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民主主义走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略论建国50年来民主党派的历史道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民主党派论文,民主主义论文,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文,年来论文,走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在人民民主专政条件下的团结合作,已走过了50年的历程。50年来,各民主党派所走过的道路,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从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并与中国共产党共同致力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条光辉道路。这50年,是各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真诚合作、患难与共、共同前进、共同经受考验的50年,是为民族振兴、祖国统一努力奋斗、竭诚奉献、作出重要贡献的50年,是继承发扬爱国主义优良传统,不断进步、不断发展的50年。50年历史充分证明,民主党派是中国共产党久经考验的亲密战友,是维护国家安定团结、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祖国统一大业的一支重要力量。
一、从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
早在民主革命时期,各民主党派就与中国共产党建立了不同程度的合作关系,并在革命斗争中逐步发展了这种关系。1948年,在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并取得节节胜利的形势下,各民主党派公开宣告站在人民革命一边,积极响应中国共产党1948年4月30 日发表的关于召开新政协的主张,聚集在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下,同共产党一道为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和建立新中国而共同奋斗。各民主党派在这一时期的斗争中抛弃了“中间路线”的影响和某些人的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幻想,逐步接受共产党的领导和新民主主义的纲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建立新中国作出了重要贡献。1949年9 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及《共同纲领》的制定,标志着各民主党派完成了向新民主主义的历史性转变。
新中国建立后,开始了有步骤地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在人民民主专政条件下,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合作发展成为国家政权中的合作,民主党派作为民族资产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的政治代表参加国家政权。各民主党派总结了民主革命时期的历史经验,以新民主主义纲领即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作为各自的纲领,按照新民主主义纲领的原则从思想上、组织上进行了整顿。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支持下,各民主党派参加国家政权建设和国家事务的管理,调动成员和所联系的阶级、阶层的人们,参加到土地改革、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三反”、“五反”和知识分子思想改造五大社会运动中,并通过参加这些运动从政治上和思想上得到提高,密切了同中国共产党的团结合作,加强了与各自所联系阶级、阶层的联系,对于加强全国人民的大团结,发扬人民民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新中国的建设服务,发挥了特殊的、重要的作用。
1953年中国共产党关于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以后,各民主党派拥护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决定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制定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的总纲作为政治纲领,采取了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路线,逐步从民主主义的道路转到为社会主义服务的道路。各民主党派带领广大成员和所联系的群众,积极参加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践,经受了考验,作出了重要贡献。随着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作为民主党派社会基础的民族资产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经历了根本性的变化,逐步向劳动人民转化,民主党派成为这一部分劳动者的政党,从而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历史性转变。
各民主党派从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并不是笔直的,它们越过了两道关口,经历了两次重大考验。第一关是解放初期的土地改革,主要是割断同封建主义的某些联系;第二关是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割断同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关系。在这个过程中,各民主党派经受了锻炼,获得了改造,取得了进步。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它们在和共产党一道前进的过程中,又共同经历了两次重大考验。第一次考验是1957年反右派严重扩大化的考验。这次斗争是必要的,但是出现了严重的扩大化,一些民主党派领导人和成员被错划为右派分子,伤害了许多同志和朋友。但是,在长期共同战斗中形成的合作关系,保证了它们在反右派斗争以后仍然继续坚持同共产党一道前进。第二次考验是在“文化大革命”的10年,各民主党派的领导人和成员和共产党的广大干部一道受到林彪、江青这两个反革命集团的残酷迫害。各民主党派之所以能在“文化大革命”中经受住严峻考验,从根本上说,是由于它们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经过长期的不断学习、实践和锻炼,已经树立起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和为社会主义服务的牢固信念,这是经历“文化大革命”磨难而初衷不改的思想政治基础。
二、共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历史时期。随着国内阶级状况的根本变化,各民主党派的社会基础也发生了根本变化。民主党派原来所联系的阶级、阶层的人们,绝大多数已经成为工人阶级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主义劳动者,同时已经有一大批建国以后成长起来的知识分子参加了民主党派,各民主党派成为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和一部分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在邓小平统一战线理论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在统一战线工作中大力进行拨乱反正,坚持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极大地调动了各民主党派为社会主义服务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任务,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得到各民主党派的衷心拥护和高度赞同。各民主党派修改了各自的章程,提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贡献力量。从此,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的共同利益、共同愿望和共同的奋斗目标。
新时期,我国的多党合作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共产党同民主党派的关系已经成为建立在劳动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社会主义同志式的合作关系;共产党同民主党派合作的政治基础,是遵循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共同致力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党派是我国的参政党,其主要职能是履行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职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新时期,民主党派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作用进一步增强。以《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制定与颁发为标志,我国多党合作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各民主党派广泛参加国家政治生活,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切实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能,对于加强和改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促进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新时期,各民主党派紧密围绕国家中心任务,努力开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新局面。广泛动员成员立足本职,努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作贡献;发挥自身特点和优势,面向社会开展多种形式的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和促进祖国统一服务的活动;充分发挥团结、教育、协调功能,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创造了多样的形式,生动活跃,成果斐然,极大地拓展了发挥参政党作用的领域,不仅为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实际贡献,也为了解国情、民情,为更好地参政议政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
新时期以来,随着民主党派性质、任务的变化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能的进一步明确,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开放性、多样性的社会环境,面临新老交替和新成员大量增加,迫切需要提高成员的觉悟程度和组织程度,以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更好地发挥参政党作用。各民主党派认真学习和借鉴中国共产党加强党的建设的经验,结合各自实际,在自身建设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宝贵的经验。目前,民主党派已实现跨世纪的新老交替,新一代代表人物以新的面貌活跃在国家政治舞台上。民主党派的思想建设得到加强,并取得积极成效。其成员已由建国初期的1万余人发展到51万人。
世纪之交,各民主党派正在深入贯彻中共十五大精神,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坚持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为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推向21世纪谱写新的篇章。
三、50年的基本经验
各民主党派50年来所走过的道路,是顺应历史和时代的要求不断前进、不断发展的道路。民主党派之所以能够在建国以后的各个历史阶段遵从社会发展规律前进和发展,一是中国共产党团结民主党派方针政策指引的结果;二是民主党派顺应历史发展的需求,自身不断努力的结果。
中国共产党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必须尽可能地争取联合其它可能联合的阶级和政党,建立广泛统一战线的原理,早在民主革命时期就对民主党派采取联合的方针。新中国成立后,在人民民主专政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继续并发展了同各民主党派的合作,帮助它们团结、进步和发展,在国家政治生活和建设事业中同它们真诚合作。中国共产党的三代领导核心,一以贯之地把团结民主党派放在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的战略高度来考虑,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在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的进程中,带领它们一步一步前进。
从民主党派自身看,其主要因素是:第一,爱国主义的思想基础。民主党派中绝大多数人具有爱国主义的思想,这是他们不断前进的共同思想基础。在现代我国具体历史条件下,只要坚持和发展爱国主义,其结果往往是走向社会主义。第二,社会实践的锻炼提高。建国以来,各民主党派以极大的热忱参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事业,不仅为我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而且在与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实现共同目标的实践过程中,不断增强共识和一致性,逐步提高本党政治纲领的水平。第三,骨干的积极作用。各民主党派是联盟性质的政党,在其发展的进程中,逐步形成了进步的核心力量。他们的骨干作用,团结了民主党派大多数成员走向进步。第四,自我教育的优良传统。建国以来,各民主党派在各个历史时期,坚持和发扬自我教育的优良传统,在自愿基础上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使成员在思想上不断得到提高,从而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不断前进。
建国50年来,各民主党派不仅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也积累了丰富了政治经验。1997年召开的各民主党派全国代表大会,站在时代和历史的高度,全面总结了与中国共产党合作的基本经验,归结起来主要有:
1、坚定不移地接受共产党的领导, 是民主党派必须遵循的政治准则。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证明,中国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才能解放,才能繁荣,才能富强。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走向胜利和发展的伟大实践中确立了在全国人民中的领导地位,民主党派在长期政治实践中郑重地选择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形成了接受共产党领导,同共产党团结合作、共同奋斗的优良传统。这是民主党派历史的主线,是民主党派不断前进和发展的生命线。始终不渝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我国的多党合作就有正确的方向、蓬勃的生机和光明的前途。同时,在工作中要处理好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和多党合作的统一,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和实行民主监督的统一,坚持共产党的领导与独立自主开展工作的统一。
2、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 坚定不移地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民主党派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邓小平理论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和包括各民主党派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作为参政党的各民主党派,要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民族的全面振兴作出自己最大的贡献,就必须用邓小平理论武装思想、统一认识、指导工作。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引导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唯一正确的道路,坚定不移地沿着这条道路前进,是由民主党派的政党性质、政治纲领所决定的。民主党派的一切工作理所当然地要符合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要求,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奋斗。
3、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不动摇, 紧密围绕国家的中心任务开展工作,是民主党派的根本任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共同构成了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亲密合作的政治基础。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的核心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民主党派的各项工作都必须服从于和服务于发展社会生产力这一国家的根本任务,并以此作为衡量工作的得与失、成效的大与小的根本标准。只有紧密围绕国家的中心任务,组织和集中广大成员的力量,为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服务,围绕着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和保持稳定来发挥参政议政、民主监督作用,不断作出新贡献,各民主党派才能跟上时代的前进步伐,成为推动社会前进的力量。
4、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是民主党派的政治责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已载入我国宪法,成为全国人民的意志。这一新型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是各民主党派和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实践中的创造和自觉选择,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政治制度的一大优势。它符合我国国情,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有利于维护国家政局的稳定、增进人民的团结,有利于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这种一党领导,多党合作,一党执政,多党参政格局的优越性,是西方多党制、两党制所无法比拟的。各民主党派有责任和义务坚持这个制度,维护这个制度,完善这个制度。“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是处理民主党派同中国共产党关系的基本方针,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生动体现。民主党派应遵循这个方针,不断巩固和发展同中国共产党彼此信任、真诚合作的关系,在多党合作的总格局中,正确地履行参政党职能,发挥参政议政、民主监督作用。
5、坚持加强自身建设,全面提高整体素质, 是民主党派发挥参政党作用的基本保证。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伟事业中,负有重要的历史责任。加强自身建设,是更好地发挥参政党作用的需要,是在新老交替的基础上实现政治交接的需要,是巩固和发展民主党派同中国共产党面向21世纪长期合作的需要。通过加强自身建设,建设高素质的领导班子,全面提高成员的政治素质,建立健全参政党的工作机制,才能为多党合作的巩固和发展奠定坚实的政治思想和组织基础。
以上这些基本经验是民主党派50年政治实践和优良传统的科学总结,是弥足珍贵的思想财富。坚持这些基本经验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民主党派必将在跨世纪多党合作的伟大事业中,书写出更加光辉灿烂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