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外区太平人民医院 150050
摘要:目的:研究心理干预与冠心病之间的关系。方法:将住院的10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等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只给予临床常规药物治疗,干预组在给予临床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心理干预,运用自测健康评定量表和西雅图心绞痛调查量表分别于心理干预前及结束时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定。结果:对两组患者在实施心理干预前进行SRHMS评分和SAQ评分的前测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实施心理干预后,干预组在自测健康的三个维度和总的得分上的差值及在心绞痛发作状态、治疗满意度和疾病认识程度三个维度及西雅图总分上的差值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和对照组的临床疗效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心理干预能有效促进冠心病患者的心身康复。
关键词:心理干预;冠心病;关系
冠心病属于心身疾病范畴,其病理改变主要发生在心脏,但心理因素在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直接影响着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1]。但是目前临床对冠心病治疗一般重视药物治疗而经常忽视心理方面的治疗,并且专业的心理干预应用于冠心病心身康复的实证研究鲜见报道。本研究试图根据心身相互作用原理对冠心病患者进行系统而专业的心理干预,从而为促进冠心病患者心身康复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借鉴。
1.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的冠心病患者100例,均符合国际心脏病学会及WHO临床诊断标准[2]。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尽量保证两组间的均衡性。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患病时间、病情、居住环境、文化程度、工作性质、婚姻状况、经济状况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1.2.1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相应的冠心病临床常规药物治疗。干预组在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由专业心理咨询师对其实施心理干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2 心理干预方案
以身心相互作用理论为指导,采用认知干预、行为干预、支持性干预和放松治疗等心理治疗技术对冠心病患者进行系统心理干预:(1)认知干预――向患者讲解冠心病的防治知识,纠正其对疾病的错误认知,使其正确认识身心疾病,以消除其恐惧心理,提高治疗的依从性。(2)行为干预――纠正患者不良的行为模式及应对方式,并指导他们建立新的行为方式和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3)支持性心理治疗――给予患者心理支持,运用表达性艺术治疗帮助患者分析处理疾病过程中的各种心理问题,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4)放松治疗――采用放松训练、音乐治疗和生物反馈治疗缓解患者情绪。干预的原则是个体与集体心理干预相结合,干预方法采用心理咨询和团体心理辅导等方法,每周进行集体心理干预两次、个体心理干预不少于3-5次,每次心理干预时间不少于30分钟。
1.2.3 调查方法 两组患者在入院三日内完成自测健康量表(SRHMS)和西雅图心绞痛调查量表(SAQ)的前测评定,在实施心理干预后,两组患者在出院时进行自测健康量表(SRHMS)和西雅图心绞痛调查量表(SAQ)的后测评定。
1.2.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1.2.5 观察指标(1)心理指标: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HMS)评分和西雅图心绞痛调查量表(SAQ)评分。(2)生理指标:以临床大体疗效进行评定,分为四级:明显好转――临床症状消失,心电图恢复正常;好转――临床症状大部分消失,心电图改善;进步――临床症状部分消失,心电图改善;无效――临床症状与心电图均无改善。
2.结果
2.1 不同组别干预前冠心病患者SRHMS评分和SAQ评分的差异比较
对两组患者在实施心理干预前进行SRHMS评分和SAQ评分比较,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说明干预组和对照组之间是同质的。
2.2 不同组别干预后SRHMS评分差值的差异比较
3. 讨论
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社会因素的致病作用日益受到重视。良好的心理干预可有效地协同提高冠心病的治疗效果。因此,对冠心病患者实施心理干预,从而提高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已越来越引起医疗界的重视[[3]。本研究显示:对两组患者在实施心理干预前进行SRHMS评分和SAQ评分的前测比较无显著差异,说明实施心理干预前干预组和对照组在自测健康和生活质量方面均无显著差异,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实施心理干预后的两组患者SRHMS评分差值比较结果表明,干预组的心理健康、社会健康和自测健康总分显著地高于对照组,提示心理干预能减轻冠心病患者因疾病产生的心理问题,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说明心理干预能很好地改善冠心病患者的心理状况,有效促进冠心病患者的心理康复;两组患者SAQ评分差值比较结果显示,干预组的心绞痛发作情况、治疗满意度、疾病认识程度及西雅图总分也都显著的高于对照组,提示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冠心病心绞痛的发作状况,提高患者治疗满意度和对疾病的认识程度,从而显著提高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对冠心病患者心身康复有积极作用。另外,在对干预组进行访谈中发现98%患者认为实施心理干预有助于冠心病患者心身康复;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分析,发现干预组疗效显著好于对照组,更加有力的佐证了心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的临床康复具有显著作用。
本研究结果揭示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冠心病患者的心身症状,并提示在冠心病患者治疗中应建立心身同治的原则,在常规临床药物治疗同时采取心理干预治疗能够有效促进冠心病患者的心身康复,这在冠心病的临床治疗中值得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曹松梅,赵庆华.冠心病健康教育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3):262-264.
[2]第一届全国内科学术会议心血管病组.关于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命名及诊断标准的建议[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81,9(1):75-76 .
[3]王娟.心理干预对冠心病初诊患者恐惧心理的影响[J].中华全科医学,2008,6(12):1280-1281.
论文作者:赵智,姚红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5/9/18
标签:冠心病论文; 患者论文; 心理论文; 两组论文; 心身论文; 西雅图论文; 评分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