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体能训练在高职排球教学中的作用与方法论文_李宏

小议体能训练在高职排球教学中的作用与方法论文_李宏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学部,浙江 金华 321007)

摘要:排球传达的是一种竞技与协作精神,这一精神的传承与发展能够为在学生中引领一种健康的体育风气。与此同时,排球运动还能够提升学生的整体体质与个人素质,而在高职教学领域中尤甚,因此高职教师对于排球教学中的体能训练方法积极探讨与研究。

关键词:排球;身体素质;研究

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体系中,排球是体育教学主要内容之一,广受大学生喜爱,这不但是因为排球具有很好地体育训练效果,能够让人保持健康的体魄,还是因为其传达的竞技、协作精神能够培养学生适应竞争、融入团体的基本素质。要在排球学习中有所收获,体能是基础。

1.体能训练的作用

1.1排球教学中体能训练的重要性

1.1.1排球运动自身的需要。和其它运动项目一样,排球运动也要求运动者必须具备一定的体能基础。现代排球运动技能正在向着更加简练、实效的方向发展,在教学和训练过程中,对学生的运动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在大力跳发球方面,对力量、速度要求都较高。要提高学生的运动素质,首先就得保证学生的力量、速度、耐力等体能元素不断的提高。这就决定了在排球教学中,必须注重学生的体能训练。体能涉及到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基本的活动能力,另一方面是身体素质,这两个方面对排球学习都十分重要,为此,要让学生有足够的素质、能力,参与到排球学习与训练,就需要加强体能训练。从当前的情况来看,高职学生的上肢力量、腰腹力量、躯干力量等不够强,体能较弱,若是不加强这方面的体能训练,提高其综合素质,其很难参与到排球学习当中。

1.1.2对学生体能现状要求。体能是指有机体在运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运动能力,主要包括身体的基本活动能力以及身体素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运动和劳动过程中,运动能力是一项基本能力。目前很多大学生的上肢力量、腰腹肌控制躯干的力量存在明显的不足,是大学生们普遍存在的体能弱项。而排球教学恰恰能够弥补这不足,通过有效的排球教学与体能训练,能够有效改善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能状况。排球学习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运动能力,而我们平常所说的运动能力实际上就是学生的体能,只有具备了这个体能基础,接触其他专业的体育项目才能得心应手。若是没有这个基础,先天条件不足,很难掌握运动规律,学习效果必然不会理想。从这个角度来看,体能训练是教学的基础,也可以说是一切体育项目教学的基础。为了让学生快速掌握排球技能,体能训练不能少,其中不但涉及力量、心肺功能训练,还包括协调能力、柔韧性等方面的训练。

2.排球教学中体能训练的手段与方法

2.1力量训练

力量素质的训练。力量是人的生存必备本能之一,只有拥有了力量人作为个体才能够无畏地存活,并且勇敢追求自身的终极目标,同时,力量也是衡量一个人能否有从事某项工作的潜力的基本素质考核方向。力量从素质的角度来说是指人体的肌肉性群落在从事相关的工作时抵御工作中阻力的能力,而这份能力也支撑着人体各器官肌肉成形与巩固,而肌肉会对人体的器官起牵动作用,进而使人能够拥有足以改善自身体质的力量,这对于尚未走入社会依旧处于青春期的学生们来说是尤为重要的。在体能之中,各方面的力量是基础,尤其是排球比较注重的上肢力量、腰背力量等,力量不但可以带给人身体上的有力感,还可以增强人的信心,赋予人强大的勇气和无畏的信念,勇敢追求自己的目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心肺功能训练

体能训练中,心肺功能的训练也是十分重要的,血液、空气的流动,给予人不竭的动力,人才能表现出运动素质、能力。心脏是人体核心,供给血液;肺脏是五脏之一,为人提供氧气,保持人的运动机能。所以说在实际的体能训练中,教师应该将心肺功能训练作为重点。一般来说,心肺功能训练的典型方法有呼吸法等,以长跑法为主,长跑法分为不同的类型,有持续跑、重复跑、变速跑等一般性训练方法,还有小步跑、高抬腿跑、后蹬跑、大小腿折叠跑、加速跑等专业训练方法,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的训练方法和手段。心脏作为人体的核心,具有承载血液循环的重要作用,心脏可以说是整个人体的基础性器官,离开心脏人作为个体就无法存活,无论是儿童还是青少年还是成年人都不例外,因为心脏是我们身体内部血循环的基础,正是因为血液交替循环的存在,人体才能够得以维持相应的身体机能。从循环的角度来说,肺部也同样是如此,如果说人体内部与血液同等重要的物体也就当属气体了,而肺部承载着人体的全部气体循环,而这也是保证人能够存活与呼吸的前提。所以说心肺的功能与身体的健康息息相关。

2.3柔韧训练

柔韧素质的训练。柔韧性是排球领域甚至整个体育领域中较为重要的身体属性,从素质学科的角度而言,柔韧是指人体的各大身体关节、韧带部位以及肌肉部位的伸缩型延展能力和活动的幅度范围,因此韧带属性本身也就受这些自身的素质所影响,也就和自身的肌肉弹性、延展性以及自身韧带部位的延伸性有密切的关系。同时韧带还和相关关节的骨头形状、结构骨关节附近的骨体积密度以及相关机体的部位的劳损程度密切相关,可见柔韧性对于我们身体的重要性,因此我们必须重视柔韧性的实际训练。而在排球课堂上也是如此,作为与球类运动最密切相关的身体属性,韧带的锻炼当属必不可少。教师们对这一训练的安排和设置环节也就要多加以密切关注,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多的让学生们进行充分的运动前准备活动,进而避免学生在进行球类运动时的肌肉拉伤和其他关节性损伤,以影响学生们的运动能力。但是在此环节中,切记叮嘱学生不要用力过猛,进而引发因准备活动过当而带来的实际性机体损伤。然后在具体的课程执行环节,可采用牵引、拉伸性排球技巧训练的方式来锻炼学生们的柔韧性,以提升学生的综合身体素质。 在排球领域,柔韧性也是一个重要的身体素质构成方面。

2.4协调性训练

协调性素质的训练。灵活素质是检验一名学生能否对所学知识活学活用的最佳途径,同时这也能够反映学生的反应力及应对突发事件时的应激体能。具体包括学生的身体综合性调节能力,身体的灵动性以及身体肌肉性认知的准确性,这三种属性属于灵活素质的基础性能力,因此这应该在课程实际的开展环节被严加重视,并且合理地植入课堂的体育教学活动中。而排球作为一种较为灵动的球类对于灵活素质的要求也就随之而提升,所以,我们通常将灵活素质相关训练环节归纳为排球训练的必备环节以及排球训练最终考核环节这都是具备一定的科学依据的。保持身体协调、动作灵活,也是排球体能训练的重要内容,这对提高运动员在排球比赛中的反应能力、应变能力、战术执行能力有很大的帮助。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协调性训练包括诸多的方法,其中不但有节奏练习、折返跑练习、绳梯练习,还包括台阶跳练习、传球练习等,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协调性,为其安排系统的训练方案。

3结论与建议

学习排球,就必须有良好的体能,所以在实际的教学当中,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对其采取个性化的体能训练,才能提高其体能素质,为排球专项训练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排球运动员的体能特征与训练探析[J]. 章赛清. 福建体育科技. 2005(03)

[2]青年男排运动员身体素质与比赛成绩的相关分析[J]. 文静. 福建体育科技. 2005(02)

作者简介:李宏,男,大学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

论文作者:李宏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10月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5

标签:;  ;  ;  ;  ;  ;  ;  ;  

小议体能训练在高职排球教学中的作用与方法论文_李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