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市儿童医院 福建省厦门市 361006
【摘 要】分析探讨护患沟通在临床脑外科护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为今后临床上指导脑外科护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次研究过程中我们按照数字随机的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2月-2013年12月期间脑外科收治的80名患者,进行护患沟通护理干预措施,并且对所有实验对象护理干预前后的对于护理干预的满意程度以及发生护理人员和患者之间的纠纷的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对脑外科病人进行护患沟通护理干预后,发生医患纠纷事件的发生率为2.5%明显低于沟通前的11.25%,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施护患沟通后患者对于护理干预的满意度为96.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25%,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脑外科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通过实施科学有效地护理干预措施对于脑外科患者对于护理干预的满意程度具有显著的提升,同时对于患者发生医患纠纷的减少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有利于脑外科病人自身疾病的治疗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脑外科护理;语言技巧;护患沟通;满意度
脑外科患者在临床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往往对于医护人员以及疾病治疗过程存在一些不良因素。有的患者甚至产生消极、抑郁等情绪反应,因而护理人员需要与患者进行及时的交流与沟通,通过语言交流以及肢体交流等方式,对于患者目前自身疾病以及内心状态进行及时的了解[1]。由于目前社会上医患矛盾不断突出,病人就诊压力以及护理人员护理压力都显著提升。近年来临床护理研究中对于患者的人性化护理干预越来越重视,因而科学有效地提高护理人员与患者沟通交流的质量,提高护理干预水平是目前临床研究的热点[2]。本次研究按照数字随机选取的方式选择我院2010年2月-2013年12月期间脑外科收治的80名患者,进行护患沟通护理干预,对于脑外科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后医患矛盾的发生情况以及对于护理的满意情况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2010年2月-2013年12月期间脑外科收治的80名患者,其中脑震荡患者27例、头皮损伤患者22例、颅骨骨折患者16例、脑卒中患者11例、颅内肿瘤患者4例。这80位患者均神志清楚,无意识障碍,能够准确回答问题,男性患者48名,女性患者32名,年龄范围为23-6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3.2±2.5)岁,研究对象均为脑外科较为常见的疾病类型,所有实验研究对象在性别、年龄以及所患疾病类型等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且P>0.05,因而具有可比性。
1.2纳入和排除标准
1.2.1纳入标准
①本次研究所有参与对象均经我院脑外科诊断,并在我院脑外科接受治疗。②研究对象没有严重的肾功能以及肝脏功能疾病等。③所有研究对象没有严重的精神类疾病,能够与护理人员以及医师进行沟通交流,对于调查中提出的问题能够进行清晰地表述回答。④所有研究对象具有知情权,自愿接受本次研究与调查。
1.2.2排除标准
①患者没有在我院进行治疗,或者经我院诊断不符合脑外科疾病标准。②研究对象存在严重的肾功能障碍以及肝脏功能代谢障碍等疾病,不利于参与研究调查。③研究对象患有严重的精神类疾病,不能够与护理人员以及医师进行正常的沟通交流。④研究对象不具有知情权或者患者拒绝接受调查等。
1.3 方法
护理人员在对脑外科患者护理过程中,实施有效地护患沟通交流,具体方式如下:
1.3.1加强责任心,规范操作
临床护理人员应该具有最起码的职业道德精神,护理干预在进行护理干预操作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执行“三查七对”规章制度,同时提高自身的责任心,对于安排的工作任务耐心细致地完成。同时通过不断地学习以及举办相应的科学讲座等形式,提高护理人员自身的护理技术以及规范化操作能力,同时护理人员自身也应该不断地努力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提高自我操作能力,达到可以胜任和承担临床护理工作的水平。最终达到在自身护理操作技能得到提高的同时,自身服务意识也能够得以显著提升[3]。
1.3.2加强语言交流沟通
临床研究证实,有效地语言沟通不仅有利于与患者之间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同时对于患者疾病的治疗以及自身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护理人员存在不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的情况,这样会使得患者觉得自身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从而病人缺少对于护理人员的信任度,对于今后治疗的开展以及疾病的预后都存在不利的影响。临床治疗和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是病人入院后最先接触的医护人员,所有护理人员对待病人时要保持微笑、言语亲切、态度和蔼,取得良好的第一印象是关键,同时注意与病人沟通过程中使用的言辞、表述以及行为举止,认真细致观察患者的心理变化及反应情况,以及此刻变化的深层原因做到多角度去理解病人的心理需求,及时做出相应的调节改变,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有利于患者病情改变的及时发现,以免错过最佳处理时间,同时有利于护患纠纷的避免[4]。护理人员在临床护理过程中通过良好的语言以及肢体沟通,同时也对患者疾病的治疗以及自身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1.3.3心理指导疏通
临床研究显示,脑外科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部分患者由于长时间卧床以及部分病人出现持续的疼痛感,使得脑外科患者在治疗以及预后过程中往往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反应,不利于患者自身疾病的治疗和预后,同时患者对于自身病情缺乏了解,对于目前国内外的治疗措施了解甚微,不利于后期护理干预以及治疗措施的开展[5]。护理人员对于脑外科患者应该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向患者及其家属耐心讲解治疗的目的以及具体治疗方案,有利于患者积极配合治疗的开展。护理人员通过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后,充分了解患者内心存在消极情绪的来源,然后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有针对性地心理疏导,彻底打消患者的不良情绪,同时护理人员积极争取患者家属的社会支持,使得患者具有充足的社会认同感,得到家人的关怀,有利于自身疾病的康复和治疗。
1.4评价标准
本次研究对沟通前后护患纠纷的发生率以及患者对于护理干预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分析。患者对于护理干预满意度分为以下三个标准:“十分满意”、“满意”、“不满意”,满意率=(“十分满意”+“满意”)/研究总体人数。
1.5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所有数据均输入到spss19.0中进行统计学分析,对于计数样本实施组间χ2检验,将p<0.05作为组间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
2.结果
2.1沟通前后医患纠纷发生率对比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实施护患沟通后,发生医患纠纷事件的发生率为2.5%明显低于沟通前的11.25%,且P<0.05,具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具体结果见表1
3.结论:
临床研究结果证实,在临床脑外科患者的护理干预过程中,由于患者自身对于疾病目前发展状况以及自身治疗情况不够了解,往往出现对于疾病治疗的焦虑和恐惧心理,有的患者甚至出现消极、抑郁等不良情绪反应,严重干扰了患者自身疾病的正常治疗。而护患沟通交流,能够充分获得患者对于护理人员的信任,同时护理人员能够对患者的需求具有充分的认知,对于今后治疗工作的开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6]。
本次研究中我们随机的选取我院2010年2月-2013年12月期间脑外科收治的80名患者,对其实施护患沟通护理干预措施,并且对护理干预措施实施前后脑外科病人出现医患纠纷的发生率以及患者对于护理干预的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本次研究结果证实在脑外科患者中实施护患沟通护理干预后,发生医患纠纷事件的发生率为2.5%明显低于沟通前的11.25%,且P<0.05,具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实施护患沟通后患者对于护理干预的满意度为96.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25%,且p<0.05,具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实施护患沟通能够有效地降低医患纠纷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对于患者干预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
综上所述护患沟通在脑外科护理中非常重要,在护理过程中,运用护患沟通的技巧,对患者及患者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不仅能够有效的预防护患纠纷而且还有助于患者的康复,对于脑外科患者生存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有助于提高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魏大琼.标准沟通模式在急诊科护患沟通中的应用研究[J].护理学报,2015,10(8):219-221.
[2]庄沁红.护生共情能力与护患沟通能力的相关性研究[J].当代护士,2014,2(5):191-193.
[3]李春红.骨科门诊护理工作特征及护患沟通的技巧[J].中国医药导报,2014,12(7):211-213.
[4]黄红英.护患沟通障碍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J].齐鲁护理杂志,2011,13(7):109-111.
[5]徐蓉.护患沟通与患者满意度探讨[J].医院管理论坛,2015,3(7):178-179.
[6]陈德志.护患沟通在构建和谐护患关系中的临床作用[J].中国医学装备,2012,11(7):319-321.
论文作者:李敏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19
标签:患者论文; 脑外科论文; 护理人员论文; 疾病论文; 过程中论文; 统计学论文; 纠纷论文; 《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