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语文学习的几个心理问题_语文学习论文

中学生语文学习的几个心理问题_语文学习论文

关于中学生语文学习的几个心理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几个论文,中学生论文,心理问题论文,语文学习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比较普遍地、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几个心理问题,如不解决,则会影响学生正常能力水平的充分发挥。

一、作文开篇的犹豫心理

即面对作文开篇的多种选择难以决断的心理。作文时,面对所命的题目,有一段时间的沉思默想是必要的,不但要考虑题材、内容,而且要考虑篇章结构,还要考虑如何开篇落墨即开头问题。所有这些往往都有可能存在着多种选择:这些可以写,那些似乎也可以写;这样写行,那样写似乎也未尝不可。而平时语文教师常常当作经典引用的福楼拜关于“惟一的名词、惟一的动词、惟一的形容词”的教诲,则又会引导学生追求那“惟一”的即最佳的开头方法。而到底哪一种开头最佳呢?不免前思后想,左顾右盼,于是便犹犹豫豫不能决断。过分犹豫不但会耽误时间,影响作文顺利进行,而且会影响思维的敏捷流畅。

如何才能使学生作文开篇少犹豫、善决断呢?任何心理问题的解决关键在于首先弄清产生这种问题的机制,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矫治。心理矫治的一个重要方法便是心理疏导,并施以一定的行为影响。

产生开篇犹豫的心理机制,表面看是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决断能力较差,但深层次的问题是,对事物的理想态和现实态的关系缺乏正确认识。他们不懂得任何事物的理想态都是难以在短时间内转变为现实态的。那“惟一”的、最佳的开篇理想态也是如此。明乎此,教师在进行心理疏导时应着重讲清这样的道理:对开篇进行一定的选择性思考是必要的,但也不必企求过高过严。因为真正的“惟一”的、最佳的只是一种最理想的境界,它就如同真理,人们可以不断接近它,但却永远不能完全穷尽它、完全占有它。作文开篇的方法从抽象道理上说可以有无数种,也许我们能够选择一种较好的方法,但也许永远都无法真正选择到那“惟一”的最佳方法,因为这种“惟一”的最佳方法只有在将所有的方法尝试一遍并将它们加以比较后才能发现,而实际上这是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做到的。另外,文章开篇的好坏也不仅仅取决于开篇本身,好的开篇意味着它能与文章的其他部分非常和谐地联系成一个整体,成为全篇的“凤头”。离开文章的全篇就开篇论开篇,是无所谓好与不好的。因此在文章初稿成形前,尤其是在写作的构思阶段,就过分追求那“惟一”的至佳开篇,对文章的写作非但无益,而且有害,极有可能钻进“牛角尖”而不能自拔。正确的方法是在对几种开篇的方法稍作权衡的基础上,果断选取能自然地、很快引出文章主干内容的一种,然后便进入写作状态,顺着思路写下去,待初稿写好后,若发现开篇有不如意处,再行修改。向学生讲清这一道理后,再让学生在实践中试着果断选择开篇进行作文,他们就能因取得成功而逐渐克服开篇犹豫的心理。

二、阅读的迷信心理

即对所阅读作品(包括课本内外的作品)盲目崇拜,认为其什么都好、完美无缺的心理。这种“迷信”心理往往会影响阅读鉴赏和分析、批判能力的正常发挥,还会影响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因为过分“迷信”又往往是缺乏“自信”的心理折射。

产生这种迷信的心理机制与上述作文开篇的犹豫心理机制有相通之处,即不但误认为世界上存在着最佳的“惟一”,而且相信自己现在正阅读着的作品就是这样的“惟一”。解决这一心理问题的最好疏导方法,就是向学生讲清“金无足赤,文无完文”的道理,即讲清世界上根本没有完美无缺的事物,也没有真正完美无缺的文章和作品,任何文章和作品都存在进一步完善的地方。《红楼梦》堪称祖国文学宝库中的绝极珍品,但单看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的前八十回,本身结构便不完整,而高鹗续写四十回又与曹作难免有不相称、不协调之处,这些都是《红楼梦》美中不足之处。《红楼梦》尚有瑕疵,何况其他的文章和作品又怎能十全十美。古代学者所谓“全信书,不如无书”,主张“读书贵在有疑”,其中也包含了对书籍文章不可迷信的思想。语文课本里的文章都是从其他书刊中选采的,在选进语文课本时一般都经过教材编者从词句、篇章结构和标点符号等方面的精心推敲和修改,这说明它原来并不完美;即使经过了这样的修改,它在内容和形式上也仍然不可能至善至美。更何况平时从书报刊中看到的文章,白璧微瑕之处更是在所难免。教师如能结合课文和一些课外读物举出一些美中不足的实例,或引导学生从一些问题比较明显的报刊文章中自己去发现问题(如错别字和不很通顺的句子等),则更有利于学生克服阅读的“迷信”心理。当然这首先要求教师自身要破除迷信心理,提高鉴赏与发现问题的能力。即使具体到某一篇具体的文章“挑”不出什么明显的毛病,也不能说明它已是尽善尽美的最佳作品,也不必对其崇拜得五体投地,因为文章可以有不同的写法,而每篇具体的作品都只是可能存在的许多种写法中的一种,此外完全有可能还存在许多种其他的写法,也完全可能存在比它更好的写法。

帮助学生克服阅读的迷信心理,不但有利于培养学生审视、深思的读书态度,提高阅读鉴赏水平和阅读质量,进而促进学生从较高水平的阅读鉴赏中学习别人好的写作方法,提高写作水平,而且能提升学生的自信心,进而促进学生发掘自身的创造潜能,包括阅读和写作方面的创造潜能。

三、脱稿说话的畏惧心理

即在脱离讲稿而进行较长篇幅较系统的讲说时的畏惧心理。说的能力是重要的语文能力,尤其是脱稿进行较长篇幅较系统的讲说,由于有较大难度,其水平更能准确反映出学生说话的能力,因而这种能力的培养应是学生说话能力培养的重要方面。有些学生平时反映出来的说话能力还不错,但一到正规情境如课堂上对老师和同学进行较长篇幅较系统的口头表达时,其说话能力就大打折扣,表现在只能或先写好讲稿,然后照稿宣读,或将写好的讲稿先记熟,然后依稿而背,实质上已经不是说话而是读、背。教师往往将这种情况归因于学生心理紧张。这只是看到了问题的表层现象。实际上,任何紧张都是由更深刻的心理问题引起的,只有真正解决了诱发紧张的心理问题,才有可能根治紧张。

学生之所以惧怕脱稿讲说,实际上是惧怕离开讲稿难以达到理想的讲说水平。这里既有缺乏自信即对自己脱稿讲说能力信心不足的原因,但更主要的是误认为最好的讲说方法只有一种,即依据写好的讲稿一字不差地讲出来的那一种,而离开了讲稿又很难做到一字不差。因此,教师既要教育学生树立讲说的自信心,同时也应着重向学生讲清:说话就是口头表达自己想表达的意思,而一种意思也可以有多种不同的讲说方式。从理论上说这些不同的讲说方式中应有一种最好,但实际上又很难确定哪一种方式最好,因为只有将所有不同的讲说方式加以比较后才能明确哪一种讲说方式最好,而这实际上又是几乎不可能做到的。因而,口头讲说最重要的是首先讲说者心里要明确自己想讲的主要意思,然后瞄准这意思果断地选择“开场白”即第一句话,再接着第一句话围绕想表达的意思边说边想、边想边说地一句一句说下去,直到将意思说完为止。从这样的讲说过程看,它和写文章的过程本质上是一致的。

但讲说和写文章也有不同之处。写文章难以面对具体的时地特征和听众特征,而讲说则可以而且应该面对具体的时地和听众特征,这首先表现在“开场白”的选择既要切合所讲的内容,又要切合讲说时具体的时地和听众的特点及情绪反应等情境因素。例如,若是前面同学的发言得到大多数同学的赞同,而自己又不同意他的观点,则可选择类似这样的开场白:“刚才某某同学的观点虽然不能说没有一点道理,不少同学都同意他的观点,但我却认为……”顺着这样的“开场白”瞄准自己的主要意思讲下去,讲说便具有了鲜明的即兴特色。即兴特色既能增加讲说的鲜活性、生动性,又有利于激起听众的情感共鸣,增强讲说的效果。而照稿宣读和依稿背读式的讲说则无法取得这样的效果,因此可以肯定,这样的讲说必然不是也不可能是最好的讲说。教师经常向学生讲清这样的道理(如能结合自己课堂教学中即兴讲说的实际来讲效果更好),并让学生多进行一些抓住“开场白”和“主要意思”这两个要点实际讲说的训练,学生就能渐渐克服讲说时对于讲稿的依赖心理,逐渐提高脱稿讲说的自信心和能力。

果断选择“开场白”瞄准主要意思说,也有利于使学生尽快摆脱开始说话时的拘谨心理。一般说来,中学生在公开场合脱稿讲说,开始时有些拘束紧张是正常的。而克服开始时短暂紧张的方法是使思想尽快转入某一意念之中。学生果断地选择“开场白”,话匣子一打开,意念也会很快集中到以“开场白”开头的讲说上,能很快结束心理紧张状况。教师经常向学生讲这样的道理,有利于学生更自觉地克服说话时的紧张心理。

四、听课的懈慢心理

即对听课表现出松懈、怠慢的心理。学生听语文课往往不像听数理化、外语课那样精神专注,听语文课相当多的学生表现出漫不经心、思想不够集中甚至走神的情形。造成学生语文课听课懈慢的心理的深层次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语文课程内容特点的原因,又有教师讲课的原因,还有学生自身的原因。

从课程内容特点方面说,首先,语文课程内容中新知识的密度和出现的频率都不如数理化、外语等课程高。每篇课文中,除了几个生字生词外,其余篇章结构、语法修辞等方面的知识似乎以前都学过,都有似曾相识之感。即使生字、生词虽未学过,但课文下面都有注音注释,看看就知道,听不听也都无所谓。其次,语文课程知识间的组合关系也不像数理化等课程具有严密的逻辑性,这就既不利于激发学生的逻辑思维进而使学生产生思维的兴趣以吸引学生专注听课,又使语文课程知识间的联系变得非常松散,以至于不会产生像听数理化课那样上一句未听清、下一句就听不懂的情形,短时间内掩盖了漏听的危害性,影响学生对听课的重视。第三,语文课程内容中“问题”的隐性化也是诱发学生听课懈慢心理的一个重要原因。众所周知,“问题”是引起学习注意的重要的教学内容因素。数理化等课程内容中的“问题”是显性的,往往每一道例题、习题都是一个明显的问题类型,而教师的讲课往往围绕解决“问题”而展开。学生因关注“问题”的解决自然能进入专注的听课境界。但语文课程却不是这样,一篇课文让学生看一遍,除了几个生字、生词明显地摆在那里外,如果问学生还有什么问题,学生往往提不出。其实不是没有问题,而是问题不像数理化等课程那样一个个明显地摆在那里,学生往往不易发现罢了。少了引起学习注意的显性问题,自然易于产生听课懈慢的心理问题。

从教师讲课方面说,由于教学内容中新知识的密度和出现频率低,知识间逻辑性不强以及“问题”的隐性化,讲课就很难讲出新的深度和水平,也很难向学生提供密集的新知识、新信息,再加上讲课方式程式化、模式化,总是分段、归纳段意、分析中心思想和写作特点那一套,引不起学生听课的兴趣,致使学生听课懈慢,提不起精神。

从学生自身方面说,他们既不懂得语文课程内容的特点和根据其特点应当采取的听课策略,又缺乏理性自制力,单纯凭兴趣来听课,这也是造成听课懈慢的一个原因。

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语文课程的内容和特点都是无法改变的。要改变学生听课懈慢的心理,教师首先要注意改进教学方法,变程式化、模式化的教学方法为既切合教学内容又新颖别致、富于变化的教学方法。其次,要在讲课中尽可能地多为学生提供一些新信息,方法是:多联系课文的背景知识包括文章写作的时代及作者的社会地位、思想倾向等内容,说明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这可使学生超越课文字面听到许多既有助于理解课文又非常具体鲜活的知识信息,并尽可能多地联系学生自身的生活实际,以引起学生对课文的新体验。第三,要经常告诫学生不要单纯凭兴趣听课而要有意识地锻炼培养自己听课的自制力,因为语文老师讲课虽然不一定每一句话都能提供新知识、新信息,但如果不专注地听,有一些能提供新知识、新信息的话也有可能被听漏了,造成学习上的损失。还应告诉学生,数理化等课程的新知识、新信息是以逻辑的联系紧密的整体的形式呈现的,听课的策略是顺着新知识的逻辑线索定向探索新知识的策略;而语文课程新知识、新信息则是以非逻辑的联系不紧密的散体的形式呈现的,听课的策略应是雷达式的搜寻、捕捉的策略,即注意从讲课中搜寻、捕捉到自己认为有价值的知识和信息。这就要求听语文课应具有较之听数理化课更专注、更警觉的心理,才能取得好的听课效果。经常对学生进行听课策略的指导,并有意识地设计一些让学生听课过程中捕捉新知识、新信息的训练,对提高他们专心听课的自觉性显然十分必要。

标签:;  ;  

中学生语文学习的几个心理问题_语文学习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