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中医学院脑病科 河南郑州 450000
【摘 要】目的:探讨中医护理方案在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中医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中医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中医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吞咽困难改善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中医组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实施中医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提升其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医护理;吞咽困难;脑卒中
【中图分类号】R44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5)-05-276-01
吞咽困难指的是疾病等因素导致支配吞咽的肌肉、神经以及口咽、喉部等处发生病变,而引起的吞咽协调障碍,其是脑卒中患者的常见症状及后遗症[1]。我院对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实施了中医护理,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2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10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颅脑CT或MRI检查明确诊断为脑卒中。所有患者均生命体征平稳,意识清楚,且合并程度不同的吞咽困难,并排除严重认知障碍、意识障碍、合并明显咽喉或口腔疾病者,完全性失语者。男56例,女44例,年龄49~74岁,平均(65.8±2.3)岁,病程1~6个月,平均(5.3±1.2)个月,其中脑出血41例,脑梗死59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医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中医组在神经系统症状平稳2d后,开始实施中医护理方案,中医护理内容如下:
1.2.1 情志疏导
脑卒中后吞咽功能受限会导致患者情志上的变化,而不良的情志变化又会对疾病转归产生直接影响,所以有必要对患者进行情志疏导。在祖国医学中,认为在外界情绪刺激下,可致肝气郁结,郁而化火,上扰心神,故易怒烦躁。中医情志疏导,是根据病人的认知水平,予以解释、引导,有针对性地应用暗示、谈心等方法疏导患者的情志痛苦,卸下心理包袱,减轻其焦虑情绪,气机和顺,从而更好地配合治疗。
1.2.2 饮食调理
祖国医学强调“食补、食治”。轻度吞咽困难病人,以体位训练和摄食训练为主,摄食训练先从胶状或糊状食物开始,注意少量多次,然后逐步过渡到普食。要根据患者的吞咽量来设定每次的喂食量,喂食过多会导致食物漏出或咽部滞留,容易发生误吸,喂食过少则难以引起吞咽反射。通常喂食量从2~4ml开始,之后逐步增加,每次进食后,可喂食少量的碳酸饮料(1~2ml),这样不仅有助于激发吞咽反射,还有利于清除眼部残留物,避免误吸。
1.2.3 穴位按摩
祖国医学认为脑卒中吞咽困难为标实本虚之症,病位在舌、脑、咽。取玉液、金津、风池、廉泉等穴位进行按摩,每次5min,早晚各1次。有助于通畅气血、疏通经络、调整脏腑功能。
1.2.4 针灸疗法
在患者脖子周围取百劳、风府、廉泉、人迎四个穴位,进针后,留针30min,每日1次,持续用针1周为1疗程。该做法可有效刺激瘫痪的吞咽肌,使之恢复正常的吞咽功能,改善吞咽肌群的协调性。
1.3 疗效评价
吞咽功能改善效果应用洼田饮水试验进行评估。取坐位,饮30ml温水,5s内一次性喝完者,为Ⅰ级;5s以上分两次喝完且未出现呛咳者,为Ⅱ级;5s内一次性喝完,但有呛咳者,为Ⅲ级;5s以上分两次喝完,且有呛咳者,为Ⅳ级;呛咳频繁,难以在5s内全部喝完者,为Ⅴ级。疗效标准:治疗后洼田饮水试验结果为优级者,判定为治愈;洼田饮水试验结果Ⅳ、Ⅴ级者治疗后达到Ⅱ级为显效;洼田饮水试验结果Ⅲ级者治疗后达到Ⅱ级,或者Ⅳ、Ⅴ级者治疗后达到Ⅲ级为有效;吞咽功能无明显改善者,为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数据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处理,计量、计数资料比较分别进行t检验和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的吞咽功能改善情况比较见表1。从表1可知,中医组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患者的吞咽功能改善情况比较[n(%)]
3 讨论
祖国医学认为[2],脑卒中患者是因痰瘀阻闭、气血逆乱、风阳上扰导致舌咽气机不通而造成吞咽困难。吞咽困难不仅会影响患者正常进食,还容易引起吸入性肺炎、误吸、脱水、营养不良等并发症。目前,临床对脑卒中后吞咽困难尚缺乏有效的手术或药物治疗方法,而大量临床实践证实,中医穴位按摩、针灸、饮食调理、情志疏导在改善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方面具有显著优势[3-4]。
有学者指出[5],脑卒中是一个心因性疾病,其所具有的病史漫长的特点决定了患者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作为医护人员,应当从心理上给予患者帮助,疏导其情志,增强其治疗信心,提高治疗依从性。研究显示,对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实施饮食调理、穴位按摩、针灸等中医护理措施后,患者的吞咽功能显著改善,且改善程度显著优于仅实施常规护理者。本次研究结果也显示,中医组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这表明对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实施中医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提升其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孟茶卿.冰水刺激配合穴位按摩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54例观察[J].浙江中医杂志,2009,44(10):746-747.
[2]于连娟,曲秀娟.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中医康复护理[J].光明中医,2011,26(1):160-161.
[3]王从振,刘存斌,何光远等.应用针灸结合康复疗法治疗脑卒中吞咽困难的临床疗效观察[J].求医问药(下半月刊),2013,11(9):145-146.
[4]李红艳,李立峰,李岩等.针刺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吞咽困难干预作用的临床研究[J].光明中医,2010,25(5):830-831.
[5]宋爱群,张阳普.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2,21(6):972.
论文作者:杜娟
论文发表刊物:《世界复合医学》2015年第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6-24
标签:患者论文; 中医论文; 脑卒中论文; 困难论文; 功能论文; 穴位论文; 对照组论文; 《世界复合医学》2015年第5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