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化渗透_炎黄文化论文

论文化渗透_炎黄文化论文

试论文化渗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试论论文,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社会转型开始以来,经济、政治、文化体制的改革,带来了意识形态领域和文化领域前所未有的活跃与繁荣。社会生活中文化冲突的现象在各个层面展开。随着全方位地开放,大量西方文化信息涌入,西方的生活方式、道德取向、价值观念润物无声地潜入了我们意识的深处,正在或将要会产生作用,支配一些人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

对于文化领域中西方文化的渗透,却又被排除在一些人的视野之外,表现为熟视无睹,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甚至被认为是文化进步的标志,是不可逆转的趋势。事实上,这是来自西方、主要是来自美国的文化渗透和文化侵略问题。世界文化的西方化、美国化趋势,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当代主要的文化环境,形成了病态的文化格局。西方势力全方位的文化渗透,目的在于征服第三世界国家、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的思想意识的深层空间、改造其文化心理结构。这已到了悚目惊心的地步。

冷战结束以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帝国主义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第三世界国家在侵略方式上逐渐改变了赤裸裸地颠覆、硬性渗透、强行倾销意识形态的露骨手段,而用“文化交流”、“援助”,“商品输出”等方式,精心将其意识形态、价值观念注入其输出的文化产品之中。普及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文化、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及习俗。

1990年1月,日本著名国际政治学家舛添要一在《宝石》月刊上撰文,和盘托出了西方大国的险恶用心。“从历史上看,一个国家要谋取世界霸权,只要拥有军事、经济、金融、文化四个方面的优势就能成功。其中,关键是文化,即价值观念或生活方式。所谓文化能力,是指向世界普及和传播文化的能力。一旦某种价值观念或生活方式在世界普及,成为世人所羡慕的文化。那就具有无可估量的价值”[1]。舛添认为日本在四个要素中,金融、经济方面已居世界之首(1995年日本GNP已达44万亿美元。比美国多7.5万亿,居世界第一)。日本只要有决心,成为军事大国已不费吹灰之力(1995年,日本军费526亿美元,已居世界第二),“在支配世界的四个要素中,日本目前仅差文化领先了,日本要称霸世界“关键是文化”,“文化”已成为日本实现其超级大国霸主地位的妙着。90年代必须要“开创世界各国仿效的文化,并向世界传播”。舛添还回顾了历史,“为支配世界,英国曾用博爱主义统治殖民地、美国曾用民主主义统治殖民地”。纵看历史、横看世界,从文化方面打开入侵他国的突破口,已是西方列强重要的战略手段。

今天的美国,已今非夕比,远不是二战结束时那个狂极一时,不可于世的世界霸主了。美国从战后的债权国沦为最大的债务国。过去都是美国出钱出武器,别国出人打仗,而90年代初的海湾战争,美国已力不从心,竟不得不四处求得赞助,由美国出人,盟国出钱来打仗了。因此,它更加注重使用文化、精神侵略这种手段。1983年美国《新闻周刊》一篇《世界怎样看美国》的文章直言不讳地认为,“这个国家的军事,外交和经济威望,业已江河日下”,但它“在文化上的影响却从未达到目前这样强大”、“它的流行风尚、生活方式、社会习俗和快餐服务遍及全球”,“在实际上美国目前的影响仍日渐扩大,这或许主要是由于美国的电影、电视和音乐对全世界的影响”。

目前,以美国为代表的国际垄断资本集团千方百计地对我国实行“西化”加“分化”的战略,“不惜一切代价,尽快和完全消灭中国共产主义制度”,“与中共打一场跨世纪的没有硝烟的战争”。尼克松曾预言“进入21世纪,采用武力侵略的代价将会更加高昂,而经济力量和意识形态的号召力,将成为决定性的因素”,通过文化浸透,“播下思想的种子,这些种子有朝一日定会结成和平演变的花蕾”[2]。早在60年代,美国总统对外宣传委员会的一份报告,就把新闻、广播、图书、出版、电影、电视、音乐、舞蹈、戏剧、文学、美术、教育、体育、卫生、科技……等一概列为针对社会主义“思想战”的不同“兵种”。显而易见,文化浸透与侵略,是其推行“和平演变”摧毁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战略手段和途径。今天,他们更是调动了一切文化手段,展开了规模空前的文化渗透。

1 单向度的文化倾销

马克思、恩格斯早在《共产党宣言》中就曾断言,随着资本主义市场的开拓和物质生产的世界化,不可避免地要出现精神生产的世界化,导致由众多民族和地方的“文学”融合而成为“世界文化”[3]。也就是说,一切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都会被纳入世界文化发展的洪流中,为全世界所共享、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与外界的文化交流与融合理应是平等的、双向度的、互为补充、相映成辉。可是,现实的世界文化格局,都是以美国为主的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对我国也是对整个世界无限制地、压倒一切地、一面倒地倾销、渗透甚至是强制性地扩张。形成了世界文化市场被西方全面占领。绝大多数民族和发展中国家自己的文化黯然失色,被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排斥、贬损、压制甚至吞没,造成了对西方文化的世界性的认同与崇拜。这已成为一种文化的潮流。

当然,我们也应看到,在人类文明发展的不同时期,由于各种原因的综合作用,造成了世界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性,在世界文化广博的海洋中,总会出现几个文明的“高地”,文明由高文明向低文明传播流动,低文明在开放吸收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文明水平,最后达到平衡,低文明地区和国家也能赶上甚至超过高文明地区和国家,于是又形成了一次次文明的迁徙。可是,在当今世界,没有自己源远流长文化的美国,俨然成为当今世界文化的宗主国,成了全世界文化的总“批发商”、“供应站”,而另一方面,美国却对发展中国家筑起了文化壁垒,他国的许多文化产品被美国断然拒之于国门之外。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除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和雄厚的知识智能积累,凭借其科技水平的绝对优势,大力发展全球卫星视听系统,通过卫星天线,通过无法阻挡的电波,来占领对方的无线电频谱和电视屏幕,进而达到文化侵略的目的。他们基本垄断了世界信息,造成信息单向度地流动。国际交流问题研究委员会主席肖恩·麦克布莱特认为,资料数据、信息、交流工具、节目、精神产品的“单向流”,“都是显著地从大国流向小国,从拥有实力和技术手段的国家流向较不先进的国家,从发达国家流向发展中国家。”为此,第三世界国家,乃至一些较发达的国家都感到忧虑与不安,他们把美国称之为“信息帝国主义”、“文化霸权主义”、“文化殖民主义”。

美国人口只占世界人口总数的5%,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加到一起也占不了世界人口的10%,可当今传播于世界大部分地区80%~90%新闻,却由美国和西方通讯社所垄断,我国中央电视台每日的国际新闻节目,也主要来源于CBS(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NN(美国有线电视传播网)、ABC(美国广播公司)、BBC(英国广播公司)等媒体,几家通讯社日发稿量达3500万字,是其他各国发布的总信息量的100倍,是不结盟国家集团发布信息量的1000倍[4]。据80年代统计,美国新闻署已在128个国家设立了211个新闻处和2000处宣传活动点,并在83个国家建有图书馆,仅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就在34个国家设有子公司。其节目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每天播放;美国《读者文摘》在101个国家出版发行。美国控制了世界75%的电视节目和60%以上的广播节目的生产与制作,每年向别国发行的电视节目总量达30万小时,而美国自己的电视节目中,外国节目仅占1%~2%,可许多第三世界国家的电视中美国节目往往达60%~70%。有的达80%以上。成了美国电视的“转播站”。至于美国电影,美国的生产总量只占世界电影产量的6%~7%,却占据了世界总放映时间的一半以上,一些美国“名片”在全世界家喻户晓。

2 文化渗透的“多媒体”

著名传播学者哈·莫尼斯指出:“一种媒介不是某一文化借以发挥作用的中立机构。由于其特殊方式,它是价值的塑造者,是感官的按摩师,是意识形态的倡导者,是社会格局的严格组织者”。

在当今世界,一方面,由于传播技术的飞速发展,资讯交流日趋频繁,信息共享与日俱增,在客观上给西方垄断资产阶级进行文化渗透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条件;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全方位的对外开放,与国外进行物质层面的交流的同时,无法阻断精神层面的交流,加之西方文化的积极部分也是全人类共有的宝贵财富,不但不能加以排斥,而且还应当学习借鉴,但优秀的西方文化与殖民文化是良莠盘结,并不能轻易识别和简单筛选。这也给西方不良文化的渗入提供了可趁之机;再一方面,由于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时期,主体文化的价值系统产生了某种紊乱,表现在诸如对利与义、公与私这些终极价值观念的解释力骤然间显得无力,对大量的社会现实问题,对社会生活的很多相悖事物和现象,在理论上缺乏逻辑证明。各种社会化单位功能有所弱化,学校强化传授知识的功能,企业强化了经济生产的功能,传媒强化了广告效益的功能,都弱化了政治思想教育的功能。这些,都影响了社会成员对主体文化意识形态的认同、接受和弘护,对西方不良文化的抵抗力、辨别力也随之降低,特别是国内一些人和一些机构为追求经济利益,打着“借鉴、交流”旗号不加选择地大量引进西方文化产品,其中不少就是殖民文化产品和饱含西方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的文化产品,这正中西方垄断资产阶级的下怀。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运用了一切文化手段,对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及发展中国家展开了规模空间的文化渗透。

2.1 广播

广播是文化渗透行之有效的手段,无线电波能超越一切屏障。美国前总统里根曾说:“从长远来说,事实也许会证明,广播是你可以选择的最省钱最有效的一种手段”。前国务卿基辛格更有一句名言:“一座电台,比一个B—52战略轰炸机中队更能有效地对某个国家施加压力”。在这个领域,“美国之音”(VOA)可谓表现非凡。“美国之音”从建立之日起就是美国政府机构的一个重要部分,前总统肯尼迪不无骄傲地称之为“政府的一只臂膀”。1988年“美国之音”已使用43种语言(其中有汉语普通语、广东话、上海话、藏语),每周播音达1200小时。美国历届总统都十分重视“美国之音”,里根上台时,联邦政府的大部分开支都被削减,唯独两项预算大幅度增长:军费开支和国际广播。“美国之音”的技术现代化计划投资竟然与举世关注的美国MX导弹——“星球大战计划”的投资相当——15亿美元,所以其又被称为“广播星球大战计划”。其特大功率的短波发射机发射的强大信号覆盖全世界。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美国花费上百亿美元苦苦扶持的国民党政府土崩瓦解,帝国主义势力也随之被赶出了中国,可当时的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却咬牙切齿地宣布“美国的广播决不退出中国!”朝鲜战争时期“美国之音”对新中国发起了一场“广播战争”,用汉语普通话、广东话、上海话、闽南话、潮州话、客家话、藏语等语种喋喋不休地进行反华、反共宣传。1979年中美建交,中国停止了在技术上干扰“美国之音”,“美国之音”台长彼德·斯特劳斯立即访问了中国,他兴高采烈地宣布“在今后两三年内,‘美国之音’很可能是我们同中国人民进行联系的最好途径”,美国负责对外宣传的官员表示“让中国人真正接受西方思想影响和价值观念的绝好机会”到来了,因此要抓紧“空间良好”的时机“填补由于30年隔绝造成的西方思想和价值观念的空白[5]。我们不仿看看美国人自己总结的“美国之音”的发展历史:50年代——“自由十字军运动”;60年代——“摧毁性的广播轰炸”;70年代——“结交朋友,赢得人心”;80年代——“真理的灯塔,自由的象征”(里根语)。从以上我们不难看出“美国之音”的策略由赤裸裸的硬性入侵转变为和颜悦色的渗透。今天的“美国之音”每天编发280条左右的新闻报道,以貌似客观公正的口吻发布“美国观点”,另外还有名目繁多的文化性专题和服务性节目,竭力塑造了美国“自由民主”的形象,炫耀美国的物质文明,宣扬美国文化和生活方式。在中文广播中,70年代初,“美国之音”就选中了“英语教学”为突破口,一则通过英语教学节目来宣传美国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二则利用中国听众学习外语的热情,吸引听众,打开渗透渠道,可谓一举两得。1973年1月1日《英语900句》开播,中国听众反映热烈,“美国之音”中文部每周平均收到1000封以上的中国听众来信。中国改革开放之初,“美国之音”曾牢牢抓住了一大批中国听众。“美国之音”在苏联东欧剧变,中国学潮,89年政治风波中所发挥的巨大能量,早已能令世人震惊不已。

2.2 电视

电视文化的传播特点是单向性的纵向传播,不论你喜欢与否,它总是那样固执地,一厢情愿地向人们灌输某种思想、推销某种观念,加上电视是一项高科技、高投入的产业,电视文化也便带有明显的商业性行为,在传播中无可避免地有对人性中的丑恶因素的迎合与渲泄。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不遗余力地通过电视这个视听手段,抢占别国的电视屏幕,1984年,“美国之音”开辟全球电视网,这种渗透已从声音跨到了图像,其专门辟有明显带有政治色彩的中文栏目“中国论坛”等节目。在香港制作的“亚洲音乐电视”(MTV)向47个国家和地区播放,节目吸引了上亿的亚洲青年观众对这种“饱和视听新享受”如痴如醉,以至于印度政府公开声明“抵制MTV的侵扰”。“夏威夷5—0”节目用6种语言制作,覆盖了47个国家,其“发财”节目则多达60余个国家收看,每周约有3.5亿观众。几年前在我国几乎所有省级电视台堂而皇之播映的美国电视连续剧《神探亨特》,在美国本土却因过度渲染暴力而在若干州被列为“R级”片,被限制播放;80年代初在我国播放的美国电视剧《加里森敢死队》曾使得我国一些青少年纷纷仿效,结成团伙、危害社会治安;“忍者神龟”,“变形金刚”,“战神金刚”,“米老鼠,唐老鸭”,“狮子王”已成为亿万中国儿童心目中的偶像。美国学者凯特·穆迪指出“电视培育是现代新人形成的条件”,它无处不在地向人们灌输同一的感情、知识、情趣和道德观念,行为规范。我国35岁以下的青少年可以说都是在电视文化的浸润中成长起来的,当代青少年甚至被称为“电视的一代”。据中央电视台调查统计,有60.1%的青少年天天都看电视,将电视视为自己成长的“第二老师”。北京广播学院1993年在北京地区的调查显示,8岁以下儿童天天看电视的占55.7%,上海92年调查表明,学前儿童每天收看电视的时间平均达5.8小时,一般青少年平均每天3.77小时[6]。儿童所看电视的主要节目是动画片,而我国电视台(尤其是地方电视台)播映的动画片几乎清一色是外国片,孙悟空已被“神龟”,“太空战士”,“狮子王”挤下了屏幕。随着卫星接收系统的普及。我国越来越多的观众可直接收境外电视节目,“电视渗透”更加无遮无掩,它形象直观,一目了然,效果显著。

2.3 电影

早在1961年6月,美国一本电影杂志发表了《好莱坞对抗共产主义》的文章,首次给电影戴上了“铁盒里的大使”的桂冠,肯尼迪政府赋予电影以明确的政治使命,声称“美国影片是对共产主义最有效的摧毁力量”。美国政府在给好莱坞的备忘录中则中确要求美国电影配合政府的“全球战略”。美国电影不仅占领了第三世界大部分国家的电影市场,也严重地威胁着一些发达国家电影事业的发展。法国政府1996年专门拨款2亿法郎用来补贴发展本国电影,明确提出“抵制好莱坞侵略”。“奥斯卡奖”,完全按照美国的标准推广美国的审美趣味、价值取向和电影模式,以致全世界,包括前些年中国的一些“前卫”电影导演们,都趋之若鹜地按照好莱坞的模式来拍摄影片,只有按美国电影的审美标准和轻贱本民族题材的影片,才有可能跻身于“奥斯卡”获奖者之列。我国电影发行制度改革后,国产电影更遇到美国等西方影片强有力的挑战,在“票房”前提下,美国“大片”接踵而至,《真实的谎言》、《天生杀人狂》、《生死时速》、《亡命天涯》、《廊桥遗梦》、《断箭》等片在我国除获得高额票房之余,其所渲染的“美国精神”和价值观念亦令有识之士深感忧虑。1985年,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通过澳大利亚新闻集团向中国中央电视台无偿提供了150部经过精心挑选的美国故事影片,条件是中国中央电视台必须在每周星期天晚上的黄金时间播映。当时国内一些人还庆幸占了人家的便宜,实际上美国的用心昭然若揭。几年过去,150部片子也依次放完了,“星期天晚上看美国电影”已成了中国观众的“习惯”,我国的国家电视台替美国“义务”向亿万中国观众展览了美国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

2.4 广告、商品

用做广告的手法在国外树立本国的良好形象,是西方国家自60年代末以来在对外宣传方面执行的新政策,在西方,宣传与广告之间的区别日趋模糊,广告一方面是商家对商品的大吹大擂,另一方面又是生产国的消费观念、生活方式、价值取向的综合表现,西方国家的商业广告刺激了第三世界国家民众的消费欲,也使人们的自尊心成为物质财富的附属品。“洋货至上”的思想在人们心中迅速蔓延,消弥着人们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80年代中期,我国几大报刊曾刊出一幅整版广告:日本丰田轿车昂首挺胸,傲立在地平线上,并辅以醒目的广告词:“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看到这则广告,当时还是学生的笔者,心里就感到很不是滋味。诚然,今天中国的大地上的确是“有路必有丰田车”了。在1987年7月7日纪念抗日战争爆发50周年的时候,某报刊登了这样一幅耐人寻味的漫画:芦沟桥上,纪念抗日战争胜利的人群群情激奋、振臂高呼,但在芦沟桥的桥下和桥的两侧,却密密麻麻地停满了由日本进口的高级汽车。在1990年,因西安事变被蒋介石软禁了半个世纪的张学良先生第一次接见外国记者,当他回答日本NHK记者的提问时,语重深长地说,希望日本今后一是再不要向中国发动军事侵略,二是不要向中国发动经济侵略。当今举世瞩目的“巴黎——北京”世界汽车拉力赛被冠以“555(香烟)汽车拉力赛”;令我国亿万球迷心醉神迷的全国足球甲级联赛被美国“万宝路”公司买断赛名权,被冠以“万宝路杯”。在我国南方一个最大的航空港,一进入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巨幅的广告牌:“这里是万宝路的世界!”在我国的传媒上“万宝路”香烟的广告形象:桀骜不驯、策马扬鞭的美国牛仔成了美国化的象征。“麦氏咖啡”——“味道好极了!”“果珍”——太空时代的饮品”,“妈妈带我吃肯德鸡”等广告词妇孺皆知。在西方广告诱导催化下,一些青年追求的理想生活模式:吃西餐、喝洋酒、穿外国名牌服装、住洋房、开进口名车、出国。外国名牌消费品成了一些青年梦寐以求的侈奢品。就连一些中国自己的名牌服装,在宣传中也要借外国名牌来标榜。冠之于“中国的皮尔·卡丹”之类。上海外滩商业街,偏要以“东方华尔街”来提高身价。上海浦东,朝气蓬勃、欣欣向荣,被誉为“东方明珠”,而传媒却称某为“东方曼哈顿”。在中国千年古城苏州的河堤上,竞赫然树立着写有“把苏州建设成‘东方威尼斯’”的大标志牌。

文化可概括地分为精神的和物质的两大类。物质的东西是文化的载体,它成为物品以后,又以一定的文化形式表现出来,器物文化的产品使得人们在生活中的消费中也就潜移默化地接受了相应的文化。在当今,衡量商品质量高低的标准一定程度上就看物化了多少高技术,高技术商品由于不断地迎合和引导顾客的消费意识,人们对高技术商品由于不断地迎合和引导顾客的消费意识,人们对高技术商品的需求主要是从生活角度来考虑,而绝少考虑它的政治含意。在现代社会,一般能做到对敌对国家的意识形态充满敌意,高度警惕。但并不排斥敌国的商品,于是这些物化的“入侵者”便登堂入室,特别是在经济、技术落后的国家,由于物质产品质量和物质生活水平的差距,往往使人们在心理上产生崇外的心理,从而削弱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人们以拥有外国货为荣,却在无意中被外国文化所侵蚀。低技术位垒国家对高技术位垒国家的技术依赖,也增加了高物质文明的辐射作用。高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具有较强渗透力和攻击力,人们仰慕高技术文明,也为高技术文明突破大开了方便之门。毛泽东在50年代就曾意味深长地说过,希望出门坐的是国产轿车和国产飞机。由于科技水平的落后,时至今日,我国国产轿车工业仍举步维艰,我国民航班机仍几乎是波音飞机一统天下。印度政府名文规定,从政府总理到普通政府公务员,只能乘坐国产轿车,总理率先使用国产“大使”牌轿车。这既是为维护本国民族工业,又是为了民族自尊心。1985年,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再次访华,他不无欣喜地写道:中国“大城市的街道上,人们穿着西式防雨衣和运动衫,热闹拥挤,青年人能看到美国电影,听到西方摇滚乐队的音乐会,还吃肯德鸡家乡鸡。当初曾把短发塞进毛式军帽里的青年女子现在可以在北京‘伊丽沙白·阿登沙龙’里约会了……”[7]。

2.5 接纳留学生和人员交流

通过接纳留学生和人员互访达到施加影响和渗透的目的,是美国等国贯用的伎俩。1989年初,在美国参议院外委会听证会上,美国新闻署署长盖尔布得意地宣称:“所有来自社会主义国家的访问者在访美后均对其本国的政府制度产生怀疑”。美国政府专门制订了“富布赖特奖学金计划”,即每年派遣一定数量的美国学者到其他国家讲学或研究,并资助外国留学生、学者到美国学习或从事研修,美国新闻署定期派出政府官员、学者及各界代表人物到各国讲演,详细介绍美国政策以及美国的各方面情况,并搜集反映。在我国一些高等院校的讲坛上,来自西方国家的外教们直接向中国学生“介绍”西方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美国新闻署还制定有“国际访问者计划”,免费邀请由美国各驻外使馆文化处推荐的其驻国的各界“有影响的或正处在上升阶段的人物”到美国作为期一个月的访问。另外还有“国际青年交流计划”,“中美洲国家学生交流计划”等人员交流计划。同时,美国政府也对“民间交流”寄于了很大的热情,对一些民间交流项目有选择地进行资助。美国新闻署专门建有各国访美人士的电脑档案。美国前驻意大利大使曾指出,五六十年代美国制定了邀请外国报界、教育界、文艺界“年轻领袖们”到美国访问的计划,当时在每个人身上花费了2000美元,可实际上得到的利益却无可估量。吸引中国知识分子赴美,也是美国一项处心积虑的战略计划。台湾著名作家陈映真指出:“西方正以低廉的费用,吸引大量的大陆知识分子。进行高效率的,精密的洗脑……大陆知识分子到西方加工,塑造成一批又一批的买办精英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陈映真的话,虽过于尖锐,但不无道理,“89风波”中搞自由化的“精英”们,不都是直接接受过美国官方或“非官方”的“栽培”与“洗脑”的吗?直接通过对人员的“洗脑”来进行渗透,手段更为毒辣。影响更为深远。

3 文化渗透的主要对象——青少年

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文化渗透的首要目标,自然是针对青少年。冷战初期的美国国务卿杜勒斯有这么一句“名言”:“如果我们教会苏联的年轻人唱我们的歌曲、跳我们的舞蹈,那么我们迟早会教会他们按照我们所需要他们采取的方式思考问题”。这个预言在苏联、东欧不幸而言中了。

广义的文化,包括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器物文化,思想意识文化,制度文化等。文化是人创造的,但人类一旦创造了文化,这种文化又会反过来影响、塑造甚至改变人类。现实的文化氛围,无时无刻不对青少年社会化起着诱导与催化作用。它无处不在地对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进行暗示、导向和规范,而这一切都是在青少年不知不觉中进行的。青少年在社会化过程中,自动耳濡目染,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接受思维习惯,情感模式和行为规范。经过潜移默化的内化过程。然后沉淀于潜意识的底层,在一生中支配着他的行为方式。值得我们忧虑的是,我们的青少年在其社会化过程中就处在一个充满西方文化,不良文化的文化氛围之中。刚会看电视的孩子,看的是米老鼠、唐老鸭、忍者神龟、狮子王,吃的是“大大”泡泡糖、美国话梅、喝的是“力多精”,少儿读物也是外国卡通画的天下,玩的玩具是“变形金刚”……。在一些文化层次较高的城市青少年眼中,最时髦的语言是英语,最常用的饮料是“可口可乐”,“百事可乐”。最常见的香烟是“万宝路”,“555”。最好的快餐是汉堡包、“麦克唐纳”快餐,最流行的舞蹈是迪斯科、国标舞,最好的服装是“皮尔·卡丹”、“梦特娇”,最好的家用电器是“索尼”、“松下”。最气派的汽车是“劳斯莱斯”、“奔驰”、“卡迪拉克”。最好的职业是外资企业的白领职员,最令青年神往的就是出国……。

众所周知,青少年最容易也最乐意接受外来的新奇事物。比比皆是的西方文化产品,很容易使青少年对西方社会产生一种直观的、感性的、被动的、非逻辑的认识态度。那些显然不含意识形态和政治色彩的商品和文化产品,也被西方垄断资产阶级纳入了总的战略手段,饮料、香烟、服装、化妆品、家用电器、影视产品、音像制品虽不是直接进行政治宣传或意识形态的灌输,但却在不知不觉中培植了一种对美国文化的羡慕、向往、追求,一种对美国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的认同与膜拜。它对青少年的心理影响是难以估量的。漫步街头,我们不难发现,一些青年把与生俱来的黑头发染成棕色、金色,不无炫耀地招摇过市;鳞次栉比的商店之间,一些明显带有殖民色彩的店名,标牌随处可见,“爵士”、“伊丽莎白”、“梦巴黎”、“英皇”、“蒙坦尼”、“汉斯”、“曼哈顿”、“福尔摩萨”……。令人感慨系之。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一脉相承的传统文化。它是在长期的生存斗争中逐渐形成,并将其附着渗透在文化载体及日常生活方式之中,代代相传。任何一个优秀的民族,外界翻天覆地的变化,都消除不了内在的文化遗传基因,文化中的价值取向以法律和道德方式规范人们的行为边界,使整个民族形成较强的集团意识。另一方面,它又是一个民族生存的内在精神动力。共同的价值取向,可以形成很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这些,都是令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当然,传统文化中的某些失去活力的局部可以抛却,亦应该吸取其他民族优秀文化的营养,但固有的血脉应当永远延续。真正的爱国者,应该具有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并有对自己民族文化的精神价值的内在生命的自觉认同与弘护。

西方文化渗透所培育起来的崇洋媚外思想,使得一些青少年的价值标尺西化,而价值标尺西化的背后就是民族意识的失落,民族虚无主义也随之泛滥,民族自信心,民族自豪感也就会丧失殆尽。我们不仿假设,如果将来再爆发一场50年代初朝鲜战争似的战争,我们的年轻士兵们都嚼着美国口香糖,哼着美国流行音乐,怀揣着麦当娜、杰克逊的名星照来和美国人打仗,结果会是怎样?假设总归是假设,不一定会成为现实,但我们应当有这样的忧患意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文化的全面渗透,对我们的青少年,我们的民族文化心理,道德观念,价值标准的深远影响,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更没有行之有效的对策。如长此以往,后果不设想。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就会质变,形式嬗变常常是内容嬗变的先声。CK

标签:;  ;  ;  ;  

论文化渗透_炎黄文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