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火电厂运行中,对于循环冷却水以及污水的处理可以说是一项关键工作。在本文中,将就火电厂循环冷却水与排污水的处理进行一定的研究。
关键词:火电厂;循环冷却水;排污水
1 引言
火电厂是我国电力事业发展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电力的重要保障。在电厂运行中,将生成一定的循环冷却水以及排污水,如何做好这部分污水的处理则成为了非常关键的一项工作,需要能够做好关键技术的把握与应用。
2 技术处理现状
2.1 反渗透除盐法
该方式在实际应用中具有较高的除盐效率,但也具有一定的缺点,即具有较高的膜组件成本,在应用中具有较大的能耗。为了保证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在反渗透前即需要对其做好强预处理措施,同时通过药剂的应用定期做好清洗工作,半透膜特性将直接影响到分离效果。目前,经常应用到的技术有高效反渗透、超滤反渗透以及微滤反渗透工作。同时,对于药剂类型的选择以及用量的选择也十分关键,在循环冷却系统中,为了避免冷却水的存在使设备出现结垢以及腐蚀情况,即需要能够将水质稳定剂加入到其中,在回用中,则需要将混凝剂加入到其中,同时在具体应用中做好两者用量的科学搭配,保证混凝土沉淀的处理效果。
2.2 离子交换除盐法
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具有较高的除盐率,在控制方面具有简单的特点。但对于循环冷却配污水中,具有较高的含盐量,在以该方式进行处理时,则将具有运行费用高以及树脂失效快的问题,且将具有大量酸碱废水的产生,并因此影响到环境。同时,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涉及到较多的设备以及较大的投资,整个系统具有较为复杂的特点,在经济性方面也存在一定的不足。
2.3 生物脱氮除磷技术
在实际循环冷却水处理中,通过脱盐技术的应用,能够对污水的排放量进行减少,但在浓水中,依然具有较高的氮磷质量浓度,无法达标排放,需要能够在此基础上脱氮除磷。对此,即需要能够做好脱氮除磷技术的应用,以此从根本上做好污水的解决处理。在冷却水系统运行中,需要对缓蚀剂以及阻垢剂进行投加,而要想对微生物生长进行控制,即需要应用杀生剂,并因此对生物处理中微生物的处理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同时,在污水中也具有较高的盐分,也将因此影响到微生物处理。在电厂循环排污水中,具有较高的水温,这也是未来水处理中需要能够重点处理的问题。同时,排污水具有高氮低碳的特点,再生水中具有难以降解的物质,也将因此对实际处理带来较大的难度。对此,针对循环系统污水高盐、高温以及高氮低碳特性,在实际循环排污水处理工艺中,即需要能够对有机物、TN、TP以及SS等污染物进行去除,且在实际应用中具有耐高温以及耐活性氯的特点。
3 主要处理技术
3.1 处理结构
在实际处理中,复合生物滤池结构是曝气生物滤池的改良工艺,即在生物接触氧化基础上,通过过滤工艺应用,所形成的好氧生物膜法废水处理工艺。其具体应用原理,在一级强化处理后通过附着生长生物膜以及颗粒填料为主要的处理介质,在实际处理中,当污水经过滤池时,则将会对滤料上生物膜高浓度滤料粒径以及活性微生物作用进行发挥,即包括有生物絮凝、生物代谢以及填料物理吸附等作用,以此去除同一单元反应器当中的污染物。除了该设备外,活性滤料滤池也是处理结构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该滤池中,能够以连续、自动的方式更新滤层,在整个过程中,滤层具有缓慢向下移动的特点。在对滤料进行过滤后,在经过清洗后则将进入到过滤循环当中。该系统具有独特的设计,具有应用无需反冲洗系统、维护费用低以及一次性投资费用较低等优点,并因此在污水处理中具有了较多的应用。
3.2 一体化自动控制
在该技术当中,活性滤料滤池以及复合生物滤池是其中的关键技术类型。碳源投加控制以及反冲洗控制则不能够保证符合生物滤池具有正常的运行特征。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在线检测系统在运行中则能够将反硝化滤池当中的进出水参数实现对智能控制系统的反馈,具体包括有流量、浊度以及COD等,之后系统则将联系滤池模型开展运算,对进水调节阀、投药泵、反冲洗风机以及进水泵等进行控制,以此对系统的智能化运行目标进行实现。在智能控制工作当中,反洗控制以及除磷药剂投加是其中的关键内容,在滤池控制方案中,在线监测系统在运行中即能够将滤池进出水参数包括有流量、总磷以及浊度等实现对控制系统的反馈,在经过计算获得结果后,对除磷药剂投加系统、提砂风量以及进水泵等进行控制,以此对系统的智能化运行目标进行实现,且能够通过示范工程开展检验。同时,在活性滤料滤池自动控制方案以及符合生物滤池智能控制方案共同研究的情况下,则能够对两类滤池控制系统以及电厂控制两者的兼容进行良好实现,以此对火电厂、废水处理系统的统一控制目标实现,具有更强的智能化以及自动化特点。
3.3 工程运行优化
在污水处理中,总氮指标同浓缩倍率之间具有成正比的关系。在系统运行时,即需要能够对不同碳源在滤池处理效果方面所具有的影响进行比较,以此对进水总氮同碳源投加量间的关系进行确定,以此实现滤池工艺单元的优化。在夏季,循环冷却排污水的水温最高将达到40℃,在实际运行中,需要能够对TDS以及水温的变化情况进行考虑,包括其对于滤池处理效果能够产生的影响。同时,滤池系统在运行中也需要做好水质稳定药剂在微生物方面所具有的影响,对复合生物滤池的布水布气方式以及进出水方式进行分析,以及不同方式在浊度、有机物方面去除效果的变化等,以此为基础对工艺运行方式进行优化,对停留以及滤速时间进行确定。
4 结束语
在现今城市发展当中,电力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生产中不可缺少的资源类型。在上文中,我们对火电厂循环冷却水与排污水的处理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在实际工作开展中,即需要能够对该项工作引起重视,通过科学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做好排污水与冷却水的处理,在保证电力稳定供应的基础上做好环境保护。
参考文献
[1]许臻,降晓艳,苏艳,毛进,姜琪,李亚娟.一种稳定控制循环水浓缩倍率的方法及其应用[J].中国电力.2015(02)
[2]朱愉洁,刘伟,朱华章.火电厂节水技术研究进展[J].北方环境.2013(07)
[3]卢晗,王灵志,吴培肇,李薇.火电厂深度节水技术研究进展[J].现代化工.2017(07)
论文作者:张文波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1
标签:滤池论文; 污水论文; 冷却水论文; 火电厂论文; 生物论文; 较高论文; 系统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3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