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工扩大与地方产业集群增长--基于浙江大唐SOX产业的实证研究_大唐论文

分工网络扩展与地方产业群成长——以浙江大唐袜业为例的实证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大唐论文,为例论文,浙江论文,实证研究论文,产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大唐袜业,是对以浙江省诸暨市大唐镇为中心的袜子生产以及与之相关联的原料、机械、市场、联托运、劳务等外围产业组成的产业群体的总称,也是一个集区域和产业为一体的工具性概念。大唐袜业以诸暨市大唐镇为中心,涉及周边12个集镇,120个村,1万多农户家庭,吸纳从业人员10多万。经过近15年的发展,大唐袜业已形成独特的专业化分工网络和产业组织模式,这是产业发展的内在规律和市场机制的筛选功能双重作用的结果。

一、大唐袜业的分工网络结构

大唐袜业有一些令人深思的经济技术特点,如产业群内没有举足轻重的核心大企业,但在整体上已经是国内最大的袜子生产基地;缺乏知名品牌,但国内外许多拥有知名品牌的企业都在这里加工生产,并且大唐袜业本身已经成为一个整体品牌;没有独领风骚的专有技术,主打产品也是最普通不过的袜子,但围绕袜业形成的完整的产业链和专业化分工网络,却是难以复制也难以模仿的。近年来,国内轻纺行业持续低迷,大唐袜业却依然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市场不断从国内向国际拓展,投资需求旺盛。是什么力量在支撑着大唐袜业的高速增长?归结到一点,是大唐袜业微型企业群之间独特的专业化分工网络以及相应的产业组织模式。

1.大唐袜业的生产分工网络

大唐袜业存在大量专门从事一道或少数几道分工工序的家庭微型企业,袜子生产链上的不同工序主要通过企业间的分工和协作来完成。在正式意义上,大唐的袜厂很难被称为“企业”;就个体来说,企业没有严密的组织系统,没有完整的生产线,不能单独提供最终产品,远没有形成最小规模经济性。但大唐微型企业间存在着细密的工序分工,拥有一种群体的低成本竞争优势。织袜的只管织袜,缝头的只管缝头,印染的只管印染,而且每道工序都存在许多竞争性企业。整个袜子生产过程被分成织袜、缝头、卷边、印染、定型、包装、运输等10个环节,同时形成10大部门:1000多家原料生产厂,400多家原料经销商,8000多家袜子生产厂,300多家缝头卷边厂,5家印染厂,100多家定型厂,300多家包装厂,200多家机械配件供应商,600多家袜子经销商,100多家联托运服务企业,一个年签订劳动合同10万份以上的劳务市场,是一个年成交额达72亿多元的袜子大市场。

2.大唐袜业的市场交易网络

袜子生产的发展不仅推动着相关产业的兴起,而且在大唐形成了特有的市场交易网络。大唐袜业的市场交易网络由原料市场、袜机市场、袜子市场、劳务市场和联托运市场组成(见图1)。(1)原料市场。在大唐,各种袜子原料应有尽有,并且原料市场也向专业化方向发展。目前,全国300多家原料企业在大唐袜业设有经销点,500多家跨国公司在大唐设有代办处。(2)袜机市场。大唐的袜机供应和维修体系十分完整、高效,零配件供应和维修服务可以24小时随叫随到。从国产袜机到进口袜机,各种品牌与各种性能的袜机在大唐都有买卖,大唐已成为国内袜机和袜机配件的主要集散地,年销售各类袜机1万台以上,10多个国际知名袜机品牌,均在市场内设有总代理、总经销窗口。(3)劳务市场。大唐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与袜业企业在产量和价格调整上拥有的巨大灵活性是密切相关的。据统计,大唐袜业现有外地劳动力3.3万余人,以青年女性为主,主要来自江西、安徽、贵州等中西部地区。这些外地劳动力的月平均工资为750~1000元,日平均劳动时间为10小时左右。外地劳动力在企业间的流动性很大,可以说劳动力资源属于整个产业区而不是其中的某个企业。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和灵活的雇佣与裁员制度,有助于解决袜子生产很强的间歇性与稳定的劳动力供应之间的矛盾。企业可以根据生产需要及时调整工人数量、劳动时间和轮班方式,这不仅有利于降低劳动成本,而且增加了企业生产和管理方面的柔性。(4)袜子市场。2002年大唐袜子市场有600余家袜子经销商,年成交额达72亿多元。1996年以来,大唐袜业不仅是全国最大的袜子生产基地,而且已逐步成为全国最重要的袜子销售中心和出口基地,产品销往除海南之外的全国各地,并远销中东、北美、欧洲、俄罗斯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额已占到袜子总销售额的35%。(5)联托运市场。大唐联托运市场现有100多家联托运服务企业,50多条货物托运线路,联结全国各地主要集贸市场,货物集散十分便捷。值得一提的是,投资1.8亿元、占地400亩、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的浙江大唐轻纺袜业城已建成投入使用,一座集轻纺原料、袜子、袜机、联托运四大市场功能于一体的新一代商贸城形成了。

图1 大唐袜业的分工网络结构

注:(1)1999年大唐设立了袜业研究所,其目前的主要职能是了解国内外袜业市场行情和技术动态,整个产业区的技术研究和新产品开发尚处于初始阶段;(2)大唐的正规金融服务和民间融资都十分活跃;(3)地方政府的规划和引导对产业区企业和市场的布局有重大影响。

3.大唐袜业的支撑与创新系统

在大唐袜业集聚体的发展过程中,地方政府(市及乡镇政府)的引导与调控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一,提供市场和技术信息服务。1999年由政府部门出资组建了大唐袜业研究所,其近期目标是了解国内外袜业市场行情和技术动态,为区内企业建立网络主页,并与区外技术部门搭桥引线,加强企业对外联系强度;其长期目标是提高区域袜业设计能力,促进产业技术升级,把握价值链上最关键的环节,以实现区域持续发展。其二,合理规划功能小区,促进集聚体健康发展。通过创建原料、成品及联托运市场,将原有分散无序的企业聚集起来,并形成规范的行业制度;对定型和染色这类污染相对较大的企业在数量和规模上加以控制,并对这类企业进行资格认证。其三,树立区域形象、改善区域投资环境。针对袜业本身名牌效应较弱、中小企业实力有限的特点,重视区域整体形象设计。通过举办全国袜业博览会,推出区域品牌,提高了大唐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加快了招商引资进程,开拓了更广阔的国内国际市场。

二、大唐袜业的产业组织形态与特征

大唐袜业的绝大多数区内核心企业的主要业务活动是接受订单,根据订单的数量、质量和样式规定及时组织生产。这些具有定制特点的产品符合客户的需求,反映出市场的流行趋势。

大唐袜业是以中小企业网络的形式组织生产活动的。在这个网络中,区内少数规模相对较大的企业,以及那些联系着区外大型或具有出口自营权的袜厂、外贸机构的企业成为核心企业,它们有自己的国内销售市场,或具备很强的市场开拓能力,从其他的外贸单位或大型袜业制造商那里接受生产业务,然后转包给区内织袜商。这些核心企业一般向分包商提供产品的样式、规格和原料,并提供技术指导。织袜商的半成品通常交由缝头厂接缝,印染厂印染,定型厂定型,包装厂包装。这种企业之间的生产联系可见图2。

图2 大唐袜业的产业组织模式

注:大唐的接单企业不同于虚拟企业。接单企业大都拥有一定数量的先进袜机和后整理设备,其主要作用在于:1.向下单企业传递技术能力、资金实力等重要经济技术信息,增加谈判能力;2.便于对协作企业进行加工工艺和技术标准的辅导、示范,掌控加工成本和产品质量。

发包商与分包商的交易关系一般是以项目导向为主,发包商通常有十几个较为固定的分包商。这些合作通常是长期性的,合作双方往往存在某种联系(如同学、亲戚、朋友等),相互之间常常在口头上就项目合作达成协议,共同承担业务风险。由于发包商本身往往具有鉴定产品质量优劣的能力,所以偷工减料的行为相对较少。任何一方违背协议的行为(如分包商的产品质量低劣,发包商不支付订单费用等)很容易在区内迅速传开,造成企业声败名裂。这些重复交易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机会主义行为。

大唐袜业作为一个区域性的专业化经济区,是建立在专业化分工网络和市场调节基础上的区域性大工厂和综合性生产系统,已经形成了“小企业、大产业、大市场”的格局。这些企业和环节之间存在着纵横交错的连接,使大唐袜业在整体上形成一种网络结构。其主要特征是:整个产业区在专业化分工的基础上形成若干生产环节,每个生产环节都发展成相对独立的产业,每个产业内部存在大量的竞争性企业;前后生产环节以及同一生产环节不同企业之间的经济关系依赖市场来调节;企业之间既相互竞争又相互合作。

为什么在大唐袜业没有出现举足轻重、独领风骚的大企业?不但没有垂直一体化的大企业,而且水平一体化的大企业也不多见,这是一个产业组织之谜。一个特定的产业必定形成一个相应的生产系统。生产系统的生产、供应、销售各种活动可以被组织在一个企业内进行,也可以分解到不同的企业之中,各企业通过相互交易而生产出最终产品。企业究竟采取哪种组织形式,首先取决于产业本身的技术特点和工艺上的可分性。如果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之间在技术工艺上或者在所使用的机器设备上具有较强的不可分性,由此而将各个生产环节集中在一个企业内进行,称作垂直一体化;如果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在工艺上或在机器设备的使用上具有一定的可分性,因而各个环节的生产能够由不同的企业来分别进行,这就是所谓的垂直分离。企业是将整个生产链纳入其中,还是仅组织某些环节而从市场上获得其他环节的产品呢?答案是取决于交易费用。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市场机制比较完善、专业化市场比较发达的地区,易于形成外部供货,企业多以非一体化形式来组织。

大唐袜业就属于此。原因主要有四点:第一,技术的发展使得设备小型化,工艺简单化,生产过程的可分性增加,生产规模的扩大更有利于以买卖中间产品的方式来完成,减少了投资和成本的制约,从而使中小企业获得了更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第二,市场需求的多样化使得生产的不确定因素增加,企业常常面临突变的市场需求,为了降低风险,需要与其他企业协作。第三,迅速调整生产的需要。弹性生产是一种即时生产,随时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生产调整,最关键的是速度,因此垂直分离的生产过程就显得很必要。第四,核心企业选择价值链的需要。对于核心企业来说,并不需要对生产链上的所有环节都占有优势,只要把握最具有价值的战略环节,就可以拥有该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正是由于上述原因,越来越多的企业根据自己的相对优势组织生产活动,并参与到更广泛的企业分工合作网络之中。这是大唐袜业内部较少出现垂直一体化大企业的基本原因。

三、大唐袜业分工网络的资源整合功能与创新功能

专业化分工网络是一种整体性的结构形态,其本质是分工基础上的合作,只有充分发挥网络结构的整体功能,产业区才能够保持长期稳定发展。大唐袜业的主体是数量众多、个体规模小、布局相对分散的微型家庭企业,户均袜机拥有量只有8台,80%以上的企业资产总量在50万元以下。这些企业就个体而言是缺乏竞争力的,任何单个企业都无法独立完成产业链的所有环节,而只有通过分工网络形成一种整体结构,才能生存与发展。

1.产业区用大唐袜业的整体品牌整合各种资源,用专业化分工网络的整体功能弥补分散的微型家庭企业的功能缺陷。在大唐,所有企业都在“大唐袜业”的大旗下共享“大唐袜业”这一品牌资源。换言之,企业只有进入大唐袜业特有的分工网络,才能分享到“大唐袜业”这一整体性品牌所带来的市场信誉和其他无形资产。大唐袜业分工网络的起因及其存在意义,首先在于它使众多布局分散的微型家庭企业在专业化分工的基础上形成产业链,每个微型家庭企业所从事的加工或销售业务都是大唐袜业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网络结构的整合功能又使整个大唐社区都成为生产和经营场所,一切社会经济资源都围绕着袜业运转。在大唐镇,袜业占了工业增加值和农民人均纯收入的90%,已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经济活动,而是当地农民社会生活和文化活动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从政府的城镇规划到老百姓的婚丧嫁娶,都有意无意地要考虑袜业的因素。

大唐袜业的竞争力来源于分工网络的整体功能。从市场表象看,大唐袜业的竞争优势主要在于产成品的低价格,其实并不然。大唐袜业的优势主要在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大唐袜业无可争议的总体规模和专业化分工带来的较高的生产与交易效率。在大唐,下单周期短、交货快,接单企业能够随时随地集中大量袜机和其他缝头、卷边、印染、定型、包装、运输等设备,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生产任务。有利于销售商节省财务成本和销售成本,保证产品的时效性和减少风险。目前消费市场越来越细分,大唐制袜企业适应小批量、多品种的生产结构表现出一种极强的灵活性,这是任何一个大企业都无法做到的。个体的灵活与整体实力相结合,这是大唐袜业竞争力的源泉。二是大唐袜业的风险分摊机制。在分工网络结构中,市场风险被众多的企业所分担,组织大规模生产所需要的资产数量和资产专用性要求都较低,因此市场需求结构的突然变化对企业产生毁灭性打击的可能性较小。在不利的市场环境下,产业区内部同类企业之间的竞争增大了压缩成本的空间和引进新原料、机器设备和加工方法的可能性,大多数企业能通过调整资产组合或生产策略规避市场风险,也能较为容易地向其他部门转移。

2.产业区内企业间存在着在分工和共同利益基础上形成的信息、技术、知识分享机制和良好的合作氛围;在一定程度上,整个产业区内所有企业的资产都可以被其中的任一企业所利用,或者说所有企业的资产都互为合同性资产。有一点也许难以理解:在大唐,企业和个人一般不会把自己的资产、设备、技术和加工能力对外保密,不会去申请专利保护,同类型、同层次企业之间往往愿意相互公开自己的加工能力和技术发明。人们很早就认识到:与他人的良好合作是自身发展的前提,利用同行熟练的技术能使自己获得廉价甚至免费的技术支持。因此,对企业来说,分工网络中的技术创新最大的好处不是垄断起来,而是把它推广开来在整个产业区发挥作用。先行者的成就在促进后进者发展的同时极大地促进了整个产业区的技术发展。

企业通过分工网络获得了组织和利用本企业之外的生产要素的能力,小规模的财产组织拥有大规模的生产能力,生产能力与财产规模之间的对应关系被打破了。一家织袜企业通过轻纺市场购买原料,通过劳务市场招聘工人,通过机械设备市场购买生产工具,通过袜业市场获取销售渠道,通过购买技师的服务获得技术支持,通过与同行的正式或非正式交流获得信息。这种复杂的交易过程对织袜企业来说可以获取以下三方面的利益:一是由于协作部门的存在可以节省大量投资;二是这些部门的专业化生产和服务大幅度降低了产品成本;三是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扩大或缩减生产规模,而由资产专用性带来的沉没成本几乎为零。更有意义的是,产业我区内所有部门或行业都有机会获取这些利益。

3.分工网络不仅降低了创新在技术上的难度,扩大了创新发生的几率和在商业上的应用价值,而且使创新所需要的人力资本和物资资本投入极小化;网络内企业显著的学习效应和大量的同类企业的竞争,使创新的波及效应以不可抗拒的必然性扩展到整个产业区。模仿性竞争和新古典调整是大唐袜业大多数企业基本的竞争战略和调整模式。当新的设计、花样、原料或加工工艺被引入产业区并获得很高利润时,大量模仿者会迅速应运而生,结果是价格和利润向产业区的平均水平靠拢;一般说来,后进入的模仿者的数量会超过因创新而增加的市场容量,所以达到一定的规模之后价格和产量会自发调整。企业由于资产的规模和专用性都较小,因而调整的成本也较小;整个产业区因创新的扩散而提高了产业技术水平,袜子时新产品和纺织工艺的潮起潮落是这种竞争和调整模式的生动写照。这个模式涉及新技术的引进和扩散、价格和产量的调整、企业的进入和退出,以及产品质量和加工工艺的改进,非常符合新古典学派的市场均衡模型。新古典调整就其过程来说是充满竞争活力的,但有可能使整个产业区处于获利空间非常狭小的市场环境中。

大唐袜业的微观主体以分散的微型家庭企业为主,一般说来,这样的市场主体结构不利于技术创新和产业技术进步。但是,大唐袜业从手摇袜机和马路市场开始,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就已经在技术装备和营销方式上与国际接轨。大唐袜业率先在技术层面与国际接轨,截至2002年底,大唐有各种袜机7万多台,其他各种缝头、卷边、印染、定型、包装设备2万多台,各种进口设备总价值1亿多美元,大唐已被众多的国内外袜机制造厂家看作最重要的销售基地和信息中心。值得一提的还有大唐人对传统电动袜机的改造,经过加装圆盘剪刀、电子提花系统等技术改造,一些已被淘汰或面临淘汰的国产设备可以纺织出质量更好、色彩更丰富的款式和花型,并能与进口设备生产的产品相媲美。

在技术装备逐步与国际接轨的同时,大唐袜业通过为国际知名企业接单生产和贴牌加工,使大唐的袜子跻身国际市场。大唐袜业从手工业演变而来,初始的营销方式是在马路市场提篮小卖。20世纪90年代中期,大唐开始成为中国最大的袜子生产基地。此时大唐袜子的销售主要依靠义乌市场,销售通道主要掌握在义务商人手里。21世纪初,一些国际知名品牌企业和经销商不但绕开东南亚的中间商,而且开始绕过义乌市场的批发商,直接到大唐生产基地进行采购。大唐袜业企业则抓住机遇,通过跟单设计、跟单制作、贴牌加工和网络销售等逐步融入国际市场。大唐从未拥有传统的出口渠道和海外营销网络,交通条件、地理环境也没有明显的优势,但是现在大唐已经形成了一批专业的外贸产品加工企业和经销商。企业的技术装备、内部组织和管理模式因发展外向经济的需要而重新整合,形成了新的技术规范、工艺流程和质量标准,这表明部分大唐袜业企业已在短期内完成了向外向型企业的转变。

微型家庭企业和传统产业主导的大唐袜业既有技术进步又有市场创新。那么大唐袜业的技术进步和市场创新是怎样发生并扩散的呢?为什么文化程度不高的大唐农民有能力接纳、消化先进的技术设备并完成较高难度的技术创新?在大唐袜业的发展过程中,专业化分工网络的建立是最重要的制度创新。首先,这种分工网络制度适合大多数农民货币资本和人力资本的积累状况,容易动员、集中和有效开发储藏在民间的智力资源、财力资源,这就为技术进步和市场创新奠定了广阔而坚实的经济基础。其次,分工网络还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开放的创新扩散体系,各种信息、知识和创意通过网络得到传播和交流,使每一种创新都能迅速波及并不断完善;分工网络又能够帮助农民接纳并消化先进的技术装备,进入国际性的生产体系和营销网络。第三,分工网络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有实践自己创新的可能,这增加了创新发生的几率;网络中的每一个企业都处于来自四面八方的竞争压力之中,只有技术、营销、管理的不断创新,企业才能生存和发展。

四、大唐袜业产业群演进的方向

大唐袜业以家庭微型企业为主体的分工网络优劣如何?今后会向什么方向演变?大唐袜业能否上升成为国际化水准的产业群,能否成为永续经营的长寿产业区,能否使整个产业群避免陷于地域性分工网络的“牢笼”而具有相当的开放性?地方产业群的存在虽然有它的合理性,但并不等于它是完美的,它同样存在一个调整和创新的问题。

1.积累本地社会资本,以本地化应对国际分工。生产活动全球化不仅加剧了地方产业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同时也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分工与合作。因此,区域的核心竞争力往往表现在区域特色产业集群上,这就是大量相关企业空间集聚的本地化产业氛围,是其他区域最难模仿的。同时,本地企业家的培育和新企业的繁衍也极大地依赖于本地化的产业氛围。

区域特色产业的发展与创新主要不是物质资本的积累,而是社会资本的积累,表现为产业氛围、产业理念、产业思想、产业精神和建立在此基础上的思维方法、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这是区域特色产业的核心和精华所在。试想一下,假如大唐袜业衰落了,大唐人还会去从事耕作吗?即便如此,他们还会以原来的方式去从事耕作吗?至此,是否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在应对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区域特色产业的组织创新首先是通过本地化积累社会资本。区域的发展是在产业的兴衰交替中实现的,区域的核心竞争力也是在产业的兴衰交替中积累的,本地化的产业文化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化生产力,才是应对全球化的最有效的手段。

2.突破产业发展的行政界限,以产业区理念配置区域资源。区域特色产业还是一个空间概念,是各种产业要素在一定空间内集聚的产物,而且产业要素的集聚及其相互关系是由市场决定的。但是在产业的实际运作中,除了“产业区”这一概念外,我们会更多地碰到另一个空间概念,那就是“行政区”,这是现行行政管理体制的产物,是由政府行为决定的。

在产业的发展已经跨越行政区域的情况下,产业发展(市场行为)与行政管理(政府行为)之间将不可避免地出现摩擦。这主要表现为行政区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产业在更大区域范围内进行分工协作,阻碍产业区内要素的流动(特别是跨行政区的流动),进而影响市场对资源的配置。因此,在策划区域特色产业组织创新的过程中,要确立一个基本的理念,那就是以产业区理念配置区域资源,以产业区统领行政区划调整,在考虑到地理相近、人缘相通的同时,更要考虑到产业相融;要以产业发展规划统领区域其他规划,以产业集聚带动区域内其他要素的集聚,逐步实现由产业核心竞争力向区域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3.优化产业组织模式,提升产业链的运作效率。区域特色产业的竞争优势不在于单个企业或某个环节,而在于产业内部形成的网络结构和有机系统,在于那条完整的、难以复制的产业链。大唐袜业与其他产业群一样,当发展到一定规模以后,产业内部为争夺生存空间而展开无序的恶性竞争。竞争的结果无论对产业整体还是业内个体,带来的都是无情的伤害,将严重影响产业区生产系统整体功能的发挥。解决恶性竞争的有效机制是:(1)健全行业协会,减少产业内耗,防止无序竞争。通过行业协会强化行业自律和行业规范,统一质量标准,对一些主要产品的价格进行协商和协调,并和政府有关部门一道规范市场秩序,制止无序竞争,提高产品的质量、档次和信誉。(2)保持产业链各环节的低成本优势,确保产业链顺畅运作。与“经济”相对的是“浪费”,表现为某些环节的投资过度和生产过剩;与“顺畅”相对的是“瓶颈制约”,表现为某些环节的投资和生产不足。尽管这是市场行为所致,但行业协会和地方政府有责任使之维持在一个相对合理的水平上:一方面要从宏观上对产业各个环节的投资和生产行为进行引导,减少个体经营决策的盲目性;另一方面要通过对土地、劳务、用电等要素投入的调节,使产业链的各环节保持低成本优势。

4.以“价值链”取代“产业链”,逐步形成产业核心。从产业提升的角度看,我们最终所拥有的或许并非整个产业,而是产业中一个“高地”即一个“制高点”,或某个足以牵动整个产业的战略环节。按照这一思路,产业内部的结构调整和组织创新就极有可能以“价值链”取代“产业链”,那些为产业创造优势价值的环节就是产业的关键所在或战略要点,也是产业的核心。因此,如何认准和强化产业内的关键环节,是区域特色产业整体提升的核心所在。尽管不同的区域和产业有其不同的关键环节和战略选择,但有些要素由于其在创造价值过程中的独特作用,而被认同为共性的战略要素,如人力资本、信息技术、品牌效应、营销系统、诚信原则等。结合本地产业的实际,有选择、前瞻性地加以强化,将极有可能把产业带入一种新的境界。

标签:;  ;  

分工扩大与地方产业集群增长--基于浙江大唐SOX产业的实证研究_大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