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部、中西部、中部三地区人口竞争力的实证比较研究_人口结构论文

我国东中西部三大区域人口竞争力实证比较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三大论文,实证论文,竞争力论文,人口论文,区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人口竞争力的概念、评价指标体系和层次结构

人口竞争力是指一定时间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状况在国际或国内社会经济活动中所处的地位并与别国或别地区人口发展随竞争变化中所表现出来的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其状况好坏、地位高低和能力的强弱,通过人口数量、人口质量、人口结构、人口分布与流动,以及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关系等一系列要素及其相互之间的有机联系表现出来。

人口竞争力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要对其完全准确地描述是极其困难的。我们这里主要从人口自身所呈现出的数量、质量、结构、分布与迁移流动状况和人口与资源环境之间所处关系五大要素及其有机联系上对人口竞争力进行评估。我们在研究中,根据其基本特征,结合AHP原理,将其分解为三个层次: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然后结合指标选取的科学性、可得性、代表性、全面性以及层次性等原则,筛选出63项主要指标,构建出衡量我国三大区域人口竞争力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与层次结构。目标层是指我国三大区域人口竞争力评价这一总目标,包括人口数量竞争力、人口质量竞争力、人口结构竞争力、人口分布与迁移竞争力以及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关系五大要素。准则层是这五大要素的进一步细化,包括人口规模、人口再生产速度、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性别结构、年龄结构等共计14个指标。指标层则是这14个指标的进一步分解和细化,一共63项具体评价指标,这些指标的有机结合构成了人口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和层次结构(见图1所示)。

图1 人口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和层次结构

二、人口竞争力评价指标的权重确定及测度值的标准化

(一)人口竞争力评价指标的权重确定

常见的确定权重的方法有主观判断法、德尔菲法、主成分分析法、层次分析法(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等。基于人口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与层次结构,本文采用由美国著名运筹学家T.L.Saaty等人提出的一种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多准则决策分析方法。其具体方式是将决策问题的有关元素分解成为目标、准则、方案(指标)等层次,在此基础上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1]。它有助于减少传统权重确定过程中的主观随意成分,把对多个指标的重要性进行比较的问题转化为指标重要性的两两比较,大大降低了问题的复杂性和难度。其运用步骤为:首先建立层次分析模型,并用各层次的指标两两比较构造判断矩阵;然后计算其最大特征值和特征向量;最后对其进行一致性检验。通过一致性检验,则说明所确定的各指标的权重是客观的和可以接受的;否则,说明判断矩阵不具备一致性,由其得出的结果不可以接受,需要对组成它的两两比较值进行调整,重新检验算得指标权重。为简便计算,可运用MATLAB7.0软件进行运算①。

(二)人口竞争力评价指标测度值的标准化

本文的指标测度值主要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4》、《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2004》、《中国人口统计年鉴2002》、《中国人口统计年鉴2003》、《中国人口统计年鉴2004》、《中国国力报告2005》以及其他一些相关资料整理计算而得。由于各指标测度值分别表示不同的涵义,不能直接用于计算,需要进行无量纲化处理,也就是进行标准化处理。根据各指标对人口竞争力强弱的影响方向把指标分别划分为正向、反向和中性三类。把正向指标称为效益型指标,指标测度值越大越好;把反向指标称为成本型指标,指标测度值越小越好;把中性指标称为适度型指标,指标测度值越靠近某一个数值或区间越好。然后把63个具体指标的测度值按百分制转化为标准化值,公式如下[2]:

1.效益型指标的标准化值:(1)

2.成本型指标的标准化值:(2)

3.适度型指标的标准化值:(3)

三、我国东中西部三大区域人口竞争力评价

(一)三大区域人口数量竞争力评价

人口数量竞争力是指一定时间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总数是否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并与别国或别地区人口发展相比较中所表现出来的优势条件。人口数量的竞争力最终要体现在人口数量的适度增长和适度规模上。鉴于目前关于适度人口的研究中,对适度人口的概念、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等尚存在很大争议,且目前对我国东中西部三大区域适度人口的研究还未见诸文献,而且相关数据不易获取,故本文主要以宏观人力资本存量理论为据对各区域的人口数量竞争力进行评价。由于人口数量总是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具有一定质的人口的总量,人口数量是人口质量的载体,因此在人力资本计量上被视为宏观人力资本存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口数量的多寡可以反映人力资源的广度,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反映资源化人力资本的广度,由此推算出人力资本存量可能达到的深度。目前理论界对宏观人力资本存量的计量方法很多,如教育存量法、未来收益法、劳动力简化系数法等等,但其共同点在于将宏观人力资本存量视为微观人力资本存量(个体人力资本存量)和人口数量的单调递增函数。因此,在微观人力资本存量以及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基于人力资本存量理论的区域人口数量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一定时期内的人口规模和人口再生产速度。其中人口规模可用当年区域人口占全国人口比例和近三年平均增长率来体现;人口再生产速度主要以各区域当年人口出生率、当年人口死亡率、近三年人口平均出生率、近三年人口平均死亡率来反映,以实现人口数量竞争力的动态与静态结合。综合这些指标,构建三大区域人口数量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及相应指标测度值(见表1)。

表1 三大区域人口数量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及指标测度值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人口统计年鉴2002》、《中国人口统计年鉴2003》、《中国人口统计年鉴2004》整理。

在对各指标测度值进行标准化处理之后,结合AHP法确定的权重,得到三大区域的人口数量竞争力评价指数(见图2):东部为99.58,中部为94.58,西部为82.78。显然,人口数量竞争力,东部略优于中部,中部明显优于西部,而这一差异主要产生于:

图2 三大区域人口数量竞争力评价指数

1.人口规模评价指数的地区差异明显。东部为100,明显优于中部的81.40和西部的66.2。因为东部人口基数最大,2003年东部人口占全国总人口比例达33.62%,且增长率低,近三年人口规模呈现负增长。

2.人口再生产速度对人口数量竞争力的影响权重大,为0.8333,而且东部人口再生产速度评价指数为99.49,优于中部97.21和西部的86.09,这是形成人口数量竞争力区域差异的主要因素。从人口再生产速度的四个子指标的测度值来看,区域差异更明显。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西部明显高于东中部,但这些指标对区域人口数量竞争力呈负方向影响。

(二)三大区域人口质量竞争力评价

人口竞争力更多地体现在人口质量的竞争力上。人口质量竞争力是指一定时间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质量是否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并与别国或别地区人口质量状况相比较中所表现出来的优势地位。人口质量主要包括人口的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等多个方面的内容。人口的身体素质是指总人口中由个体健康状况构成的综合素质条件和平均水平。常用指标有:平均的身高、体重、呆低能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婴儿死亡率、总死亡率、平均预期寿命等[3]。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是指一个人口群体的文化知识、科学技术水平、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等。常用的指标有:平均受教育年限、在校大学生占总人口的比例、文盲率等。人口的思想道德素质是指人们的思想意识形态,其中主要包括人口的平均道德水准,一般的常用指标有尊老爱幼者占总人口的比重、吸毒者占总人口的比重、青少年犯罪率以及刑事犯罪率等[4]。

在实际研究中,要获取这些指标的全部数据很困难,特别是思想道德素质指标难以取得和量化,而且也是目前的研究难点。因此,本文主要采用人口的身体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两方面的一些主要的定量指标来评价,并通过三大区域人口质量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及指标测度值予以说明(见表2)。

表2 三大区域人口质量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及指标测度值

资料来源:B[,23]取自于邱国华.义务教育完成率“普九”新阶段的核心指标[J].教育发展研究,2005,(4):6。B[,24]、B[,25]、B[,26]为2004年的数值,取自于段成荣.中国人口受教育状况分析[J].人口研究,2006,(6):93-96。其他指标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4》、《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2004》、《中国国力报告2005》整理而得。

在对各指标测度值进行标准化处理之后,结合AHP法确定的权重,得到三大区域的人口质量竞争力评价指数(见图3):东部为99.05,中部为84.62,西部为73.08。很显然,东部优于中部;中部优于西部,三大地区差异明显。这种明显的地区差异主要来源于:

图3 三大区域人口质量竞争力评价指数

1.身体素质对人口质量竞争力的影响权重为0.1667,东中西部人口的身体素质分别处于显著差异的三级:东部最强,评价指数为100;中部地区介于中间较弱,评价指数为85.92;西部地区最弱,只有75.51,这主要由于西部的平均预期寿命、万人拥有卫生技术员人数、万人拥有卫生机构床位数与东中部差异较大。

2.科学文化素质对人口质量竞争力的影响程度较大,权重为0.8333,东部人口科学文化素质最高,评价指数为98.85;中西部相对较低,分别为84.36和72.6。从其各个评价指标的测度值也可以看出,东部地区人均教育经费为604元,明显高于中西部的315元和324元。平均受教育年限方面,东部和中部都优于西部,分别高于西部0.78年和0.66年。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方面,东部和中部都优于西部,分别高于西部12.36个百分点和11.86个百分点。在万人拥有大学生、研究生、农业科研人员三方面,东部明显高于中西部。从万人拥有的专业技术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中级、高级职称比例来看,东部和中部也都明显高于西部,但东部和中部差异并不大。

(三)三大区域人口结构竞争力评价

人口结构竞争力是指一定时间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结构是否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并与别国或别地区人口结构状况相比较中所表现出来的优势地位。人口结构状况如何,对人口再生产和人口发展有重要影响,对国民经济发展也有重要作用[3]。在人口数量和质量一定的条件下,人口结构的优化是增强人口竞争力的重要基础。我们这里主要从人口的自然结构、人口的地域结构、人口的社会结构和人口的经济结构四方面来评价。人口的自然结构主要从人口的性别、年龄结构两方面来评价。人口的地域结构主要从人口的自然地理结构、人口的行政区域结构、人口的城乡结构三方面来评价。人口的社会结构主要从人口的阶级结构、民族结构、宗教结构、家庭婚姻结构、产业结构、职业结构、社会保障结构等方面来评价。人口的经济结构主要从人口的负担结构和收入分配结构两方面来评价。下面通过三大区域人口结构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及指标测度值予以说明(见表3)。

表3 三大区域人口结构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及指标测度值③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人口统计年鉴2004》、《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2004》、《中国国力报告2005》整理。

在对各指标测度值进行标准化处理之后,结合AHP法确定的权重,得到我国东中西部三大区域的人口结构竞争力评价指数(见图4):东部为91.73,中部为63.37,西部为63.74。东部明显优于中部;中部略优于西部,这种地区差异主要来源于:

图4 三大区域人口结构竞争力评价指数

1.人口的经济结构对人口结构竞争力的影响权重最大,体现人口竞争力的经济内涵,为0.5000,东中西部三大区域的人口经济结构东部最强,明显优于中西部,而中西部差异不大。评价指数分别为98.88、68.1和63.62。从其评价指标的测度值也可以看出,人均GDP地区差异也很明显,东中西部分别为16919元、7977元和6306元。2003年全国人均GDP首次突破1000美元,显然,中西部地区人均GDP还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人均地方财政收入地区差异更明显,东中西部分别为1344.1元、430.62元和446.73元,显然东部城镇居民和农村的可支配收入远远高于中西部。城乡收入差距东中西部分别为2.56∶1,2.97∶1,3.66∶1,而2003我国城乡收入差距为3.23∶1[5],这说明中西部地区的城乡收入差距更大,中西部地区收入分配比东部更不合理。

2.人口的社会结构对人口结构竞争力的影响权重较大,为0.3333,东中西部三大区域的人口社会结构评价指数分别为98.93、69.99和61.23,仍然是东部远远高于中西部,中部略好于西部。从其评价指标的测度值也可以看出,产业结构中,第一、二、三产业就业人口比率,东部地区分别为35.74%、30.93%、33.33%;中部地区分别为51.76%、19.69%、28.55%;西部地区分别为56.54%、14.28%、29.18%。在社会保障结构中,东部地区城镇的三大保险参保率共计32.2%,分别高出中西部12.4和16.4个百分点;东部地区农村的合作医疗覆盖率和养老覆盖率共计29.1%,分别高出中西部地区14和17.5个百分点;可见,农村的社会保障的地区差异更加明显。

3.人口的自然结构对人口结构竞争力的影响权重为0.1667,人口的自然结构,中部最优,西部次之,东部最弱,评价指数分别为71.9、69.13、55.91,地区差异明显。从指标测度值来看,东部地区的总人口性别比例为101.96、中部为105.78、西部为105.58。在年龄结构中,东部地区65岁及以上的人口比率达到9.58%,中部为7.82%,西部为7.89%,均高于2003年我国老年人在总人口中占7%的比例。

(四)三大区域人口分布与迁移竞争力评价

人口分布与迁移流动竞争力是指一定时间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分布状况及迁移流动是否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并与别国或别地区人口分布状况及迁移流动相比较中所表现出来的优越条件。人口分布是指人口在某一特定时段内于一定地理空间的集散状态,或称之为人口的空间形式[6]。人口迁移流动则专指人们从一个地点向另一个地点的迁徙流动活动。限于指标数据来源限制,本文主要运用人口的地理密度和人口的经济密度来评价人口的静态分布;用反映迁移过程和结果的人口迁移率和城市化水平来评价人口迁移,并通过三大区域人口分布与迁移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及指标测度值予以说明(见表4)。

表4 三大区域人口分布与迁移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及指标测度值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人口统计年鉴2004》、《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2004》、《中国统计年鉴2004》整理。

在对各指标测度值进行标准化处理之后,结合AHP法确定的权重,得到我国东中西部三大区域人口分布与迁移竞争力评价指数(见图5):东部为88.17,中部为69.62,西部为32.72,东部明显优于中部;中部略优于西部,这种地区差异主要由于:

图5 人口分布与迁移竞争力指数

1.人口城市化水平对人口分布与迁移竞争力的影响权重最大,为0.5259,从其指标测度值来看,东部的城市化水平达到44.6%,远远高于中西部的33.50%和27.66%。而国际公认的最优城市化水平为50%—60%,本文取其区间中值55%为最适度值,中西部的人口城市化水平不仅远远低于这一值,还低于2003年全国40.53%的城市化水平。

2.人口的综合经济密度对人口分布与迁移竞争力的影响权重较大,为0.2405,而且从其指标测度值来看,东部地区的综合经济密度达到7716873元/平方公里,远远高于中西部的2155501元/平方公里和336138元/平方公里,人口的综合经济密度的地区差异很明显,而且人口的地理密度仍然呈现“东多西少”的人口分布宏观格局。

3.人口迁移率对人口分布与迁移竞争力的影响权重较小,为0.1419,从其指标测度值来看,东部地区的人口迁移率最小,仅为21.24%;西部次之,为37.57%;中部最大,为41.18%。这与三大地区的人口经济密度呈现出很强的一致性,而且中部地区的人口迁移率高于西部,这与中部地区到东部地区的距离相对较近有很大关系。完全符合拉文斯坦(Ravenstein E.G.)总结的人口迁移规律:经济因素是促使人们迁移的最主要动机,而且人口迁移行为与迁移距离呈负相关关系。

(五)三大区域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关系评价

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关系是否协调是反映一地区人口发展状况的基本面貌之一。人口与资源环境关系的竞争力是指一定时间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关系状况及其是否有利于人口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并与别国或别地区人口与资源环境关系相比较中所表现出来的优越条件。研究人口问题决不能忽视人口存在和发展所必需依赖的自然环境。人口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可以从人口与资源和人口与环境两方面来评价,人口与资源主要从人均国土资源、人均耕地面积、常用耕地变动幅度、人均森林面积、人均水资源、人均煤炭、人均石油和人均天然气8个指标来评价;人口与环境主要运用人均住宅建筑面积、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万元农业GDP用水量、人均“三废”综合利用值5个指标来评价,并通过三大区域人口与生态的关系的评价指标体系及指标测度值予以说明(见表5)。

表5 三大区域人口与生态环境的关系评价指标体系及指标测度值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4》、《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2004》、《中国国力报告2005》整理而得。

在对各指标测度值进行标准化处理之后,结合AHP法确定的权重,得到我国东中西部三大区域人口与生态环境的关系评价指数(见图6):东部为49.27,中部为68.49,西部为87.54。东部明显差于中部;中部明显差于西部,这种差异主要产生于:

图6 三大区域人口与生态环境的关系评价指数

1.人口与资源对人口与生态环境的关系评价指数的影响权重很大,为0.7500,东部地区的人口与资源评价指数为35.45,中西部地区相对较好,分别为67.49和88.58。从其指标测度值来看,东部地区的人均耕地面积只有0.07平方公里,远低于中部的0.11平方公里和西部的0.14平方公里;人均森林面积,东部只有0.07公顷,远低于中部的0.13公顷和西部的0.18公顷;人均煤炭、人均石油、人均天然气,东部也与中西部存在很大差异。

2.人口与环境对人口与生态环境的关系评价指数的影响权重较小,为0.2500,东部地区的人口与环境评价指数为100,好于中西部地区的71.54和75.15。从其指标测度值来看,东部地区的人均住宅建筑面积有27.54平方米,高于中部的21.89平方米和西部的22.03平方米;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东部地区为9.85标台,高于中部的6.47标台和西部的9.09标台;东部地区的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为7.53平方米,分别是中西部的1.34倍和1.51倍;万元农业GDP用水量,西部地区为3373立方米,分别是东中部的1.68倍和1.55倍;人均“三废”综合利用值,东部地区为145元,中部地区只为68元,西部地区只有52元,东部地区分别是中西部的2.13倍和2.79倍。这主要由于东部的经济基础好,技术条件优越,对资源的利用效率较高。

四、结论与建议

根据前面对三大区域人口数量竞争力、人口质量竞争力、人口结构竞争力、人口分布与迁移竞争力以及人口与资源环境关系五大要素分层评价结果,结合AHP法确定的权重,得出我国东中西部三大区域人口竞争力综合评价结果(见图7)。

图7 三大区域人口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数

由图7可以看出,我国东中西部三大区域人口竞争力呈显著差异的三级,东部地区的人口竞争力最强,综合评价指数为92.09;中部的人口竞争力次之,为79.73,优于西部的70.55。而在各具体要素方面有所差别,即在人口数量、人口质量、人口结构、人口分布与迁移四要素中,东部优于中部,中部优于西部;而在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关系要素中,西部优于中部,中部优于东部。因此,笔者认为要促进区域人口的平衡和可持续发展,提升我国人口竞争力,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建立与未来发展相协调的人口战略。即从国情出发,以我国近期、中期和长期的发展战略目标为依据,制定既适合改革开放、契合发展机遇,又符合人口自身合理调整目标的人口战略方案。其基本框架和一般目标可以描述为:抓住发展机遇,适时引入利益调节机制,以数量控制为重点,结构调整为转机,素质提高为根本,分步实现缓解人口压力,削平人口高峰、提高总体素质的70—100年人口发展战略目标,可以按三个步骤实施:控制人口数量、调整人口结构、提高人口素质[7]。

2.根据地区差异,在贯彻基本国策的基础上实施差异化人口政策。即根据东中西部人口发展的态势和与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的要求,在人口的数量、质量和结构的具体政策上应该有所区别,应采取分类指导、突出重点的原则,特别是人口的年龄结构和人口经济结构。这就要求在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前提下,在一定限度内对人口生育率进行逐步放宽的调整,以换取较为合理的人口结构,主要是年龄、性别的人口自然结构[8]。

3.建立适应人口竞争力不断提高的社会机制和配套政策。人口竞争力的目标不能仅仅囿于国内,其最终的目标是要提升我国人口在世界范围的竞争力。因此,建立适应人口竞争力不断提高的社会机制和配套政策就十分必要。这就要求从国家政策、相关制度和发展战略上给予足够的重视。特别需要人口政策、生育政策、产业政策、国土资源环境政策、人力资源开发配置与管理政策等等配套政策的支持。因此,国家应该在继续强化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同时,强化“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等政策优势,为促进我国人口的现代化、提升人口的综合竞争力,为三大区域人口的平衡与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注释:

①计算过程中使用的MATLAB命令,参见网址http://www.fosu.edu.cn/li/math/sxrj/matlab/SZHS.htm。

②三大区域人口占全国人口比例之和小于1,是因为三大区域都没有包括军队人口数量。

③平均家庭规模的单位为“人”,收入为“元”,其他指标的单位为“%”。

④一般来说,人口迁移率对区域人口竞争力为正向影响。根据西奥多·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迁移流动是人力资本投资的一种重要方式。但也不可否认,过高的人口迁移率对区域人口竞争力也可能产生负向影响。本文取正向影响。

标签:;  ;  ;  ;  ;  ;  ;  ;  ;  

东部、中西部、中部三地区人口竞争力的实证比较研究_人口结构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