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明融合问题”的历史视角_世界历史论文

例说“文明交融问题”的历史视角,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视角论文,历史论文,文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充分肯定世界上各种文明对人类文明发展的贡献,重视文明之间的交流、融合是近几年历史高考的显著特色。如2004年全国卷Ⅳ文科综合“历史上各民族不断交流融合,对中华文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主题选择题(16—19题),上海历史高考卷37“文明新旧能相益,心理东西本自同”题;2005年全国卷Ⅲ文科综合“在中国历史上,可以经常见到各种思想文化之间的相互借鉴和吸收”主题选择题(12—15题),北京文科综合卷“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往来极大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主题选择题(12—14题);2006年全国卷Ⅰ文科综合37“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以华夏文化为基础,融汇各民族文化,不断丰富发展,生生不息”题(详见后面相关例题)都体现了这一点。这样的命题思路跟胡锦涛主席在耶鲁大学演讲的精神完全一致。胡主席在演讲中说:“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客观现实,是当今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进步的重要动力。我们应该积极维护世界多样性,推动不同文明的对话和交融,相互借鉴而不是相互排斥,使人类更加和睦幸福,让世界更加丰富多彩。”“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就是各种文明不断交流融合、创新的过程。人类历史上各种文明都以各自独特的方式为人类进步作出了贡献。”可以肯定地说,在构建和谐世界的大背景下,在文明史观、整体史观的指导下,尊重世界文明的差异性、多样性,提倡各种文明之间的借鉴、吸收,将是一个永恒的社会主题。

那么,在这一主题下,历史学科可以考虑的视角大概有哪些呢?综观历年来全国各地的高考试卷和高考模拟卷,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文明的态度: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客观现实,应充分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文明的差异性,相互借鉴、相互学习。

【考点链接】

中国史:各个时期的民族关系、民族政策、政治制度(如“汉化”政策、民族区域自治政策、“藩汉分治”、“一国两制”);中国历代对外友好交往史实、新中国外交……

世界史:英、法、美、德、俄、日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各国工业革命;苏俄新经济政策和美国罗斯福新政;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东欧各国的社会主义改革;亚洲经济的发展……

【例题推荐】

1.2001年上海历史卷38题第(4)小题:从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中解决土地问题的方法;主要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途径;进入垄断阶段后资本主义国家在政治体制方面所呈现的不同特征,说明它们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差异性和多样性!

2.2005年上海历史卷34题:不同文明的相遇必然涉及到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和理解。从15世纪的大航海时代到19世纪中叶的鸦片战争,中外文明的交往变化起伏,中国对外部世界的认识也随之发生变化。

(1)试列举郑和、徐光启、林则徐对外交往的史实。

(2)归纳他们对外部世界理解的变化。

3.2005年全国卷Ⅲ:在中国历史上,可以经常见到各种思想文化之间的相互借鉴和吸收。回答12—15题。

(12)南北朝时期,陶弘景建立起道教的神仙体系,其中吸收了

A.佛教教义B.法家思想

C.墨子学说D.《神灭论》的观点

(13)宋代以朱熹为代表的新儒学所吸收的思想是

A.佛教和道教思想

B.法家思想和“经世致用”学说

C.佛教、道教和法家思想

D.佛教思想和“经世致用”学说

(14)为了推翻清朝的统治,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其教义综合了多种思想,主要有

①西方基督教教义②资产阶级启蒙思想

③农民的平均主义④儒家大同思想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15)康有为的维新思想吸收了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的内容,其中最主要的是

A.民主共和思想B.三权分立学说

C.君主立宪思想D.人文主义思想

二、文明交融对人类文明演进的贡献:不同文明之间的接触、交流、融合(包括经济、文化、制度、人员等多方面的接触、交流、融合)和主流文明的扩展有利于社会进步,是文明演进的重要动力,中华文明、世界文明是各民族、各地区文明不断交流融合的产物。

【考点链接】

中国古代史: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西域各族、契丹、西夏、女真、蒙古、满洲等族的兴起(关注中原文化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各个时期的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关注少数民族文化对中原文化的影响);中学西传到西学东渐……

中国近现代史:向西方学习的历程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中共一大、二大、“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关注俄国革命和建设的经验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影响)……

世界近现代史:日本明治维新;苏俄新经济政策和美国罗斯福新政对两国现代化建设的影响;资本主义国家对亚非拉国家侵略的客观影响……

【例题推荐】

4.2005年北京文科综合卷: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往来极大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回答12—14题。

(12)下列史实反映唐代中印友好交往的是

A.佛教传入中国B.法显游历天竺

C.义净西行研究佛学D.鉴真渡海传播佛法

(13)有西方学者认为“近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发明与发现可能有一半来源于中国”。传入欧洲并对“近代世界”产生深刻影响的宋代的科技成就是

A.地动仪 B.造纸术

C.雕版印刷术 D.罗盘针

(14)观察图4、图5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关于明末清初东西文化交汇的表述,正确的是

A.为中国传统科技注入新的生机因素

B.儒学与基督教在中国融为一体

C.西学东渐开启中国近代化历程

D.开始介绍并传播西方民主思想

5.2006年全国文科综合卷(1)37题: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以华夏文化为基础,融汇各民族文化,不断丰富发展,生生不息。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据《礼记·王制》记述,春秋时期“中国(中原华夏)、戎夷,五方之民,皆有其性也,不可推移(改变)。……言语不通,嗜欲不同”。而至东汉初年,据《续汉书·祭祀志》记载,光武帝称其时已然“车同轨、书同文、人同伦”。

材料二 会宁(今黑龙江阿城)乃国家兴王之地,自……迁都永安(今北京),女直(即女真)浸忘旧风。……宴饮音乐,皆习汉风。

——《金史·世宗纪》

材料三 北方(指北方少数民族)奄有(统治)中夏,必行汉法,可以长久,故后魏(北魏)、辽、金历年(统治时间)最多。

——(元)许衡《鲁斋遗书》

(1)根据材料一,概括从春秋时期到东汉初中国文化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成这一变化的原因。

(2)根据所学知识,概括汉唐时期少数民族在哪些方面丰富发展了中华文化。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辽、金“行汉法”的原因,并概述其内容。

(4)简述从中华文明发展的历史中得到的启示。

三、文明交融的动力和媒介:根本动力是生产力的发展,直接动力是科技进步(如交通、通讯、网络的进步);文明交流的媒介是报刊书籍、广播影视、互联网等。

【考点链接】

中国史:中国古代交通建设方面的重大成就(秦统一车轨、修驰道、修运河;西汉开丝绸之路,设西域都护;隋修筑驰道,开通运河);中国古代造纸业、印刷业的进步;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思潮中兴办的学校、创办的报纸杂志、翻译出版的书籍;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交通运输业中取得的主要成就;……

世界近现代史:三次科技革命对人类交通、通讯、网络方面的贡献;……

【例题推荐】

6.2001年全国文科综合卷38题:近代以来,在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人类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迁。根据以下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2)19世纪末20世纪初,科技革命怎样推动世界形成一个整体?

7.2006年全国高考天津卷文科综合试题37、明清以来,书籍翻译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

材料一 明朝后期开始,利玛窦、汤若望等欧洲传教士先后来华,与徐先启等合作开展翻译活动,把欧洲的天文、数学、地理等著作介绍到中国,同时把中国的《大学》《论语》等典籍介绍到欧洲。欧洲学者称之为“一次相互的启蒙”。

材料二 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陆续设立培养翻译人才的学校和译书机构。90年代中期,梁启超收集部分已译西书目录,按西学、西政等类别编成《西学书目表》,并指出:“国家欲自强,以多译西书为本。”

材料三 17~18世纪欧洲出现了一股“中国热”,许多思想家对中国文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德意志的莱布尼茨盛赞儒家道路及影响下的社会秩序和国家统一。法国的伏尔泰认为,儒学不是宗教;中国的考试制度使官吏职位人人皆可争取,欧洲应加以采用。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当时翻译的内容和作用。

(2)依据图11并结合材料一、二,说明19世纪中后期翻译活动出现的新变化。

(3)依据材料二,图12及所学知识,说明中国近代译书活动产生的影响。

(4)依据材料一、三,指出17~18世纪欧洲出现“中国热”的原因。

(5)依据材料三并结合德、法历史,分别说明莱布尼茨和伏尔泰为何推崇中国文化。

四、“文化年”现象

“文化年”现象的出现,是中国与世界各国文明交流的要求和产物,也是维护文化多样性的有益尝试。举办“文化年”,有利于不同文明间的对话和交流,有利于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有利于东西方文化相互学习,共同发展,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继2003—2004年中、法互办文化年之后,今年要关注的是2006年中意、中俄、中印文化年以及2007年中韩文化年、西班牙文化年。

【考点链接】

注意了解相关国家历史中特别值得重视的问题(如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印度的民族解放运动、俄国的社会主义运动、韩国的经济崛起、西班牙的新航路开辟)和历史上这些国家与中国的友好往来(如中印之间、中意之间、中朝之间、中苏之间)。

【例题推荐】

8.2006年是中国意大利年,中意两国从古至今一直有着友好的交往。

材料一 东汉时期,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甘英至“条支海”而还未能到达目的地。

(1)“大秦”是当时的哪个国家?甘英出使大秦要通过什么交通要道?“条支海”是今何处?这件事表明,当时中国人对世界的认识还局限在哪一地理范围内?

材料二 利玛窦(1552—1610),明末来华的意大利耶稣会传教士,曾因献自鸣钟、《坤舆万国全图》给朝廷,而获准留居北京传教。在华期间,他说汉语,穿儒服,与士大夫交流,传授西学,并将“四书”译成西文传入欧洲。

(2)利玛窦来华的主要目的是什么?为了达到目的,他采用了什么方式?

(3)联系时代背景,分析利玛窦为什么没有把西方最先进的科技文化(如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介绍至中国。

材料三 徐光启(1562—1633),明代科学家、政治家,曾在公务之余前往利玛窦寓所向其学习西方数学、天文、水利、地理、火器等“有用之学”。他与利玛窦合译了《几何原本》一书,还编写了一部农学著作——《农政全书》。

(4)利玛窦曾与徐光启合译介绍欧洲数学成就的《几何原本》,也曾将“四书”译为西文传入欧洲,这反映了怎样的文化现象?有何意义?后来这种趋势为什么又衰落了?

例题参考答案

1.甲:英国大块拍卖封建地产,法国把没收的土地分成小块卖给农民,美国颁布《宅地法》解决土地问题;

乙:英、法—国内革命战争;美—民族独立战争;日、俄—自上而下的改革;德、意—王朝战争。

丙:英、法、美民主化进程比较顺利;德、日、俄政治上保留了封建残余,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倾向有所加强。

2.郑和七次下西洋,沿途到过30多个国家,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物品和人员的交流。徐光启与利玛窦合译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所著《农政全书》包含了一部分西方新知识,同汤若望合作修订历法。林则徐虎门销烟,编写《四洲志》,购置西方大炮加强防务。

郑和:展示明朝的强大和富有,换取奇珍异宝;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国家的联系、增进了解;“西洋”各国来朝。徐光启:与西方传教士交往,了解到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认识到中国科技的落后,引进西方科学知识。林则徐:学习西方“长技”,睁眼看世界,反对侵略,平等交往,探索救国救民道路。他们对外部世界理解的变化是:从展示大国的强大和富有,到认识落后、开始学习西方,谋求民族自强。

3.A、A、C、C

4.C、D、A

5.(1)从分散走向整合。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文化交流与战争,促成(长江、黄河流域)各民族逐渐融合;秦汉长期的政治统一及其实行的统一措施促成了文化的一致性。

(2)少数民族的音乐舞蹈、服饰、风俗习尚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容;少数民族地区的动植物、食物的传入,提高了内地的生产生活水平;少数民族内迁与融合为中华文化增添了刚劲、豪爽、活泼的多民族色彩。

(3)契丹族和女真族社会文化落后于中原,统治中原,必须学习中原先进的文化。政治中心的南移,采用中原王朝政治制度;采用中原的生产方式;接受汉族的文化习俗。

(4)考生回答出以下任一内容,如历史上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华文明,继续发展仍需要各民族共同努力;中华文明要发展应保持自己的优秀传统,广泛吸收世界其他各国的优秀文化等,言之成理,即可赋分。照抄题干和所给材料,不得给满分。

6.(2)第二次科技革命推动了经济的巨大发展。资本主义以全球为市场进行扩张,世界领土瓜分完毕;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的创制、新的通讯手段的发明。

7.(1)内容:欧洲的自然科学,中国的儒家经典;作用: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

(2)数量增加。自然科学书籍增长显著,内容广泛;由伴随传教传播文化到学习西方救亡图存;由双向交流,平等互动到单向主动引入,由民间行为到政府参与。

(3)萌发学习西方思潮,开始工业化进程,发生政治变革,传播民主科学观念。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共产党诞生,选择社会主义道路。

(4)中国文化典籍翻译到欧洲并引起反响;欧洲思想家借用中国文化表达其主张。

(5)德意志分裂割据;莱布尼茨赞赏儒家大一统思想,向往德意志统一。

法国教会势力强大,封建等级森严;伏尔泰借儒学和科举制抨击天主教会和等级制度

8.(1)古罗马。丝绸之路。波斯湾。亚洲。

(2)目的:作为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来华的主要目的是传播天主教,发展天主教势力。

方式:用进献西洋工艺品来争取统治者的支持,用宣传西方的一些科学知识和认同汉文化来争取封建开明士大夫的好感。

(3)因为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的发表,严重冲击着天主教会神学的基础,所以,虽然当时欧洲近代自然科学产生并取得了众多成就,但作为耶稣会传教士的利玛窦是不会将与教会神学相冲突的最先进的自然科学介绍到中国的。

(4)文化现象:西学东渐和东学西渐。

意义: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

衰落原因:中西文化的冲突;一些传教士奉教皇指使,不准中国教徒敬天、祭孔、祭祖,后又干涉中国的内政;中国后来长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标签:;  ;  ;  ;  ;  ;  ;  

论“文明融合问题”的历史视角_世界历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