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精神病医院 湖南长沙 410004
摘要:目的:分析浅谈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患者的护理过程中用于人性化护理干预的价值;方法:将130例在我院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6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则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不良情绪发生情况和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在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焦虑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而护理服务满意度则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且两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患者人性化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护理服务满意度,从而使得患者能够有效配合医生完成治疗,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无抽搐电休克;应用;焦虑
引言: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在传统电休克疗法(ECT)改良而来的一种用于控制精神状态的治疗方法,其通过短暂适量的电量来刺激大脑,从而导致患者暂时性的失去意识,是近年来临床中治疗精神疾病的有效措施之一[1]。但是其在应用过程中及治疗后,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不适感,从而导致部分患者恐惧、抵触治疗影响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降低了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本次研究通过给予无抽搐电休克疗法的患者人性化护理服务,取得了良好的干预效果,现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随机选取2016年2月-2017年8月期间在我院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精神疾病患者共计130例,其中男性60例,女性70例,年龄为20-69岁,平均年龄为41.27±5.83岁。其中精神分裂症患者86例,心境障碍患者34,其他1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中关于精神疾病的相关诊断标准,患者具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符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适应症范围,所有患者及家属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将130例精神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病情相似,P>0.05,具有可对比性。
1.2护理方法
本次研究中,所有对照组患者均采用常规临床护理措施进行治疗期间的护理工作,而观察组患者则开展人性化护理服务干预,其具体内容包括:
1.2.1心理护理
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要认真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情况,通过与患者和其家属进行沟通,了解导致患者发生情绪变化的原因,然后认真分析和评估,针对患者存在的不良情绪开展有效的心理疏导和心理干预,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告知患者保持良好心态的重要性,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2]。
1.2.2温馨护理干预
由于大部分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患者在治疗前都会对治疗存在不同程度恐惧心理,故而在护理过程中,应给予患者温馨护理干预。自患者入院开始,护理人员既要对患者实施礼仪服务,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用适宜的语言进行沟通,使患者能感受到被关心、被重视,帮助患者调整心态,勇于面对治疗。在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可采用抚摸、语言安慰等方式,给予患者情绪安抚,使患者更加信任护理人员,能够根据护理人员的指导来进行治疗。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做好患者个人隐私的保护工作,不随意谈论患者的病情,不嘲笑、讽刺患者。
1.2.3行为干预
在患者治疗前和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情况告知其治疗期间的相关注意事项,指导患者如何放松心情,缓解不良情绪。如在治疗前可为患者播放轻柔的音乐,改善患者的紧张情绪。同时,护理人员应做好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教育工作,提高患者及家属对于疾病、治疗、预后的认知度和自我护理水平。
1.2.4亲情干预
家属作为患者重要的心理支持者,其心理状态能够直接影响到患者治疗及预后效果,故而护理人员应及时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其重要性及可能对患者造成的影响,鼓励家属多陪伴患者、支持患者、安慰患者,使患者感受到家庭温暖,从而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
1.3观察指标
分别在两组患者护理前和护理后,采用焦虑状态自评量表(SAS)对两组患者的焦虑状态水平进行评估,分值越高表明患者的焦虑状态越严重。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调查两组患者在护理服务后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患者数量*100%。
1.4统计处理
本次研究中相关数据的处理应用统计学分析软件SPSS 18.0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来表示,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焦虑状态
两组精神疾病患者在护理前,其焦虑状态评分水平基本接近(P>0.05)。而在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状态评分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讨论: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方法是近年来被广泛用于精神疾病治疗的一种方案,虽然其具有着安全性高、使用范围广、治疗起效快、并发症较少等优点,但在实际治疗过程中,大部分患者由于对治疗相关知识的不了解,尤其是初次治疗的患者认知度更低,加之对电休克治疗的错误理解,导致患者大多在治疗前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良情绪,甚至部分患者抵触、不愿意参加治疗。我院通过对130例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大部分患者的焦虑评分水平较高,且评分总体平均水平接近临界值,尤其是在治疗前1d时,焦虑状态更加明显,从而可以推断出,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是导致患者发生不良情绪的一个重要应激源,是导致患者发生预期性焦虑的重要因素。
人性化护理服务是近年来临床中常用的一种新型护理服务模式,其要求护理人员在整个护理过程中,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为其提供精神的、心理的以及情感的护理服务,将患者看做是具有完整思想、情感,且生活在特定环境中的社会人,最大程度的满足患者的需求,注重护患关心的协调,围绕患者的需求来进行的一种护理服务模式[4]。本次研究通过给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患者人性化护理服务,帮助患者及时调整心态,缓解患者治疗前的不良情绪,通过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对于医护人员的信赖,使其能够根据护理人员的指导来完成治疗,从而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也使得对于护理服务更加满意,为树立良好的医院形象奠定了基础。
结论:
给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患者人性化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护理服务满意度,从而使得患者能够有效配合医生完成治疗,为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杨艳.人性化护理对抑郁症患者实施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影响[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0,5(4):916-917.
[2]张淑艳,高海英,杨桂君,等.心理护理干预在无抽搐电休克患者中的应用观察[J].医学与哲学(B),2012,12(01):52-53.
[3]陈红红.MECT 治疗病人焦虑评估及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09,21(7):730-732.
[4]王艳敏,陈淑苹,张冠珠,等.以人为本的护理工作模式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上旬版,2007,21(4):912-913.
[5]陈书喜. 人性化护理干预在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病人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07):5-6.
[6]邱林玲. 人性化护理干预在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病人中的应用效果[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65):386.
论文作者:胡智军,周珊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8
标签:患者论文; 休克论文; 焦虑论文; 过程中论文; 两组论文; 护理人员论文; 家属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