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走班制”分层教学的实践探索
林秀花 罗海红 浙江省温岭市城南中学 317515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行,传统的教学模式有了很大的改变,固定的班级授课制模式显露出了其缺陷——不能兼顾学生的个别差异,所以分层“走班制”教学得到了应用和推广。这一教学模式打破了固定的行政编班,实行分层走班的教学探索,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是推行差异教学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差异教学 个性发展 “走班制”分层教学 探索
“走班制”分层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组织管理形式,其教师和教室固定,教师引导学生形成自我认知,并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课程,相同课程的学生在一个教室学习,他们不受班级和年级的限制。这一教学模式是对传统一个班级一个课表上课的模式的突破,课程安排可以进行自主选择,有利于开展个性化教学。面对不同学生的分层教学,教师要因材施教,实行差异教学。
一、多方需求,踏上“走班”探索之路
1.政策层面。2014年12月16日教育部发布了《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其中明确表示要改革高考制度。高考制度的变化就会引起教学方式的变化。2017年开始全国都会进行高考综合改革,其中语文、数学、外语3门学科会进行全国高考统考,而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这6门学科要任选3科的考试成绩。基于此,“走班制”分层教学模式就有推广应用的必要,它非常适合高考的教学模式。
2.学生层面。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总会不可避免地出现差异,而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兼顾所有学生的需求,对于学生来说就希望有一次重新选择的机会。“走班制”分层教学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技能和兴趣来选择课程,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充分调动起来。而且学习基础和接受能力相当的学生一起学习,就可以激发他们之间的竞争和合作意识,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每个学生都愿意主动学习,提高课堂效率。
3.学校课改层面。新课改的推行要求学校开展个性化的教学,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传统的固定班级授课模式难以实现差异性教学,也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而新课改要求注重对学生素质的培养,课程中必须安排体验、实践和探索类活动,但是这样课时数就不太够。“走班制”分层教学可以在这样的课时中完成学生的差异化教学,这是对传统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的改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灵动分层,开拓“走班“实施之路
1.思想疏导,家校齐心。在实施“走班制”分层教学中,要发挥家长的作用,但是很多家长不太了解这一教学,就很难参与到教学管理中来。因此,要扩大家校的联系渠道,及时交流教学中的想法和意见,学校要积极开通多种沟通渠道来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这样,在教师开展日常办公与班级管理时,家长也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在校情况,并向教师反馈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及时进行思想疏导,加强学校和家长之间的配合,形成教育合力,最终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科学依据,AB分层。在“走班制”分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将其进行AB分层(A是基础班,B是提高班),并为学生创设不同的学习环境,积极探索教学开展的有效对策。同时也要结合具体情况对课程内容进行调整,保证实践任务的难度适当,最大限度地为学生创造自主选择和自我设计的环境,推动学生的个性发展。对于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教师要重视其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讲授,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而基础比较好的学生,教师要注重其提高。
3.灵活流动,教育公平。“走班制”分层教学体现的是一种教育公平和教学效率,可以有效地规避快慢班划分的做法,通过灵活流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在这样的分层中,学生学习更有信心,有利于改善其学习成绩,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效率和效果,实现教育公平。
三、差异教学,助推“走班”教学之路
1.小组合作。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要加强组内交流,每组选派一名代表来汇报本组的意见,充分体现小组合作的结果。同时教师也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学习情况评价。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级性,并增强其小组合作意识,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在小组学习中有所收获,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质量。
2.差异教学。(1)教学设计。在进行教学设计前,教师要先进行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调查统计,确定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对于学生已经掌握的内容,可以适当进行压缩,并增加学生更感兴趣的内容。而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内容、进度安排、教学方式等都要结合其学习情况来确定,并保证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可以达到教学大纲规定的标准和要求。(2)作业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使其作业设计也存在区别,对于层次不同的学生要设计不同的作业。因此,在设计时可以让各个层次都做不同的练习,也可以对一套练习中的题目进行各层选做。通过这样的作业设计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四、初中英语分层教学实例
在学习9A U3 Reading时,教师可以进行教学引入,让学生自读课文,找到自己不会读、不理解的地方,并相互回答,差生的问题中等生来回答,优等生来回答中等生的问题,最后教师回答优等生的问题。通过这样的练习就可以实现分层教学,进行学生的个性发展。
论文作者:林秀花 罗海红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8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差异论文; 小组论文; 作业论文; 这一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