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通信网络安全管理论文_陈黎,陈利,廖君,任启锋,邵志成

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通信网络安全管理论文_陈黎,陈利,廖君,任启锋,邵志成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怀远县供电公司 安徽怀远 233499

摘要:电力通信网的建设关系着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它同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及安全稳定控制系统、调度自动化系统被人们合称为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三大支柱。随着电力市场的信息化、商业化发展,电力通讯网同时是电网自动化配电、电力市场信息化运营和电力企业现代化管理的基础。但随着电力通讯系统的智能化和网络化建设,电力通讯系统比传统系统更加开放,远程接入也更加简单,带来了安全隐患,例如网络病毒、恶意的数据更改等,所以电力企业要重视当前智能电网下的电力系统通讯安全,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关键词: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通信网络;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尤其是计算机技术近几十年来在国内迅速成长,网络普及率也屡创新高。但在大家欢呼雀跃的同时,互联网光鲜的外表下实则隐藏着巨大的隐患,特别是在计算机信息安全方面,我国依然处于起步阶段,对于计算机信息安全的不重视也给很多企业及个人带来了巨大损失。因此,对计算机信息安全技术进行研究势在必行,本文将在其安全防护方面做一些简要的研究,以期指导以后的安全防护工作。

1电力系统配网网络自动化技术

配电网管理系统用于管理配电网的运行。融合现代通信技术,配电网将采用基于网络技术、传感器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的配电自动化网络。配电网的网络结构、离线和在线数据集成与处理构成了配电网的自动化。系统。通过对配电网总体运行数据的收集、汇总和分析,建立了配电网运行数据的基础。结果表明,实现了配电网资源的实时分配和负荷的合理调整。改善网络环境,提高电网的效率和安全性。

2电力通讯系统网络安全问题

2.1对控制性能的威胁

智能电网系统当中,控制系统具有实时通讯性且直接控制着电网运行。在常见的智能电网控制系统当中,网络响应时间决定着整个控制系统的性能,局域网病毒或者网络病毒攻击造成网络堵塞,影响网络反应时间,降低系统控制性能,甚至造成控制系统瘫痪。部分网络病毒软件会造成更加严重的破坏,病毒文件对电网控制软件和电网系统数据库产生破坏,造成不可逆的损失。更有甚者,病毒通过系统漏洞操控控制系统,破坏电力网络,引起较大经济损失。电力控制系统的自动化、网络化发展,导致控制系统面临着商业病毒的威胁,其常见传播途径有:外部网络对控制系统的直接攻击、工程师U盘接入时传播、维修时外部电脑接入。为了保障电力控制系统的安全,需要管理人员从把控传播途径、提高系统防御能力、降低损失等方面入手,提高控制系统安全性。

2.2对传感装置网络的威胁

传感器设备是电网自动化系统的信息采集工具,分布在各个监控系统中。测量区域通过各种通信方式与主系统相连,长期有效地收集电网运行情况。数据。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除受到自然环境的威胁外,由于传感设备网络安全性低,易受到各种形式的安全威胁。例如,外部人员对于传感器网络的信息窃取,当传感器网络向系统传输信息时,外部人员窃取通信信息。有些人用破坏性手段恶意修改传感器网络信息,导致电力系统数据失真,甚至发送伪装信息,进一步入侵。控制电源系统。在某些情况下,局外人使用传感器节点启动网络层攻击会造成更大的安全问题。

3通讯网络安全问题应对措施

3.1数据加密方法

首先对数据加密技术做概念性解释,数据加密技术是对数据信息金鼎特殊的数据处理,然后使数据信息以无意义的密文状态对外传送。接收方在接受到这份密文后,再采取特殊技术奖密文解密成正常文字,在密文和正常文字之间发挥转换作用的便是密钥。总之,无论是采用什么形式的加密方法,都要有正常文字、密文、密钥的基本结构。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加密技术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对称加密,一种是不对称加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称加密操作简单,秘密性好,但是密钥管理极其重要,如果密钥丢失,数据信息的安全性也就失去了保障。对称式加密的操作简单,也就意味着密码简单,容易被破解,这也是数据信息安全的不确定性。一般经常使用的对称式加密有DES\AES\IDEA。与对称式加密不同,非对称式加密使用的是经过配对的公钥和私钥。公钥是指可以公开使用的密钥,私钥是指必须保密的密钥。现在经常使用的非对称密钥有RSA、椭圆曲线等等。将二者进行比较,非对称加密操作更为简单,接受者只需要开启私钥就可以解密数据信息。

3.2安装防火墙,防止外部攻击

通过防火墙能够有效的提高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的质量和水平,而且也能够避免外部网络对电脑内部进行非法入侵,确保整个内部网络的安全保护内部网络的整个操作环境。通常来说,通过利用防火墙能够对计算机网络内的IP地址进行转化,并且将地址变为临时注册地址,通过这样的技术方式可以避免危险数据包进入到防火墙。通过对计算机网络设置防火墙,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网络的漏洞,并且快速的将危险隔离确保整个计算机网络的安全运行。

3.3定期进行计算机杀毒

使用者在使用计算机的过程中,有时在不注意的情况下会使计算机携带上病毒,而这些病毒很可能会篡改计算机的某些设置,对某些文件进行损坏和窃取。所以为了更好的杜绝这种事情的发生,使用者需要定期的为计算机进行查毒杀毒,以保证计算机时刻处于一种正常工作的状态之下,从而保证计算机各种程序的正常运行,有效的保证使用者在计算机上存储的信息安全,避免出现信息丢失的现象发生,从而大大的提升网络信息的安全性,保护使用者的各种财产或者文件安全。

3.4加强计算机网络用户账户安全管理

在计算机网络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各种安全隐患问题,为了能够避免计算机安全受到破坏,可以通过给计算机的用户账户设置权限的情况,通常来说,由于黑客往往会攻击计算机网络来窃取用户的账号和密码,这样就使得用户的信息大量丢失,为此用户在设计账号密码的过程中应该尽可能的选用复杂密码。在设置账号的过程中,应该避免出现相同的账号密码的情况,否则一个密码泄露得用户的其他账号也会被黑客窃取,另外要加强安全防护意识,通过定期更换密码的方式可以有效的避免账户被盗的问题。

3.5加强对网络的监控力度

随着人们对网络安全的重视程度的增加,对入侵检测技术的研究力度也在不断的深入,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入侵检测技术的出现,是对计算机网络进行实时监控,监控计算机网络是否被入侵。入侵检测技术的成功应用大大降低了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的风险。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黑客和病毒也在发展,这对网络信息安全非常不利。因此,我国应加强对入侵检测技术的研究,加强对网络的监控,以保证计算机网络信息的安全。

结束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计算机网络信息的安全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因为如果一些存储在计算机信息被泄露,将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一方面,许多入侵者试图“看到”一些相关的数据或信息,另一方面,网络本身存在着隐藏的安全问题,这可能使入侵者成功。从计算机信息安全的定义和计算机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出发,分析了通信网络安全的体系结构,提出了信息安全保护的技术对策,旨在提高人们对计算机信息安全的认识,为提高人们对计算机信息安全的认识提供一些参考。为保护计算机信息安全工作人员提供参考意见。

参考文献

[1]冯文硕.通信网络优化及其安全分析[J].信息通信,2017(12):263-264.

[2]李铮.计算机数据通信网络安全维护方案分析[J].信息通信,2017(12):106-107.

[3]张勇.网络安全防护工作现状与发展探讨[J].电脑迷,2017(12):30+6.

[4]李小四,牛元杰.电力通信自动化信息安全漏洞及防范措施[J].低碳世界,2017(34):48-49.

论文作者:陈黎,陈利,廖君,任启锋,邵志成

论文发表刊物:《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第0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7

标签:;  ;  ;  ;  ;  ;  ;  ;  

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通信网络安全管理论文_陈黎,陈利,廖君,任启锋,邵志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