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青年社会教育实证模式研究--以青年社会服务为视角_社会教育论文

武汉市青年社会教育实证模式研究--以青年社会服务为视角_社会教育论文

武汉市青少年社会教育经验模式研究——从青少年社会服务的角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青少年论文,武汉市论文,社会教育论文,社会服务论文,角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武汉市地处我国内陆腹地,是中国中西部地区的结合点,现有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145万,占武汉市总人口的18.34%(徐晓、周运清,2006)。借鉴多年的工作经验,武汉市提出了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社区服务概念,即以社区为主体和载体来服务社区青少年,着力从未成年人成长的环境入手,通过区、街、社区三级责任网络,建立和完善了以社区力量为主体,整合家庭、学校、机构等多方社会资源和力量的社区服务系统,由此创立了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青少年主体参与的“四位一体”的青少年社会服务格局。

近年来,随着国际上青少年全面教育理念的兴起,为提高青少年的综合素质,武汉市逐渐将工作的重心转向社区青少年这一更大的整体。从2003年建设社区青少年法律学校,到2004年全面建设社区青少年学校,武汉市完成了青少年工作的巨大转变,形成了有机衔接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区域性教育与活动场所的格局。2006年,武汉市青少年教育办公室组建了未成年人社会教育活动指导中心及其执行机构——武汉“小时候”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公司由政府拨款,面向社会择优购买优质青少年精神文化产品,通过市场的竞争和运作,充分发挥市场的功能,实现了资源有效合理的配置,发挥了社会资源的最大效用,推动了青少年社会教育活动的社会化、专业化和市场化的服务体系建立。2007年7月,武汉市成为中国青少年宫协会与香港青年协会联合创办的社区“青少年空间”品牌项目试点之一。刚刚成立的“青少年活动空间”,将为青少年提供学习、交流、拓展训练、托管等服务项目,以解决当今青少年第三活动及教育场所不足问题。总之,通过各方努力,武汉市青少年社会教育已开始全面发展。

一、开展青少年社会教育的意义

在当今社会转型期,快速变动的社会环境中,我国青少年面临着多元的社会影响。比如,在信息化社会中,强大的传播力度带来了诸多不同于传统价值观的新观念、新文化,致使传统的单一文化发生了多元裂变,本土与外来、高雅与通俗、主流与非主流等文化并存,加之传统的“说教式”教育与青少年期所特有的叛逆性,及应试教育强调“学业成功”的“小环境”中显性知识学习,忽略了在文化背景、社会关系“大环境”中隐性的默会知识学习,使得青少年社会性发展的教育陷入了困境。因此,培养青少年的社会适应能力、创新实践能力、公民意识等综合素质,均显得十分必要。此外,即使主流社会推展了一些零星的青少年社会教育计划,但因过分重视“社会秩序”的稳定与对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预防,使得社会教育中的青少年常常被客体化或他者化,进而忽略了青少年主体性的需求与能力建设的全面提升。正是从上述角度看,开展青少年社会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下结合我们对武汉市青少年成长环境的相关调查资料的收集研究,来具体阐释武汉市推进青少年社会教育的意义。

1.满足青少年的多元化需求,提供多种社会支持,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

根据周运清等学者关于“武汉市青少年成长环境调查”的资料(周运清,2006),我们认为,武汉市青少年在成长中的需求是多元的,主要有以下两大类。

物质需求:青少年健康成长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首先,青少年希望得到更好的学习条件,获得家庭、社区和社会在兴趣学习方面更多的经济支持;其次,青少年闲暇生活的娱乐需求更加多元化,如看电视、看电影、听音乐、看课外读物、玩游戏、运动、露营等,而青少年在这些休闲活动中不仅得到了放松和休息,同时这也是将青少年个人融入同辈群体与社会的有效途径。另外,青少年安全意识也在逐步提高,他们对治安环境、食品安全、交通安全等均十分关心,而青少年对社会安全感的提升则迫切需要建立健全社会安全保障制度体系。

精神需求:青少年的精神需求可以归结为活动、互助友爱、温暖的需求,独立自尊与被人理解的需求,良好个性品质培养的需求,荣誉与成就或贡献社会的需求,社会政治生活与公民意识提升的需求,全面发展及其他精神需求等。首先,青少年渴望融入社会,参与社会活动;对朋辈群体的依赖性增强,期望获得别人的尊重和理解。其次,青春期是个性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在此阶段青少年易形成自卑心理和叛逆心理,并在追求个性的成长中形成公民意识与社会理想,其成就动机与学习动机也不断明确。

可见,青少年的成长需求是多元而迫切的,是应获尊重和亟待回应的。同时,本研究发现,要满足青少年的多元需求,急需如下四种社会支持,包括:在物质支持上,需要健康成长的活动场所,需要金钱、实物等经济方面的支援,以及学业、就业方面的帮助;在心理支持上,需要建立青少年自我评价体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加强对青少年家长的培训和辅导等;在关系支持上,因青少年处于资源占有的弱关系中,需要各级工作者整合资源,提供个人与社区层面的各种社会关系支持,以帮助青少年融入主流社会;在社区支持上,则需要家人、邻里、朋友、志愿服务者以及有关组织对社区内的青少年进行照顾与支持,而这个社区支持网络对于青少年群体的健康成长是十分有利的。

根据前述的不同层面的社会支持,用一个多元服务模式的青少年社会教育体系来回应青少年的社会需求,对于促进青少年能力建设与提升青少年个体的发展动力,引导青少年的全面成长,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2.弥补家校教育的缺失,形成家校-社区合作体系,促进青少年社会性的发展

在传统青少年社会化的教育中,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两个最为重要的载体,但这两个载体在当今青少年社会性发展的教育上,或多或少地显现了不全面性与固有的缺陷。

首先,对每个人来说,家庭是个人生活环境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化环境,它对个人早期社会化甚至一生的社会化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在升学压力之下,家庭教育中存在着“应试教育”的工具化倾向,以及诸多的误区和缺陷,从而不能充分承担起青少年社会性发展的教育职能。比如,父母只重视青少年的学业成功,忽略了青少年在与他人关系中的行为模式、情感、态度、观念的培育;又如,在对待独生子女的教育上,父母要么骄纵、溺爱,要么用简单粗暴的棍棒教育,致使青少年易产生对抗情绪和反叛心理。加之,当今我国较高的离婚率所引发的家庭结构不完整,以及家庭成员情感交流的失衡,也使我国家庭社会化功能尤其是情感教育功能逐渐弱化。

其次,学校是青少年活动的主要场所,学校的教育环境和老师的教育方法都对青少年的社会化有着很大的影响。然而,因我国现今的学校教育存在着片面追求升学率以及“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等,致使我国的学校教育成了书本知识积累与科学文化素养培育的场所。学校以“学业成功”作为评价学生的重要标准,并对学习差的学生“贴标签”,使得青少年社会性的发展严重不足,并难以寻找到生命的成长导师。如此,青少年道德规范与交往规则的学习,与在社会关系中的角色集的学习等,主要是在朋辈群体的影响中开始培育的。

可见,在青少年成长时期,因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固有的缺陷,使得这两种教育在培育青少年社会性的发展上有所欠缺。然而,据我们对武汉市青少年的需求与社会支持的研究发现,青少年又存在着诸多社会性发展的诉求。因此,立足于社区,把整个社会作为教育资源来构建家校—社区的合作体系,推展青少年的社会教育及服务,提供青少年在社会实践中默会知识的经验学习,就显得十分重要。开展青少年的社会教育及服务,不仅能弥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明言知识学习的不足,并且,可以在社区层面整合社会公共资源,满足青少年种种需要,由此促进青少年社会适应力及其社会性的全面发展。

3.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从青少年动力发展理论看,青少年个体需求越旺盛,对社会期望值也就越高。不过,因特定社会中需求的满足是有一定限度的,扩张的欲望则不可能全部得到满足。个人的欲望越盛,其挫折感就会越强,而社会中非安定因素也会越积越多,这时青少年可能偏离良性发展,甚至会引发社会动荡或破坏社会秩序。相反,如果一个社会片面强调社会秩序,忽视了青少年需求,或者不能满足青少年的基本生活和发展需求,那么,青少年也不会向社会提供动力,而是简单地服从和忍受。但是,这种状况一旦达到一定的规模,社会将面临巨大的震荡。因此,提供青少年发展的适度动力,既能较好满足青少年个体的需要,促进青少年能力建设的提升,又能提供维持社会秩序稳定的动力(管雷,2006)。可见,在社会秩序允许的条件下,充分肯定青少年社会需求的合理性,以及在满足青少年合理需要的基础上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则可以实现青少年个体与社会的良性互动,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从而发挥青少年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能动作用。

从青少年需求的满足感与社会秩序的关系看,被指称为制造“麻烦”与“乐趣”的青少年,一方面承载了成年人未来的希望,另一方面又煽动着恐惧与不安。整合多方社会资源,立足于青少年合理的、多元需求的满足,并依据青少年不同的、具体的社会性发展目标来设计与推广相应的活动、游戏,建立青少年多元的评价机制和培育方案,以及提供青少年社会教育的多元化服务,对社会秩序的稳定及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比如,通过提供一系列的青少年社会教育活动,可以让青少年在一种生动活泼、喜闻乐见的活动中进行体验式的参与学习,并通过青少年社会服务构建一个“着陆平台”。这对于帮助青少年形成自律的社会道德体系与全面发展,为社会发展储备人才,以及在青少年主体与社会的良性互动中,传递主流文化的价值理念和行为方式(尤其是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融入青少年个体生命的经验教育中),增进青少年社会性的发展,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和谐社会建设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武汉市青少年社会教育的目标及服务体系

1.青少年社会教育的目标

根据武汉市青少年的社会需要,立足于“人在情境中”(积极整合社会资源与扩大青少年社会支持网络)、“天赋潜能”(提升青少年自身潜能,凸显社会教育中的“服务”功能),及“全方位维权”(引入“赋权”概念,引导青少年学会自主选择)等理念的指引,本着社会本位与青少年个人本位双向互动的原则,武汉市青少年社会教育确立了如下四大目标。

引领目标。即树立青少年的主流核心价值观,建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价值取向。立足于“引领者”角色,就是要将青少年作为主体,改变以往工作者以教育者自居的说教的方式,并将主流社会的核心价值观融入青少年社会教育的多元服务中;同时,通过努力建构一个全社会共同参与、关心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教育服务平台,构筑青少年健康快乐的社区成长环境,及完善各项建筑设施、活动场所等,通过多元服务与活动引出青少年主流核心价值观教育。

赋权目标。即围绕“赋权”的理念,立足于社区教育的角度,坚持完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青少年主体自我教育的四位一体的新格局。一方面,应从多层面为青少年的自我发展、自我选择提供全方位的环境资源,充分挖掘青少年自身潜力,帮助青少年树立“增能”意识,从社会结构层面提供社会支持,促进青少年能力建设的提升;另一方面,普及法律知识,切实帮助青少年了解到自身所拥有的权利,增强其“维权”意识并贯彻落实到实际行动中,由此将青少年的社会教育建设成服务社会、服务青少年的有效途径和有形载体,并有效地整合社会资源,在满足青少年的需求中保护青少年发展的积极性,协助青少年健康成长。

矫治目标。即在社区建立和完善未成年人成长环境预警机制和青少年社区道德评价机制,系统地检测未成年人成长的环境因素,进而建构监测评估未成年人成长环境的指标体系,以有效地、及时地反映某一区域某一时期未成年人的环境状况,增强武汉市青少年社会教育的针对性。将影响青少年社会教育的控制环节和指标纳入政府工作各项专项考核指标体系,逐步建立规范的专业的青少年社区矫治模式,预防或解决青少年的犯罪问题。

发展目标。立足发展,就是将服务对象的范围从“问题青少年”扩展到全体青少年,并以多元智能理论为基础,从语言、音乐、逻辑数理、视觉空间、身体运动、自我认识、人际、自然观察等多元智能出发,将青少年社会教育从内涵上进行扩展,按照工作目标具体化、运行机制社会化、活动设计品牌化,以及操作方式项目化等要求,贴近并满足青少年的需求,以此为青少年的多元化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同时,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心健康教育等素质教育目标,纳入青少年发展的目标体系,并大力提倡公民教育。

从以上四个目标可以看出,武汉市青少年社会教育模式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即从传统的问题视角转向了优势视角;从传统学校明言知识教育转向了默会知识的体验式教育,从违法犯罪的预防矫治转向了全人发展的社会关怀。

2.青少年社会服务项目体系

全方位青少年社会教育的服务,主要是针对全体青少年的社会性发展。具体地说,武汉市青少年社会服务项目体系包括了以下两大体系。

对违法犯罪青少年进行社区预防和社区服务的项目

通过多年探索,武汉市提出了社区预防的“区街主导、社区整合、邻里相助、家校互助”的模式,并成立了由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书记为组长的市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2004年团市委承担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常工作以来,坚持教育、挽救、管理、服务多措并举,构建预防工作网络、健全工作运行机制、加强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关注和整治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突出社会问题。据初步统计,2004年底,在武汉市综治办的统一领导下,全市共摸排出边缘青少年2947名,经过两年的帮教工作,已成功转化边缘青少年633人。

区街主导,即由政府提供资金和活动场地,出面统筹规划社区内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如青少年学校、青少年活动中心、少年宫等;在每个社区配备专业的社区青少年工作者,并成立青少年维权岗、 “关心下一代委员会”、青少年帮教小组等组织;把社区预防纳入制度化管理并实施目标责任制;联合各部门共同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加强社区周边综合环境的整治力度及主流文化的宣传力度;由社区的青教工作者对出入网吧的未成年人进行个案或团体辅导,建立《武汉市边缘青少年帮教工作档案》等。

社区整合主要通过整合社区内及社区间的资源,建立未成年人组织,开展多种活动,对违法犯罪青少年实施帮教及传递主流文化的价值理念、行为方式,以达到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与引导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目的。1999年,武汉市、区、街相应成立了青少年维权中心(站);2003年,武汉社区青少年法律学校创立,并开展了家长座谈会、法律知识讲座、“少年军校夏(冬)令营”等活动。2005年以来,武汉在全市推出“新三好”评价体系与“现代少年形象大使”的评选活动,以在广大青少年中大力宣扬和倡

导十项好习惯。

邻里相助是指通过互助关照型的邻里关系监管未成年人的行为,加强邻里安全管理,对未成年人的人际交往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比如,社区通过举办家长学校等,提供了家长交流的平台,增强了邻里间的感情,调动了家长参与社区活动的积极性。

家校互动旨在有效地推动学校教育指导家庭教育,家庭教育配合学校教育,最终开创一个家校互动的全方位、多层次的立体发展模式。就武汉模式中家校互动的形式看,主要有家长会、家长学校、家访、电话访问、家校联系本及学校的社会工作部等多种形式。

对一般青少年开展的服务项目

(1)社区青少年学校服务项目

为适应“问题视角”下犯罪预防转向“优势视角”下全人发展的范式转变,2004年起武汉组建了628所社区青少年学校,开始为一般青少年的全面发展提供综合服务。社区青少年学校立足于社区,强调社区全体居民的参与,在发展青少年个体的同时也发展了社区。不仅如此,在运用社区资源上,社区青少年学校也注重调动居民的积极性和潜能,如119社区青少年学校创办的“四点半”学校,就发挥了社区内的非正式支持网络在社区青少年学校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2)“小时候”青少年社会教育活动项目

自2005年创立“小时候”品牌以来,“小时候”活动项目以“人人都有小时候,每个人的小时候都应该是快乐的,青少年社会教育要为青少年拥有快乐的小时候做出努力”的理念为支撑,运用多种工作手法,从不同的层面介入,有目的、有步骤、有针对性地向青少年提供了多元化的服务。从活动内容体系看,“小时候”项目按照公益普惠的原则,形成了道德实践、技能素质、科普知识、身心健康、文体艺术等五大板块,而在每一板块中均有一些特色项目。此外,从职能部门体系看,“小时候”项目形成了相互协作,共创共建的特点。如市教育、民政、文化、公安、工商、妇联、卫生、环保、新闻出版、体育、公检、科协及新闻媒体等联动协作,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青少年社会教育活动。据初步统计,“小时候”活动覆盖了全市800多个社区,开展了受众为200多万人的6000余项活动,满足了青少年的兴趣及成长需求,推进了青少年的全面发展,并成为社区青少年学校服务的延伸,或者说社会教育的主体。

(3)青少年空间的试点

为进一步拓展青少年社会活动阵地,武汉积极借鉴香港的成功经验,按照“先期试点、适时推广、规范运作、管理有序、整合资源、突出实效”的工作思路,遵循“为青少年成长事事关心、为社会和谐发展处处着力”的宗旨,根据统一标识、统一外部形象、统一管理模式、统一师资力量、统一核心活动项目的“五个统一”标准,在7个中心城区和1个远城区试点建设有武汉特色的青少年空间。建成后的青少年空间将依照为青少年提供全面的、多元的、综合的社会服务的目标,系统开展游戏娱乐、兴趣学习、拓展训练、社区参与、自在空间、网络互动、成长辅导、家长援助等八类核心服务,以全面应对青少年的需求。青少年空间集中体现了武汉市青少年社会服务全面综合的特点,能有机地结合个案、团体、社区的专业工作方法,以此为青少年提供更加广阔的活动和发展空间。

三、武汉市青少年社会教育模式的特色

武汉市通过多年青少年社会教育的探索与实践,成功地走出了一条以“理论、组织、阵地、活动、评价”五大体系为支撑,以“党政主导、市场运作、立足社区、整体联动、公益普惠、体系完备”为特征的青少年社会教育工作模式。遵循这一模式,可以进一步总结出武汉市青少年社会教育模式的以下特色。

1.主导力量上:政府主导与体系完备的组织架构

“政府主导”主要体现为资金投入、政策规划及统筹协调上。在资金投入上,武汉市政府把全市青少年社会教育工作经费纳入各级政府预算,全市、区、街、社区财政投入近700万,青少年活动设施的投入年均增长为31%,超过了武汉市地方财政年均25%的增长速度。在政策规划上,政府率先出台了两大政策来支撑青少年社会教育工作,即《武汉市关于加强青少年社会教育工作的意见》和《武汉市青少年发展十一五规划》,这两个文件首次以规范化的制度形式明确了青少年社会教育工作的远景规划。在统筹协调上,政府充分发挥了统筹全局、协调管理各个职能部门的功能。

形成了体系完备的组织架构。首先,早在1979年武汉就成立了青少年社会教育领导小组,在近30年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领导经验。其次,市青少年教育领导小组下设青少年教育办公室,具体执行市委市政府各项政策决定。再次,武汉市整合青教、权益、预防三项工作为一个整体,建立了以青少年社会教育为主体、以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和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为两翼的工作格局。最后,积极成立青少年社会教育的专家咨询机构,充分利用武汉地区丰富的专家资源,逐步形成了政府主导、青教领导小组具体实施、专家参与、“一体两翼”工作保障的组织架构。

2.模式创新上:全新范式的转变与全社会的参与

服务范式的转变。近20年来,“问题青少年”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特殊群体,在这种问题视角下建构的青少年社会教育,倾向于把青少年看作是有问题的、特殊的或不正常的。在提供服务或构建服务模式时,凸显的是青少年个人层面的问题性与问题青少年的犯罪预防,忽视了一般青少年全人发展的需要。而优势视角下全面回应一般青少年需要的多元化服务,超越了传统范式的局限。这种服务范式转变引领了武汉青少年社会教育模式的创新,即重视青少年与环境的互动,强调从青少年个人与社会环境中挖掘青少年优势资源,形成多元社会力量,创造性地建构全社会参与模式。

全社会参与不仅体现在政府专职队伍、专业化队伍的参与上,还体现在社会基层队伍及第三部门的参与上。首先,从1984年起武汉市就实现了青少年社会教育队伍的职业化,即团干部、青教干部、青教辅导员、少先队辅导员先后成为开展青少年社会教育的核心人员。其次,专业社会工作者与青少年研究专家共同组成了青少年社会教育专业智囊团。为全面打造专业化的服务队伍,2007年武汉市向全社会招募19名青少年事务社工,并开展了专业社工的实务培训。再次,武汉市基层的实际社会工作者、志愿服务人员以及第三部门也是重要的参与力量。如党员义工、社区志愿者以及网吧义务巡逻队等,而第三部门的参与则体现在市场化的运作上,如武汉市政府通过市场机制向社会购买了优质的“小时候”服务项目。如此,武汉市青少年社会教育初步实现了工作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社会化。

3.资源获取上:立足社区,注重多元优势的整合

要全面回应青少年的需要,仅靠政府的资源是不够的,必须在政府主导下,立足社区,积极调动全社会的力量来整合多方优势。

这里的“多元优势的整合”,首先体现在立足社区,充分整合家校资源上。社区是青少年校外活动的主要区域,是开展青少年社会教育的主战场。基于家校—社区三方资源,在建立和开展青少年服务时应注重调动各部分的优势。其次体现在公共资源优势的整合上。比如,武汉市在充分利用政府财政资源的同时,也注重吸纳社会的公益金或其他服务资源。再次体现在阵地优势资源的整合上,即青少年社会教育既重视巩固基层阵地,也重视无形阵地的开发和建设。如根据武汉市城市规划状况,探索出了青少年社会教育“4+1”阵地模式,即在社区发展青少年学校,在居住区建设青少年空间,在市区两级全面推展各项青少年社会服务。而无形阵地建设,则充分利用了网络、热线电话等现代通讯工具,如12355青少年服务台,以拓展青少年服务网络。

4.服务导向上:时代性、主体性、体验性、示范性的结合

武汉青少年社会教育在服务导向上体现了时代性、主体性、体验性、示范性等特点,既符合实际的社会需要,又呈现了多元化特征。

时代性。武汉市青少年社会教育项目的制定充分立足于当今时代的特征,贯彻科学发展观,整合社会教育资源及统筹兼顾,开展多元创新的服务内容,如在构建和谐社会、倡导全面发展、全人关怀下,武汉青少年社会教育更多地体现为一般青少年的全人发展服务。

主体性。武汉市青少年社会教育项目的制定和推展都以青少年主体需求—满足为准则,尤其是尊重青少年个性化发展的需求与满足。如武汉市“青春骄傲”活动的开展,就鼓励青少年张扬自己的个性,并设计多元化青少年社会服务方案来满足青少年的个性化与自主学习的需要。

体验性。武汉市根据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采用了个体亲身体验的经验学习方法,即“在做中学”,让青少年在参与丰富的实践活动中“默会”地去领悟“生活意义世界”的隐性知识。

示范性。基于青少年崇拜偶像的特点,在服务项目中注重凸显青少年社会教育活动的示范性特征,以帮助青少年树立生动的、形象的、多元的、个性化的成功榜样。

5.内容体系上:均衡教育理念与“公益普惠”的多元服务

均衡教育理念认为,青少年的生命成长就如同木桶盛水,其发展水平取决于生理、心理、社会技能、知识、道德等各种素质(即木桶)中的最弱项。均衡教育的理念就是要强调在青少年生命成长中,生理、心理、社会技能、知识及道德等方面均衡发展(许莉娅,2007)。正是在这一理念的引领下,武汉市青少年服务的内容体系强调全面活跃的多元服务。

比如,在青少年道德体验教育方面,全市社区青少年学校围绕“小时候”青少年社会教育主题,组织开展了“小时候-6000场道德体验活动进社区”系列教育活动;在情感教育、健康教育、环保教育方面,开展了“创新素质实践行”、“心语姐姐进校园”、“社区护绿小分队”、“美丽东湖绿化行”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在应对当代青少年主体需求方面,则努力提升青少年宫的服务功能,从“贵族化”转向“平民化”使更多的青少年群体受益,真正体现了“公益普惠,关怀边缘人群”的理念;在榜样学习方面,武汉市启动了旨在引领青少年树立多元成功形象的“新三好”、“现代青少年形象大使”、“青春骄傲”等评选活动;在营造青少年健康成长方面,开展“三色教育”等一系列培训服务,以满足青少年增能和自主创业的需求。

6.组织模式上:规模建设与动态管理的结合

规模建设。武汉市致力于建立“整体联动、体系完备”的青少年队伍和服务模式,在组织模式上体现为重视规模效应,寻求“组织、阵地”体系的支持。比如,全市拥有628所社区青少年学校,106所社区青少年示范学校,15所优秀社区青少年示范学校,形成了社区青少年学校的规模效应;政府统筹规划了各个社区内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使青少年活动设施遍及了全市。

动态管理。首先体现为重视服务项目的需求考察。为理解预防青少年犯罪服务项目的需求,2004年,武汉市青少年教育办公室联合武汉大学社会学研究所,对武汉七个城区的7-18岁的未成年人、武汉市少管所、工读学校、社区中的违法犯罪青少年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周运清,2006)。其次重视服务项目的优化管理。如武汉市青教办对全市社区青少年学校实行项目制管理和动态考核,每年在社区青少年学校中考核认定社区青少年示范学校与“优秀社区青少年示范学校”;对“小时候”服务采取“市场运作与项目管理”,并开展了“未成年人成长环境监测”,设立多元指标来评估青少年社会教育工作成效。再次是重视对工作队伍的考核,武汉市在工作队伍中建立了相应的激励机制,如干部队伍中“政工师”的评定与开展“银杏奖”表彰活动,大力表彰在青少年社会教育中成绩突出的个人和集体。

7.服务方法上:多种工作方法相融合

采用多元综合的工作方法是武汉青少年社会教育模式的一个重要特征,工作方法的融合不仅体现在推展服务项目的具体方法上,同时体现在多种工作形式的运用上。首先,在武汉市青少年社会教育中,强调人与社会环境的互动、立足社区等,将青少年成长中的问题纳入了生活环境中来解决。除个案辅导方法外,小组工作与社区工作方法也被广泛运用于青少年社会教育活动中。其次,方法的融合还体现在多种工作形式的运用上,而基地—学校教育以及建立专门的服务机构则是开展青少年社会教育的重要形式。如社区青少年学校的建立,就体现了学校教育方式的具体运用;而青少年之家、青少年宫、活动站体现了基地形式实施的青少年社会教育工作;至于“小时候”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则是政府参与建立的青少年服务机构的典范。

四、武汉市青少年社会教育模式的启示

总结武汉市青少年社会教育经验,我们认为,武汉模式在青少年社会教育的理论、范式、实务操作,及青少年社会工作的本土化等方面,均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1.青少年社会教育概念的启示

在青少年社会教育概念上,武汉经验模式的启示有:从外延上看,武汉模式认为青少年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最大的不同是,把整个社会作为教育资源,或者说青少年社会教育主要是利用社会公共资源开展的教育。这里的社会教育资源,既包括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青少年主体的不同资源的整合,又涉及政策法律安排的资源、公共财政资源、社会公益资源及社会生态位中的优势资源的整合,以回应青少年社会教育的最大障碍——应试教育体制的压力,以全面关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从内涵上看,武汉模式认为因青少年社会教育立足全人教育与素质教育等理念,较认同广义的“社会性发展”定义,即指区别于学校专业性的学历教育之外的、旨在提高青少年社会性发展的教育及服务;从内容体系看,主要涉及青少年的思想道德、行为规范、法律、心理辅导、自护训练、环保、游戏娱乐、兴趣学习、拓展训练、同理心、人际关系协调、文化的传承、社区参与、公民教育、犯罪预防等;从青少年社会教育与青少年社会服务的关系看,倾向将青少年社会服务看做是青少年社会教育的体现,即通过综合的、多元的、全面的社会服务来达到社会教育的目标。

2.青少年社会教育范式的转变

武汉模式提供了全面回应一般青少年全人发展与全面关怀的多元化服务。这种转变,首先立足于优势视角,认为所有青少年都是有潜能的、拥有生命成长的力量,即具有个人优势资产,而不是有问题的个体,从而保护了青少年自我发展与自我实现的积极性;其次,重视青少年与环境的互动,并从“赋权”角度,强调从社会环境中挖掘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多元社会力量,即环境优势资源的挖掘,以此促进青少年能力建设的全面提升。

3.提供了可操作性的青少年社会教育的服务模式

武汉模式通过突显政府主导和全社会参与,提供了如下可操作性的实务介入环节。

青少年社会教育的理念与目标的确立。从青少年的个人需求—满足的调查出发,结合社会秩序的需要,并基于青少年专业社会服务的角度,武汉模式提出了青少年社会教育的理念。进一步确定“引领、赋权、矫治、发展”四大目标,由此突显了青少年社会教育的主流价值的引导,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社会适应性的教育,以及“增能”下健康快乐成长等主题。

青少年社会教育项目体系与模式的建立。根据青少年社会教育的理念与目标,武汉市提供了针对一般青少年全人发展的多元综合的社会服务项目体系。比如,对违法犯罪青少年推展了社区预防和社区服务的项目,对一般青少年提供了社区青少年学校服务项目、“小时候”活动服务项目、青少年空间服务项目等。这些服务项目体现了时代性、主体性、体验性、示范性等特点。在此基础上,武汉市形成了“党政主导、市场运作、立足社区、整体联动、公益普态、体系完备”的模式与工作特色。

推展青少年社会教育的方式或载体。主要涉及三个层面:一是武汉政府制定了相关的政策法规,以明确青少年社会教育的合法性、可持续性;二是在体制、机制层面上,武汉市有推展青少年社会教育的制度性安排设计,如青少年教育领导小组、青少年权益保护工作委员会、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青少年教育办公室、未成年人活动指导中心等,由此形成了体系完备的组织架构与开展服务的载体;三是在推进服务的平台上,主要是立足于社区,以及依靠青少年宫等公共设施,来整合正式的、非正式的、社会的三方资源,以扩大社会参与人群、构建广阔的服务平台,及推行多元或综合的青少年社会服务。

实施青少年社会教育的资源与队伍。从社会教育的资源看,武汉整合了政策法律的制度资源、公共财政资源、社会公益资源等;在社会教育队伍上,则主要有共青团干部、学校老师辅导员、社会上的专家学者群、专业社工、实际的社区工作者、志愿者等,由此初步实现了工作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社会化。

青少年社会教育的项目评估及导向。武汉市委市政府把推动青少年社会教育事业的长效发展,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提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重要考核目标,同时,也将青少年社会教育工作列为政府各职能部门考核的目标。由此,加大了青少年社会教育的执行力度,提升了模式可操作化的动力。

4.专业社工与行政型社工的对接和融合

武汉青少年社会教育一直是在政府和共青团的行政架构下开展工作的,工作的形式和指导理念带有较强的行政性色彩。但随着工作的深入,武汉市开始在实务工作中引入了专业社工的理念和方法,为突显青少年权利的实现和主动性的发挥,开始尝试运用优势视角、赋权理论等,并结合个案、小组、社区等专业方法,倡导以增能和维权的途径达致青少年的全人发展。从队伍建设看,早在二十年前武汉市就组建了青少年社会教育的职业化队伍,即由“实际的社会工作者”与“行政社会工作者”组成。这两类工作者是推展青少年社会服务的前线社工与重要力量。之后,随着工作范式的转变,队伍建设的专业化被提上议事日程。武汉市团委开始聘用专业社工和专家组成智囊团,进行服务工作的专业化指导;同时,通过公开考试,招聘了一批青少年事务社工,进行专业化培训。由此,武汉在青少年社会服务中初步实现了专业社工与行政社工的对接、融合。

本课题其余参加人员:武汉大学社会学系:蔡瑾、李细香、何小丹、杜妍智,武汉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所:李晓夏、赵荣枝

标签:;  ;  ;  ;  ;  ;  ;  

武汉市青年社会教育实证模式研究--以青年社会服务为视角_社会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