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论和谐”与物、物、人的复杂地理问题研究_地理学论文

事—物—人“三理和谐”与复杂地理问题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地理论文,和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N94文献标识码:A

顾名思义,地理学就是讲“地”之“理”。所谓“地”,包括了具有地域差异的事、物、人;所谓“理”,主要指地球表层事、物、人的相互作用及时空变化的规律。由于地理学对象之复杂、道理之综合,时常让人感到困惑,不知如何把握地理之“理”。借鉴顾基发先生“物理—事理—人理(WSR)系统方法”[1],作者将其概括为“事理”、“物理”和“人理’三个方面,并主张在事—物—人“三理和谐”中认识地理事物,开展复杂地理的综合研究[2]。近年来,我们将事—物—人“三理和谐”应用于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区域旅游开发、西安市行政中心外迁等项目,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问题分析思路清晰,方案设计言之成理;今撰此文,对事—物—人“三理和谐”及其在复杂地理问题研究中的应用进行简要介绍。

1 物理—人理—事理的含义

现实世界是由事、物、人组成的复杂系统。事有事理,物有物理,人有人理;通晓事理以便“理事”,懂得物理以利“理物”,明白“人理”方能“理人”。做事、理物、为人是人的基本职责,什么是事理、物理和人理,这里略作解释。

狭义的“物理”,即客观物质世界存在和变化的道理,如大气受热抬升、水汽遇冷凝结、岩石自然风化、山体重力下滑等。广义的“物理”,还包括了人类社会在各种“力”的作用下,发生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应然”状态,如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水平逐步提高,随着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人们对旅游的需求将逐步增强等。地理学中的“物理”应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基本道理,是现实世界“是”的规定性,包括了地理事物的形态与类型、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及相互作用等,对于这些“实事”的描述和“是”的规定性,需要进行客观的调查,从“物理”的角度进行客观公证的分析。

“人理”即为人的道理。为人的道理十分复杂,概而言之,支配社会运转的“人理”似乎可概括为利(利益)、理(道理)、力(权力)[3]。涉及经济活动的事务,大多数可从“利”的方面进行分析解释,两利相较取其大,两害相较取其小,利之所在人之所往,趋利避害乃为人之天性;“理”即道理,为人处事要讲道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道之不存、理将安在,有人为追求真理和正义,不惜抛头颅洒鲜血;力即权力,它是社会运作中最重要的力量,社会和组织中的决策权总是握在决策者手中,县官不如现管,官大一级压死人。纵观世界,国家关系没有真正的友谊,只有现实的利益,过去美国支持萨达姆政权是为了倾销军火、得到石油,现在推翻萨达姆政权占领伊拉克,还是为了倾销军火、独占石油。

“事理”即做事的道理。事由人做,物由人理,按人的需求“理物”、“理人”即为做事。常言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做事的学问,需要把自然界及物质方面提供的可能,与人类需求和发展目标结合起来,权衡利弊得失,按“多快好省”的要求进行统筹规划、综合决策,以便形成规划方案和设计蓝图,最后组织人、财、物等生产要素,在科学监督管理下按规划方案实施,实现人们做事的目标,许国志将此类问题的研究称为“理事”[4]。20世纪50年代以来,地理学的研究“范式”正在从解释世界的存在和变化,逐渐走向规范世界的“应当”和改造世界的“做”,开发利用资源、谋求经济发展,退耕还林还草、保护生态环境,调整产业结构、合理布局生产,开发落后区域、实现共同发展,规划管理世界“做”的和工程建设成分已越来越突出。

2 “三理和谐”的含义及实践性原则

20世纪以来,学科划分越来越细,“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似乎在追求“物理”,政治、经济、伦理等社会科学似乎在追求“人理”,机械制造、土木工程、城市规划等似乎在追求“事理”,导致构成统一世界的事、物、人分属不同学科,物理、事理、人理相互分割,现实世界的整体研究难以正确实施[5]。

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事—物—人”相互作用的科学,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工程技术在地球表层系统研究中的汇合[6],任何相互割裂、各讲各的“理”的做法,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地理学的价值。因此,地理之“理”包括了景观形态及环境变化之“物理”,人类需求与人地关系之“人理”,和处理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之“事理”。R.B.Miller教授指出,要对自然过程与人类活动的相互作用进行更多的研究,以往研究中缺少实质性协作,成功的实例和积累的资料十分有限,要促使这些复杂问题的研究从多学科的“加和”进入跨学科的“整合”,需要更好地组织协调和统筹规划[7]。

如图1所示,事—物—人“三理和谐”是指在复杂地理问题研究中,要依据所研究的事物、所处理问题及需要达到的目标,将自然科学中的“物理”、社会科学中的“人理”和工程技术中的“事理”结合起来;既着眼客观“实事”的观测调查,分析其相互作用的机理和时空变化规律,认识其“应然”状态和“是”的规定性;又要从人地关系和人类需求出发,分析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功效与影响,确定其终极目标和人类需求的“应当”状态;然后,将现实与目标、需求与可能结合起来,权衡利弊得失,制定从现实的“是”走向“应当”目标的途径和方法,谋求在“事理”上的多快好省。

图1 地理研究中事物人“三理和谐”理论

在事—物—人”三理和谐”研究中,自然科学的“物理”求“真”求“实”,以保证具有充分的科学依据而真实可靠;社会科学的“人理”求”善”求“美”,以保证符合人类需求与终极关怀,具有既善又美的结果而令人满意;工程技术的“事理”追求实际操作的“可行性”和运行方式的“高效性”,以保证方案实施多快好省并取得最佳的“效益”。事—物—人“三理和谐”应用于复杂的地理环境建设活动,就是要打破学科界限,实现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工程技术的综合分析和多目标决策,以保证所设计的改造世界、变革社会的方案既科学又可行,并取得令各方面都满意的最佳效果。

如何将事—物—人“三理和谐”应用于复杂地理问题的研究,在近几年的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中,我们总结出如下原则:①以现实问题为导向,着眼于问题的系统研究。如对于沙尘暴问题,不仅要分析沙尘暴的形成原因,分析其危害和影响,还需要研究其防治途径和措施,只有开展这种系统研究,才能将事—物—人“三理”统一起来;②立足地理学的统一性,将三大分支学科综合起来。如从气候、水文、植被等分析沙尘暴形成的自然原因,从人口增长、农牧业生产、土地利用分析沙尘暴形成的人为原因,通过野外调查和遥感技术获取沙尘暴信息,认识其时空分布,评价沙尘暴的危害和影响;③构建开放的知识体系,建立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如沙尘暴的形成和时空分布应立足于“物理”分析,认识其“是”的规定性;对于沙尘暴的危害和防治目标,应立足于“人理”分析,评价其可能的危害与影响,制定其防治的目标和“应当”状态;在设计沙尘暴的防治途径和措施时,应立足于“事理”分析,将需求与可能结合起来,研究制定沙尘暴防治“多快好省”的措施与方案。

3 “三理和谐”的典型案例: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

对于中国的生态环境建设而言,水土保持是十分关键而重要的任务。本文以此为典型案例,介绍事—物—人“三理和谐”在该问题研究中的应用,其分析框架如下(图2)。

图2 水土保持的事物人“三理和谐”分析框架

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有其客观必然性,首先应着眼于观察调查、分析其“物理”。从水土流失的形成机理来看,丘陵沟壑的高原地形、松散未胶结的黄土母质和季节性的暴雨是水土流失的天然原因,再加上后期植被覆盖的人为破坏和不合理的土地耕作利用,使黄土高原成为世界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土壤侵蚀模数在2000-5000吨/·年,每年流失表土16亿吨[8]。一般而言,降雨溅蚀和径流侵蚀是水土流失的原动力,降雨强度越大、地表径流模数越大,表土的侵蚀量就越大;而地形结构是表土侵蚀的自然基础,坡度越大、沟谷密度越大,表土流失越严重;林草植被具有涵养水源、保持表土的特殊功能,当植被覆盖率在60%以上,表土流失量小于200吨/·年;随着植被覆盖率的下降,表土失去植被的保护,水土流失会迅速增大。所有这一切,都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应然”状态,依据地形、气候、植被等影响因素,可建立水土流失的通用方程,根据各因素的现实状态和时空分布,可认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时空变化[9]。20世纪90年代以来,黄河的输沙量呈减少趋势,这可能与气候变暖、降水量减少有关,不一定全是植树种草的效益。

人们为什么要“逆”自然而行加强水土保持,这要从人类需求和可持续发展的“人理”来进行分析。人们生存繁衍在这块土地上,希望山清水秀、物产丰富、人民富裕。然而75%以上的地区发生严重的水土流失,每年流失表土16亿吨,相当于2厘米表土,损失氮、磷、钾和土壤有机质达上千万吨,破坏了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水土资源,经济损失高达50多亿元[10]。由于生态环境恶化,导致农牧业减产、经济落后,美国科学家巴尼博士称:“这不是毛细血管的出血,而是大动脉的破裂”。不仅如此,黄河携带大量泥沙在下游堆积,导致河床抬高成为地上河,高出周围地平面10米以上,使下游水患风险增大,随时可能决口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巴尼博士称其为:“布在华北平原一颗没有爆炸,但随时都可能爆炸的定时炸弹”。这种状态显然不符合“人理”,针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造成的危害,人们自然会有保持水土、趋利避害的需求,提出控制表土流失,让黄河变清、下游转危为安的目标。

面对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和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我们该“做”些什么以及如何去“做”,是要讲点“事理”。从制约水土流失的因素出发,暴雨气候和疏松表土是不可控因素,丘陵起伏的地形是半可控因素,而植被覆盖和土地利用属于可控因素。从保持水土的具体措施来看,大规模修建淤地坝和反坡梯田,可能成本太高,效益单一而又较差;植树种草、提高植被覆盖率,成本较低并具有较高综合效益[11]。因此,在多年实践探索的基础上,党中央提出退耕还林还草,发展生态农业、建设山川秀美的世纪工程,给黄土高原的人地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指明了道路。针对不同的土地类型,还需因地制宜,一哄而上全部退耕还林还草,也是必须反对的。其实,黄土高原并非都是坡地,还存在较为平坦的坝地和塬地,可保证每人一亩优质耕地,以提供居民生活的基本口粮。而对于15°以上的坡地,要坚决退耕还林还草,发展林果业、林特产及相关产业,增加居民经济收入,以实现“山清水秀、五业兴旺,人民富裕、经济繁荣”的宏伟目标,促进人地关系向着良性演化,这就是做事的道理。

4 从科学的“三理”到哲学的“三问”

科学理念和哲学范畴是相互联系的,具体科学理念的概括提升可进入哲学范畴。将顾基发先生提出的“物理”、“人理”、“事理”与徐长福先生[12]提出的“是”、“应当”、“做”三个哲学范畴联系起来,发现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并分别担负着“认识世界”、“规范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三大功能,其对应关系如下(表1)。

表1 科学“三理”与哲学“三问”的对应关系及社会功能

科学研究的“三理”

哲学命题的“三问”

具体的人文科学社会功能

物理:客观世界存

是:事实的描述与解释,

着眼于观察调查,认识世界是

在与变化的道理 强调客观公正 什么,解释世界为什么和人们

是怎样知道的

人理:人类需求的

应当:系统目标与价值判

着眼于人类需求与价值分析,

目标与终极关怀的

断,强调终极关怀 规范世界应当是什么,为什么

道理应当是这样而不是那样

事理:处理组织和

做:变革世界的实践,强

着眼于改造世界和变革社会,

事务的方法和技巧

调操作与管理 指导人们做什么和应该怎样做,

旨在取得实效

事—物—人“三理

是—应当—做“三问”,

认识世界—规范世界—改造世

和谐”,强调“三

强调三环节的相互联系 界的循环运动,从“是”与“

理”归一应当”的偏差求“做”

检讨人类科学及研究范式,不外乎包括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和工程技术三大领域,解决现实世界是什么、应当是什么和如何做这三大问题。虽然,每一学科都涉及“是”、“应当”和“做”三大任务,但在研究的重心和兴奋点上,自然科学的任务是认识世界是什么、解释世界为什么,解决世界“应然”状态“是”的规定性;人文社会科学的任务是按人类的需求和终极关怀,规范世界“应当”是什么,为什么“应当”这样而不是那样;工程技术的任务是在现实与目标、需求与可能之间变革世界,解决“做”什么和怎样“做”的问题。地理学是地球表层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工程技术的汇合,既涉及世界“应然”状态的“是”,“规范”状态的“应当”和“实践”活动的“做”,理应将认识世界、规范世界和改造世界联系起来。

地理研究中“是”的问题,主要涉及地表事—物—人等“事实”的存在与形态、时空分布与变化、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的观测、记录与描述,完成认识世界和解释世界的功能。一般的提问方式是:存在什么样的地理事实,人们是如何认识到的,如何描述和表述这些事实。解决地理事实“是”的问题,靠的是艰苦的调查和聪明的“智慧”,涉及到本体论、认识论和词语学。因此,基础研究中客观的观察调查、分析实验、信息处理、模型建立、地图描述等是最基本的手段,其成果主要表现为基础性的地理数据、地理概念、地理规律和基础图件。

地理学中“应当”的问题,主要涉及价值判断和人文关怀。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文地理学的兴起和行为地理学的传入,特别是国际环境保护运动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才引起学术界的重视。面对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挑战,人类“应当”建造一个什么样的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这里涉及更为复杂的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发达国家强调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中国家强调经济建设和发展,成为国际社会在环境与发展领域两大对立的派别。规范世界“应当”的问题,一般提问方式是:系统的目标是什么,它有何价值和利弊得失,选择的前提和基准是什么等。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目标出发,解决“应当”问题靠的是正确的价值判断、全面的价值评价和符合人性的“德性”。

钱学森教授提出“地理环境建设是文明建设的基础”。地理研究中“做”的问题,主要涉及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人类活动的规划布局,需要在现实与目标、需求与可能之间权衡利弊得失,以制定改造世界的工程措施和变革社会的行动方案,追求的目标是多快好省。传统地理学忽视工程技术,一种先验的认识是,在“是”与“应当”之间存在着逻辑统一,而“做”只不过是“是”的延伸和“应当”的践履,并无独立的形而上学地位。现代哲学“范式”变革的一个重要趋势是联盟的瓦解,不仅使科学“是”的问题和人文“应当”的问题得以离析,并为工程技术“做”的问题的突现提供了可能。同时,由于改造世界和变革社会的复杂性,工程技术中“做”的问题,决不简单是在人类需求的“应当”与现实的“是”之间做简单的差值运算,解决地理建设中“做”的问题,既要靠科学的运筹、明智的选择,更要靠具体的实践和艰苦的工作。新一届国家领导人中工程背景居多,大概反映了我国现代化建设正处于关键时期,更需要“少说空话、多干实事”。

5 几点感悟和体会

总结多年实践经验和逐渐成型的哲学反思,我们对事—物—人“三理和谐”与复杂地理问题研究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有如下的感悟和体会。

(1)无论地理学如何发展,其研究对象总是具有地域差异的事、物、人,将“地”之“理”归结为地球表层关于事—物—人相互作用及时空变化的物理、事理、人理较为合理,这有利于构建开放的学科体系,建立与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广泛联系,增强其包容性、综合性以应对复杂问题的挑战,反映现代科学技术的一体化趋势。

(2)事—物—人“三理和谐”适合于复杂地理问题的综合研究,如沙尘暴防治、水土保持、污染控制、生产布局、区域开发、国土规划等,它强调将自然科学的“物理”、人文社会科学的“人理”和工程技术的“事理”结合起来,实现从多学科到跨学科的综合研究。这有利于培养人们懂“物理”、明“事理”、通“人理”,实施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软系统与硬系统相结合,提高改造自然、变革社会方案的科学可行性。

(3)虽然学科的划分越来越细,学科之间常有“隔行如隔山”之说。然而,当人们着眼于复杂地理问题研究时,却需着眼于复杂问题多个侧面的系统研究,随着地球系统科学与工程的兴起,这种综合研究不仅需要而且可能。“隔行不隔理”,只要在复杂地理问题的综合研究中,善于将地理学与其他学科联系起来,试着从事—物—人“三理和谐”的角度,对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反复实践,便可逐渐理解并运用自如。

(4)将科学研究的“三理”与哲学范畴的“三问”联系起来,发现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如“物理”对应着“是”,“人理”对应着“应当”,“事理”对应着“做”,分别担负着“认识世界”、“规范世界”和“改造世界”三大社会功能。复杂地理问题研究中的事—物—人“三理和谐”,有可能使人们在专题问题研究中形成相对完善的知识—技能结构,从而成为“博学多才、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

收稿日期:2004-07-08

标签:;  ;  ;  ;  ;  ;  

“三论和谐”与物、物、人的复杂地理问题研究_地理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