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心脏骤停 抢救配合 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33-0072-02
急性心肌梗死以冠状动脉病变为发病的基本原因,患者以临床症状、心电图及心肌酶等三方面表现不典型为主要特征,且呈现不同程度的心肌缺血,严重则导致心肌死亡,造成心跳骤停。目前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后心跳骤停发生率呈不断上升趋势,若不及时抢救治疗,将引起全身器官组织严重缺血、缺氧,甚至不可逆的损害,使病死率大大增高,是临床上最危急的急症。早期准确判别、发现心脏骤停先兆,一旦确诊为心脏骤停,争分夺秒进行心肺脑复苏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我院急诊科于2013年9月收治1例以牙痛就诊的急性心肌梗死骤停患者,在医护人员的积极抢救与护理下,复苏成功,挽回生命。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53岁,主诉牙痛于急诊就诊,预检护士追问病史得知剑突下也有疼痛。即嘱病人进抢救室,作护理体检,通知内科医生,询问病史患者无恶心呕吐,腹痛在脐上,无胸痛。给予EKG示:Ⅱ、Ⅲ、avF、T波倒置,伴ST端压低,提示心肌梗死可能。立即予以心电监护、开通静脉补液、吸氧、急抽血化验心梗三项。护士在给病人治疗过程中突发心跳骤停,心电监护示:室颤,立即予以胸外按压、气管插管、吸痰、并给予电除颤,经过医护人员30分钟的积极抢救与治疗,心律转为窦性心律,意识恢复,复苏成功。予以转上级医院给予高级生命支持与溶栓治疗。经后续随访,患者康复出院。
2 抢救配合与护理
2.1 预检判断处置正确,诊断确切及时:临床上遇到较多心肌梗死病人起初症状多隐匿、不典型,急诊病人中多以腹痛、后背痛主诉就诊,而此例以牙痛为首要症状的尚属少见。预检护士以较高的敏感度将病人直接带入抢救室为后续的抢救成功争得了先机,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心脏骤停最佳诊断时间15-35s,患者突然出现神志丧失或抽搐、大动脉博动消失、心音消失,即可作出心脏骤停的明确诊断。此例患者发病护士第一时间发现,患者在输液过程中突然出现面色苍白,四肢抽搐,意识不清,心电监护示:室颤。测HR 0次/分、R 0次/分、BP 50/30mmHg、SpO230%、双侧瞳孔对光反应迟钝,直径4mm。即刻通知医生,呼叫麻醉科。
2.2 抢救配合
2.2.1 心脏复苏与除颤: 迅速建立有效的人工循环和气体交换,立即行胸外心脏按压的同时在短期内行气管插管,采用呼吸器等进行人工呼吸以确保呼吸道通畅及提高人工通气的效果。当发现心电监护心室呈快速、不规则、不协调的蠕动状颤动后立即给予电除颤360J共四次,并持续不间断的胸外心脏按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室颤发生后,患者将在4-6min内发生不可逆脑损害,随后经数分钟过渡到生物学死亡[1]。电除颤是治疗心室颤动最有效的方法,电除颤每延迟一分钟,复苏成功率就下降7%一10%[2]。10分钟后患者心率转为室上速,HR 174次/分、R 25次/分、BP 192/126mmHg、SpO270%,意识转清,双侧瞳孔对光反应仍迟钝,直径3mm。30分钟后心电监护示转为窦性心律, HR 118次/分、R17次/分、BP108/77mmHg、SpO298%,神志清,瞳孔对光反应正常,直径3mm。
2.2.2 药物治疗:此例患者在心脏骤停发生前给予10%KCL0.5g、硫酸镁8ml、硝酸异山梨醇10mg加入生理盐水中静脉点滴。发生心脏骤停后立即给予盐酸肾上腺素、硫酸阿托品静脉推注。另开一路静脉通路(颈外静脉)予以0.9NS20ml、盐酸胺碘酮150mg静脉推注,0.9NS250ml、盐酸胺碘酮300mg静滴。同时留置导尿。
2.3 复苏后的观察及护理:心脏骤停后,周身缺氧造成的脑、心、肾等重要脏器损害及代谢产物未能及时消除,患者即使能恢复窦性心律,也面临心律失常、脑缺氧、肾功能衰竭、感染等威胁,故必须加强观察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2.3.1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注意体温、心率、呼吸、血压、瞳孔等生命体征的变化,为减少脑组织损伤,迅速供给高流量的氧气(6-8L/min)。神志尚未恢复时,头置冰袋、冰帽以减少脑组织的耗氧量。尽早采用头部降温,半剂量的人工冬眠疗法降低脑细胞的代谢,使用糖皮质激素保护脑细胞以及脱水疗法,从而提高了复苏的成功率。继续心电图监护,及时处理心律失常,以防再次心跳骤停发作。心脏骤停患者痰液比较多,应立即给予吸痰,既要吸净口腔内痰液,又要吸净气道内痰液。
2.3.2 保持二路的静脉的畅通及滴速、输液量的调节:一路静脉专供输入血管活性药物,使复苏后的血压维持在一定水平;另一路供给碱性药、脱水剂、呼吸兴奋剂、抗生素及促进脑细胞的代谢(乙酞谷胺酞胺、辅酶A、细胞色素C)等药。静脉一般宜选择粗而直的大静脉,避开关节。
2.3.3 观察记录尿量,协助做好各种肝肾功能等化验,听取结果,及时汇报医生,并做好相关纪录。
2.3.4 注意保暖,做好基础护理,防止肺部感染等严重并发症。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填写护理记录。
2.3.5 做好复苏成功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护理,做好及时的心理疏导工作。
3 小结
一旦确诊心脏骤停后,在施行胸外心脏按压之余,应迅速组成现场抢救小组(数秒内)。一般由7人组成:第1位,负责整个抢救复苏的指挥工作;第2位,负责施行胸外心脏按压及电击除颤等重要救治措施;第3位,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实施人工呼吸,给予氧气吸入;第4位,准备好各种仪器,例如除颤仪,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包,呼吸机、心电监护仪等,以防止出现危重情况时因器械不到位而丧失或延误最佳抢救时机;第5位,作专人护理,密切观察体温、心率、呼吸、血压,保持静脉输液的通畅,供给急需物品;第6位,负责联络、召集、调动急救人员参加抢救及配备有关急救设备等;第7位,详细记录抢救过程及病情变化。所有参加人员必须配合默契,听从指挥,做到忙而不乱,有条不紊,即使现场仅1人存在,也应立即实施复苏抢救,同时派人通知医生,切不可抛开危险中的患者寻找上级医生后进行抢救,以致耽误时机。同时护士须具备高度的责任心、细致的观察力和敏锐的分析能力,利用丰富的知识和逻辑思维能力做出准确的判断,积极明确处理,使患者通过瞬间的诊断和提高急救成功率,对留置针要达到精、准、快的水平,才能在关键时刻,争分夺秒地进行护理急救,担当起第一救护者及初期复苏抢救工作的重任。
参考文献
[1]叶伍高.内科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19.
[2]NelSonME,Zenas CS.Losing the race to resuscitate[J].Nurs Manage,1998,29:36D.
论文作者:潘晓凤,刘红梅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3年11月第3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1-13
标签:患者论文; 静脉论文; 心脏论文; 心肌梗死论文; 外心论文; 心律论文; 牙痛论文; 《医药前沿》2013年11月第33期供稿论文;