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管理制度变革的目标模式及其实现机制的探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管理制度论文,机制论文,目标论文,模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教学管理变革的目标模式
(一)教学管理模式变革的历史阶段
高等学校的职能包括教学、科研和直接为社会服务。教学工作是高等学校经常性的中心工作之一,教学管理是高等学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其目的是为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经济正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这种新的形势对高等学校教学及其管理工作既是难得的机遇,又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具体到高等学校教学管理模式,为了适应科技革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正由封闭走向开放,逐步形成开放型的教学管理模式。
与我国经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变革相适应,我国高等学校的教学管理式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
1.封闭型教学管理模式。建国以后许多年,我国高等学校教学管理比较死板,基本上实行学年制,而且全国按统一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一整套教材来培养学生,不管是优异生还是差生,都是按一个模式培养、管理,大家齐步走。这样做虽然有一定的好处,如能保证良好的教学秩序、较容易管理等,但不利于教师因材施教和学生自主学习,不利于学校特色的形成和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
2.过渡型教学管理模式。为了使教学适应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的要求,原教育部曾在70年代末期提出施行“学分制”的设想,把它作为教学制度和管理改革的重要内容进行试验。从试验的效果看,多数学校最终采用的是学年学分制形式。如上所述,这种形式虽然有优点,但并没有完全摆脱原有模式的窠臼。
(二)教学管理的目标模式——开放型教学管理模式
不管是学年制还是学年学分制,从各校的实践来看,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环境等因素选择自我发展道路的自由都极少,也没有多大选择专业的余地和提前毕业的自由。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追根究底,是因为它们和计划经济相联系。当前,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主旋律,十四届三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若干问题的决定》,标志着我国市场经济建设的新纪元,它必然要带动高等教育的改革,要求高等学校教学管理采用相应的新模式。这种模式我们称之为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开放型教学管理模式。它至少应当包括如下几个显著特征:
1.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他们应在选择学习的内容、时间与方式方面具有较大的权力。教学管理应为学生提供最优良的服务,包括为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为学生选课、择业及心理发展提供咨询等,把培养学生的个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作为教育的重要目标。
2.教学内容的广泛性。市场经济的发展使人才市场的出现成为现实。所以,必须使教育目标和社会需要紧密结合,共同规范教学管理,以便增强学生的应变能力,满足其择业与提高的需要。在课程设置上应是多方位、多规格的,以满足不同学生类型的不同需要。根据学科既分化又综合的特点建立起来的模块化柔性课程体系。是实现这一要求的一种有效途径。
3.教学方式的灵活性。应为学生提供多种可供选择的受教育方式。学生既可选择班级或小组的学习形式,也应该允许完全采用自学形式。
4.以目标为导向。教学管理侧重于教育目标的达成度,而不是侧重于过程。通过实现目标避免人才培养的盲目性,通过淡化过程达到增强人才培养的灵活性。
由上可见,开放型教学管理模式与前两种模式不同,它不以管理者与教育者为中心,不强调过程管理与权力运用,而是以学生为中心,以目标为导向,管理体制是开放的,强调学生的自我管理,因而学生既是管理的对象,又是管理的参与者。
二、实施教学管理目标模式的障碍因素
我国高等学校的教学管理模式,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成了前苏联模式的翻版,即使在某些方面有所改变,但从来没有从根本上突破。因为这种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是同当时全国大一统的计划经济模式、生产方式相适应的。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计划经济模式的改变和人才的多样化要求,以及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这种教学管理模式不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和个性和谐发展要求的弊端就暴露出来了。克服传统教学管理模式的缺陷,建立与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个性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教学管理新体制,以便更好地培养人才,为社会和经济发展服务,是教学管理模式变革的基本动因。
在上一节中,我们提出把开放型教学管理模式作为教学管理变革的目标模式,是建立在对原有的传统教学管理模式的弊端的认识基础之上的。这些弊端,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服务于较为单一的人才培养目标
中国高等教育目标长期以来对有关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基础性教育、拓宽知识面的教育等重视不够,学科、专业设置上文理分家,学术视野较窄,似乎上大学就是学专业,学专业就是找职业。这就使中国高等教育带有很强的专业性特点。40多年来,虽然几经风雨,几度变革,但至今变化不大。致使理工科类学生的文化根基浅薄,文科类学生的科学素养过弱。另外,也严重忽视个性化教育,“全面发展”在相当程度上等同于“平均发展”,各学校的培养目标不分层次,不分类型;一个规格,一个模式;千校一面,千人一面,满足不了社会各方面的多种需要。在制定教学计划时,特别强调专业知识的深度,对不同学科的相互交叉、知识面的拓宽考虑较少。教学计划规定得很死板,必修课多、课时多,学生很少有机会了解其他学科的情况,各学科间彼此孤立。传统的教学管理,就是围绕这样的培养目标和专业设置、教学计划展开的,缺少必要的灵活性,学生转学、转系、转专业、选课、选教师等方面的机动性很小,限制了学生特长和潜能的充分发展。
(二)忽视人在教学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管理过程中的规划、组织、指导、协调和控制,都离不开人的活动和人际关系。而人与人之间又有许多差别,这种差别不仅表现在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上,还表现在态度、习惯、信仰、需求、观念上。所以,教学管理必须反映人的特点。但传统的教学管理强调组织的权威,只是规定了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而忽视了人在组织管理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高等学校教学管理的对象以人为主,不论教师还是学生,都是具有一定知识水平、思维能力较强的活生生的人。教学管理目标的实现因此常受诸多因素尤其是随机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如大学生正值生理发展基本成熟、心理发展趋于成熟的阶段,世界观、人生观正在形成,他们对丰富多彩的世界充满好奇,但又缺乏足够的辨别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因此要做好教学管理工作,就不能不认真研究大学生的思想、情感和深层次的心理活动,探索当代青年人的思想动态和热点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学管理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又如,在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下,教师队伍显得很不稳定:有的经商下海;没有经商下海的,忙于搞第二职业;没有搞第二职业的,由于心理不平衡,如果没有充分的激励机制,很难调动他们从事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在教学管理过程中,不考虑教师的这种心态,采取适宜的对策,也是很难取得成效的。在教学管理过程中,管理干部自身也缺乏有效的激励,整天埋头于具体、繁杂的事务,让具体工作压得透不过气来,根本谈不上对教学管理工作进行前瞻性的研究探讨。但教学及其管理工作是培养人的重要工作,恰恰是需要有战略眼光,需要看得远一些的。
(三)教学管理在手段上过分依赖于分数
学校教育的结果以什么标准来评价?普遍实行的标准是学生的考试成绩。成绩既是学生学习好坏、教师教学水平高低的标准,也是学校教学管理的主要依据。这一评价方式虽然有其合理之处,但缺陷是相当明显的:重分数轻能力;重智育轻其他各育。所造成的后果也是较为严重的:给学生造成了较大的心理压力,使其不能以愉快、健康的心态去学习;将“高分”与“高质量”、“高才”、教育目标等之间间接地划了等号,使学生将学习的终极目标错误地理解为是为了获得高分数,形成了为应付考试而学习的心理,从而不认真研究教材和讲义,而把精力用于研究历年考试题,探听教师关于考试的信息,请求教师划出题范围、出复习提纲。导致教与学的内容越来越窄,考什么就学什么,多考多学,少考少学,不考不学,只要获得高分或能过关,就万事大吉。
当然,这些情况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有深远的历史原因,这就是社会的教育观念存在着偏差。例如,现在在全国,评价一所高校的英语水平主要就是看学生英语四级、六级的通过率,通过率高就好象英语教学水平高似的。为此,各高校抓英语教学就等于想办法提高学生的四六级通过率,使英语教学走入了误区。如此等等,说明社会的教育观念并没有从重分数、重考试成绩,转轨到重视学生整体素质教育上来。而旧的评价方式的继续使用,又使人们产生了一种错觉,认为上述观念的存在是合理的,合理的即是科学的。因此,现行教学管理以此为基础也是科学的。这种看法是值得研究的。
三、模式变革与机制转换:任重道远
在兴利除弊的基础上改革传统教学管理体制,逐步建立新的开放型教学管理模式,仅仅是教学管理模式变革的一部分;要使新的管理模式达到预期目标,还必须深入研究实施新模式的有效机制。下面我们就此问题从四个方面作些探讨。
(一)建立健全各类教学管理规章制度,由行政管理向法规化管理方向过渡
行政管理法规化是现代化国家公认的一项行政管理原则。在我国的教育管理领域中,存在着和其他领域一样的“人治”胜过“法治”的弊端。因此,真正实施“依法规行政”,必须加强教学行政管理人员的行政法规教育,克服只按“上级意见办事”而不重视“依法规行政”的陋习,强化教学管理人员的规章意识;同时,也迫切需要研究制定有关教学管理行政规章制度,使教学管理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两方面结合,才能真正为教学管理法规化的实施创造有利条件。
(二)教学管理的价值导向由以往的以知识习得为主向以创造能力培养为主,促使学生的认知和情感向和谐发展的方向过渡
18世纪法国思想家爱尔维修曾提出“教育决定人”的观点。他认为人的智力是天生平等的,现实中表现出来的不平等是后天教育的结果。这就是他所主张的“教育万能论”。显然,这个观点的立足点是人,即教育创造一个个不同的个体。其实,如果说教育决定人的话,那么,这里所说的“人”,首先应是指“人类”。因为在一定意义上说,人类之所以区别于动物,应归功于教育。教育是一定社会再生产其社会成员的一种活动,是促进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条件:首先,它是社会发展的“自复制器”。社会发展不同于自然进化,它的发展不是经过生物性信息的遗传实现的,而主要是通过社会性信息的“遗传”实现的。教育是“遗传”社会性信息的主要途径。在这一过程中,个体得以把人类社会的认识和实践成果内化为自身的能力,使个体社会化、主体化。其次,教育又是社会发展的“自催化器”。教育并不是被动地、依样画瓢地“社会化”出一个旧式的新人。教育需要培养学习者的创造性,激发其能动性,进而使学习者能够在对前人取得的社会信息进行再加工、整理时,使之放大、增值,在此基础上,实现人类社会认识和实践的历史的统一,从而促进社会的发展。人类社会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身体器官的发展是极为有限的,主要是认识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教育正是在社会发展的这一关键点上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当然,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价值,是通过促进个体的发展实现的。这里所谓的个体发展,不能局限在智力发展的意义上来理解,它是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统一的发展,是个体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
要实现教育的上述价值,教学管理的价值导向至少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鼓励学习者获取知识,另一方面是鼓励通过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通过前一方面实现教育的自复制器即继承的价值,通过后一方面实现教育的自催化器即发展的价值。当然,这两个方面是统一的,因为创造发展要在继承的基础上才能实现。一般地说,任何时代的教学管理,其价值导向都要体现出这两个方面。但历史发展并不是等速进行的,不同时代,知识增长速度有很大差别。因此教学管理的价值导向,在不同时代会有不同的侧重点。在历史平缓进展的时期,主要侧重于教育的继承功能;而在历史加速发展的时期,则主要侧重于教育的发展功能。这既是历史对教学管理的要求,也是教学管理对历史的反作用。用这种观点来看待教育,看待教学管理,我们不难看到,在新技术革命和信息时代,教育的重点和教学管理价值导向的侧重点,应放在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上,并促使学生认知和情感和谐发展。
(三)由传统的过程管理为主向以目标管理为主、过程管理与目标管理相结合的方向过渡
传统的教学管理强调统一性。在现实中常见统一教材、统一教学计划、统一考题、统一评分标准的做法,这种方式是不可取的。在高等教育中,教师的教学内容本应该融进自己的研究心得,学生也应该通过广泛阅读参考书拓宽知识面,但由于要求统一教材,教师就难于发挥自己的见解了;学生为了应付考试,也只需要抱一本教材来读就行了。大一统要求过程管理,过程管理又固化了传统教学管理模式中不科学的成分。
目标管理则主张为达标而教,为达标而学,为达标而评,为达标而管。当然,对影响既定培养目标达成的教学过程诸因素要加强调节和控制,因此目标管理是建立科学合理的培养目标、教学全过程管理、开展教学评价三者的有机结合。但这一模式虽然以目标为主,兼顾过程,却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为实现既定培养目标,各种教学思想、教学策略、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可以争奇斗妍,各显神通。
(四)由简单适应市场经济向主动适应和改造市场经济的方向过渡
市场经济是一把双刃剑,对高等教育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积极的一面如:市场经济的发展,将有力地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与完善,将对高等教育的数量、结构、专业结构、质量、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体系等的调整与优化提出新的要求;市场经济对高等教育原有的国家统包统办的体制是一个冲击,对中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会起到积极作用,如此等等。因此,主动适应市场经济的积极面,改革教学管理是完全必要的。但是,仅仅简单地适应市场经济是不够的。因为市场经济对高等教育除了积极的作用之外,对高等教育也有消极的影响。这有两方面,一是由市场经济固有缺陷,如自发性、盲目性、“商品拜物教”造成的,一是由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健全、不完善造成的,如分配不公、教师待遇偏低造成队伍严重不稳和流失,使教育质量面临滑坡危险:夸大教育的经济功能,忽视其政治、文化功能;高校出现“三产热”、“经商热”,损害了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在专业调整和课程设置中出现狭隘的功利性、随意性;在学校管理中照搬企业模式;给高校师生人生观、价值观带来消极影响等。对此必须加强研究,采取正确政策和措施,消除或把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限度;或通过人的培养来改造市场经济的消极面,实现对市场经济的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