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的形势更加严峻、问题更加突出、情况更加复杂,如何加强对形势与政策教育方式的创新,突出课程教学成效,提高课程吸引力和感染力,是我们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文章分析了高校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课程开设现状,并就如何提高课程教学效率,对教学开展方式和方法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新时代;形势与政策;教学现状;实践策略
在高校思想政治课程中,“形势与政策课”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和宣传部在印发的《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中,就明确要求,形势与政策课是我国高校大学生必修的课程,它对于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推进作用。
一、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现状
当前,国家教育部门和宣传部门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更加重视,对高校大学生的形势与政策宣传也更加重视,通过加强课程体系建设,推动了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创新,从而取得了较为良好的成效。但是,也存在重视程度不够、教学方式单一、教学内容枯燥等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课程重视程度不够第一,在高校课程教学执行层面,有的高校基于人才市场的需求,鼓励学生进行技能和经验的提升,忽视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为大学生对形势与政策的认识和了解,可以通过自身渠道加以提升,从而在执行过程中,与国家教育部门要求不相符合,甚至出现了变更分方式,从而使高校大学生的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效果低的问题。与常规的其他课程相比,高校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课程在学时和学分方面,都没有给予应有的地位。第二,对于学生来说,由于就业压力或者深造的想法,认为形势与政策课程学习的意义不大,对此不是特别重视,从而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于专业知识和就业技能的学习。
2、高校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方法落后客观来说,高校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课程必须要紧跟国际和国家形式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不断创新教学方法,紧跟时代发展步伐而与时俱进。但是,由于部分授课教师思想观念较为保守,或者是由于自身时间精力的限制,很难对教学内容进行及时补充学习,很难对教学方法进行及时创新发展,在教学过程中甚至会出现难以正常开展教学的问题。许多教师认为,高校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开展,就是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共同讨论当前国内外所发生的热点事件或时事政事,但是并没有对具体的政治事件或国家方针政策给予具体总结和分析,学生虽然学习了形势与政策课程,但并没有通过课程学习,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使高校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课程沦为学生和校方眼中的“鸡肋”。
3、高校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内容较为枯燥应该说,国际和国内每天、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一些大事要事,这些都应该可以成为高校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课程开展教学的重要内容和素材。而且,伴随着社会发展节奏的加快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当代高校大学生接触国内和国外各种思想和价值也越来越多,其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这就要求高校在开展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在教学方法上不断创新,而且还要在教学内容上不断发展,必须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和要求,在教学内容上要与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需求相适应。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开展的一项学生调查中反映,许多学生对高校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课程不感兴趣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他们觉得课程内容相对而言,较为枯燥乏味,对其很难提起学习兴趣,也有一些学生认为之所以对高校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课程不感兴趣,是因为他们觉得与自己的就业和升学并没有太大关系。
二、提升高校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课效率的策略
1、要加强对高校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课程重视程度领导和部门的重视,是影响高校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课程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首先要不断加强对高校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的重要性认识,全面深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加强对高校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课程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的重要性认识,这是提升该课程实效性的基本保证和重要前提。对于增强学生对课程重要性认识度、领导对该课程认同度、教师对该课程重视度,这是觉得高校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课程成败的关键所在。
2、在教学内容上做好三个方面的结合第一,做好时效性和稳定性的统一,提高高校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内容的时效性。对于国内外形势发展来说,一定是偶然性和必然性的统一,在高校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过程中,做好时效性和稳定性统一,主要就是表现在教学内容上,要对一定时期内国家大政方针政策稳定性给予重点把握,这是高校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内容的核心问题,也是教师对国内外热点难点问题分析的理论基础,必须要在课程教学过程中给予贯穿始终。第二,要把握灵活性和原则性的统一,提高高校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内容的针对性。首先,原则性是高校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的根本依据,在进行课程教学的过程中,任何教学内容的讲解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的形势观和政策观为教学开展的根本依据,在教学内容上,把握这个教学原则性,对学生学习兴趣点进行梳理和掌握,根据学生群体学习的特点和思想状况,对教学内容及时调整,从而使教学内容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第三,要做好方法性和知识性的统一,不断提高高校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内容的方法性。首先,高校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课程的知识性是基础,就是要通过对学生相关知识的传授,为学生灌输相关知识和方法,如果失去了这个知识性,那么课程就会失去其应有的生命力,而且学习知识也是大学生的基本需求。高校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知识点,涉及到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诸多领域,是一个庞大的知识体系,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把握课程知识性,注重对学生知识的讲解。其次,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3、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如果没有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就很难达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因此,创新教学方法,是提升高校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实效的重要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思想状况实际,灵活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特别是注重互动式教学方法在其中的运用。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方法,根本不能满足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学习要求,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教学过程中的互动,建立互动式教学课堂,从而在教学过程中的单向说教转变为双向互动,甚至是多向互动。在互动式教学方法的应用中,教师要从传道者,向合作者和引导者进行及时转变,而且在教学实际过程中,设计相应的课题或者典型案例,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并发言。教师只需要根据教学目标,提前设置好教学内容,以辅导者的角色来完成教学任务,而且还可以通过与教学内容相关材料和资料的搜集,制作相应的教学课件进行讲解。通过学生讨论和师生互动的教学方法运用,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不断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彩丽,荀萍.提高“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实效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04):37-44.
[2]张丹.新形势下强化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价值[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1(03):126-129.
[3]莫蓉,蒙健堃.试论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话语权的提升[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9(03):169-172.
作者简介:张霖鑫(1984-),女,河南南阳人,郑州财经学院,副教授,思想政治教育。
论文作者:张霖鑫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0月4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8
标签:形势论文; 政策论文; 高校论文; 课程论文; 大学生论文; 教学内容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10月4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