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创新政策及其发展战略_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论文

德国创新政策及其发展战略_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论文

德国创新政策及其发展战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德国论文,发展战略论文,政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德国是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在促进研究、技术创新的组织和管理方面,开辟了一条独特的技术创新道路。对于促进创新、尤其是在科学界与产业界之间结合的问题上,联邦政府保持了一种透明的、有效的、鼓励竞争取向的姿态,目的在于加强公共资助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产业界之间的合作。基础研究虽然非常必要,但对于改革和创新却是远远不够的。创新需要更有效的手段,比如发明、资质、动力、基础结构和冒险,而所有这些主要基于人才及其能力。

一、德国科研创新体系

德国创新体制模式的基础是联邦社会结构。联邦、州政府和私营部门分担教育、研究、技术转移和创新的筹资责任。在这个体制中,除大学和工业研究开发设施外,还有各类公立和半公立的科研机构。公立科研机构的成就孕育工业创新的成功,但主要依靠3个方面:在教育培训领域通过增加人力资本;从研究工作中产生新知识并公开发表;直接支持公司解决工业问题。

从最广泛的意义上说,创新不仅指新产品、新服务,也指新方法、新组织结构以及对管理和领导工作的新态度。德国提出的科研创新体系概念不仅包括科研开发工作,而且还包括科研成果转化为市场产品的增值过程、科技成果和科技知识的传播以及人力资源的教育与培训。这个体系的最大特点就是政府、企业和人的统一:科研人员出成果,企业出资本,国家出政策并且负责在企业界和科技界之间进行沟通。

在创新体系中,企业扮演着主要角色。德国科研创新体系概念的提出和实施无疑有助于德国更好地将企业界、科研界和教育界的力量组织起来,以科研密集型商品占领国际市场。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从下面的统计数字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小企业在事实上所担当的重要角色:中小企业的从业人员总数为2320万人,占德国就业人数的70%,其中手工业领域600万人,工业领域260万人,商业范围250万人,还有1210万人属于服务行业和自由职业者;德国中小企业有近330万家,并以占企业总数99%的比例构成了德国经济的核心;他们共创造了57%的德国总产值和44%的应完税销售额;年销售额5000万欧元以下的企业投资占德国总投资的46%,平均每家中小企业的年投资额56000欧元。

德国企业内部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技术创新机制,大大地推动了企业技术创新工作。一是决策机制。企业集团的董事会是技术创新的决策部门,他们根据市场和企业的经济发展目标制定技术开发目标。二是投入机制。出于市场竞争需要,企业每年都要从销售收入中提取5%~10%以上的研究开发经费。三是产学研合作机制。企业科技投入的1/3以上用于与大学、科研机构的合作开发。

二、政府在科技创新体系中的作用

联邦、州政府都十分重视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工作,并通过制定政策、中介服务等手段,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把企业作为技术创新决策、投入和承担风险的主体:市场竞争压力激发了企业的技术创新;市场导向形成技术创新管理机制;技术创新的成效取决于合理的组织;资金的投入是技术创新的保证。对此,政府提供财政支持和税收优惠,激发企业的技术创新积极性。为鼓励企业投资,德国将公司所得税降低了25%,并采取降低个人所得税的措施,减税额达300亿马克/年。

德国中小企业是推动德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创新力量,但仅仅靠其自身的力量还不能发挥这种作用,关键在于指导他们应用研究开发成果。联邦教研部将作出不懈努力,把优化中小企业获取研发成果的渠道、提高中小企业在国家和欧洲研究项目的参与程度作为一项长期的任务。为此,联邦教研部采取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以提高专题科研计划对中小企业的吸引力:通过实施课题开放附加条款,使中小企业的研究项目获得更广泛的资助;中小企业可按官方规定日期拥有持久的项目申请权;通过加强技术转让措施,让广大有兴趣的中小企业获取专题计划的研究成果;通过进一步简化项目申请程序,鼓励中小企业开展创新研究。

政府在全国开展了名为“知识创造市场”的运动,促使本国先进的科学技术更多更快地转化为生产力。联邦教研部和联邦经济技术部的两位部长共同强调,德国拥有世界上十分优秀的研究力量,拥有大量先进的科研成果。现在的任务是,要使这些成果比过去更加迅速地在市场中获得其应有的价值。政府采取了以下措施:建立一种专业性的专利转化机制,并鼓励企业利用研究成果;联邦教研部为高等院校提供专项补贴,减轻其为申报专利所要承受的经济负担;采取多种措施促进组建技术型企业,增加技术入股的吸引力和推动经济界与科技界更好地相互协作,以及鼓励企业运用全国各个大学的科研成果。

三、运用法律手段,构筑国家创新体系

德国政府通过加强政策调控以保证中小企业的发展。如以法规的形式规定,任何国家级大型技术项目,必须有一个中小型企业参加,否则就不批准。这样,科研机构选择科研项目从一开始就不是盲目的,而是为将来的产业化服务,同时企业通过参与技术项目研制的全部过程,深入了解了技术项目的全部细节,也为项目的产业化打下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德国法律允许大学推广教授的发明,获益分配为大学70%、教授30%。获益分配惯例为:专利发明人1/3、专利推广人1/3、大学1/3。国家政策还允许弗朗霍夫协会及其研究所作出如下规定:1)技术发明人可以无偿使用职务发明创办企业;2)协会或研究所以资金入股(通常占25%的股份),扶持3~5年,如企业成功则转股退出;3)研究所为研究员(技术发明人)发一年的工资,第二年技术发明人不再具有研究员身份而在公司领工资。

四、加大研究与开发经费的投入

自1998年以来,联邦教研部和经济技术部资助中小企业的年度研究与开发经费持续增长,1999年赞助工业研究为3.12亿欧元,2001年增加到3.35亿欧元。最近,德国科学基金会的科学统计股份有限公司对经济界研究与发展经费投入情况的年度调查结果显示,在过去的两年里,德国经济界对提高研究与发展经费表现出更加审慎的态度。1999~2000年,德国经济界投入的研究与发展经费增长幅度为6.3%,而2000~2001年仅为4.5%,2001~2002年仍将保持较低的增长幅度。与前些年相比,经济界研究与发展经费的增长幅度明显减缓了:1996~1997年为9.8%,1997~1998年为8.2%,1998~1999年为9.8%。德国经济界投入的研究与发展经费总额,1999年为397亿欧元,2000年为422亿欧元,2001年为441亿欧元。从德国企业公布的2002年规划看,德国经济界研究与发展经费不会比上年有太大的增长。

大型企业与中小企业研究与发展投入的比较结果显示,大型企业仍然是德国研究与发展经费的主要承担者,在1999~2000年度,大型企业的研究与发展经费投入增长了7.1%,而同期中小企业的研究与发展经费仅增长了1.1%;2001年大型企业研究与发展经费的计划增幅为4.9%,而中小企业仅为1.6%。从行业方面看,研究与发展经费投入增长最快的分别是德国的汽车制造业(包括机动车、轮毂、航空航天,1999~2000年度增长了10.6%)和化学工业(1999~2000年度增长了6.2%)。此外,从2001年的行业发展规划看,研究与发展经费投入增长幅度最大的分别是汽车制造业7%、电子技术DV光学5.4%、化学2.4%和机器制造业1.8%。

五、技术创新是创造就业机会的发动机

联邦经济技术部部长米勒说:“具有创新能力的中小企业对于德国的未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他们犹如市场经济这块面团里的发酵粉。”在过去两年里,200家德国最大的公司撤消了50000个工作位置,与之相反的是中小企业仅在2000年就创造了35万个工作岗位。从1995年到2010年这15年间高水平职业如研发、组织管理、咨询、护理与教育等领域中的职业所占比重将从26%上升到31%。到2010年,仅在咨询和教学行业就会产生100万个工作岗位。2002年,信息技术与媒体行业有70000个培训岗位,而在1998年却只有14000个。这种提高应首先归功于在工作联盟中启动的克服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匮乏的攻势。此外,联邦政府、企业与工会也开发出新的信息行业进修教育体系,并为一些临时性行业设定了可靠的标准,促成年轻的专业人士成为专家并获得价值更高的文凭。

技术创新不仅对融资机制提出更高的要求,而且对人力资本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在欧洲,这些要求主要体现在ICT产业对ICT人才需求增长迅速、人才供给出现“瓶颈”、吸引人才流入以及对ICT产业的人力资本——包括正规教育和职业培训等方面。1997~1999年间,德国整个就业率增长了0.7%,而硬件、软件以及信息技术服务部门的就业率增长了6.6%。欧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迅速。在德国,1999年国际互联网人数增长了36%,达到1900万人,到2005年德国平均年增长率可达到16%,而美国的年平均增长率却为9%左右。

六、大力加强教育与培训、培养创新型人才

人,特别是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是德国科研创新体系的基础,也是其中最有潜力的因素。在科研创新体系中,对人力资源的教育和培训有3个重点:增加职业高中以上毕业生在全体劳动资源中的比例,推广在职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向普通职工传播知识。自1998年政府换届以来,教育与科研支出增加了28%,2003年教育与科研预算将达到93亿欧元,高于以往任何时期,目的就是为了使德国在十年后跻身于世界5大教育强国之列。

当前德国大学教育和科研在很多领域都领先世界。尽管如此,全世界近200万出国留学的大学生中去往德国的只占7%。美国则以30%的比例领先。为此德国现在已经积极投入到这场人才选拔的竞争中了,因为未来政治和经济合作的成功只能依靠国际化的网络。此外,科研与就业市场,特别是自然科学领域都迫切需要来自国外的大学毕业生和科学家。目前,在德的外国留学生大约有17.5万名(是25年前的4倍多),其中约有7.5万名是“国内受教育者”。另外,2002年约14万名外国在校大学生已决定选择到德国的300所高等院校留学。继美国和英国之后,德国又成为对外国大学生最具吸引力的留学国家:新设的“外向型专业”占的比例很大,现在德国有1000多个专业可以通过国际通行的硕士或学士考试毕业(用英语授课),这对许多外国留学生更具有吸引力。新设学位在国际上比德国本土工科和文科学位更为普遍地被承认,这使得毕业生在外国谋职更容易。

为克服信息技术人才的短缺,德国特别关注对信息技术的培训。在政府、私人部门和工会的共同推动下,德国已经开始实施综合性的培训计划,到2005年将新增25万个信息技术工人。私人部门承诺到2003年将提供6万个培训位置并大力加强内部继续教育。2002年中旬,德国研究联合会通过了一项预计为期3年的“信息学行动计划”。该项计划为受过教育的年轻信息学家们开辟了一条通向早期科学独立性的道路,以便克服目前缺乏信息学专科青年高校教师力量的问题。该计划的目标是通过资助自己的青年组包括青年组领导人的职位,使在高校工作的青年科学家能够较快地取得高校教师资格。凡年龄在35岁以下的、已获得博士学位的信息学家,不受国籍限制,都可以提出资助申请,可以直接申请青年研究小组领导人职位(BAT Ia级),或者申请科学合作者职位以及大学生辅助力量职位。一旦获准资助,即可以得到包括人员经费、旅差费和事业费在内的最长期限为5年的专项资助。青年组一般应该设立在高等院校里,以便由高校出面协调,或者代为申请相应的人员经费和事业费资助——其中还包括青年教授席位的资助。

联邦政府的另一项目标是进一步完善为能力低下的青年、特别是没有学历的青年进行技能培训的措施,因为坚实的职业教育是对抗失业的最佳手段。现在德国雇主每年要为培训花费480亿马克,私人达120亿马克,而国家每年要花近50亿马克来激发雇员的就业积极性。中小企业提供了80%的培训名额,有130万人正在接受在职培训,培训的专业有350个之多——从新兴的IT产业、一般性的技术培训到传统的手工技术。

七、国际合作

在市场全球化时代,必须加强科学研究的国际化。德国联邦政府的国际化政策优先追求并力争完成的任务有:1)科学与研究的国际合作;2)科学研究的全球化问题;3)拓展欧洲的研究空间;4)利用共同的研究与发展基础设施;5)发展欧洲的大学;6)重视外国经历,进一步推动青年科学家跨国界流动,并将具有国外经历视为职称晋升的一个重要条件;7)通过市场运作进一步提高教育与科学的吸引力;8)开辟新的市场,为寻求国外合作伙伴的企业提供各种各样的支持措施;9)确立科技水平与标准;10)加强对研究与发展的监控——发展灵活的相互联系与影响的信息服务系统。

德国联邦政府的首要目标是把德国的研究体制改建成有国际竞争能力的研究体制,并且进一步加强欧洲内部的国际合作研究。德国政府科学与研究方面国际合作的目标是:充分利用世界上普遍存在的知识资源,并与最优秀的合伙人进行科研合作。此外,科学与研究合作还能改善国家关系和国家的政治形象,因此,德国人格外重视开展国际科技合作。弗朗霍夫协会随之越来越国际化。该协会是德国应用研究和科技创新活动中一支最为活跃的突击队,其下属的各个弗朗霍夫研究所不仅承担着经济界所需的技术、工艺创新研发项目,而且还是德国技术转移工作重要的前沿阵地。目前它拥有69个弗朗霍夫研究所,经费除了来自联邦和州政府(按照9:1比例分担)的机构式资助外,还有来自经济界的项目资助、国外和协会自己的收入。据他们自己估计,来源于德国的新科技还不到10%,还有90%的科技必须到国外去寻求。而科学的创新过程主要是在跨学科和国际间的合作中产生的,所以科学与创新的国际化合作是必然的。要想在不断变化的世界中创造财富、获得就业机会,就必须支持创新,以架起科学与经济界的桥梁。

德国主要通过欧洲科技合作的三大计划,即“欧盟科学总体规划”、“尤利卡”计划和“欧洲科技合作计划”来实现主要的国际合作目标。目前,在上述计划的160个具体研究项目中,德国参与的有145项。除此之外,德国还加强了与中、东欧及独联体国家的合作,重点是支持这些国家参与欧盟范围内的科技合作和并展双边科技合作。

德国对外科技合作的主要目标是:①共同使用各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并有目的地用于大型研究项目或者特定的研究领域;②交流科学技术知识,科学地解决全球化问题(如环境保护等);③支持中、东欧以及独联体国家的政治、经济改革进程,特别是将这些国家纳入到欧洲以及世界范围的科技合作之中;④通过技术转让,加强第三世界国家和新型工业国家的合作,⑤提高德国的技术竞争能力。

标签:;  ;  ;  ;  ;  

德国创新政策及其发展战略_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