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设备安装和维修技术的关系探讨论文_钟福

机电设备安装和维修技术的关系探讨论文_钟福

东莞市天仁混凝土有限公司 广东东莞 523000

摘要:机电设备是当前企业生产中的主要设备,其安装历经安装准备阶段、安装作业阶段和后期安装试行阶段数个流程,加强各个环节安装管理,对于保障设备运行效率和使用年限具有积极意义,能够降低故障率,减轻维修工作压力,降低设备耗资。在机电设备管理过程中,要想保证提高设备运行效益,首先要做好安装准备工作,制定科学的机电设备安装方案,建立健全设备维修管理制度,提高机电设备作业人员的工作素质,消除设备运行隐患,保证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安全性和高效性。

关键词:机电设备;安装;维修技术;应用策略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机械化生产已逐步取代了人工生产,机电设备广泛应用在各个生产领域,实现了各类产品的批量化生产,工业生产效率大大提升,为企业创造了更大的经济效益[1]。在这种情形下,要想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寻求经济效益的提升,就必须加强机电设备的安装、维修与管理工作,加强对于机电设备运行状态的监管,为企业生产工作的正常进行提供设施支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应用于生产实践中的机电设备零件区域微型化、组合趋于精细化,安装技术难度大大增加,但是要想保证设备的稳定运行,就必须保证安装质量,降低故障几率,减少维修工作。

1.机电设备的安装和维修技术的关系

在现代化生产体系中,机电设备的普及使得生产效率大大提升,但同时也不可忽略设备更新、维修的耗资。对于企业来说,生存环境恶劣,要想保证经济效益,就必须优化成本控制,降低各个环节的耗费,尤其是由于机电设备而产生的损失。在企业的生产体系中,联用机电设备建立生产链,能够通过流程的简化提高生产效率,但是系统化生产存在着故障即瘫痪的缺点,一旦某个环节的机电设备发生故障,将造成大面积停工,影响到生产进程,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要想降低机电设备所造成的经济效益损失,就应该加强设备的维修管理,创新管理模式,突破传统的应时维修模式,改用计划维修模式通过定期对机电设备进行检查,在设备运行发生故障之前将其排除;或预防维修模式,对机电设备可能出现的故障进行预测,防微杜渐。

加强机电设备的安装管理,其实也属于预防维修的范畴,通过安装质量来降低故障风险,降低设备故障率[2]。大部分的机电设备故障事例,都是由于安装质量不达标引起的,比如说结构衔接不紧密,将导致零部件脱落或磨损问题,引起设备故障。因此,在安装环节,作业人员应该总结分析以往的常见设备故障问题,明确重点故障环节的安装细节,制定科学合理的安装方案。在调试阶段,应该根据机电设备材料的耐受力适当调整设备的运行参数,让设备始终处于一个比较安全的运行状态,在保证工作效率的同时提高设备使用的安全性。机电设备的安装与维修同属于设备安装保障体系,二者属于工序前后的关系,保质量的安装,能够为设备的为序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础,降低维修率。

2.机电设备安装和维修技术的应用策略

2.1制定科学的机电设备安装方案

在科学技术发展的今天,机电设备的更新频率是比较高的,这给设备的安装、维修、养护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在配置机电设备时,作业人员需要提前做好准备工作,明确企业生产实情,选择合适的位置,根据引进的设备的结构和运作原理,选择合适的地方进行安装,加强用电系统的设计。在安装时,明确机电设备的机械结构,严格按照设备安装的次序、规范进行作业。例如,在X轴传动齿轮是机电设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装有明确的要求,需要先安装Ⅰ轴的伞齿轮,调节两侧圆柱滚子轴承的轴线间隙,严格控制滑套中Ⅰ轴的轴向窜动量,再应用滑块定位,将Ⅱ轴安装到传动齿轮箱中,确保锥齿轮的啮合无误,再依次按照规定安装Ⅲ周、蜗杆、推力轴承等[3]。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注重机电设备安装后的调试

调试是检验机电涉笔安装质量的关键性步奏,能够进一步调整设备结构的组合,确保其结构的紧密衔接,同时根据生产需求调节运行参数,确保机电设备的运行效益。在进行机电设备调试时,调试人员应该严格按照设备的检验顺序及流程进行作业,检验设备的结构连接是否存在问题,比如螺栓是否拧紧等。此外,依次检查电缆、导线等输电线路的质量是否达标,尤其是绝缘性和耐热程度。有些企业在生产设备的控制上已经初步实现了电气自动化控制,因此还需要对热继电器等电子元器件进行检验,确保额定电流、电压等电气设备参数设置的科学合理性。若是设备安装存在不合理的地方,应该马上进行调整,甚至拆除后重新安装,为设备的运行打下良好的基础,避免因为安装质量不合格导致的机械故障问题。

2.2建立健全设备维修管理制度

设备的维修,发生于设备故障之后,属于应时维修模式的范畴,这种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阶段企业生产的实际需求了,必须要在机电设备尚能正常运转时,通过设备的日常养护与定期故障排查,确保设备的正常高效运转,方是解决之策。管理者应该根据各类机电设备的运行负荷和性能需求,建立健全设备养护制度,制定各类设备的养护操作流程及相应的规范,让设备使用者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进行操作[4]。同时,定期检测设备的运行参数及能耗量,适当调节相关参数,优化设备运行程序,找到运行能耗与运转效益的平衡点,让设备处于一个最佳的运行状态。通过机电设备管理,提高煤矿生产质量及效率,同时降低生产成本,扩大设备管理带来的收益。

2.3提高机电设备作业人员的工作素质

机电设备是科学技术在生产实践中应用的载体,提高设备安装、维修、养护人员的工作素质,是保证机电设备运行效益的基础。首先,需要保证作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应用于生产中的机电设备有多种,工作人员必须要明确各类设备的构造和运作原理,在日常管理的过程中,能够从一些细微的异常点发现问题,找出故障点。提高作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可以通过组织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学习的方式来实现,由经验丰富、技巧高明的专业技术员现场演练,进行技术指导,并且结合学习讲座的方式,切实提高机电设备检修人员的理论知识水平以及操作水平。其次,工作人员应该端正自己的工作态度,不要忽略日常检修的重要性,严格按照操作流程及标准进行工作,定期对各类机电设备进行严格的检查,保证自己的工作效率与检修质量。

3.结语

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正处于升级转型的关键时期,利用科学技术推动生产效率的提高,是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机电设备的普及,促进了科学技术成果的商业化应用,但是要想真正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就必须保证设备的质量及运行效率。企业在配置机电设备时,应该让作业人员严格按照安装要求进行操作,保证设备结构衔接的完整性,同时加强设备的维修管理,合理设置其运行参数,保证设备运行的安全与稳定,同时降低能源消耗,降低设备维修费用,促进机电设备应用效益的提升[5]。企业要想长期稳定的发展下去,就必须加强生产安全质量控制,加强造价管理,而机电设备的安装与维修,与上述因素都有一定的关联,因此必须科学应用现代化的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技术。

参考文献

[1]李春芳.煤矿机电设备安装中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08:78.

[2]房浩.地铁机电设备安装及维修管理探讨[J].设备管理与维修,2015,07:48-49.

[3]郭静超,殷彦豹.土木建筑工程和机电设备安装工程施工配合技术要点探讨[J].江西建材,2016,03:76.

[4]邬明敏.浅析大型水利泵站机电设备安装和检修的措施[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6,02:77-78.

[5]单东亮,齐志茹.机电设备安装中的质量管控要点[J].科技视界,2016,12:120.

论文作者:钟福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14

标签:;  ;  ;  ;  ;  ;  ;  ;  

机电设备安装和维修技术的关系探讨论文_钟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