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1999年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_增长速度论文

1998~1999年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_增长速度论文

1998-1999年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年中论文,经济分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亚洲金融危机和特大洪涝灾害两大不利因素的影响下,1998年乃至1999年中国国民经济发展趋势引起了国内外各界较往年更为普遍的关注。为此,我们根据中国宏观经济模型(MEMC),并结合当前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对1998、1999两年的宏观经济主要指标进行了分析和预测。结果表明,1998年中国经济将基本实现预定目标,1999年经济增长速度将进一步加快,整体经济将步入稳步回升的轨道。

一、我国宏观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一)中国经济呈现逐步回升的趋势

1998年1-3季度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已开始止跌回升,从生产和需求两个方面不难看出这一点。

1.从生产角度来看,经济增长速度加快

初步测算,1998年1-3季度国内生产总值比1997年同期增长7.2%(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速比上半年回升0.2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长2.5%,第二产业增长8.3%,第三产业增长7.6%,分别比上半年上升了0.3、0.5和0.8个百分点。工业生产情况也有所好转,1-3季度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同期增长8%,略高于上半年的水平。

2.从需求角度来看,社会需求增长加快

(1)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加快。1998年1-3季度,国有单位固定资产投资比1997年同期增长20%,增幅比上半年高6.2个百分点,比1季度高9.7个百分点。

(2)市场销售情况好转。据统计,第3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1997年同期增长7%,增幅比上半年高1个百分点;1-3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1997年同期增长6.3%。

(3)净出口增长较快。1-3季度,进出口贸易顺差达353亿美元,比1997年同期增长15%。但从分月资料来看,进、出口的增长速度都呈持续下降趋势。

(二)促成经济增长回升的主要因素分析

投资和消费是支持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尤其是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对我国进出口的影响比较大,经济增长的任务基本上落在了国内需求上。为了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1998年实施了更为积极的财政政策,可以说财政政策唱了重头戏。同时,投资环境的改善也对经济增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财政政策的实施,提高了投资水平,扩大了整个社会的总需求,从而促进了经济回升

针对当前的经济形势,政府适时地运用了财政政策,设法筹集更多的财政资金,并配以相应的信贷资金,定向用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急需的基础设施投入。这不仅增加了直接投资、刺激了国内需求,而且通过补充和增加建设项目资本金,为银行扩大贷款创造了条件。因此,积极的财政政策促进了经济的回升。

2.财政政策的实施,优化了投资结构,促进了经济增长

1998年,政府决定财政投入的资金一般不用于加工工业,而是用于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放在农田水利和生态环境建设上,继续加快铁路、公路、电信和一些重点机场建设,扩大城市环保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建设一批国家直属储备粮库,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和建设工程,扩大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的规模。这些举措对产业升级,改善经济结构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不仅拉动了当前经济的增长,而且有利于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3.投资环境的改善,使得吸收外商投资更加积极,从而促进了经济增长

1997年,国家已颁布了新修订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明确了优化外商投资结构的大政策,从1998年起,对国家鼓励和支持的外商投资项目进口的设备及技术、对引进先进和适用技术的,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政府机关也进一步简化了外商投资项目审批程序,努力改善投资环境。尽管1998年发生了亚洲金融危机,但1-3季度外商直接投资额达314亿美元,与1997年同期基本持平。这对促进经济增长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对经济发展趋势的预测

根据模型预测,从发展趋势来看,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一种上升态势,从1998年第3季度开始,我国经济将步入止跌回升的轨道。虽然1998年我国的经济增长是自1992年以来增长最慢的一年,但1998年也给我们带来新的希望,让我们看到了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开始。当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也不能排除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波动。

(一)促进中国经济增长的有利因素大于制约经济增长的不利因素

整体经济的增长是一个错综复杂的过程,它是在众多促进因素和制约因素的交互作用下发展形成的。我们通过分析认为,当前促进中国经济增长的有利因素要大于制约经济增长的不利因素。

1.有利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政府推动经济增长的决心很大,并且也采取了不少政策措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等)。

(2)交通、通讯、能源等长期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行业出现了买方市场,过去制约经济快速增长的因素现在已大大缓解。国民经济基础设施对经济高速运转的支撑能力有所增强。

(3)现在通货膨胀率比较低,各种改革措施出台的余地比较大。

(4)从启动消费需求方面来看,我国人民生活水平还比较低,城乡居民的潜在购买力仍比较大,市场需求潜力很大。

(5)粮食和外汇储备都达到了历史最好水平,抵御经济波动的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2.不利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体制因素:我国现在正处于新旧经济体制转换的过渡时期,经济运行过程中难免会发生一些磨擦。

(2)预期因素:由于各项改革措施的出台以及相应配套措施的不完善,居民对未来收入、就业、医疗和住房的预期不乐观,因而即期消费倾向削弱。

(3)周期因素:由于经济发展的周期性因素影响,经济增长会受下降惯性的制约。

(4)特殊因素:一些始料不及的因素也会影响经济的增长,如自然灾害和金融危机等。1998年我国遭受的特大洪水对经济增长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亚洲金融危机也影响了国际需求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二)对我国1998年和1999年宏观经济发展趋势的预测

1.从徘徊走向回升:1998年宏观经济发展特征

根据预测,1998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将可能达到7.8%(按可比价格计算,以下同)左右,比1997年低1个百分点,将基本实现预定目标。其中,第一产业增长3%左右,第二产业增长9%左右,第三产业增长8.2%左右。除第三产业增长速度与1997年持平外,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增长速度均低于1997年。从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来看,在GDP增长的7.8个百分点中,第一产业带来了0.5个百分点的增长;第二产业带来了5个百分点的增长;第三产业带来了2.3个百分点的增长。从需求角度来看,投资需求的增长快于消费需求的增长,净出口接近零增长。其中,投资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8.3%;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1.6%;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0.1%。

(1)第一产业稳定增长,增速略低于1997年。1998年我国夏粮和早稻比1997年减产11%左右,加上长江、松花江和嫩江流域遭受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涝灾害,但从全国来看,秋粮长势良好。因此,全年粮食产量将比1997年有所增加。而且,其他经济作物和牧、渔业稳定增长,从而保证了第一产业具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增长速度。

(2)第二产业增长速度明显下降,将是自1991年以来增速第一次低于10%的年份。1998年第二产业增长速度为9%左右,比1997年低1.8个百分点,比1991-1997年的平均增长速度低6.7个百分点。工业和建筑业分别推动第二产业增长了8.1和0.9个百分点。建筑业增长速度自1988年以来首次超过工业增长速度,这是由于投资增速明显加快,投资重点向基础建设和住房建设倾斜的结果。1998年我国在住房上的投资可望超过3000亿元。工业增长速度的放慢与国有企业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不无关系。

(3)第三产业稳步增长,与1997年基本持平。1998年第三产业增长速度为8.2%左右,与1997年的增长速度相同,比1991-1997年的平均增长速度低1.2个百分点。其中,交通运输仓储邮电通信业增长8.5%左右,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增长7.7%左右,分别低于1997年2.2个百分点和0.8个百分点。在第三产业增长的8.2个百分点中,交通运输仓储邮电通信业推动其增长1.9个百分点;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推动其增长1.6个百分点,剩余部分由第三产业中其他部分拉动。

(4)投资需求增长快于消费需求增长,净出口接近零增长。1998年的经济增长基本由国内需求拉动。而在国内需求中,又主要依靠投资需求的拉动。1998年投资需求(资本形成总额)增长12.9%左右,比1997年高8.4个百分点;消费需求(最终消费)增长6.7%左右,比1997年高0.6个百分点。投资需求比消费需求的增长快6.2个百分点。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58.3%和41.6%,投资需求的贡献率将比1997年提高23个百分点,消费需求的贡献率将比1997年降低14个百分点。

由于受亚洲金融风波的影响,1998年我国进出口贸易受到一定影响,虽然1-3季度对外贸易顺差达353亿美元,同比增长15%,但累计增长速度却逐月下降。从全年来看,净出口总额与1997年基本持平,所以净出口的增长速度接近于零,因而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也接近于零。

2.由回升走向稳定增长:1999年宏观经济走势

1998年各项刺激需求措施和财政政策的积极作用,为1999年创造了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为经济的适度快速增长奠定了基础。据预测,1999年我国整体经济的增长将快于1998年,经济增长速度将达到8%左右。投资需求仍然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但拉动力度较1998年有所减弱。进出口形势将好于1998年。

(1)1999年农业生产形势将好于过去两年。由于气候周期性的变化,农业生产周期性变化的特点比较明显,1999年应该是一个风调雨顺的年份;加上1998年经受了特大洪灾以后,各级政府和群众都从中吸取了经验教训,将积极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因此,农业生产环境将会有所改善。但由于农业生产在相当程度上依赖于耕地面积等生产资料和自然条件,所以在短期内也很难有较大幅度的增长。考虑到以上诸因素,经过模型预测,1999年第一产业将增长3.5%左右。

(2)第二产业增速将有所加快。这将是自1992年以来,第二产业的增长速度连续5年呈下降趋势以后的第一次回升。

(3)第三产业将稳步增长。由于1998年国家对交通运输和通信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了大量资金,投资的滞后效应将在逐步显示出来,交通运输仓储邮电通信业的增长速度将加快;随着各项改革措施的不断完善,居民的消费倾向将高于1998年,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的增长速度也将加快。

(4)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继续稳定增长,净出口缓慢增长。据预测,1999年投资需求的增长将比消费需求的增长高。由于1998年为了实现预定的经济增长目标,面对亚洲金融危机对我国进出口的影响和消费需求不足的情况,国家利用财政政策,并主要通过增加投资需求来拉动我国经济的增长,因此,1998年的投资需求增长速度是比较高的,故1999年投资需求的增长速度,将会略有所下降。

1999年我国进出口形势将有所好转,亚洲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也逐趋减弱,净出口增长速度将有所加快,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将有所提高。

三、几点建议

1.加快经济体制转轨的步伐,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体系。政府应更好地发挥在经济调整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努力为企业提供一个“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以激发市场经济的内在活力。

2.在调整供给结构的同时,要高度重视调整需求结构,特别要设法启动消费需求,这是保证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需要。(1)从投资、消费和国际需求之间的关系来看,投资需求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有力工具,但不能,也不可能长期只依赖于投资需求一项来拉动经济的增长,要注意三种需求之间的配合。经济增长的长期稳定回升,最终还要靠消费需求增长的拉动。(2)从各项需求本身来看,也要改变其内部结构。投资需求结构:改变以往主要通过间接融资即银行贷款来扩大投资需求的做法,积极启动民间投资需求。消费需求结构:缩小不同收入阶层间的收入差距,努力开拓农村消费需求市场,把潜在消费需求转变为现实消费需求。国际需求:近期由于亚洲金融危机和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出口状况在短期内难以有根本性好转。因此,还是要把扩大国内需求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但扩大内需一定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要把扩大国内需求与调整产业结构结合起来,重点支持能够带动结构优化升级、技术含量高的产业和产品,严防盲目建设、重复建设。

3.深化改革,尽快建立健全市场经济体制,以稳定居民收入、消费预期,充分发掘市场需求潜力,增强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1)尽快完善与改革措施(住房改革、医疗改革、教育改革、劳动就业改革等)相配套的社会保障制度,降低居民对未来消费的预期。

(2)加快再就业工程的建设,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增加就业岗位,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对未来收入的信心,把潜在的消费需求转化为现实的需求,从而推动经济增长。

4.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国民经济安全运行,避免各种风险对经济运行的危害

(1)在积极利用财政政策启动经济的同时,要注意到财政的偿债能力,降低财政风险。

(2)进一步规范和完善金融体制,贯彻落实银行风险责任制,降低银行不良贷款比重,增强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

(3)合理安排长、短期外债的比例,降低外债风险。

标签:;  ;  ;  ;  ;  ;  

1998~1999年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_增长速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