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平度市南村镇南村中学 山东 青岛 266700
摘 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素质教育是带着体温的,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农村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相对滞后。如何与时俱进、开展好心理健康教育呢?平度市南村中学用改革创新的精神,创建实施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四项工程:1.组建心理教研组;2.做好心理教材工程;3.构建心理咨询工程;4.创建心理环境工程。
关键词:37℃ 心理健康教育 素质教育
一、组建心理教研组
组建心理教研组,主要抓好以下两项工作:
1.做好专职教师的选拔。学校选拔的专职心理辅导教师是有着国家二级咨询师证书的热爱心理健康教育的老师,这使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首先保证了专业性。学校要求专职心理辅导老师不断提高自身水平,不断进行学习。经过努力,专职老师拿到了香港大学心理学岳晓东教授开设的“心理咨询师基本功课程”的合格证书,拿到了“焦点短期心理咨询疗法”的合格证书,理论联系实践,具有了较丰富的心理教育经验和心理咨询经验,赢得了教师、家长、学生的尊重和欢迎。
2.充分发挥心理教研组的检查、调控、指导作用。心理健康教研组是由学校主要领导垂直领导的教研组。教研组组长由校长直接兼任,副组长由副校长兼任,学校教科室主任和有经验的班主任及兼职心理教师作为组员。
强有力的组织,确保了全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健康蓬勃发展。
二、做好心理教材工程
从新课改的要求和学生实际需求出发,我们学校把心理健康教育列入校本课程,重点开发了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教材。学校首先在对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进行广泛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心理实际和自身实际,组织本校心理教师共同选题和编制教材框架。经过学校领导和老师的共同努力,开发出了《中学生心理健康活动案》校本教材。教材共三本,分为初三、初二、初一,每本近10万余字。教材分为两部分——心理活动案和学生自我成长,教师和学生皆可根据自己的需要阅读使用。教师可用作教案教参,学生可拿来阅读自我观照、自我学习。
三、构建心理咨询工程
主要抓好以下工作:一是开通心理信箱,建立心理咨询室;二是抓好心理咨询的质量。
1.开通心理信箱,建立心理咨询室。心理信箱是十分有利于与中学生进行交流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对一些尚不善于进行面对面谈话的学生十分方便。信箱可省去害羞的忧虑,而且中学生又可以把自己的思考在信中组织得更为严密。这样可以使老师更有针对性地解决心理健康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我校的心理咨询室设在教学楼四楼,符合心理咨询室要设在安全又僻静之处的标准。内部环境舒适、温馨、宁静、安全,室内配备了电脑、沙发等,同时还安装了校内联系电话。咨询室配有1个专职咨询老师,拥有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拥有丰富的网上和地面心理咨询经验。学生可以到咨询室面对面咨询,“专业、科学、热情、高效”的心理咨询服务让学生找到了心灵栖息的绿洲。
2.提高心理咨询服务的质量。心理咨询服务也要讲质量,因为质量是事业的生命。衡量一个学校心理咨询室的质量标准是什么?那就是“弟子盈门还是虚门”。
从以下摘取的几则实例中,足以说明学校心理信箱、心理咨询室不愧为学生的心理之家、迷津问路的心灵港湾。
心理信箱,使学生和老师保持了心灵链接。例如:有一位刚升入初中的初一学生,因为不适应初中生活,十分烦恼。想找老师求助,有点犯愁;找同学诉说,又抹不开面子(因为自己是入学考试的尖子生);向父母倾诉,父母又帮不上忙。在这种情况下,他写了一封信投进心理信箱,倾诉自己的烦恼。心理老师当天拿出信,并及时写了回信,第二天在课间把信给了这位同学,迅速高效地解除了学生心理的烦恼,使他尽快地适应了初中生活。
诸如此类,学生们在信箱里向咨询教师提出了一个又一个问题:A.我们家谁与谁都不讲话,静得可怕,怎么办?B.我感觉我的爸爸像一个陌生人,我该怎么办?C.照镜子是不是虚伪?D.我不敢抬头进教室怎么办?……
心理信箱,及时、高效、简捷地发现并解决了学生的心理烦恼。
四、创建心理环境工程
根据新的课程环境和新的课程因素的要求,我们学校心理课程环境工程主要解决了以下问题:
1.在学校网站上开辟“心理咨询”专栏,传播中学生心理与健康知识,做到资源共享,大家共同学习。
2.每学年举行一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周”,由团委和心理教研组联合实施。活动周的内容有:心理主题班会展示和心理活动展示课;心理专题讲座、现场心理咨询解答,主要由校内教师和校外专家主持,并请校外专家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心理知识竞赛活动、心理板报评比、“心情动漫”展示、制作“心情卡”,为学生提供各种需求的心理测试。
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素质教育是带着体温的,农村中学也可在有限的条件下与时俱进,走出一条切实可行的、有效的道路。
论文作者:代旭峰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8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4
标签:心理论文; 心理咨询论文; 学生论文; 教研组论文; 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信箱论文; 心理健康论文; 《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8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