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融合运用论文_梁春江

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融合运用论文_梁春江

摘要: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我国的科学技术也取得了极大的成果,尤其是在电气工程方面已经实现了电气自动化。电气自动化的成功实施大大提高了电气工程的安全性,同时减少了很多在电气工程的一些环节中不必要的成本投入,最重要的是从此以后,电气工程的建设效率将有一个质的飞跃。因此,把电气自动化技术更好地运用到电气工程的发展中去,将两者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是目前我们亟需探讨的问题,这对于我国的电气工程的进一步深入意义重大。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电气工程;融合运用

引言: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竞争已成为我国社会的常态,各行各业之间的竞争进行的如火如荼,各大企业在竞争中靠不断地完善自己、发展自己来求得生存,其中,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各大企业通过不断的进行技术改良和创新来提高自身的生产力,目的是在如此激烈的市场竞争状况占据一席之地,与社会生产力发展保持同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而电气自动化技术是当前电气工程中应用非常普遍的一项现代化生产技术,但传统的自动化技术已经不能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企业需要依靠当前的先进科学技术来不断地完善和改进电气自动化技术,从而实现从依靠人力和物力向依靠动力的转变,大大地提高电气工程的生产和运行效率,其成果有目共睹,得到了业内人士以及人们的广泛认可。

1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设计理念

1.1集中化监控式设计理念

所谓集中化是指所有的运行项目都在一个系统中运行。具有操作简单、对控制站方面的要求较低、系统运行及维护方便的特点。单个分散的监控无论是处理器的安装,还是电缆的连接,都非常繁琐,而且众多的电缆搅合在一起,对于处理速度会造成严重影响,不但使得投资成本增加,而且还使系统的安全可靠性能下降。而将集中化的监控式设计理念应用于电气工程中不仅可以减少成本支出,还方便实行统一监控,促进电气工程的有序运行,满足工程的需要。因此集中化监控式的设计理念被广泛应用于电气工程中。

1.2人机联系功能

电气自动化系统在实际运用过程中,主要是利用鼠标、显示器、键盘以及打印机等各种设备,从根本上对电气设备的运行进行有效的控制。根据实际情况,在实施中,可以利用不同的设备对电气自动化系统进行不断的调整合合乎完善,实时监控和调节以及将相对应的数据打印出来。与此同时,在一些应用程序的开发和使用上,也存在非常有效的便利性特征如果操作人员在操作平台上进行操作的话,那么可以直接完成对所有电气设备的有效监督和控制,并且能够对相对应的参数进行实时的调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现场总线式设计理念

网络技术的发展,现场总线等网络技术的应用使系统的设计针对性更强,不同的间隔采用不同的功能,更符合具体情况的要求。这种设计理念不仅具有远程设计理念的优点,更是设备的间隔、端子柜、模拟量等量明显减少,使得电气工程领域对此种方式更为认可,是未来电气工程中电气自动化发展的趋势。

2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融合运用对策

2.1继电保护装置的融合

电气工程在社会发展中担任非常重要的角色,自身所产生的影响也非常突出。伴随着人口的增加和行业的综合进步,电气工程固有的技术和功能已经无法满足时代的需求,必须进一步的加强新技术的综合运用。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的融合运用当中,继电保护装置的融合,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获得的效果也比较突出[5]。电气工程当中的继电保护装置,是在电气系统出现故障的情况,或者是出现了其他突发状况后,及时的发出报警信号,同时还要对故障的线路做出切断处理,更好的对线路进行保护,减少设备损坏、减少装置损坏的情况。继电自动化保护装置的应用,是将电气自动化高度融合以后的产品,其能够针对系统的所有线路、所有设备,都开展相应的检测处理,这样不仅能够在线路和设备的异常故障上充分了解,同时在处置的过程中,还能够及时的做出保护反应,最大限度的避免电气工程内部出现严重的损坏。继电自动保护装置的运行过程中,如果自身发生了故障的现象,则会表现为拒动故障、误动故障两种,在解决的难度上较低。

2.2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运用

拥有多方面性能的综合性计算机监控系统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可以实现自动化装置、信号管理系统、继电保护装置、测量设备等优化重组工作,此外,还可以利用先进的电子金属对整个变电站的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通电线路、电气设备等进行监控、测量、控制、通信等目标。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通信技术组合下的综合自动化系统让变电站的综合自动化系统形成了集成化、智能化的特点,且在操作方面更加的简单、快捷。

2.3电气自动化在分散测控中的应用

电气自动化可以利用以太网、工作站、数据通讯网和过程控制单元的分层结构建立在分散测控中的应用。根据其工作需求,可以将其在分散测控中的应用分为两类,即工程师运行模式和运行员运行模式。工程师工作站负责对整个系统进行分析诊断以及维护工作,运行员工作站根据其职能划分不同种类的工作。通过工程师工作站和运行员工作站的分工合作,共同保障分散测控工作的有效性。

结语

电气自动化作为一项密集型技术,其在运行中需要高技术进行支持。随着人们应用电气系统的不断加深,人们深入的研究了电气系统的构成,在遵守相关的规格基础上,不断加强技术上的创新,完善相关的图纸设置,从而使得系统更加具有严密性。同时,在装置运行中,更要进一步的探索规律,掌握必要的技术积累,从而使得电气自动化技术更加完善,变得更加成熟。

参考文献:

[1]俞春菊,施建强.电气工程自动化实验操作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7,(4):20-21.

[2]朱金芳.人工智能在电气工程自动化中的运用[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6,(5):175-177+183.

[3]刘次福.初探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J].通讯世界,2015,(11):118-119.

[4]曹玉臣.人工智能在电气工程自动化中的应用[J].电子制作,2015,(5):

86-87.

[5]黄振强.电气工程中电气自动化应用研究[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5,(3)

:49-50+53.

[6]任军.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具体应用探析[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15):228.

论文作者:梁春江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25

标签:;  ;  ;  ;  ;  ;  ;  ;  

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融合运用论文_梁春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