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城市规划设计院 山东省禹城市 251200
摘要: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城市规划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市规划建设作为城市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应符合合理性、规范性、科学性等要求。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应不断加强对城市规划的深入分析,同时建立完善相关管理体制并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相关内容进行明确,以促进我国城市化建设不断发展。本文就城市规划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展开探讨。
关键词:城市规划管理;问题;改进策略
引言
城市规划管理是我国城市发展的关键,对城市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因此,我国十分重视城市规划与管理工作。然而,受社会、制度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城市规划管理在规划管理体制、规划管理机制、规划管理方法等方面都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相关部门解决。在这种情况下,城市规划管理工作优化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发展的重中之重。探索我国城市规划管理中的问题及优化策略不仅能够提高城市规划管理质量,而且对我国城市建设与发展有着深刻意义。
1对城市进行规划管理的重要意义
城市的发展与国家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由于城市是人流、物流、信息流等各类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交融地带,同时也是促进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环境发展的重要基础条件,充分体现出人类文明的发展成果,因此城市是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场所。一座城市的规划建设管理水平的高低是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同时也代表着城市居民的总体素质,是指引在城市生活的规划者、决策者、建设者等人精神面貌的重要方向标,可以体现出一座城市的活力是否充沛,发展能否实现跨越性指标。
2我国城市规划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规划管理体制问题
现阶段,我国城市规划管理体制还不够完善,城市规划管理面临着法律地位问题、统一管理问题和司法问题。具体来讲,我国法律规定还没有明确城市建设的法律地位,城市规划和管理缺乏完善的法律支持。我国城市规划管理主管部门比较混乱,主管主体和职责不够清晰,规划管理执法缺位。并且,我国城市规划管理缺乏统一的规范,没有统一的城市规划管理设置机构,难以保障城市规划管理部门的职能发挥。同时,我国城市规划管理机构的法律职责与行政职责不匹配,不适应我国城市规划管理的实际需求。另外,我国城市规划管理工作缺乏有效的司法解释,规划管理机构职能实施难度较大。
2.2对于城市建设规划工作的监察执法力度不足,难以有效遏制违法建设行为
主要体现在如下两点:①执法行为刚性不足,存在以罚代管的问题。很多时候采用罚款的方式处罚擅自加建或者扩建的行为,而非采取更为严厉的惩治——没收实物或者直接拆除,导致这些违建项目依然影响城建总体规划而得不到彻底纠正。甚至有的项目仅给予罚款处理后未经纠正的情况下验收通过。②对于一些临时建设项目审批管理不合理、不到位。部分项目把审批手续和具体流程简化,改为永久建筑,即便到期也未将其依法拆除。
2.3环境污染恶化
当下,城市规划管理面临的最根本且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环境污染。随着现代化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我国重工业的发展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但城市人口激增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恶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城市规划管理的难度。而且当前的城市规划管理在不同环节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如污水排放标准不合理、绿色植物覆盖面积不达标等,大多数重工业、化工企业将未经处理或处理不到位的污水直接排放到自然河流中,进而对水系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的损害,区域水系生物物种数量骤减。再者,乱砍滥伐使得绿色植被面积大大减小,空气质量下降。除上述问题外,城镇人口的激增也增加了生活垃圾和不可降解垃圾,加剧了城市的环境污染。
3我国城市规划管理的优化对策
3.1完善规划管理体制
(1)完善规划管理制度。完善的管理制度是城市规划管理的前提,因此,我国应积极完善城市规划管理制度。为此我国应积极完善城市规划管理相关法律制度,建立适应城市发展的社会主义性质的城市规划法律制度,为城市规划管理提供法律保障。并且,我国应积极完善城市规划管理行政制度,加快行政体制改革,积极转变政府职能,适当减少城市规划管理中的行政干预,积极建立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城市规划管理行政制度。(2)完善规划管理决策。科学的规划决策是进行城市规划管理的重要依据,因此,我国应积极完善城市规划管理决策。为此,我国应建立城市规划管理信息分析系统、信息反馈系统和专家数据库,加强对信息规划管理信息资料的全面分析,要求专家参与城市规划管理中的重大决策,加强对城市规划管理的决策指导,增强城市规划管理决策的专业性。并且,在城市规划管理决策过程中,规划管理部门要重视社会群众的信息反馈,增强决策的实用性。另外,我国应积极建立决策支持系统,为规划决策的制定提供有力支持,积极开展决策评价、规划管理问题分析、规划方案比较等工作,增强规划决策的科学性。
3.2提高规划执行监督力度,整合城建规划执法力量
组建城建规划监督委员会,全程监督决策规划与落实,加大审计和督察部门之间的双向监管力度,把规划监督和规划决策作为城建规划管理的两个重心。建立社区管理网络治理机制并予以完善,以基层综合服务平台为依托,推动责任制以及网络化监督管理工作,消除监管死角。完善城市治理机制,加强跨部门联合执法,将城市执法力量予以统筹整合,确立城建规划执法地位。城建规划部门与执法部门应相互协同,定期组织联合巡查,有效管控城建项目建设,落实“违规必查、查处必严”的原则,对于违规违建行为应严肃追究法律责任,将违法违规成本提升到新高度,震慑那些屡罚屡犯的“顽固分子”,确保城市规划建设工作有序进行。
3.3协调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
城市规划管理工作的开展需结合城市的发展现状,维系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协调与平衡。基层管理规划人员要针对重点项目进行全方位的磋商,避免盲目的为追求经济效益开展工作。在城市规划管理工作环节,要秉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基本原则,在保障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减轻环境污染问题。此外,要加大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针对污染严重区域进行重点治理,为居民提供优质的生活环境,推动城市的和谐发展。
3.4落实城市阳光规划制度,鼓励社会公众积极参与
应明确城市规划建设中社会公众参与相关政策的制订与落实的积极意义和重要作用,强化城建规划管理过程中公众的监督作用,引导公众对城市规划意图有更好的认识和更深刻的理解,确保城市规划建设方案顺利落实。应创立社会参与平台,实施公民听证制度,确保公民享有知情权并参与城建规划管理的部分环节。
3.5加快规划管理创新
(1) 更新规划管理理念。先进的管理理念是城市规划管理的科学指导,因此我国城市规划管理应积极更新规划理念,树立规划第一理念、协调发展理念、人文关怀理念,将城市规划管理视为系统工程,全面搞好城市规划建设的各个方面和各个阶段。并且,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应积极开展人本化规划和管理,重视城市居民的空间需求和城市建设需求,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开展城市规划和管理,使城市规划管理符合人民群众对城市发展的要求。(2)强调城市特色。在城市规划管理过程中,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应重视城市特色,开展特色化城市建设,提高城市的竞争力。为此,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应加强重视城市特色建设和城市文化建设,尤其要注重对城市特色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将城市特色文化资源融入到城市建设过程中,丰富城市文化内涵,促进城市规划管理和城市建设的内涵发展。
3.6保护历史文物,传承民族文化
城市规划管理需充分了解城市的历史发展特征,提高历史街区及古建筑的文化价值。在城市总体规划过程中,需将文物保护确立为重点项目。再者,要协调处理古建筑与现代城市建设的关系,在尊重传统文化的前提下,构建具有社会主义特色的现代城市建设体系。或者也可积极传统兼容并蓄的精神,充分遵守城市规划建设方案的基本要求,优化城市空间布局,维系整体区域建设的空间美、自然美和和谐美。
结语
随着国内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也不断加快,而城市规划管理则对城市未来发展以及社会稳定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我们应积极探索总结城市规划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并以此为基础加以改进,推动城建规划管理体制不断完善,提高城市规划管理水平和建设效率,才能真正推动城市乃至全社会实现良好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勇,李广斌.我国城乡规划管理体制改革研究的进展与展望[J].城市问题,2017(12):79-84.
[2]孙海军,张中华,刘靖.数字化城市规划管理中的技术体系及应用策略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2016(10):5-10.
[3]刘宇辉.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几点思考[J].门窗,2017(06):136.
[4]杨雯雯.关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几点思考[J].门窗,2016(10):139.
论文作者:王立翠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4
标签:城市规划论文; 城市论文; 我国论文; 城建论文; 城市建设论文; 规划建设论文; 管理工作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