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 广西 南宁 530003)
【摘要】目的:探讨广西地区生理性黄疸患儿尤其G-6-PD缺陷症患儿服用茵栀黄口服液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一个产科病区2016.3、6、9、12月的足月儿病历。分为:1组:G-6-PD筛查阳性的生理性黄疸患儿,2组:G-6-PD筛查阴性组的生理性黄疸患儿,3组:所有黄疸新生儿,4组:未发生黄疸的新生儿。结果:组间比较显示,1组与2组之间服药后光疗结局及不良反应方面无统计学差异(均为P>0.05);3组与4组在腹泻、呕吐、臀红的发生率方面均有统计学差异(均为P<0.01)。结论:本研究不能证实该中成药口服制剂可诱发G-6-PD缺陷症患儿溶血发生,但可引起胃肠道不良反应。
【关键词】G-6-PD缺乏症 新生儿 生理性黄疸 溶血
【中图分类号】R722.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17-0-02
广西地区为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的高发地区,发病率为9.2%[1],G-6-PD缺乏症是引起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重要原因之一,患者接触氧化性药物、感染、某些食物等诱因可引起急性溶血,从而造成不良后果。现就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一个产科病区的使用情况,结合新生儿疾病筛查G-6-PD筛查结果进行分析。
1.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抽取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一个产科病区2016年3月、6月、9月、12月的足月儿病历,记录一般资料与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1.2 检测方法
经皮胆红素测定:美能达Airshilds黄疸仪JM103,必要时抽血查生化功能。诊断标准参考第4版实用新生儿学。
臀红分度:轻度:局部皮肤潮红;重度:重I度:局部皮肤潮红,有皮疹 ;重II度:出现皮肤破溃、脱皮;重III度:局部皮肤大片糜烂及表皮剥落,有细菌或真菌感染。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 治疗
参考第4版实用新生儿学足月新生儿黄疸干预推荐方案,未达光疗指标的为生理性黄疸,均给予口服茵栀黄口服液3ml/次,3次/日,至血清胆红素水平≤100μmol/L时停药。药液服用时适当加温,服药后的护理同喂养后的护理,出院带药的患儿由护士培训教导相关技能,并于出院3天内返回儿科随访门诊复诊。如呕吐、腹泻、臀红等不良反应较重,患儿出现脱水、反应差,立即停药并给以相关处理;达光疗指标,甚至有换血指征的患儿立即转入新生儿病房治疗。
1.4 统计方法
计量资料t检验,计数采用χ2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1组与2组之间服药后光疗结局及不良反应方面无统计学差异(均为P>0.05);3组与4组在腹泻、呕吐、臀红的发生率方面均有统计学差异(均为P<0.01)。
3.讨论
祖国医学对新生儿黄疸早有关注,早在《诸病源候论》等中医典籍中已有“胎黄”“胎疸”的论述,从发病上来看,为母体湿热之邪化为胎毒,传于胎儿,淤积于血,生后发为黄疸,治疗上宜采用清热化湿之法[2]。
从本研究的数据显示,本院新生儿病房在蓝光治疗结合该中成药制剂治疗G-6-PD缺乏症患儿的医疗实践中,蓝光治疗可引起胆红素与核黄素同时分解,造成核黄素缺乏,影响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还原酶合成,红细胞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降低,从而患儿抗氧自由基能力进一步下降,加剧溶血。茵栀黄口服液的组方以寒凉药为主,取法“六腑以通为用”,在增加肠道蠕动、减少胆红素的肠肝循环的同时,也增加了泻下的功效,因此本研究中,服用该中成药制剂出现程度不等的腹泻现象,从而也增加了臀红的发生[3]。因新生儿中脏娇弱,寒凉之品必然影响气机升降的功能,从而导致胃气上逆而呕吐。鉴于小儿为纯阳之体,在服用寒凉药时应注意兼顾脾胃,勿使阳气受损[4]。
本研究无未服用该中成药制剂的病例调研,因此不能得出该药是否能有效干预生理性黄疸的结论。原则上不需干预,胆红素具有预防脂质过氧化的作用,能对抗各种病理过程。因此该中成药制剂是否改善了生理性黄疸的结局,本研究不能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邵肖梅,叶鸿瑁,丘小汕.实用新生儿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612.
[2]张毫,徐满卿,丁舸,等.茵陈蒿汤中茵陈、大黄的核心作用[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29(31):1112-1114.
[3]兰绍阳,佘世峰.茵陈对肝内胆汁淤积湿热证大鼠利胆退黄作用机制的研究[J]. 时珍国医国药,2012,23(12):41-43.
[4]王力川.金银花的化学成分及功效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4):2036-2037.
论文作者:许靖,高晓燕(通讯作者),冯琳,邱玉芬,李凌霄,李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6月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6
标签:黄疸论文; 新生儿论文; 患儿论文; 胆红素论文; 广西壮族自治区论文; 统计学论文; 中成药论文; 《医药前沿》2018年6月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