但这些为数不多的小说,却恰是“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重要途径。 那么,如何教好这些为数不多却又极具内涵的小说呢?笔者不揣浅陋,提出“小”“深”“透”三字诀。 先说“小”。小,即切口要小。小说一般较其他体裁的课文篇幅要长,因此教学中要巧妙地选择切入角度,以求“一叶知秋”。切口小,才便于学生学习欣赏,才易于学生认识审美。 有的可以从标题入手,如《智取生辰纲》《杨修之死》《范进中举》《香菱学诗》《我的叔叔于勒》《变色龙》等。这些小说的标题:从内容上看,有的揭示文章重点,有的暗示作者的写作主旨、写作思路;从形式上看,有的提示文章的结构顺序,有的暗示文章的语言特色,有的凸显文章的写作技巧。因此,从标题入手,抓中心词,重视修饰、限制成分,剖析形象化的题目,再深入到文本内里就顺理成章多了。 除了标题,特级教师邓彤提出的“四一律”(一个标点、一词、一句、一段落)也是非常值得学习的小说教学切入点。 鲁迅小说《故乡》中“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这一句,就是很好的教学切入点。你看,鲁迅笔下的月亮是多么的圆满、明亮,且具有“金黄”的暖色;鲁迅笔下的月夜,是多么的纯净、温馨,且透着“深蓝”的宁静。这“一轮金黄的圆月”,不正暗合着中国文化中的一个重要语词“望”么?古人将月圆(农历每月十五日前后)谓之“望日”,农历十六,即为“既望”。也正是这个月圆之“望”,带来了“希望”之意。那么,作者在文中的“希望”是什么呢?文中一句“似乎看到了我美丽的故乡了?道出了他的希望:无论是温柔美丽的杨二嫂,还是跨越了城乡、阶级、贫富、地位的纯真友谊,这不都是作者所希望的精神家园吗?这和“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的意境是非常吻合的。 然而,二十几年前温柔美丽的杨二嫂,现今贪图小利,与之前判若两人。而当“我”见到儿时的小伙伴闰土时,两人之间也“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再也说不出话来”。唯独从水生和宏儿之间纯真无隙的关系中看到些许希望,得到些许慰藉。这样的一种现实,正是作者创作背景的一种投射——1919年12月,鲁迅从北京回到故乡绍兴,幼年的伙伴章闰水特地从海边赶去探望,满脸皱纹、形容憔悴,讲述了“农村做人总是难,一点东西拿出去总是要捐三四回”的悲惨处境,引起了鲁迅深切的同情。鲁迅这次的回乡经历,成了《故乡》的创作素材。这样的一种现实,以及文章末尾“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慨叹,“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的呐喊,反过来又和“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相照应,形成鲜明的反衬。因此,小说的情感基调无疑是悲的。与其说是“希望”,不如说是“失望”,更是“无望”。这正应了但丁在《神曲》中的一句话:“我们唯一的悲哀是生活于愿望之中而没有希望。” 再说“深”。深,即挖掘要深。我以为,语文就如同一枚水果,语言是它的壳(或者皮),文化是它的肉,而精神(或者说价值观)是它的内核。语文教学,就是要带领学生去剥开那层语言的壳,吃到文化的肉,完了再种下一颗精神的种子在学生的心田,直到有一天它生根发芽。语文教学,尤其是阅读教学,无外乎三个层面:语言、文化、价值观。因此,对于小说教学而言,其所谓的“挖掘深”,就是要挖到这枚水果的“核”的部分,也就是它的内在,它的价值观。 这里面最重要的是一个“还原”问题。小说阅读首先应当还原文本的作者意义以及时代社会意义。如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就需要还原。特级教师周颖老师多年来每次讲授《我的叔叔于勒》这一课时,心里总有一个小疙瘩:“这是莫泊桑的名篇,可是课文中‘我’的叙述口吻似乎有些混乱,忽而是孩子语气,忽而又是成人化的口吻,前后矛盾。”虽说这个问题并不影响文章主旨,但如有学生问起,他也只能含糊其辞。直到有一天,他读到小说的完整版,才惊讶地发现:为了凸显资本主义社会“金钱至上”的主题,教材编者在编写时进行了较大篇幅的删改。完整版是主人公,也就是文中的“我”在成年后回忆童年往事,但选人课文时,叙述由成人倒叙改为儿童叙述。经这一删改,“金钱至上”的主题确实是凸显了,但“人性矛盾”的主题却消解了,作家的“悲悯大众”的情怀也就荡然无存了,换来的自然是一副批判的面孔。其实,读完整版小说不难发现,作者笔下的每一个人都值得同情。 于是,周老师的课堂就有了这样的设计: 1.仔细阅读原作,看看文中究竟是谁在说故事?(作者在转述成年若瑟夫对他说的自己小时候所经历的事。所以,文中的我是小孩子,但叙述语气又是成人的。) 2.与原作相比,课文删减了哪些内容?(菲利普一家日常生活的描述,包括平常拮据的憋屈生活和周日的散步。) 3.你觉得哪些内容是不能被删掉的,请说说理由。(结尾处对于勒叔叔的同情不能删,原作中对菲利普一家日常生活的描述更详细,更能让读者体会到他们生活的困窘,这些细节不能删。) 4.重读了原作,你对菲利普夫妇是怎样的人有哪些新的认识?(用自私、冷酷、势力、爱慕虚荣、嫌贫爱富来形容菲利普夫妇是不恰当的,至少是不够完整的。他们固然有可恶、可笑的地方,但也有其可悲、可怜、可取之处。) 5.请结合作品谈谈作者对菲利普夫妇的态度。(菲利普夫妇的行为有令人鄙弃的一面,但面对家境的贫穷,也有其无奈之处,他让我们看到了在金钱的围厄下,每个人都难以实现自己对亲情的渴望。金钱遏制了人性和人情。) 6.比较课文与原作,你更喜欢哪一篇?写一篇小短文说说你的理解。 最后说“透”。透,就是理解透。明代小说《玉娇梨》中,主人公苏友白发表了他的看法:“有才无色,算不得佳人;有色无才,算不得佳人;即有才有色,而与我苏友白无一段脉脉相关之情,亦算不得我苏友白的佳人。”这段文字,对我们阅读教学应有启发:我们就是要把有才有色之“佳人”如红娘一般引之于学生。用王荣生教授的话来说,实质上是建立学生的已有经验与“这一篇”课文所传达的作者独特经验的链接口这就需要我们既要把课文讲透,又要让学生理解透。 以欧·亨利的《最后一片叶子》为例。有的老师在教学中将“着力挖掘小人物的伟大人格和高尚品格,展示人们向往的人性世界的美好愿望”作为第一目标,并把“贝尔曼是怎样的人?为什么说最后一篇叶子是他的杰作”作为教学的重点,让学生想象那夜他作画的情景,并引入罗丹的话“在做艺术家之前,先要做一个人”,然后指出:如果没有琼西生病,如果没有对叶子的关注,没有最后的偶然,也许贝尔曼真的就要成为一个可怜虫了。我认为这样的理解对文本而言是不够透彻的。 北师大版初中教材把这篇小说编在“生命礼赞”单元,而苏教版则将它列入高中教材的“珍爱生命”单元,并冠以“精神的支柱”小栏。如果我们在文本解读中把焦点放在老画家贝尔曼身上,一味地围绕“杰作”做文章,把贝尔曼的牺牲精神和人与人之间相濡以沫的情感作为解读的重点,我认为显然是忽略了“编者想要我们教什么”和“学生真正应当学什么”。 我在教学这篇文章的时候,使用梁漱溟的一句话来作为钥匙:“一辈子首先要解决人和物之间的关系,再解决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最后解决人和自己内心的关系。”是的,到底是什么力量让琼珊起死回生?一是“人和物之间的关系”的解决,这里有西药,有医生。二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这里有日夜陪伴着她的苏艾,有为了她付出生命的贝尔曼,有人与人之间的相濡以沫。但实际上,最重要的还是“人和自己内心的关系”的解决。课文中有这么一段: “我真是个坏姑娘,苏艾”琼珊说,“冥冥中似乎有什么使那片叶子不掉下来,启示了我过去是多么邪恶。不想活下去是个罪恶。现在请你拿些汤来,再弄一点掺葡萄酒的牛奶,再——等一下,先拿一面小镜子给我,用枕头替我垫垫高,我要坐起来看你煮东西。” 从中可以看出,最后的一片常春藤叶给了琼珊“启示”,贝尔曼的“杰作”唤醒了琼珊! 需要指出的是,对于一些篇幅较长、内涵较深的小说,甚至一些古典长篇小说的节选,教师一下子讲透,学生一下子理解到位,有时确实是比较难的。但我的想法是,一次学不透,就来第二次,甚至第三次。我以为,语文教师都应记住这样两句话: 经典作品是那些你经常听人家说“我正在重读……”而不是“我正在读……”的书。(卡尔维诺) 阅读教学就是要带领学生在课文里中走个来回。(张志公)“小#183;深层#183;通过”教授小说_小说论文
“小#183;深层#183;通过”教授小说_小说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