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不断的加快,超长混凝土结构后浇带技术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越来越频繁。人们通过掺加矿粉、粉煤灰、聚丙烯纤维、膨胀剂等优化混凝土配比,提高了混凝土的性能。同时优化了施工工艺流程、施工流水、施工组织和加强混凝土保养等,有效的解决了建筑温度和收缩应力的问题,提高了超长混凝土结构后浇带技术应用的质量。
关键词:超长混凝土结构;沉降后浇带;施工工艺;混凝土浇筑
前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人们对建筑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建筑逐渐朝着结构形式复杂化和多样化发展。因此对建造的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后浇带技术在工程建设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能够解决工程建设中因建筑自身沉降和收缩不均等出现裂缝的问题,还能够提高建筑防水能力、抗震能力和建筑结构整体刚度,只有不断提高超长混凝土结构沉降后浇带技术的应用和研究水平,才能为工程建筑事业的发展提供有效的推动力。
一、建筑工程后浇带意义
后浇带是在建筑施工中防止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沉降不均和自身收缩不均而产生有害裂缝出现。后浇带技术作为超长混凝土结构施工的重要内容,其水平直接影响到了建筑工程建设的质量,施工单位应对后浇带技术基于充分的重视。应严格遵循“抗放兼施,先放后抗”的设计原则。为了防止开裂的情况出现在超长混凝土结构中,应避免选取伸缩缝设置,将后浇带设置在混凝土结构中,这样能够有效的控制裂缝的产生,从而取消伸缩裂缝的作用。后浇带可分为三种类型:沉降后浇带、温度后浇带、收缩后浇带三中类型。其一沉降后浇带,能够解决高层建筑和低矮建筑存在的沉降差;其二温度后浇带,混凝土早期温度应力释放,后浇带封闭后温度应力抵抗;其三,收缩后浇带,混凝土早期收缩变形释放,后浇带封闭后收缩变形抵抗[1]。
二、超长混凝土后浇带施工工艺
(一)后浇带设置
超长混凝土结构为了避免因结构长度和温度产生的应力的影响,后浇带技术能够达到降低温度收缩应力的目的。在后浇带设置时,应按建筑施工现场的地形、地质和建筑自身的结构进行分析,才能够完成地下结构工程的混凝土浇灌作业。
(二)后浇带钢筋
在后浇带进行的工程施工中,有可能断开后浇带位置的混凝土,但一般不会断开后浇带位置的钢筋。若断开后浇带处钢筋,则在后期钢筋连接时需要选取机械焊接,增加了工程施工的成本。因此在搭接连接时,需要后浇带宽度在钢筋搭接连接位置长度以上,为了抵抗温度的应力,可以加强钢筋设置后进行后浇带工作,将钢筋设置在后浇带梁板内[2]。
(三)后浇带施工
后浇带施工还包括了后浇带模板支护、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后浇带封闭时间等。其一,后浇带模板支护,超长混凝土结构施工中,结构裂缝情况因后浇带施工质量而决定的,因此,后浇带模板支护必须严格按照施工设计规范和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情况进行合理施工,后浇带灌筑时间间隔需要超过2个月,必须在主体工程结构完成的情况下进行。必须与主体结构混凝土的设计范围和强度相符,必须稳固、卸除其荷载,避免现有支撑层出现负荷传力的现象。其二,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完成主体结构施工后,沉降后浇带已大部分完成,因此需要对连接位置的混凝土进行浇灌,将高低层进行整体连接,并在施工后,对表面进行养护,如洒水等。其三,应控制后浇带时间,收缩后浇带封闭时间需要控制在30天以上,沉降后浇带浇筑在高层建筑中,应在建筑主体完成之后,从而降低高层建筑与底层建筑的沉降差,因此只有不断提高超长混凝土结构沉降后浇带技术的应用和研究的水平,才能提高超长混凝土后浇带施工工艺[3]。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沉降后浇带应用存在的问题
(一)影响施工进度
沉降后浇带的留置,会造成沉降浇带部分机电管线不能及时安装和接口,影响了幕墙和钢结构等工程的施工,只能在结构封顶后,沉降后浇带灌筑完成后才能展开全面的施工,对工程施工部署极为不利,严重的影响了工程施工的进度,造成施工周期的延后,增减了工程施工的成本。
(二)影响工程质量
沉降后浇带在基础底板的工程施工中,会难以避免的落入各种垃圾和杂物,且底板钢筋较粗和密集,这就会造成钢筋的严重腐蚀,并且清理垃圾和杂物的工作艰难,若清理不干净,则会对施工的质量造成影响,增加了工程施工不必要的麻烦。
(三)影响结构安全
沉降后浇带贯穿整个工程结构,后浇带两侧梁板构件为悬挑状态,需进行长时间的支撑设置,这不仅给工程施工造成了许多不便利的影响,还容易使结构发生挠度现象的产生,直接对工程施工产生安全隐患。
(四)影响混凝土质量
在进行沉降后浇带灌筑混凝土之前,需要凿毛两侧的混凝土,后浇带的混凝土与底板后浇带间隔的时间较长,新老混凝土的黏结强度得不到保证。若处理不好,则会造成后浇带出现两条贯通的裂缝,违背后浇带工程施工的初衷[4]。
四、后浇带应用优化施工方案
为了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优化施工方案:其一,优选混凝土配合比,采用与主体结构相同配合比的混凝土进行浇筑,从而取消膨胀剂;其二,采用跳仓法进行施工,加强混凝土的养护和二次压光技术,减少早期的塑性收缩;其三,采用测温方法,实现信息化和温控施工。另外还可以成立技术小组,跟踪记录后浇带的施工过程,严格按照施工方案施工。
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控制难点和控制施工工艺优化施工方案。一方面,控制难点,可以从控制混凝土配合比优选和原材料的质量,混凝土浇筑顺序、混凝土养护、施工过程管理,取消掺加膨胀剂,在后浇带与两侧模板加垫海绵,地下室墙体后浇带模板必须保证垂直度,严禁跑模。另一方面,将沉降后浇带处的软弱混凝土、编织袋、木模等清除干净,特别是剔除后的后浇带内设置用木方、模板、钢丝网、钢筋等;底板后浇带处的污水应使用水泵抽排,将污水排如集水坑;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再其上面覆盖一层塑料布和一层棉毡,并严禁在上面洒水,3日内禁止压物品。同时还需要采用电子测量温度仪器进行质量监控,及时整理测温数据,并及时反馈给施工现场,随时跟踪养护、保温的措施是否到位[5]。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对后浇带原理、超长混凝土后浇带施工工艺有了全新的了解。我们也对沉降后浇带应用存在的问题、后浇带应用优化施工方案有了深刻的认识。通过本文阐述,我们知道建筑工程施工存在的质量问题,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了安全隐患。因此需要不断的提高超长混凝土结构沉降后浇带技术的应用水平,才能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的整体质量,从而提高我国建筑工程事业的发展的速度。
参考文献
[1]朱启云.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及后浇带技术初探[J].江西建材,2015,12(21):74.
[2]周军厂,时航.关于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及后浇带技术分析[J].低碳世界,2017,01(11):160-161.
[3]杨治学.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及后浇带技术探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7,02(06):143.
[4]柏文桂.关于建筑工程混凝土后浇带设置和施工技术的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6,11(05):9-10.
[5]梁华锋.钢筋混凝土结构在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建筑中的作用及施工技术的分析[J].建筑知识,2016,05(07):41+43.
作者简介
梁伟杰(1988-),男,广东江门人,职称:申报中级,研究方向:土木工程,研究施工技术。
论文作者:梁伟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6
标签:混凝土论文; 钢筋论文; 混凝土结构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建筑论文; 技术论文; 结构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