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备课应使“教材”成为“学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物理论文,教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教师在备课时应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材,吃透教材。但同时也要充分认识到,教材只是个例子,它仅仅提供了师生交流与交往的平台。备课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教师“教”的需要,更是为了学生“学”的需要,所以教师在备课时还必须“走出教材”,即依据教材所提供的教学素材和学生的学情,对教材进行重组、整合、拓展,使教材成为能与学生有效对接的“学材”。
一、先“走进教材”再“走出教材”
教材是在国家课程标准的指导下经过一些资深教育专家编写的,它凝聚着专家的心血和优秀教师的经验。它为学生活动提供了基本线索,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重要载体。教师备课时必须先走进教材,了解教材整体结构及前后联系,明确所教内容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弄清各个“活动”之间的关系,揣摩插图的编排意图,钻研提示语和旁注,等等。同时由于目前是“一个课标,多种版本”,且不同的编写者对课程标准的理解不完全相同,所以不同版本的教材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也有差别,教师备课时还应研读各种版本的教材,分析比较,取长补短,为我所用。例如,苏教版教材把“浮力产生的原因”删除了,但学完浮力一章后还有学生问:浮力到底是怎么来的?所以在以后的备课中,笔者借助其他教材的设计又补充了一个小实验:将六个面扎上半透明橡皮膜的空心正方体浸没在水中,让学生观察六个面的橡皮膜凹进的情况。学生通过分析比较得出了浮力产生的原因。
二、研究学生,把握学情
学生的经验是他们学习新知识的支撑点,也是建构新的认知结构的生长点。因此教师备课时必须对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认知能力作出准确的分析判断。
1。分析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
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是教师处理教材的依据,教学过程中涉及的知识,哪些学生已经掌握,哪些还不了解,教师一定要心中有数。对学生已经掌握了的知识,如果教师再讲,就会浪费时间,学生还不乐意听;而对学生不了解的知识,如果教师讲解不到位,学生就无法理解。例如:在学习“长度的测量”时,由于学生在小学曾经学过,笔者在备课前先找来班上的一个中等生,让他用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宽度,通过观察他的测量过程和与他交流,发现该生对于长度的概念、长度单位的换算及刻度尺的简单使用都已有所掌握,而对于“测量时刻度紧靠被测物体”和“刻度值的估读”这两个知识点还不太清楚。因此,笔者在备课时就把这两点作为重点,设计了让学生用厚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宽度,分别让刻度紧靠和不紧靠(隔着尺的厚度)情况下进行读数,比较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读数的难易。
2.分析学生的认知能力
学生的认知能力是指学生在学习知识、技能及获得方法时的认知水平。教师准确把握学生的认知水平,并在备课时使自己退到学生的认知水平线上,设计教学活动,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储备,使教学达到预期的效果。例如,在探究弦乐器弦的音调与哪些因素有关时,由于学生之前没有用过“控制变量法”研究问题,所以笔者在学生设计实验前先出了几道数学题让他们判断:(1)速度大的汽车跑的路程一定多。(2)行驶时间长的汽车跑的路程一定多。让学生从这些简单分析判断中体会“控制变量法”的思想。
3.了解学情的途径
从其他学科教师处了解。新课程理念下,不同学科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备课时对涉及其他学科的知识,可从其他学科教师处事先了解。如可以从语文教师处了解学生对文字的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可以从数学教师处了解学生列关系式处理数据的能力,还可以从英语教师处了解将要学习的物理量、物理单位的英文名称学生是否学过。
从同轨教师处了解。一般来说,同一学校的同轨班级学生情况差不多,从同轨教师处了解他们的上课情况,可以对自己将要进行的教学情况作出比较准确的预估,对课堂上可能出现的难点做好充分准备。
从班上学生中了解。备课时可抽取班上各层次的学生,了解他们对所要学习内容的理解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以便对症下药。
开展微格教学。在备课时选取少数学生为对象,在较短的时间内(5~20分钟)尝试做小型课堂教学,从而更具体、深入地了解学生的情况,使备课具有更强的针对性。
三、实现教材和学生对接的策略
1.使教材和学生的认知能力相结合
教材设计的内容适合于某一地区的大部分学生,但对于某一具体班级不一定完全适用,教师在备课时就要根据自己所教班上学生的认知水平,对教学内容进行“班本化”处理。例如,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为了突破“虚像”和“确定像的位置”这两个难点,教材采取了“统”的做法,给出了详细的实验器材、实验方法和实验步骤。学生只要按照教材提供的方法和步骤仔细操作就能确定虚像的位置。但实验结束后,笔者发现学生对实验中两个关键的设计——“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和“选用两个相同的棋子”还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在后来备课时,笔者就在学生探究前设计了“找像”的游戏,从而使后面的实验变得水到渠成。实际教学过程如下:
选择接近傍晚时教授本课,把教室里的日光灯都点亮。
师:我们身边有平面镜吗?
学生马上寻找,会发现原来教室窗户的玻璃也可作为平面镜,里面还有自己的像。
师:像在哪里?
生:在玻璃外边。
师:你能找到其他同学的像吗?
学生纷纷举手,都确信自己能找到。
这时笔者让一位个子高的甲学生站在室内,让个子小的乙同学到外边去找甲的像并站在像的位置上。结果乙同学到外边后根本就找不到甲的像,也不能确定像的位置(让学生亲身体会到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最后还是在室内学生的帮助下,才站到像的位置上。但大家都发现他比甲的像小(学生会自觉地把乙和甲的像进行比较)。
师:让谁去才和像一样大呢?
生:让和甲一样高的丙同学去。
大家发现丙和甲的像一样高,但由于体形不同,还不能和A的像完全重合。
生:丙和甲是一对双胞胎就好了。
师:找不到双胞胎,我们可以用相同的物体做实验。
接着学生开始实验,顺利得出了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使教材和学生的情感需要相结合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中学阶段是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飞跃期,这个时期学生的自我评价成熟,有较强的自尊心,有强烈的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情感需求。教师在备课时应该具有较大的弹性,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宽广的舞台。例如,在进行科学探究时,可以从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分析实验数据等方面开放学生的学习空间。在“焦耳定律”这一节教学时,笔者预设了一个问题:除了教材中的装置你还能设计出“显示通电导体产生热量的多少的装置”吗?结果在课堂上学生设计出以下几种装置:(1)把电阻丝浸在水中,看水面升高了多少;(2)把电阻丝浸在具支烧瓶内的空气中,观察支管处红色液滴移动距离的大小;(3)用石蜡把火柴固定在电阻丝下,看哪个电阻丝下的火柴先掉;(4)用金属丝把火柴捆在电阻丝上,看哪个电阻丝上的火柴先燃烧。这些设计中,尽管有些设计从技术上来讲还有不够完善的地方,但从理论上讲都是正确的。学生通过参与设计,再一次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增强了参与探究活动的兴趣。
3.使教材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
物理教学不应仅局限于书本知识的学习,还应通过各种形式与课内外、校内外的活动紧密结合,让学生广泛接触生活和社会。教师在备课时,可以通过创设生活情景,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思维,使课堂情境趋于生活化。例如,在研究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时,笔者设置了晒手帕的实验,让学生比较在不同的条件下手帕变干的快慢;在比较滑动摩擦力和滚动摩擦力大小时,笔者分别让学生在自行车“刹死”和“不刹”两种情况下推自行车;等等。另外,在教学中,教师还要尽量采用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验材料,如牛奶盒、可乐瓶、空罐头盒、生日蛋糕的泡沫塑料盒等都是教师进行科学探究实验的好材料。比如,教学《声音产生的原因》时,笔者没有用专门的实验器材——音叉,而是提供给学生生活中一些材料——如学生的塑料直尺、纸张、钢笔套、自行车上的铃铛等,要求学生想出各种办法使它们发出声音来,探究发声物体的特点。通过这些设计,学生既能消除对科学探究的神秘感,又能充分感受到物理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