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综合国力之争的决定性因素_综合国力论文

文化:综合国力之争的决定性因素_综合国力论文

文化——综合国力之争的决定性因素,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综合国力论文,决定性论文,之争论文,因素论文,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传统意义上的文化概念,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宗教、风俗等在内的静态名词。而在我国,一个时期内更是在一定程度上把“文化”一词萎缩、约定俗成为书本、剧院、屏幕、标语等。人们很少从综合国力的要素这一角度考察文化。

80年代以来,美国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一再指出,人类已进入信息社会,技术、知识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和财富,文化成为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人们开始全面审视文化。文化的对立面是自然,它包括了人作用于自然界之后的一切结果,同时也包括了人作用于自然界这一活动本身。一句话,文化决定着人类的物质生产,没有充分发达的文化,就没有人类智力的开发与发展,也就没有人类的进步,文化决定着人类的精神状态,反映了人类的生存质量。文化是一种国家实力。今天,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主题。随着东西冷战的结束,欧共体的迅速崛起,亚太经济圈逐渐形成,世界多极化发展势头正日趋明朗。国际关系的主旋律已由过去的意识形态之争转换为综合国力之争。综合国力是指一个主权国家赖以生存与发展所拥有的全部实力,它反映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即一个国家政治、经济、军事、资源、教育、科技等各个方面相互作用的综合体。在综合国力诸要素中,文化要素变得日益重要,并占有很大的比重。文化要素包括:劳动者素质的开发与提高、企业管理制度与企业文化建设、科技教育水平和社会文化发展、文化生活、健康指标等。

21世纪综合国力的竞争,根本上是人才的竞争。传统的发展战略,实质上只是一种经济增长的战略,它把社会的发展仅仅看作一种经济现象。现代社会的发展的战略,应该是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经济社会文化的协调发展。高文化素质的人力资本是现代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国家文化发达,劳动者文化素质高,可以转化为巨大的创造力,产生超过自身价值多倍的效益,转化为物质形态的竞争力量。一旦先进的思想为群众所掌握,就会产生放射性的能量,就可以创造出人间奇迹。很多学者对综合国力系统工程的研究,都是从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研究到人文因素与自然因素、社会因素结合的研究,寻求如何通过人文因素协调自然因素与社会因素的关系,提出如何强调人文因素的作用,如何提高人的素质来回答未来的挑战,来适应综合国力的竞争,来实现现代化。现代化的根本内涵应该是人的现代化。

改革开放以来,全国经济普遍发展较快,但各地区差距明显拉大,不平衡较为突出。为什么发展差距拉得这么大?有许多原因,但是文化的原因显然是一个重要因素,特别是人的素质问题。人是生产力诸要素中最适活跃的因素,提高劳动者素质,也就是提高生产力。劳动者素质应包含以下内容:第一,劳动者要有较高的文化素质。愚昧与贫穷是孪生兄弟,人类要走向繁荣昌盛,首先要告别愚昧。先哲们认为人世间的一切罪恶都来源于人的愚昧无知,这不无道理。列宁讲过,在一个文盲众多的国家里,不可能建成社会主义。较高的文化素质是高素质劳动者的基础。文化素养还包括科学素养。“文盲”、“科盲”不仅不能成为经济发展的人力资源,而且是现代化进程中的十分沉重的人口包袱。中国需要更多科学家、工程师,也需要更多素质的普通劳动者。第二,劳动者要有较强的法纪意识和道德水准。法律是受国家强制力保证执行的社会成员的行为规则,道德则调整人们的相互关系和行为。劳动者遵纪守法,恪守道德规范,社会秩序就稳定,经济活动就能有序地进行。法制观念也与人们的文化素质有关。邓小平同志曾指出:“现在这么多青年人犯罪,无法无天,没有顾忌,一个原因是文化素质太低。”增强法纪和道德水准还要提高劳动者的文化素质。第三,劳动者要具备与社会文明程度相一致的思想修养。思想修养指劳动者的价值观、追求和理想。判断劳动者素质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准是看其理想信念的内涵。劳动者思想修养要与社会的文明程度相一致。劳动者的积极性、创造性和献身精神,是人强烈追求自己对象的本质力量,是构成生产力的重要因素,也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力量源泉。具有崇高精神境界的人,才能更好地投身到改造自然、改造社会之中,推动社会发展。我国目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要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全国人民,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理想和精神支柱,统一思想,同心协力,这样才能把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

参与国际市场竞争首先要造就高素质的劳动者,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我们正处在科技发展一日千里的现代信息社会,大到国家的决策,小到日用品、家用电器,科学技术无处不在,“无孔不入”。据统计,近30年来全世界科技成果的数量,大致等于过去2000多年科技成果的总和。科技知识的积累呈加速化甚至是指数化的趋势。据美国《未来学家》杂志的一篇文章预测,我们今天应用的技术知识将只占2050年人类拥有的知识的1%, 技术在发达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已经居于主宰地位。科学技术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倍增器”,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最具能动性的因素。未来的劳动者,必须以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为首要条件。劳动者要适应这种变化的唯一途径就是接受教育。教育是基础,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关涉到国家民族的“底气”、“元气”等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出现失误,其损失极难弥补。在这个意义上讲,谁掌握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谁就拥有了跨向21世纪的科学人才和劳动者,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这方面不乏例证。新加坡是一个人力、物力资源极贫乏的弹丸小国。从60年代以来,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达到24000美元, 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新加坡建立了一个多元文化相辅相成的良性结构,形成了一种强大的“文化力”,而科技和教育,是构成现代“文化力”的两大要素。日本是当今世界上第二经济大国。日本是怎样发展起来的?一位在战后两度担任日本内阁首相的政治家,对日本战后几年的发展作了总结。他认为,日本的现代化,有很多条件和经验,但主要是得益于科教。

目前,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已成为社会成员的共识。教育的战略意义也日益深入人心。但人们对科学教后面的文化根源却知之不多。就一个民族而言,任何一种单纯移植而来的技术都不可能成为这个民族的真实的力量,一个民族的技术水平只能是它的民族文化水准的忠实反映。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任重而道远。科技和教育,双向驱动,相辅相成。作为综合国力的要素,作为文化建设的基础性工程,我们要加大投入,切实抓紧抓好。

经济文化一体化发展正成为现代化建设中的历史性潮流。在现代化进程中,经济与文化,可以说是“合则齐美,离则两伤”。现代市场经济的开拓需要“文化力”配合;而文化自身也需要在市场经济中找到发展的巨大内在动因。

在市场竞争中,各国企业家们注意到:包括科技教育在内的智力因素以及价值观、开拓精神等精神因素对于一个企业开拓市场、实现发展战略相当重要,甚至关系到企业自下而上竞争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北京蓝岛大厦走“以文兴商”之路,强调“情意服务”,“亲和一致”,自觉地将中国传统文化精华与现代科学管理方法有机结合起来,正在探索一条既适合国情又适应现代化发展的“文化制胜”的新路子。

综上所述,评价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速度、国防实力等固然不可忽略,但文化要素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必须强调。文化要素,渗透在综合国力诸要素之中,体现在经济、政治、环境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文化要素的开发,能够引导劳动者树立文明观念,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创造热情和献身精神,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能够通过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挖掘人的智力,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从坚持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着眼,从社会发展趋势上看,文化在综合国力诸要素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标签:;  ;  ;  ;  

文化:综合国力之争的决定性因素_综合国力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