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的信息化建设,在近年来得到广泛应用,并成为各个行业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并通过其潜移默化的影响力对改变行业发展模式,基于信息化管理的大范围应用,农村电网管理中同样需要融入信息化管理,通过信息化建设有效促进农村电网事业发展,与此同时,全面提升其工作效率,基于此,本文以信息化建设作为切入点,通过对农村电网工程管理的相关内容进行探索,并在此基础上推动信息化建设在农村电网事业管理中的有效应用。
关键词:管理信息化;农网工程;探索
引言
纵观近几年电力行业发展来看,其发展趋势与势头都呈现良好的状态,正因其发展较好,对电力行业的管理工作才要格外重视,由于农村电网结构较为复杂,涉及的资料种类较多,包括工程图纸、物料清单与采购等资料一应俱全。其中,以工程施工涉及管理为指导,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并贯穿始终,一般情况下,在设计图完成之后,需要对线路长度等信息进行统计,大多数情况是以人工统计为主,此外,由于工程物料种类较多且复杂,偶尔会发生工期拖延等现象,信息化建设能够较好的避免这一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实现精准、高效的配电网工程建设管理,以此促进电力配网技术的正常运行。
一、农网工程管理信息化可行性分析
随着国家农村电网事业的重视,近几年农村电网事业呈井喷式发展,国家电网公司在坚持安全性、先进性、适用性和经济性原则的基础下,对设计理念和施工工艺标准实行了统一管理,并在统一管理的基础上实现推出了较为通用的典型设计,以此实现技术标准化和设计方案的模块化,施工工艺等的标准化等。基于上述情况,国家要从农村实际出发,根据农村低压台区的特点,将其拆分为若干个不同的组成构件,并将每个组成构件建立与之相对应的子模块,并在此基础上将每个模块的组成物料进行属性编译,然后根据现场勘查设计记录并保存组成构件的种类及其数量,以上工作完成后,在图纸的对应模块进行模拟低压台区施工图纸,在图纸与物料属性搭建完成后,对物料属性所涉及的物料清单、施工费用等信息进行清算,后台会对其进行计算,将物料清单以及工程概算等报表进行确认,在此基础上,为工程项目施工图预算以及竣工结算等提供相应数据,并结合施工过程建立流水化办公系统,在实现数据自动填充的同时实现无纸化办公,使得数据信息的管理更加清晰直观,既能实现信息管理的便捷化操作又可实现项目管理的信息化和自动化。
二、农网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农网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大势所趋,但是就当前阶段农网信息化建设现状来看,其建设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问题包括以下几方面,公司难以掌握农村电网改造的实际情况以及具体进度,无法掌握准确的工作进度会导致工作效率降低,工作内容得不到较好实施;公司对于农网信息化建设提供资金支持,但是资金是否应用于农网信息化建设无从得知;农网信息化建设工程项目建设以及预算是否合理公司都需要了解,对农网信息化建设情况不了解,工作便无法有效开展。此外,农网信息化建设工程的管理主体较多,涉及的工作人员较多,人员素质良莠不齐,项目预算管理以及施工不规范等现象时有发生,施工的不规范对农网信息化建设造成的影响较为直接,在这种情况下,农网信息项目建设进度受到制约,加之工作人员的素质不一,工程项目建设不科学,进而导致出现线路重复和多次改造的现象,使得工程建设的进度拖延,进而导致农网信息化建设整体进度较为缓慢,不利于信息化建设的长远发展。
三、农网工程管理信息化路径探索分析
农网信息化管理设计目的在于为农村低压台区工程管理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将工程管理信息化与自动化提升日程,以此减少工程管理人员的技术和时间要求,从整体上提升信息建设管理的工作效率,将农村电网事业的信息化和自动化管理提上日程,并将其工作效果呈现出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相关部门不断探索农网信息化建设的途径,其途径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通过建立数据子模块
相关管理人员根据功能不同,对杆型进行分类,能够得到24个不同类型的杆型子模块,并以此为基础,建立每个子模块的材料构成和Auto CAD固化模型,根据国家电网对其制定的相关标准,以及典型设计理念和区域等级电网的实施标准,筛选出符合电网建设标准化物料库,并在此基础上将其物料价格等信息进行捆绑,在信息捆绑的基础上实现了子模块与数据信息之间的衔接关系,衔接关系一旦确立,为后期工程数据的提取提供了可能性。
(二)通过子模块进行施工图的绘制
将子模块扩充到AutoCAD模块库中,并在此基础上,将现场勘测得出的数据借助子模块的作用进行绘制,通过子模块与现场勘测数据的结合,得到初步的施工方案与施工图纸,有了施工图纸的初步绘制,为后续工作的有序进行奠定了基础,有了图纸作为参考依据,后续工作的进行会更加流畅。
(三)建立施工造价属性
拥有适应物资采购系统运算第一属性后,相关部门要在第一属性的基础上建立施工造价运算的第二属性,一般情况下,施工造价的第二属性主要是对大数据进行运算,而大数据的运算主要是通过工程造价软件进行,通过软件的计算后,的二道每个子模块的施工造价,并将其先衔接到子模块的属性中。
(四)通过Object ARX进行客户定制界面的开发
在Auto CAD环境下模具顶针孔的常规标注中,针孔数量较多时,尺寸较线和文字布满画面时,容易造成画面信息繁多且杂乱,在这种情况下,不但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会造成后续加工的不便,导致出错率增加,将Object ARX语言作为开发工具,不仅能够有效避免出错率,而且能提升其工作效率,Object ARX语言采用循环访问针孔数据库的方式,将针孔数据库内的数据提取出来,完成CAD图顶针孔标记的相关工作,与此同时,将针孔直径直径以及圆心坐标数据等输入到Excel表格中,不但方便了应用,而且能够直观简洁,数据自动输入工作完成后,将子模块的相关内容调取出来,通过云计算的方式对工程量以及材料报表等相关数据的自动输出。此外,基于基于Auto CAD和云计算的农网工程管理系统,在快速计算出低压台区建设所需材料表的基础之上,便于采购和施工建设,以此降低工程管理技术人员和时间要求,全面提升其工作效率,以此实现农村低压台区工程管理的信息化和自动化建设。
结语
综上所述,综上所述,信息化技术已经在各行各业得到广泛普及,在农网企业全面质量管理应用工作中的优势较为明显,不仅有效提高了各项工作的运行效率,而且对全面质量管理工作开展起到了一定促进作用,在其管理工作得到企业认可的同时,最终促使农网企业全面质量管理水平实现质的飞跃。对于农网信息建设当前存在的问题,相关部门要予以重视,将农村电网建设与信息化建设工程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将农网信息化建设提上日程,此外,在电力产业迅速发展的前提下,国家不仅要重视农村电网的信息化管理,而且要实现农村电力配网技术的安全性,对农村电网的日常建设加以关注,对其工作流程进行优化,并以此为前提实现工作人员能力的提升,与此同时,管理人员对其管理制度进行完善,解决现存问题,以此推动农网信息化建设迈向新的发展台阶。
参考文献:
[1]胡春梅,张丽萍,张欣.信息化建设地农村地区电网建设的影响[J].电力科技.2017(16):121-123.
[2]陈星宇,丁一真,许诺.农村电网信息化建设的相关内容分析[J].电力科技与信息化建设.2016(14):139-141.
[3]陈晓光,王慧琳,郑元,吴晓春.浅析电力工程施工项目管理若干问题[J].电力科技.2018(10)103:105.
论文作者:罗忠富,沈杰才,沈润夏,邹丰宝,黄瑞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5
标签:农网论文; 信息化建设论文; 电网论文; 农村论文; 模块论文; 数据论文; 物料论文; 《电力设备》2019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