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之转化学困生论文_李显荣

小学数学教学之转化学困生论文_李显荣

李显荣 四川省宜宾市宜宾县永兴镇第二小学校 644600

中图分类号:G62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18)04-156-01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学习体验,得到相应的发展。”其中的每个学生也包括学困生。学困生的学习问题是每位数学老师经常关注、交流的一个热点问题,也是让数学老师头疼的问题。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采用一种冷漠的态度对待学困生,从一开始接手这个班就对其戴上一副“有色眼镜”,课堂上对其视而不见,然后课后利用大量业余时间或占用其他学科的时间对学困生进行“填鸭式”的灌输辅导。老师为学困生感到心力交瘁,可学困生往往没有什么大的变化。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才能有效地与学困生沟通,从根本上帮助学困生,使他们摆脱“学困”的境遇呢?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我对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和转化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

一、数学教学中学困生的主要表现

1.对概念理解肤浅。(1)学困生对教材中的各个概念有的根本不知道;有的虽然能背,但不能自如运用;(2)孤立概念。学困生对数学概念的掌握是孤立的、单个的,不能将概念与概念有机联系。

2.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1)注意力不集中,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上课东张西望、交头接耳;对教学内容置若罔闻;身在曹营心在汉,思想开小差;(2)作业质量不高。正确率低,书写潦草;遇到难题不动脑筋,抄袭了事,敷衍塞责;对概念和公式生搬硬套,缺乏灵活性;(3)缺乏竞争意识,凡事无所谓。上课发言不主动,沉默是金;对作业中的对错无关痛痒,只等答案;测试时我落后我甘愿。

二、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1.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只有对感兴趣的事物才会主动的参与,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可以结合教材知识,多开展一些实践操作,学生通过动手,不仅调动学生的兴趣,而且让学生克服数学的恐惧心理,树立信心,使学困生建立良好的学习态度。

2.改变教育观念,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在日常的讲课过程中,教师容易对那些接受能力较差或者不爱学习的学生产生反感,认为他们不仅影响了整个教学进度,还影响了其他同学的学习。因此,教师对于这类学生的教导往往采取的是严厉的批评,性格内向或者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就会感到自卑,不爱学习的学生也会越来越不在乎这门学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所以,小学数学教师要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对这类学生加倍地进行关爱,在各方面多给予一些帮助,让小学生们感到教师对他们“不抛弃、不放弃”,从而激发小学生内心的求知欲。

3、教给学困生好的学习方法,减少学习障碍。我们要十分重视对学困生学习方法上的指导,在平时的交流中给他们介绍好的学习方法。不但要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而且要强化记忆,思维,计算,操作能力的培养,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4.用耐心和爱心去浇灌他们。学困生的缺点比优点还要多,这就意味着犯错误的次数会多一些,对于学生不遵守纪律的现象,教师也要耐住性子,不能用打骂的方法来“镇”学生,因为征服学生的不是教师的大嗓门而是丰富的知识水平、文化修养和高尚的人格的魅力。面对他们因缺乏经验或无意造成的过错,我们应采用宽容、谅解的态度,事后再帮他们分析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让他们感受到慈母般的温暖,从而产生奋发向上的动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分层设计练习题,体验成功的喜悦

针对学困生数学学习基础薄弱、学习成绩差、接受新知识慢等状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降低习题的难度,放宽对他们的要求,让学困生完成较容易的学习任务,把他们一步一步地引入到知识的殿堂。

例如:在班级中,笔者把学生分为优等生、中等生和学困生三类,课外作业也分为三类,优生做难题,中等生做较难题,学困生做容易题。学困生在做容易的题目过程中,既培养了数学学习兴趣,又激发了学习的动力,发现数学问题如此简单,从而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同时,在班级中还开展了“一帮一、一对红”活动,即一位优生帮助一位数学学困生,每天出五道数学题目,让他们正确解答出来,以给学困生自信和激励,让学困生充分体验成功,分享喜悦。

6、对不同的学生采取针对性的激励性评价

评价是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客观、正确的评价会使学生获得一种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小学数学学困生由于基础知识差、思维能力弱,因而接受新知识的速度比较慢。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会在某一个时间或某是一个学科中取得成绩,尽管他们的成绩也许是微不足道,但是,我们还是要及时发现,并充分的肯定他们的成绩,让他们在老师的表扬声中,在同学们的喝采声中,分享到取得成绩的喜悦。

7加强家校联系,共同转化学困生。转化学困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必须持之以恒。此外,单靠老师的教育是不足的,必须与家庭、社会密切配合,齐抓共管才能奏效。

总之,帮助学困生要从“心”开始,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热心、细心、耐心、信心、恒心,这些“心”汇聚在一起,其实就是一个“爱”字。学困生更需要我们用尊重、理解、关心的话语去感化他们,用热情、智慧、真诚的行动去帮助他们。让我们用笑脸迎接他们,用爱心拥抱他们,以此换来每个学生灿烂美丽的笑容。

论文作者:李显荣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师》2018年4月刊

论文发表时间:2018/4/26

标签:;  ;  ;  ;  ;  ;  ;  ;  

小学数学教学之转化学困生论文_李显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