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域共同市场形成机制研究_区域经济一体化论文

中国区域共同市场形成机制研究_区域经济一体化论文

中国区域共同市场的生成机理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共同市场论文,机理论文,中国论文,区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一直是以区域经济的高速增长为基础的,区域竞争成了全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就如何发展区域经济,提高区域竞争力,笔者于2003年曾率先提出,应发展区域共同市场、降低城市区域资源配置成本,并主张依照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发展区域经济①。然而,理论界尚未深入展开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对中国区域共同市场的界定、有无形成的基础、与全国统一市场的关系如何,以及它的生成机理是什么,还有许多争论。随着我国进入“十一五”规划时期,区域协调发展已经成为重中之重。

一、区域共同市场是区域经济合作的深层次发展

笔者认为,区域共同市场本质上是一种制度框架。它是按照市场经济规律,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为根本目的,以区域资源共享、共融、多赢为理念,发展区域合作新机制,区域规划相互协调,服务体系彼此配套,打破区域内部壁垒,使生产要素、商品在区域内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最终实现区域内经济结构互补、区域经济一体化良性发展的一种制度框架②。正如世界银行对国内政策一体化的阐述,“RIA(区域一体化协定)有助于政策一体化,因为它可以提供一个制度框架”③。

作为一种制度框架,区域共同市场没有停留在区域经济合作的政策配合、协调和认可的层面,而是以区域发展为共同目标,建立超越地方政府的管理机构,实施共同开发政策和制度,因而是高层次的经济一体化的形式,如欧盟这样的一体化组织,世界银行把它称为“深度的一体化”④。也可以说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高级发展阶段。

当前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是相辅相成的,前者是通过后者而实现的,否则,它就是一个空洞的概念。上个世纪最后十年,全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急速发展,到1999年初,区域一体化协定达到194个,其中87个是1990年以后成立的,这种区域一体化的协定既有发达国家之间签订的,也有发展中国家之间签订的,还有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签订的。这种一体化要求的不仅仅是减少关税和配额,而且要求有商品、服务、投资的自由流动,它“能突破国际贸易的范围,而扩展到投资、国内法规、国内政策、标准、基础设施以及政治领域”⑤。很多国家参加的不只是一个RIAs,而是多个。像英国不仅是欧盟(EU)成员国,也是欧洲自由贸易组织(EFTA)的发起国。美国既是北美自由贸易区成员,又是亚太经合组织成员,还在筹建泛美自由贸易区。澳大利亚不仅与新西兰达成一体化协议,又参加亚太经合组织,还与印度、南非等国协商筹组印度洋经济圈。可以说目前区域一体化已经遍布世界各大洲。

各个国家和地区对于参加区域一体化趋之若鹜,最根本的原因是通过签订多种不同的一体化协定,可以大大降低成本。首先,可以降低交易成本,在投资准入、市场管理和税费开支等方面可以减少大量的交易成本;其次,由于信息共享、物流畅通、金融开放和劳动力自由流动等原因,可以有效地节约生产成本和流通成本,节省区域内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成本;再次,通过区域规划,避免基础设施和其他公共物品设施的重复建设,提高公共物品效率,从而显著地降低公共物品的成本。

任何区域一体化本质上都是排外的,是一种“排外的俱乐部组织”(世界银行,2004)。然而,竞争与合作从来就是一对孪生子,一方面,区域一体化,包括它的高级形式——共同市场的内部达成的一体化政策和制度都是各成员国(地区)利益博弈的结果,这种合作本身就是竞争后的一种妥协;而另一方面,一体化区域组织的对外排斥,表面上看是一种自由竞争的对立物,但实质上又是竞争的一种形式,实行过程中又酝酿着新的经济体之间的博弈与均衡。区域经济就是在这种竞争与合作相伴中发展的。

中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中后期阶段和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具备了区域共同市场的形成基础。(1)中国经济需要进一步融入全球化进程, 市场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2)城市化已进入城市区域化发展的阶段, 一大批城市群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引擎,这一切客观上要求发展区域共同市场。目前中国也初步具备了建立区域共同市场的各种条件,特别是全国交通网络已有极大的发展,区域经济合作已从务虚阶段进入务实阶段,创建了一系列区域共同开发的政策与制度。

二、研究、健全区域共同市场的生成机理,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加速发展

中国区域共同市场虽然有其产生的必然性与可能性,但并不等于说它可以自发地形成。为了更好地推进这种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发展,进而推动全国统一市场的建立,需要结合中国的历史与现实,研究在中国共同市场生成的机理是怎样的。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尚未最后完成,同时,又是一个体制转型的国家,市场发育程度不完善,一方面要融入经济发展全球化的潮流,另一方面又要完成现代化的历史使命。这些独具的特点决定了在中国建立或形成区域共同市场的机理,不可能完全等同于西欧、北美和东盟及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等区域一体化的生成机理,可能是一个包容更广泛的机制与制度的系统。这个系统至少由以下三个方面的机制所组成。

1.经济区内部建立在专业化分工基础上的产业关联机制。

如前所述,区域经济的范围是由经济地理、历史和市场等因素决定的。经济区之所以称为经济区,就在于这一区域内部存在着经济的自然联系。各地区自然禀赋与要素禀赋的非均质性造成了各自不同的比较优势,进而又发展为不同的产业分工和生产专业化分工,这种分工必然要通过市场的交换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链。所谓经济区的内外部的经济联系,在本质上就是指这种由分工与交换所建立起来的供、产、销的经济运行。这种经济联系首先发生在城乡之间,继而又通过城市的聚集与辐射,推动地区内部和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这就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大致轨迹。中国东部经济之所以比较发达,就是这一地带的历史发展中存在着这种极其密切的经济联系。这种经济联系,在建国之后的计划经济时期,由于否认市场的作用而被人为地割断,从而导致了经济发展的长期迟缓。改革开放以后,国家逐步确立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并于1994年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推动了“九五”、“十五”时期全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这主要是由于明确了企业是市场的主体,从根本上调动了各种所有制企业的积极性,启动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原动力。然而,这种发展又是由全国的各行政区,即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非理性竞争所推动的,并不完全是市场对全国资源优化配置的结果,各经济区内外的经济联系并没有完全恢复和发展,相反,地方分割、市场封锁在“九五”、“十五”期间愈演愈烈,这与以下原因有关:

第一,改革开放以后,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引进了一大批原材料半成品和市场在外、只完成产品加工的企业,产品也多属于产业链的终端产品。产品虽有市场保证,但是,企业之间产业关联度很低,甚至产业链极易断裂,每个企业都成了直接对外的加工点,只是国外企业的加工车间。

第二,改革开放后地方政府才有了自己的财政收入。1994年实行分税制之后,地方财政实力进一步增强,地方政府已经成为一种经济利益主体。为了实现地区的经济发展目标,提高地区本身的综合实力和财政收入,省、区、市都在建立自己的制造业,开辟自己的港口,在市场上以邻为壑,实行地方封锁,从而割断了历史上形成的各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导致中国从未有过的产业同构。即便是经济最发达的长三角地区也是如此,上海与江苏的同构率达90%,上海与浙江的同构率也达70%。产业结构的雷同变成吸引外资的争夺,而引资大战反过来又使同构现象在更高层次上重演,结果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

总之,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实现了与国际经济的逐步接轨,但并未能完全实现国内区域之间的经济联系。要在国际市场变动和国内实现新型工业化的条件下,恢复和提升国内区域之间的产业联系,应着重解决如下问题:

第一,提高专业化分工水平,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劳动成本低廉仍是我国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在国际产业转移的今天,我们必须抓住时机,充分发挥这一优势。然而,我们也要看到这一优势并不是长远的,一是具有这一优势的发展中国家很多,二是中国东部地区的这一优势将逐步丧失。工业化发展要求中国的产业结构从总体上必须优化升级,首先是东部地区要由劳动力密集产业为主向资本、技术密集产业为主发展。如珠三角的发展当务之急就是实现产业升级,建立中国南部地区的重化工业体系,提升制造业技术水平,将劳动力密集产业逐步转移到中西部地区,从而建立新的专业分工系统。

第二,通过自主创新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延长产业链。经济发展处在低级阶段的国家,专业化分工比较粗放,产业结构简单,往往停留在原材料和简单加工制造业的水平。新型工业化要求以技术装备工业制造业,不仅要提高加工制造业的技术水平,更要通过技术开发、特别是自主的技术创新,实现资源的深加工化和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一个区域GDP的增长,不能单纯依靠市场热销产品的生产, 更重要的是通过创新生产高附加值的新产品,提高区域内的专业化水平,带动区域产业链的发展。

第三,区域产业联系必须通过产业集群与城市群功能分工集聚得到发展,这已为国外经济发展和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达地区的实践所证实。由于产业集群实质是由企业集群所形成的社会网络,它们之间的经济、社会和文化联系使其成为一种经济与社会的群体,依靠这些多元联系,使产业分工得以逐渐发展和规模化。其中企业本身、供应商、客户、中介和金融服务、政府成为各司其职的诸多环节,共同推动产业集群的发展。城市群的功能分工又使这种产业集群获得集聚效益,从而使得一个经济区域成为高速增长的全国经济增长极。浙江省宁波的服装、机械集群,绍兴的纺织、印染、化工集群,温州的机械、电器、皮鞋集群,台州的汽车配件、工艺制品、模具集群,杭州湾的微电子集群等,在这些工业集群内专业化分工都很明显。如绍兴的纺织按纺、织、印染几个环节组织生产。这种小而专而联的分工格局提高了资源配置的有效性与合理性,并形成了大批量生产,实现了规模效益⑥。产业关联机理本身并不完全是区域共同市场形成的机理,然而,在中国,首先应提高市场的发育水平,发展区域内外经济联系,故而列为中国区域共同市场形成机理之一。

2.现代服务业的高速度高质量流通机制。

在中国建立区域共同市场还必须利用这种机制。这是因为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发展,要求区域经济要放到国际经济发展中去定位,经济的发展要与国际市场对接,经济的竞争力要以信息社会的标准实现升级,不能只停留在工业化阶段的生产成本降低上,还必须在保证速度和质量的前提下,做到“低交易成本、低物流成本和低库存成本”(周牧之,2005)。

现代流通机制的作用集中表现为促进经济的高速度与高质量发展。研究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共同市场的发展,不能离开这个系统的机制作用。现代流通机制是在传统流通的供产销传导机制的基础上,突出发展了以下诸种机理作用:

第一,信息的快速收集、整理、传递机理。在信息化高度发展的今天,地区经济发展的前提是对资源、市场、制度建设等方面信息的及时准确掌握,为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发展的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这是节省交易成本所必需的。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将会加速信息的传导,有利于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抓住稍纵即逝的商机数字加速发展。

第二,资金筹集与融通对经济运行的启动与润滑机理。经济全球化发展促使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规模迅速扩大,资金投入量急剧增长,中国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从2000年的32619亿元增至2004年的70073亿元,四年翻了一番以上,每年增速均在两位数字以上。这都需要通过现代金融服务筹集大量的外资与内资来启动和润滑经济的运行。

第三,现代物流所显示的快速、高质的位移机理。工业化所推动的国民经济总量增长、工业销售额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和进出口贸易增长,推动了社会物流需求的高速增长。中国物流总额从1991年的30221亿元猛增至2004年的383829亿元,同期单位GDP物流需求系数从1.4增至2.8⑦,说明现代物流所提供的产品保管、管理和运输职能显著地降低了企业的交易成本和运输成本,在大批量、长距离、多种运输相接的现代经济发展中具有无限的生命力。在区域经济发展中集中在每个城市的物流业把千万个企业的产销连接起来,组成庞大的网络,实现消费→生产→再消费→再生产的经济循环,展示了现代经济发展中,物品流通必须与价值流通相匹配,同样要有一个具备高速、高质的运行机理的产业群来完成。近年来,现代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推动我国流通速度加快、效率提高的重要因素。为了更好地发挥这一产业的作用,还需要提高物流社会化、专业化和组织化的程度,提高物流的综合协调能力和管理水平。

第四,现代中介服务产业的智力提升机理。中介服务是一个以专业的职能活动服务于生产、流通与消费的产业部门,诸如法律、咨询、会计、广告、形象设计等。这些产业部门是将智力资源转化为一系列服务产出的部门,它们能够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管理成本和交易成本,是现代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新兴产业,是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中国在这一领域发展的空间仍然很大,是经济发展与国际接轨之后必须加速发展的产业部门。

以上列举的四个方面现代流通机理,是把现代服务部门(产业)的职能,从经济运行的机理视角做一些初步分析,它说明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必须是一个市场发育完善的经济一体化,单有产业关联机理作用是不能完全适应迈向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中国经济发展需求的。因为按照产业交替的理论,城市和区域的经济发展,在早期主要靠工业部门的建立和扩张,当工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和现代化的标志就代之以现代服务业(李京文,2005)。现代服务业是一种智力产业,它构成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专业环境。它所具有的特殊机理,将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现代经济发展的竞争力。

3.经济区内政府之间的协调管理机制。

这是形成区域经济一体化或区域共同市场最重要的一种机理。既然区域内外的市场分割是由地方政府造成的,那么,只能由地方政府通过经济一体化的共同政策去打破这种地方封锁,实行产品与服务的自由流动。区域经济合作要求区域内的各个城市、地区把区域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开发。因此,必须通过各地政府的协同管理,从规划、制度、政策和措施等方面实现共同化、一体化的建设,即所谓的从务虚到务实的发展。世界银行在界定经济一体化时强调“经济一体化——即在制定和实施税收、健康和安全法规、环境、标准等国内政策时政府之间的合作——能够通过减少交易费用和允许新企业进入市场来增加国内市场的竞争力度。国内政策的合作还有助于克服市场失灵,而且能够确保不会通过不正当途径再次增加贸易限制”⑧。“政策一体化是指政府有意采取超出国民待遇范围的措施,通过调整、协调或对国家政策和执行的互相认可来减少管理体制所带来的市场分割的负面效果”⑨。前者说的是经济一体化的基准线,即国民待遇;后者是说经济一体化还要超出这个基准线,实行制度与政策的创新。大家熟知的欧洲联盟(EU)就是一个实例。它是一个比较成功的区域共同市场,是经由法德煤钢联营、关税同盟、组建共同市场开创经济联盟等阶段而发展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同时,还朝着政治一体化,即建立超国家机构的目标发展(目前已在政治、法律、安全防务等一体化上表现出不同层次的合作)。

借鉴国外的实践经验,在中国区域共同市场形成中,地方政府需要建立一系列的协调机制:(1)建立一种超越地方管辖范围的权力机构,即由区域内各省、 市共同组成的主导区域共同市场发展的权力组织,如区域共同市场理事会。它负责制定符合全国发展要求的区域共同市场发展规划,其中包括区域发展目标、产业结构演进及其空间分布、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和市场发育方向。这一发展规划的制定应由中央主管部门主持并批准,这有利于区域内部和与其他区域发展的协调,而规划的实施则由地方政府的相关部门和机构去完成。(2)组建区域发展研究机构。 根据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全国经济发展的状况,不断修订区域共同市场的发展目标,提供共同政策创建的建议,要集中一定的智力资源推动一体化的高度发展。(3)以区域为主体实行跨省市公共设施建设的招商引资。要实行区域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融资管理和运营管理,以及区域性的公共防灾设施的建设与管理。(4)更多的是协商制定区域共同农业发展政策、产业结构演进政策、共同运输政策、旅游资源共同开发政策、市场准入的统一政策和标准等等。与西欧共同市场由各个主权国家组成的情况不同,我国的区域共同市场之间不存在进出口关税问题,但是,同样存在市场准入问题。而在这方面,各省市利用不同的技术标准、质量检验标准和卫生防疫检验标准等手段,来实行地方封锁的现象仍很严重。推进区域经济合作和市场一体化,更多的是通过大量的制度、政策创新去拆除这些樊篱,实现资源共享下的共同繁荣。(5)作为一种协调管理的机制,需要建立区域共同市场发展基金, 用于市场开发中的扶植和损失补偿。

上述中国区域共同市场形成的三种机制,不仅均是由各种子系列机制所组成的机理系统,而且是相互关联依次发展的,在区域共同市场的建立与发展过程中其作用也不完全相同。前两种是区域共同市场形成的必要条件,最后一种则是充分条件。只有全部具备了充分必要条件,中国的区域共同市场才能建立起来。

本文系985工程哲学社会科学区域经济创新基地资助项目。

注释:

① 郭鸿懋、邹治平:《发展区域共同市场 降低城市、区域资源配置成本》,《城市》2004年第1期。

② 这个意义被抄袭后,又被错误引用。见《2005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长三角区域规划及统筹发展》,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97页。

③ Maurice schiff等:《区域一体化与发展》,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第95页。

④⑤ Maurice schiff等:《区域一体化与发展》,第97、1页。

⑥ 池仁勇:《区域中小企业创新网络形成、结构属性与功能提升》,《管理世界》2005年第10期。

⑦ 引自《经济日报》2005年5月25日,第10版。

⑧⑨ Maurice schiff等:《区域一体化与发展》,第13、97页。

标签:;  ;  ;  ;  

中国区域共同市场形成机制研究_区域经济一体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