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资源配置研究——以NSTL为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资源配置论文,为例论文,下图论文,书馆论文,环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D01:1 0.3722/j.issn.1 673—2286.2009.02.01 0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在图书馆的广泛应用,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的各个方面也在不断发生着改变,比如信息资源类型和信息服务方式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同时信息用户的需求层次也在不断地提高。因此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面临着极大的挑战,虽然图书馆在这一过程中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比如建立资源导航、开展虚拟咨询等等,但图书馆在信息资源深度开发、整合与利用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比如信息资源服务项目的有限性、信息资源检索途径的差异性等等[1]。和用户的需求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改进空间。图书馆作为信息资源获取、收藏、开发、利用、服务、保存的机构,不但要搞好传统文献资源建设,还要认真研究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的组织与管理,做到在迅猛发展的网络环境下实现信息资源的合理配置,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1 网络给图书馆信息资源配置带来的挑战
网络环境下,数字信息资源己成为图书馆开发、利用的主要对象。如果说信息科研工作者在发展数字信息资源的早期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把传统载体形式的各种信息资源逐步地数字化,为这些资源建立稳定可靠的计算机操作平台,实现方便准确的信息检索的话,那么在数字资源已大量开发,计算机信息技术已十分成熟的今天,他们面临着另一个重要的问题,便是如何把由不同的人员,在不同的时间,用不同的技术开发的,不同内容和不同形式的数字信息资源整合起来,并不断开发新的信息资源及信息服务项目,以向用户提供最大的便利[2]。目前,图书馆信息资源在其开发、整合和利用方面面临着新的挑战。
1.1 数据格式的异构性和检索途径的差异性
由于数据库来源于不同的信息供应商,而这些供应商没有采用统一的建库标准,导致不同数据库数据格式的异构性、检索界面的差异性、浏览器的多样性,往往导致检索途径和方法的差异性。从而使得数字资源的集约化程度较低、数据无序化和数字资源的交叉关联程度较低,直接导致某些资源的使用效率偏低。比如同样的查询题目不得不用相同的或不同的检索方法,在不同的数据系统中重复查找;在书目系统中检索到有关的著作信息后,必须退出该系统再进入电子图书系统浏览此书;在文献摘要数据库中找到了所需要的论文篇名,还要打开另一个全文数据库下载全文等等[3]。
1.2 用户界面的复杂性和差异性
随着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增多,检索不同数据库的软件也随之增多,使得图书馆网络服务的Web界面变得日益复杂,每增加一个数字资源,就必须修改网页,添加相应的检索界面。网络用户在使用时需首先了解如何使用检索软件,有些数据库还需进行一些必要的参数设置。而且目前各馆所建的导航库,均为自行开发的导航系统,检索界面不够友好。如果图书馆能提供一个统一的、包含多个检索方法和途径的用户界面,将极大地提高用户的使用兴趣,从而提高资源的使用率。所以图书馆应积极研究开发一个整合这些数字资源的平台,使用户能够同时查询多个数据库。
2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资源配置的特点
在网络环境下,由于技术因素对信息资源配置作用的加强,信息资源本身也表现出分布式存贮、发布自由、数量持续增长等基本特点,从而使信息流动的内容与形式日益丰富和多样,信息流动更加快捷且更易实现,信息流动的作用、规模、频率和空间跨度将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水平。信息流动作为信息资源配置的基本形式之一,它使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资源配置表现出一些与传统信息资源配置不同的个性特点。
传统环境下图书馆信息资源的配置主要局限于印刷型文献信息资源的合理布局,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配置将其拓展到文献资源、电子资源和网络资源;传统环境下制约信息资源配置的主要障碍在于技术因素。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技术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但各类非技术因素(如信息传播规范、知识产权保护、利益均衡机制等)成为亟待解决的新问题[4]。
传统信息资源配置主要采取以“拥有”(ownership)为核心的配置模式,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配置更多地采用以“获取”(access)为核心的配置模式。在这里,获取是指利用其他成员馆或信息提供者的信息资源来满足本馆用户信息需求的行为。拥有是指通过收藏信息资源满足本机构信息用户的信息需求的行为。
网络环境下,信息流动的分离化倾向明显,其具体表现是信息与其它物化的信息资源要素分离,以独立形态流动、信息所有权和信息使用权出现了更加明显的分离,这就在为信息资源的跨时空配置提供了条件的同时,也为相关权利人的信息权利造成损害的可能。
3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资源配置的基本策略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资源配置表现出的与传统信息资源配置不同的个性特点决定了图书馆信息资源配置必须采取与过去不同的配置策略[5]。
3.1 强调集成配置
集成管理是高科技时代的一种管理创新。集成的本质是一种竞争性的互补关系,即各种要素通过竞争冲突,不断寻找、选择自身的最优功能特点,在此基础上进行要素的整合和优势互补。
网络环境下的信息资源集成配置是一个复杂概念。从广义的信息资源理解出发,集成配置管理包括多维结构。在这个多维结构中主要包括4方面的内容,即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的配置主体、配置对象、配置方法和配置手段,而且,这个多维结构是以配置主体为中心,以配置对象、配置方法和配置手段等为维线,形成一个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复合结构。其中,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的配置主体既可以是专门的信息机构,也可以是其它社会组织,或是个体的信息人员,它们是生产、组织、激活和提供信息的主体,也是开展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配置的实际推动力量。作为组成复合结构的维线,第一维是信息,指各种网络信息,对其可以进行多角度划分;第二维是信息网络、信息工具与信息设备等,它们是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配置的物质基础保障;第三维是各种具体的配置管理方法,如人文的、经济的或技术的配置管理方法。
在上述信息资源配置的集成复合结构中,又包括两个层次的结构关系。第一个层次是指配置主体、配置对象、配置手段和配置方法各自体系内部的要素关系,主要反映层次内各要素的相互关联作用;第二个层次是指配置主体、配置对象、配置方法和配置手段之间的关系,主要反映这4方面内容的相互协调以及对整个网络信息资源配置状态构成的影响。
3.2 重视虚拟配置
集成配置不等于“集中”。集中是强调信息资源在物理上的聚集,特别是信息存贮上的集中;而集成则强调对网络信息在配置管理中按照分布性原则实现逻辑上集中,物理上分散,网络上集约。具体而言,就是要在信息资源配置过程中处理好实体配置与虚拟配置的关系,对纸质信息和其它有形载体的信息而言,实体配置是配置管理的基本方略,而对网络信息而言,虚拟配置则显得更为有效。虚拟配置主要有如下特征:
(1)专长化。虚拟配置主体一般只保留自己的核心专长及其相应的功能,特别是在核心信息资源配置上,不追求“大而全”与“小而全”,而是充分利用其它信息机构的数字化馆藏。专长化是对实体配置完整化的否定。
(2)开放化。虚拟配置强调根据用户的信息需求的变化,大量利用配置主体外部的信息资源,并能适应用户信息需求的变化,开放性地与在信息资源上能够形成互补关系的信息资源配置主体进行合作,开放化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内部化的否定。
(3)离散化。虚拟配置主体在空间上的存在是不连续的,其资源(主要是核心信息资源)和功能呈离散状态分布在世界各地,彼此之间通过高效的信息网络连接在一起,离散化是对集中化的否定。
图书馆信息资源配置应以实体配置与虚拟配置并重,特别是实体信息机构在重视实体配置的同时,应逐步推进其虚拟化配置的过程。这一过程实质上就是实体信息机构的内外同步变迁过程。在内部,主要是如何核心化的问题,即根据其自身功能定位和专业或部门特点,建立其核心信息资源体系,实现信息资源的实体配置;在外部,主要是如何建立合作网络和虚拟配置的运行平台问题,并利用信息网络这一平台进行信息的动态搜寻与联结,从而实现信息资源的虚拟配置。
4 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信息资源配置
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IL)是于2000年6月12日组建的一个虚拟的科技文献信息服务机构,成员单位包括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工程技术图书馆(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中国化工信息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图书馆、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网上共建单位包括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和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6]。
NSTL在进行信息资源集成配置时,改变了过去以“拥有”为核心的配置模式,更多地采用以“获取”为核心的配置模式。在实际运行过程中,NSTL采用实体配置与虚拟配置相结合的方式,并加强了信息资源配置集成复合结构中层次内部和层次之间的动态融合与协调,在各要素内部和要素之间形成强大的协同作用,最大地实现与提高信息资源配置的功能与效率。NSTL信息资源集成配置系统如图1所示[7]。
NSTL信息资源配置的主要特点是:
图1 NSTL信息资源集成配置系统
(1)虚拟机构、协同管理
NSTL不另设新的资源收藏与服务部门,只设办事机构,作为NSTL的管理平台,负责共建共享业务工作的组织协调与管理。NSTL的组成单位均保持各自的独立法人地位和隶属关系。在工作上,既保持各自的独立性,又服从NSTL共建共享的统一要求与安排,NSTL不介入各成员单位独立开展的各项工作。所以NSTL在机构上是虚拟的,其共建共享业务上的组织、协调和管理工作是现实的。
(2)统一采购、规范加工
NSTL负责文献资源建设的规划、计划的制定和文献采集的统筹协调,避免重复,采集计划经中心核定后,由各成员馆按其专业分工实施采购和收藏。NSTL还负责制定统一的数据加工的标准、规范、格式,各成员馆据此加工、转换数据,原文提供服务由各成员馆负责完成。
NSTL的统一采购深化了文献资源采集的协调工作,使各成员单位资源共建共享工作逐步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2007年,NSTL成员单位订购的外文科技期刊1万5千多种(占国内引进品种总数的60%以上),外文会议文献、科技报告、工具书等3千多套(种),极大地满足了广大读者对于外文期刊与会议文献的需求。在订购总量成倍增长的同时避免了成员单位间的重复购置。另一方面,NSTL的规范加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数据格式的异构性问题,NSTL未来还将建立网络版资源异构检索系统,彻底解决这一问题。
(3)联合上网、资源共享
NSTL各成员馆加工形成的信息资源经网管中心整合后在NSTL建设的网络服务系统建立数据库,面向全国提供服务。NSTL建设的、连接7个成员单位的网络服务系统的网管中心依托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NSTL采用智能化的搜索引擎和人性化的友好界面,很好地解决了用户界面的复杂性和检索途径差异性的问题,能帮助用户方便、快捷地在海量的信息源中撷取到最想要的信息。在检索方面,系统有两个特点:一是可以多库同查。高度统一,各种库均为相同的检索界面、相同的检索入口和相同的检索方法,解决了检索途径的差异性问题。二是查询方式多样。可用检索词及其组配来完成查询,也可以用浏览方式,例如按类,一层层地打开,不用输检索词也能看到所要的文献。
(4)全面覆盖、突出特色
在馆藏资源方面,NSTL馆藏文献覆盖了几乎所有工程技术领域,形成了相对完整、分布科学、搭配合理的体系结构。NSTL馆藏文献品种以内容新、报道快、信息量大、对科研工作有直接参考价值的科技文献以及灰色文献和非正式出版物为主要收藏品种,全面收集中外文科技期刊、中外文学术会议、中外文学位论文、中外文检索工具书、外文科技报告、外文参考工具书等。截至2007年底,NSTL网上数据总量目前已达5100万条,是开通时(2000年)的28倍。
在提供的服务方面,NSTL除了提供文献服务(文献检索、全文提供、代查代借、全文浏览、目次浏览、目录查询等)外,还提供网络导航、参考咨询、预印本服务(preprint)等特色服务。其预印本服务包括中国预印本中心和国外预印本门户(SINDAP)两个服务栏目。中国预印本中心实现了用户自由提交、检索、浏览预印本文章全文、发表评论等功能。用户可以经过简单的注册后直接提交自己的文章电子稿,并在随后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改动情况追加、修改所提交的文章。系统将严格记录作者提交文章和修改文章的时间,可以向作者提供发表文章时间的证明,便于作者在第一时间公布自己的创新成果。由于中国预印本中心只对作者提交的文章进行简单审核,因而具有交流速度快、可靠性高的优点,避免了由于学术意见不同等原因而导致的某些学术观点不能公之于众的遗憾。
NSTL国外预印本门户汇聚了世界知名的17个预印本系统,实现了国外预印本文献资源的一站式检索。用户输入的检索式,可同时在汇聚的所有预印本系统中进行检索,并可获得相应系统提供的预印本全文。目前该系统已累积约70万条预印本文献记录。
5 结语
NSTL以其丰富的、独具特色的科技文献信息资源,通过现代化的网络信息服务系统,为全国各地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和公司企业提供了高效、优质、快捷的服务,受到全国科技界用户的广泛重视与好评。NSTL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方面进行的具有创新性质的改革,通过信息资源的集成配置和虚拟配置开拓了中国科技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全新模式,是对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资源配置的一种具有战略意义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