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内部审计成果加强电网企业内部控制管理论文_马茜

利用内部审计成果加强电网企业内部控制管理论文_马茜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贵州省贵阳市 550000

摘要:我国电力企业发展规模不断扩大,经营权与所有权有所分离,对企业的内部审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在电力企业的内部审计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如审计人员素质不高、审计类型不全面等等,因此,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企业内部审计,提高企业风险防范和风险管理能力,保障企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电网企业;内部审计;控制管理

1 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1.1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是公司治理的内在需求。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内部控制体系有效性的确认者,在内部控制中具有十分特殊的地位。说它“特殊”是因为它相对独立于公司各项生产经营活动之外,能够在不影响或尽可能小地影响公司经营管理活动的情况下,通过公司内部审计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运行及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企业已经发生的错弊及时予以纠正,并对企业内部控制系统制度设计和实际执行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失控性质、潜在影响进行分析评价,然后将改进意见反馈给管理者。公司治理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永恒命题。公司治理是相当严密和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求企业生产要素、产权要素以及企业相关利益者的权、责、利得到合理匹配与分工,要求权利制衡、激励和监督机制的严格和周密的控制运行,通过完整系统的制度安排和控制程序,使企业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都能按照既定的流量、流速、流向在执行中起动、运行、停止。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是现代企业制度最显著的特征之一,为了防范可能发生的委托人与代理人的利益目标错位甚至背离,规避可能存在的代理人为自身利益而损害委托人利益,在公司治理的理论和实践中,各种对代理人的经营管理、经营绩效进行有效监督和控制的制度安排和控制机制被设计和制定出来,并逐步形成了“关系框架+制度安排+控制机制”三者合一的公司治理架构。

1.2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的重要手段。针对目前内部审计存在的“重监督轻服务、重结果轻过程、重财务轻业务、重合规轻效益、重单项轻系统、重当期轻长远、重查处轻建议、重独立轻互动”等问题,多次强调“内部审计机构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为你所在的单位、部门在加强管理、提高效益、建立良好的秩序方面发挥作用,这就是内部审计的主要目标”,提出了要“把内部审计作为一个控制系统,而不是一个检查系统”、“内部审计要以效益审计和管理审计为主”、“内部审计要以事前、事中审计为主”、“内部审计要以体现中国特色为主”等全新的内部审计理念,为内部控制、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指明了方向。

2 电网企业内部控制现状分析

2.1电网企业由于法人治理机制不完善导致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措施。内部控制作为管理者实现管理目标而建立的规则、制度以及实施程序,电网企业虽然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和公司监控制度,但是监事会的监控作用不明显,企业不能从根本上建立符合企业发展的内部控制制度,企业的内部审计机构也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2.2电网企业大部分执行的是通用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还没有形成类似COSO报告建立权威内部控制标准体系,对目前现有的内部控制制度也只是流于形式的纸档文件,没有将内部控制与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有机的结合起来,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对面临的市场风险意识淡薄,对现有的内部控制也没有严格执行,这导致内部控制失去了应有的作用。

2.3电网企业内部控制意识淡薄。由于企业内部控制并不能在短时间内快速的给企业带来直观的经济效益和管理成效,很多企业管理层和员工都认为内部控制可有可无,这直接导致企业员工对内部控制的认识不足,从而忽略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实施,使内部控制制度流于形式,缺乏应有的严肃性和原则性。

2.4内部控制激励约束机制不完善。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是电网企业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很多企业虽然制定了内部控制制度,但却没有专人严格落实考核、检查和执行,而仅仅是走过场、应付了事,内部控制的效果不明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电网企业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其成因分析

3.1管理层缺乏对员工内部控制意识的培训。电网属于垄断行业,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电网企业的企业规模和员工规模也随之扩大,但电网企业对员工多注重业务技能和管理技能培训,内部控制管理培训却相对较少,尤其是不能结合实际工作,加强内部控制思想上的培训,导致仍存在部分管理层对内部控制重要性认识不足的情况。

3.2电网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不健全。主要表现各类内部控制岗位设置和人员配置不当,内部控制人员职责不明确,兼职过多。内部审计机构没有充分发挥其应有作用,内部审计工作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和支持,无法发挥内部审计职责。

3.3电网企业缺乏有效的外部监督。电网企业的主要监督机构是政府。然而,作为央企,很多情况下省级政府无法监督,国家层面的监督又乏力。社会监督基本对电网企业没有作用。各种外部监督没有形成合力,电网企业外部监督弱化问题严重。

4 利用内部审计成果加强电网企业内部控制管理

内部控制是建立相互制约的管理关系,目标是改善经营管理。内部审计是对各种业务是否合规进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两者的目标、手段、关注点、对象都有不同,但两者又相互依存。“内部控制审计”就是专门针对内部控制管理进行评价。

电网企业每年都耗费大量的资源开展各层级、各类型的审计项目,收获大量的内部审计成果。虽然内部审计项目并非是专门针对内部控制评价的“内部控制审计”,但是,电网企业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内部审计成果,发现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

4.1内部审计部门除了对内部审计结果的整改落实进行跟踪、监督之外,还应牵头发起相关业务部门对发现问题进行分析、审议,查找问题的成因、探讨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将问题从内部控制的角度进行分类。

①制度建设缺失导致的问题。制度建设缺失的问题包括:没有建立制度、制度和制度之间矛盾等,这都需要内部审计部门督促相关的部门完善制度或修订制度。其中,属于上级单位制度制定同下级单位实际情况存在冲突、导致制度无法落地的,应积极向上级有关部门反应,促进制度的完善。

②制度没有得到刚性执行导致的问题。这类问题首先从认识上找根源,树立并加强制度必须刚性执行的意识;其次是要加强制度执行的监督和考核,发现问题绝不放过。

③人员的素质和行为导致的问题。如果是操作人员对制度掌握不到位,应加强业务培训,提高操作人员的业务水平,达到要求方可上岗。如果是操作人员对制度规定不以为然,实际操作中没有严格按制度执行,应该制定相关的监督考核机制,通过机制约束,使内控制度得到严格执行。

4.2内部审计发现的问题,尤其是“屡审屡犯”的问题,是企业生产经营的高风险点。这些高风险点失控,往往会给企业生产经营带来较大的损失。内部审计部门应根据内部审计发现问题梳理出内部控制风险清单,对风险清单中的关键节点进行重点监控。同时,加强部门间沟通,督促业务部门关注这些关键节点,定期报送关键节点的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情况。

4.3内部审计部门,从一体化审计信息系统中获取的审计发现问题信息总结出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汇编成案例,对业务部门开部内部控制宣贯,组织业务部门举一反三分析案例,从内部控制角度提高认识,提高风险防范能力。

5 结语

提高风险防范能力、加强全面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生存之本。电网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不断的加强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以应对日益复杂的外部经营环境,增强市场竞争力,实现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倩.新形势下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的发展[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

[2]施浩忠.浅谈企业内部如何发挥审计作用.[J]现代企业教育,2010.

论文作者:马茜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9

标签:;  ;  ;  ;  ;  ;  ;  ;  

利用内部审计成果加强电网企业内部控制管理论文_马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