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主干重基础,常规题中蕴深功——2012年高考数学广东卷(理科)试题评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广东论文,主干论文,理科论文,常规论文,试题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12年广东高考数学试题,遵循《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数学(理科)大纲》的规定,贯彻了有利于中学数学教学和高校选拔人才相结合的原则,延续了“总体保持稳定,深化能力立意,积极改革创新”的指导思想.试题紧扣大纲,贴近教材,结构稳定.试卷多数题目都属于常规试题,部分试题源于教材,是对教材内容的深入考查.在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数学思想方法全面考查的同时,又突出了对中学数学主干知识和数学核心能力的综合考查,笔者认为,试题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突出主干,重视基础
突出主干,重视基础,试卷从考生熟知的基础知识入手,进行全面考查.知识点覆盖广泛合理,既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数学思想方法,又突出考查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主干内容,做到了重点知识重点考查.其中多数选择题、填空题比较简单,只要概念清晰,基础知识牢固就能拿下该得的分数,多数解答题虽有一定的综合性,但也是由若干个基础题整合而成.中学数学中的重点核心板块:三角函数、概率与统计、立体几何、数列与不等式、圆锥曲线,函数与导数等内容得到了重点考查.整套试卷中有不少题目可以在教材上找到原型.如试卷的第1、2、3、4、5、6、7、9、10、11、12、14、15、16、17题等共90分的试题是由教材中的例题、习题改编,主干内容与基础题所占比例如附表1、附表2所示:
由以上两表可以看出,今年理科试卷中主干知识及基础题所占分量之大,这种导向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要使自己尽量减少在备考过程中做无用功.
二、题型常规,蕴功深厚
2012年的广东省高考理科数学试题,无论是刚走进考场的考生还是监考中初步看了试题的数学老师,总体感觉是试题很常规,没有特别陌生背景的问题,也没有那些在读题理解上人为地设置障碍卡住学生,其实并不考查多少数学核心能力的舍本逐末的问题,几乎都是熟面孔的题目,解答题的题型设置也与平时大多数的模拟试题一致,所以都感觉到试题比较容易,但不少教师通过自己认真做一遍后,又感到今年高考题貌似容易,却没有初看之时想象的那么简单,难点设置比较合理,例如选择题中的1~4,5~6,7~8就分别是容易题、中等偏易、中等偏难三个层次的考题,难度把握精准,能把各层次水平的学生区分出来,填空题中的9~12也为易题,基本没有设置障碍,只要概念清晰且具备一定的计算能力就能过关,填空题的13~15与解答题的16~18题都是常规题型,14题设置了消参数可能忽视考虑的障碍,这有相当的针对性,能检测到学生是否具备基本的数学素养,至于解答中的第16题,虽然看似简单,但也要对三角公式熟练,具备较好的运算能力才能完成,特别是解答题的后三道题,没有深厚的数学功底,是难以做完整的,其中19题第(2)问求得通项公式后,第(3)问用放缩法证明不等式,主要有如下两种方法:
(3)(法一)由(2)知:
上面证法综合了等比数列求和,指数函数性质,二项式定理,裂项求和等重要的知识与方法,体现了在知识交汇处命题的思想,题目构思新颖巧妙,难度适中,是难得的一道好题.
第21题作为压轴题,一改前两年广东卷以创新题型作为压轴题的风格,题目背景如此常规,题目表述如此言简意赅,不少考生初看题目都喜出望外,因为类似问题在平时备考中做过不少;但接下去如何作出合理分类,第(2)问如何确定x=a是否在集合D中,没有较强的运算能力和深厚的数学功底是难以做出来的,本题综合了函数与导数,一元二次方程与不等式,比较法证明不等式,分类讨论等重要知识与方法,能考查出学生是否具有数学核心能力,特别是在分类讨论上设置难点,是广东理科数学卷多年来秉承的一大特色,总之今年的试题是在常规题中蕴含深厚数学功底的典范,这样的考题考不出成绩,考生心服口服,不会怨天尤人,这不仅有利于引导中学数学的教与学,而且有利于社会稳定,有助于建设和谐社会.
三、稳中求变,适度创新
今年的高考题难度比去年的略有下降,题型保持稳定,可以说是稳中求变,适度创新.虽然解答题以考查能力为主,但一般起点较低,有难度的解答题均采用分步设问的方式,起到了分散难点、多题把关、提高区分度的作用.试卷没有多少刻意设计考查创新意识的新题,体现了对创新意识的考查本着循序渐进、回归理性的动向.如第8题定义了平面向量的新型运算,题目表述简洁,凸现用数学符号表示数学关系,构思精妙,考查学生数学阅读理解、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对应用意识的考查保持了平稳性,应用问题仍然以考查概率与统计知识为主,且题目背景熟识,对所有考生公平公正,学生不感觉到困难,从评卷场传出的不完全统计数据,概率统计题是解答题中得分最高的;其中对解析几何问题的考查,广东卷也颇具特色,多年来不出现联立直线与圆锥曲线构成方程组—消元—韦达定理这样固定套路式的考题,常以求轨迹方程,运用数形结合方法求最值或参数范围等形式出现,一般都与圆综合起来,不排除以适当改编高考已考过的经典题作考题,今年的解析几何题即第20题,其中第(1)问,就是由1990年全国卷25题适当改动一些数据而成.
(1)求椭圆C的方程.
(2)在椭圆C上,是否存在点M(m,n),使得直线l:mx+ny=1与圆相交于不同的两点A,B,且△OAB的面积最大?若存在,求出点M的坐标及对应的△OAB的面积;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为了降低难度,本题第(1)问只把1990年高考题中的P点坐标,离心率以及椭圆上的点与Q点最大距离的值改动了,使计算简单一些,此类经典题最显著的特点是所求距离的目标函数是二次函数,且二次函数的变量为椭圆上点的横坐标(或纵坐标),此变量有隐含条件限制其范围,学生最容易忽视,这是考生最薄弱的环节,要求出最值,就要进行分类讨论,不少教师做出来的传到网上的第(1)的答案如下:
上述解答表面上看好似没有问题,其实过程是不严谨的,在得到(*)式后,应考虑变量y的取值范围是否能取到-1.
第20题的第(2)问,则考查直线与圆位置关系的判定,点到直线距离,弦长计算,三角形面积计算等知识,其中要用到数形结合,配方法,分类讨论等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也着重考查学生的运算变形能力,今年的解析几何题可以说是一道典型的推陈出新的考题.
数列、函数与不等式的结合仍是今年的热点和压轴戏,且题目常考常新,不是熟悉什么解题套路就能做出来的,着重考查的是解题过程中学生的临时应变能力,这就是考真功夫.
四、能力立意,注重方法
今年的高考题虽然大多以常规题的面目出现,但若没有较强的数学能力,要获得120分以上是很困难的,通览今年广东的理科数学试卷,自始至终渗透着常用的基本数学思想方法,强化能力立意.整份试卷对函数与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等价转化思想、整体处理思想、以及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都作了全方位的考查.其中第9、20题考查了数形结合思想,第20题还考查了整体处理思想,第16、20、21题考查了函数与方程思想;第8、10、14、16、18、19、20题等,考查了等价转化思想;第9、20、21题考查了分类讨论思想等.其中也着重考查了求最值的配方法、图象法、线性规划法,求曲线方程的待定系系数法,证不等式的比较法、放缩法,求函数单调性的导数法等.试卷对数学能力的考查全面深刻、合理适度.对空间想象能力的考查常规平稳,对运算能力的考查尤其突出.
总之,2012年高考数学试题从数学基础知识、数学思维方法和学科能力出发,多层次、多角度、多视点地考查了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学习潜能,是一份难得的好试卷;当然如果要指出一些地方如何命题才更完美的话,本人认为,可能对那些数学特尖的考生来说,若压轴题有几分要有点独创的解题方法才能解决的问题,便能更好地把他们与其他较好的人区分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