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教学应充分联系现代汉语论文

古代汉语教学应充分联系现代汉语论文

古代汉语教学应充分联系现代汉语

房日亮

遵义师范学院人文与传媒学院 贵州遵义 563006

摘 要: 本文结合认知心理学的相关理论提出教师在古代汉语教学过程中,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充分联系利用自己所熟悉的现代汉语语言现象和语言知识来学习理解掌握古代汉语中的语言现象和语言知识,从而更有效地提高古代汉语课堂教学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古代汉语教学;现代汉语;认知心理学;词类活用;修辞格

现代汉语(包括方言)是我们的母语,是我们的第一语言,在我们的语言与心理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我们理解其他语言现象、学习其他语言知识的根本基础和重要工具;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一方面是两种差异比较大的语言,另一方面它们之间一脉相承,联系也是显而易见的。认知心理学则认为:学习新的知识的过程实际上是用旧的知识理解新的知识的过程,是把新知识嫁接到原有的知识架构上的过程;充分利用旧知识向新知识的正向迁移规律对于提高学习效率有着巨大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发掘利用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充分联系利用原来的知识学习理解掌握新知识。因此,古代汉语教学应该跟现代汉语教学联系起来,充分利用现代汉语这个学生所熟习的手段,利用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之间的有机联系,学好古代汉语,必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但据笔者所了解,谈论古今汉语的沟通的文章不少,但往往是从学科研究角度,是作为语言研究的一种方式加以利用的,而非从课堂教学角度讲的;其中有一些文章是从课堂教学角度讲的,但却往往是从如何联系利用古代汉语知识来学习现代汉语讲的;目前古代汉语教学的实际情况是,教学中并不是完全不联系现代汉语学习古代汉语,但却往往局限于音韵学、词语的古今异义比较、语序倒装等。总体而言,探讨如何联系利用现代汉语学习古代汉语的文章很少,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在实际教学中两张皮,教师对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之间密切、丰富的内在联系漠然视之是不可取的。本文拟对如何在古代汉语教学中充分联系利用现代汉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简单谈谈自己的一点心得体会,以期抛砖引玉,引起学界对相关问题的关注讨论和研究。

一、对古代汉语词汇意义进行掌握方面

词汇系统是语言三个子系统中系统性最弱的一部分,各个词语的意义往往需要分散性地单独理解记忆掌握。传统古汉语教学中尤其重视古今异义,而对一些词语的“古今同义”现象的沟通做得不够。如魏徵《谏太宗十思疏》:“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心不服。”其中的“董”是“监督、督促”意思。由于这个意义在古代汉语中很少见,学生并不容易理解和记忆。这时教师可以尝试启发学生联系现代汉语对其进行理解记忆。例如可以问学生:现代汉语中有没有一些词语包含有“董”这个语素,其意义正是《谏太宗十思疏》中这个“董”的意思?根据笔者的课堂经验,一般情况下有一些学生会想到“董事、董事会、董事长”这些词汇中的“董”是“监督、督促”的意思(而“古董”的“董”、“姓董”的“董”学生会通过词义比较排除);就算整个班的学生想不到也没关系,他们至少进行了尝试;而这种词义联想训练与课上引导对于他们学习利用这种方法来掌握古代汉语词义是非常有意义的。又如《史记·秦本纪》:“秦每破诸侯,写仿其宫室,作之咸阳北阪上。”其中“写”的词义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教师完全可以启发学生联系“写真、写意、写实、写景、写生、写照”等词语中的“写”对之进行理解记忆。

除了联系普通话中的词语外,还可以利用方言词汇学习古代汉语的词汇。现代汉语不仅仅指现代汉语普通话,还包括现代汉语各方言,方言中往往保存了众多的古词古义,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本地方言词语理解记忆掌握古代汉语学习中的一些生僻词语。以笔者的母语山东日照话为例。《孟子·梁惠王上》:“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其中的“觳觫”一词,在古代文言文中出现较少,对学生来说比较生僻陌生,而在我们的方言中就有这个词(略有音转),意思是“发抖;抖动;(比喻义)摆脱”,本地的教师完全可以联系它对学生进行讲解,那么《孟子》中也就没有那么难掌握了。又如《诗·邶风·燕燕》:“燕燕于飞,颉之颃之。”“颉颃”一词颇为生僻,但如果能联系日照话中的“[sa31xәu0]”(义为“物体上下颤动”)一词来学习也就容易理解了。三国魏·曹冏《六代论》:“百足之虫,至死不僵,以扶之者众也。”其中的“僵”为“倒下”的意思,在《红楼梦》第二回、七十四回中也出现过,写作“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而“僵”在普通话中是“僵硬”的意思,学生容易误记,而日照话中则恰恰是”倒下“的意思,正可以用作学生理解记忆“僵”的“倒下”义的联想资源。笔者目前正在贵州遵义高校工作,就经常联系当地方言教学古代汉语。例如杜牧《阿房宫赋》:“各抱地势,钩心斗角。”其中的“斗”字就可以联系当地话中的“斗”字让学生理解记忆,因为当地话中的“斗”字恰好有“合”的意思。

二、语法学习方面,例如词类活用目前联系得还不够

古代汉语中有词类活用,其实现代汉语中也有词类活用(此处不讨论修辞角度),只不过前者更为频繁地出现,后者则少一些;但二者其实是相通的。教师在词类活用教学中往往不太注重利用二者的联系,大概是因为受到了二者之间区别的限制。二者确实有差别,主要体现在现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往往已经固定为义项,按照一般课本上的定义不再属于活用。但从定性的角度看,同一个词的不同词性的义项之间在历史上必然曾经有过一个词类活用的过渡时期,从历时的角度看称之为词类活用也未尝不可。完全可以利用现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现象来进行古代汉语词类活用的示例教学。例如:他太黑了(形容词)——被他黑了他一百块钱(动词)/我见了你就恶心(形容词)——你别恶心我了(使动用法)/我讨厌你(形容词)——你好讨厌人(使动用法)/我心里就是美!(形容词)——我美得你!(使动用法)。这样,联系对照分析现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古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对学生来说也就没有那么大的语感、时代隔膜了。

三、修辞格教学方面

古代汉语中一些特殊的修辞格,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如果能够联系现代汉语也往往能化陌生为熟悉。例如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策扶老以流憩,时翘首而遐观。”其中“扶老”属于借代用法,完全可以联系现代汉语中的“书立”、“枕头”等词语进行讲解。互文是古代汉语中非常重要的一种修辞格,也可以联系现代汉语进行讲解,例如:“你们在那里忙什么?你出去,他进来的!”/“你跑过来我跑过去的”。当然更多的用在一些比较固定的短语中,例如:东跑西窜/上窜下跳/东一棒子西一锤子/家长里短/东家长西家短/左思右想/你看我我看你。并提例如:“菜和酒也吃了喝了,该干活了吧。”(菜吃了,酒喝了)/“她和他傻了疯了”(她傻了,他疯了)。

新罗大酒店在内部装修时,采用韩国传统陶瓷纹样,并最大限度地使用石头、树木等自然材料,以突出韩国浓郁的民族风情,吸引国外客人。华克山庄酒店投入巨资支持扇子舞、伽倻琴并唱等展现韩国传统的节目,以文化打动中国客人。

当然,这种教学方法实际上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教师本身要先养成打通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二者之间联系的思维习惯,并有意识地联系现代汉语考察古代汉语词汇、语法、修辞等现象来备课。其次,要求古代汉语教师开拓学科视野,提高自身的学术素养,学识不能仅局限于古代汉语,理论工具不能仅仅局限于古代汉语暂拟教学语法,历史比较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语言类型学、功能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等等要涉猎。

H7:市场营销能力对新疆农产品品牌竞争力有正向影响,即新疆农产品市场营销能力越高,其中的定位越明确、包装越能体现区域品牌特色,价格越合理,销售渠道越多,品牌推广方式越多且充分,新疆农产品区域品牌竞争力越强。

参考文献:

[1]王云路.从“庸何伤”说起——谈古今汉语的沟通.中国典籍与文化,2005(2).

[2]王思锐.现代汉语到古代汉语的桥梁——利用成语进行古代汉语教学的尝试.天津大学2018年硕士毕业论文.

[3]吕俭平,唐满彩.汉语方言教学在古代汉语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教育现代化,2019(25).

标签:;  ;  ;  ;  ;  ;  

古代汉语教学应充分联系现代汉语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