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安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省淄博市 255000)
摘要:随着建筑业的迅猛发展,钢结构在建筑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大型厂房,体育场馆的网球屋面,石材幕墙的龙骨等。随着钢结构的广泛应用,钢结构的质量显得越来越重要。当材料选定后,钢结构的质量取决于加工工艺和加工的质量。加工不好的钢结构具有先天性的缺陷,这些缺陷轻者影响结构的使用,重者会造成灾难性的事故。基于此,本文对工业厂房钢结构安装的焊接质量控制进行分析。
关键词:工业厂房;钢结构安装;焊接质量;控制策略
在施工中,钢结构不仅具有经济合理、结构优异、便于施工等优点,而且可循环利用。因此,在工业厂房建筑中,钢结构被广泛的使用,而且历史悠久。据实践表明,钢结构在厂房建筑中承受的动力载荷最多,可以说钢结构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了厂房的安全和使用寿命。所以,如何控制在施工中控制钢结构的焊接质量就十分重要。
1 钢结构焊接的重要性
在加工和安装钢结构工件的过程中,由于一些工件的外形尺寸较大、形状多样、焊缝多、焊接位置不对称以及加工人员操作不当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果钢结构焊接不当,则危害很严重。会造成多种焊接问题,影响产品的质量,造成焊接接头的承载力降低,同时造成应力集中,最终导致焊接结构的破坏、降低工程质量、缩短结构寿命、间接延误工程工期,进而增加施工成本和影响公司形象。
2 常见的焊接质量缺陷
2.1 焊接变形
焊接变形包括许多种类,主要就是纵向、横向、多角变形等。其主要原因就是焊接受热不均匀,对于钢结构的外观、尺度、受热时间没有进行有效的结合和控制,不能在根本上对焊接事项进行有效的关注,导致技术性的焊接工作不能进行有效的实施。在矫正复杂变形的钢结构过程中,容易出现较严重的参与变形现象,如果矫正再次无效,就会使更结构的产品直接报废。另外,在进行钢结构的变形现象出现的时候,不利于进行下一步的焊接工作的开展,在基础性的环节没有做好之后,就影响以后的焊接工作的顺利实施。
2.2 残余应力和残余变形
对大型的钢结构进行焊接过程中,如果是各个焊接部位的焊接温度不同,再加上对矫正技术的失误应用,就会使刚结构的构件受到一个残余应力,这样就会使钢结构焊接不稳定,导致钢结构的框架对整体的结构产生较高的约束的力量。尤其是对多跨度的钢结构材料来说,它的节点较多,受到的力的方向较多,受到的力也较多,在焊接过程中,如果没有进行均匀的受热,就会使各个受力的点受到不同程度的压迫,导致残余受力的事项不断强化,使其变形程度不断加剧,不利于钢结构材料的焊接事项的完善进行。如果焊接残余应力现象一直存在,就会使钢结构构件的刚性降低,就会影响其承载力极限,导致二阶效应的现象不断出现。
2.3 突发性断裂问题
在进行钢结构安装和施工的时候经常会出现突发性断裂的情况,这种问题在发生的时候非常突然,而且,在发生的时候会导致很大的破坏性问题,因此,在发生的时候非常危险。很多的施工人员在进行施工的时候通常还没有反应过来就已经出现了问题。会出现这种问题主要的原因就是在进行焊接的时候出现了电流突然增大的情况,或者是出现焊接速度过低的情况,这样就会导致焊接的时候出现线能量过大的问题,导致这个区域内的材料出现韧性降低的情况,导致焊接过程中出现突发性断裂的问题。
2.4 其他质量问题
在进行焊接的时候也会出现其他问题,在进行工业厂房钢结构焊接的时候,要对施工的具体情况进行更好的分析,这样能够够更好的找到导致质量问题出现的原因。在进行焊接的时候,人员的素质、设备、材料、方法和管理等因素都会导致质量问题出现,因此,要想对焊接的质量进行更加的控制,一定要对出现的各种问题都进行更好的解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工业厂房钢结构安装的焊接质量控制策略
3.1 编制项目质量计划
在项目实施之初,施工单位应根据工程特点、难点、施工条件、质量总目标、施工工艺流程等编制质量计划,计划应包括原材料、焊接材料、焊接设备等质量管理及控制措施;原材料、焊接材料的检验试验方法及接收标准;焊接接头检验试验方法及频次;焊接过程质量控制点确定及跟踪控制的方式与要求;焊接记录要求等。
3.2 三阶段的质量控制方法
事前预控、事中控制、事后控制构成焊接质量控制过程的三个阶段。事前预控就是利用以往先进的管理经验、施工技术提前对焊接质量控制目标进行周密分析,精心组织策划,找出薄弱环节,制定有效控制措施和对策。事中控制包括自我控制和他人监控,就是整个焊接实施过程中作业者的自我约束控制和质检部门、监理单位或质监部门的监督控制。事后控制就是事后质量把关,比如焊接工作完成后对焊缝的外观检查、无损探伤检查或对产品试板的机械性能试验等,通过事后焊接质量控制或质量评价,对有缺陷的焊缝或不合格产品进行整改、修复、处理。
3.3 对“人”的控制
“人”主要是指操作者及检验、试验者。钢焊接变形和焊接人员的施工技术密切相关,在选择焊接公司或施工人员时,一定要严把资质关,选择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取得相关资格证书、有一定实践经验的焊接工人。施工前要统一进行钢结构焊接设计图样的学习,严格按照图样设计施工,加强对施工人员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的教育,加大对施工过程和焊接钢结构焊接质量的监督检查,保障整体焊接质量。
3.4 对“机”的控制
“机”―――是指焊接设备、烘干设备和无损检测设备。施工前,我们均对相关设备预先鉴定和检查。如,焊接设备预先的鉴定与检查就包括:焊机的型号是否与焊接工艺要求匹配,焊接的电流、电压是否稳定,焊机电流的调整效果,焊机上的监测仪表是否有效等;对无损检测设备的鉴定与检查内容主要有:设备能力是否与焊件检测的要求相匹配,设备运转是否正常等。
3.5 对焊接技术的要求
首先,要做好焊前检查,选用的焊材强度和母材强度应相符,焊机种类、极性与焊材的焊接要求相匹配。焊接部位的组装和表面清理的质量,如不符合要求,应修磨补焊合格后方能施焊。
其次,做好焊前清理,认真清除坡口内和垫于坡口背部的衬板表面油污、锈蚀、氧化皮,水泥灰渣等杂物。
再次,保证安全的焊接环境,焊接作业区域设置防雨、防风及防火花坠落措施。箱形柱、工字柱、工字梁连接部位及柱间支撑节点连接处焊接专门设置供2~4名焊工同时同台作业的焊接操作方形平台,平台上除密铺脚手板外,还采用石棉布铺垫于脚手板上,以防止焊接火花坠落烫伤他人,并在平台四周和顶部固定防风帆布,杜绝棚外风力对棚内焊接环境的侵扰。
最后,采取相应的预热温度及层间温度控制措施。实施多层多道焊,每焊完一个焊道后应及时清理焊渣及表面飞溅,发现影响焊接质量的缺陷时,应清除后方可再焊,在连续焊接过程中应控制焊接区母材温度,使层间温度的上、下限符合工艺条件要求,遇有中断施焊的特殊情况,应采取后热保温措施,再次焊接时,重新预热且应高于初始预热温度。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钢结构焊接过程中,施工人员要把握先机,应切实有效的掌握先进的焊接工艺方法,把握世界前沿的焊接施工技术,在焊接施工中要严格控制钢结构的精度,防患于未然,密切关注,监督过程要从全局着眼,对施工工序严格把关,紧抓细节,达到前期预控、中期监督、收工阶段达标的责任和义务。
参考文献:
[1]席居法.建筑钢结构焊接施工的质量控制[J].建筑,2014,03
[2]阳云波.钢结构焊接质量控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05
[3]佟琳,郭海鹏.浅析提高钢结构焊接质量的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12
论文作者:朱建伟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27
标签:钢结构论文; 质量论文; 质量控制论文; 厂房论文; 过程中论文; 残余论文; 会使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